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管焊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
背景技術:
鋼管是具有空心截面,其長度遠大于直徑或周長的鋼材。按截面形狀分為圓形、方形、矩形和異形鋼管;按材質分為碳素結構鋼鋼管、低合金結構鋼鋼管、合金鋼鋼管和復合鋼管;按用途分為輸送管道用、工程結構用、熱工設備用、石油化工工業(yè)用、機械制造用、地質鉆探用、高壓設備用鋼管等;按生產工藝分為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其中無縫鋼管又分熱軋和冷軋兩種,焊接鋼管又分直縫焊接鋼管和螺旋縫焊接鋼管。鋼管不僅用于輸送流體和粉狀固體、交換熱能、制造機械零件和容器,它還是一種經濟鋼材。
目前,鋼管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在鋼管投入使用時,由于鋼管的長度有限,多數(shù)情況下需要對鋼管進行焊接,這就需要對鋼管進行穩(wěn)定夾持,但是,現(xiàn)有的夾持設備不方便移動位置,而且不能根據(jù)鋼管的長度進行調節(jié),也不能對不同型號的鋼管進行夾持固定,在使用時有很大的局限性,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包括兩個車體,兩個車體之間固定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加強桿,所述車體的下端四角均設有行走裝置,所述車體的上端兩側均固定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一側設有豁口,所述豁口內的相對側壁之間通過轉軸連接有L型桿,所述L型桿的上端固定有弧形夾持板,且位于同一車體上的兩個弧形夾持板相互對應,所述L型桿的下端固定有支撐板,所述車體的上端可拆卸連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內的底部設有支撐裝置,且兩個支撐板均和支撐裝置相對應,所述豁口內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固定在L型桿的下端,所述豁口內的底部和L型桿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二墊塊,且第一彈簧套設在兩個第二墊塊上。
優(yōu)選地,所述行走裝置包括固定在車體下端四角的四個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下端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的相對側壁上均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安裝有滑塊,兩個滑塊的一端共同固定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上安裝有滾輪,所述連接件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塊,所述連接塊的一側等間距設有多個插孔,所述限位塊上設有和插孔對應的盲孔,其中一個插孔內貫穿設有插桿,所述插桿的一端延伸至盲孔內。
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盒的下端兩側均固定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有通孔,所述車體的上端設有兩個和通孔對應的螺紋盲孔,所述通孔內貫穿設有螺釘,所述螺釘?shù)南露搜由熘谅菁y盲孔內。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固定在固定盒內底部的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上端固定有壓塊,所述固定盒內的底部和壓塊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一墊塊,且第二彈簧套設在兩個第一墊塊上,所述壓塊的上端貫穿固定盒的側壁并延伸至固定盒的上端,所述壓塊的上端固定有支撐塊,且兩個支撐板分別位于支撐塊的兩側。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塊的上端固定有橡膠塊。
優(yōu)選地,所述弧形夾持板上包覆有橡膠層。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滾輪、連接件、凹槽和連接塊之間的配合,解決了不方便移動調節(jié)裝置位置的問題,實現(xiàn)了能根據(jù)使用者的需要快速移動至合適的位置,并且對車體進行穩(wěn)定固定的功能;
2、通過L型桿、弧形夾持板、支撐板和支撐塊之間的配合,解決了實用性差的問題,實現(xiàn)了對不同型號的鋼管進行夾持固定的功能,提高了鋼管在焊接時的穩(wěn)定性;
3、通過兩個車體和加強桿之間的配合,解決了不方便焊接不同長度的鋼管,達到了根據(jù)鋼管的長度調節(jié)兩個車體之間間距的效果,對不同長度的鋼管都能夾持固定;
綜上所述,該裝置解決了無法對不同型號的鋼管進行夾持固定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鋼管長度不同,不方便移動車體位置的問題,避免了鋼管穩(wěn)定性差,在焊接時鋼管移動造成焊接失敗的情況發(fā)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節(jié)約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車體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的A處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的B處放大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的C處放大圖。
圖中:1弧形夾持板、2固定塊、3 L型桿、4第一彈簧、5車體、6連接塊、7滑塊、8連接件、9滾輪、10限位塊、11滑槽、12支撐板、13加強桿、14豁口、15轉軸、16螺釘、17插孔、18安裝板、19固定盒、20橡膠塊、21支撐塊、22壓塊、23第二彈簧、24第一墊塊、25第二墊塊、26插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6,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包括兩個車體5,起到支撐和固定的作用,兩個車體5之間固定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加強桿13,起到固定連接車體5的作用,車體5的下端四角均設有行走裝置,方便車體5移動,車體5的上端兩側均固定有固定塊2,固定塊2的一側設有豁口14,豁口14內的相對側壁之間通過轉軸15連接有L型桿3,L型桿3的上端固定有弧形夾持板1,且位于同一車體5上的兩個弧形夾持板1相互對應,在弧形夾持板1的作用下,方便對鋼管進行夾持固定,提高鋼管的穩(wěn)定性;
L型桿3的下端固定有支撐板12,起到支撐的作用,車體5的上端可拆卸連接有固定盒19,固定盒19內的底部設有支撐裝置,且兩個支撐板12均和支撐裝置相對應,豁口14內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彈簧4,第一彈簧4的上端固定在L型桿3的下端,豁口14內的底部和L型桿3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二墊塊25,且第一彈簧4套設在兩個第二墊塊25上,弧形夾持板1上包覆有橡膠層,起到保護鋼管的作用,在支撐裝置的作用下,方便對鋼管進行支撐,從而便于焊接。
本實用新型中,行走裝置包括固定在車體5下端四角的四個連接塊6,連接塊6的下端設有凹槽,凹槽內的相對側壁上均設有滑槽11,滑槽11內安裝有滑塊7,兩個滑塊7的一端共同固定有連接件8,方便連接件8移動,減少連接件8移動時遇到的阻力,連接件8上安裝有滾輪9,便于移動,連接件8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塊10,連接塊6的一側等間距設有多個插孔17,限位塊10上設有和插孔17對應的盲孔,其中一個插孔17內貫穿設有插桿26,插桿26的一端延伸至盲孔內,在插桿26的作用下,方便根據(jù)使用者的需要對滾輪9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
本實用新型中,固定盒19的下端兩側均固定有安裝板18,安裝板18上設有通孔,車體5的上端設有兩個和通孔對應的螺紋盲孔,通孔內貫穿設有螺釘16,螺釘16的下端延伸至螺紋盲孔內,方便安裝和拆卸,提高安裝和拆卸的效率,節(jié)省時間。
本實用新型中,支撐裝置包括固定在固定盒19內底部的第二彈簧23,第二彈簧23的上端固定有壓塊22,固定盒19內的底部和壓塊22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一墊塊24,且第二彈簧23套設在兩個第一墊塊24上,壓塊22的上端貫穿固定盒19的側壁并延伸至固定盒19的上端,壓塊22的上端固定有支撐塊21,起到支撐的作用,且兩個支撐板12分別位于支撐塊21的兩側,支撐塊21的上端固定有橡膠塊20,支撐塊21移動時擠壓壓塊22,壓塊22移動時擠壓第二彈簧23,利用第二彈簧23的彈力對鋼管進行緩沖,防止鋼管受到磨損。
本實用新型中,在使用時,先將兩個車體5用兩個加強桿13進行固定,然后移動連接件8,連接件8移動帶動滾輪9移動,將滾輪9移出凹槽后,利用插桿26將限位塊10的位置進行固定,然后推動車體5移動至合適的位置上,然后將滾輪9移動至凹槽內,從而使車體5穩(wěn)定固定,將鋼管放置到橡膠塊20上,橡膠塊20受到擠壓后帶動壓塊22移動,壓塊22移動擠壓第二彈簧23,利用第二彈簧23的彈力進行減震,鋼管向下移動時帶動兩個支撐板12向下移動,支撐板12向下移動時帶動L型桿3移動,L型桿3移動帶動弧形夾持板1移動,利用兩個弧形夾持板1對鋼管進行夾持固定,鋼管焊接完將鋼管取下,L型桿3受到第一彈簧4的復位功能進行復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包括兩個車體(5),其特征在于:兩個車體(5)之間固定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加強桿(13),所述車體(5)的下端四角均設有行走裝置,所述車體(5)的上端兩側均固定有固定塊(2),所述固定塊(2)的一側設有豁口(14),所述豁口(14)內的相對側壁之間通過轉軸(15)連接有L型桿(3),所述L型桿(3)的上端固定有弧形夾持板(1),且位于同一車體(5)上的兩個弧形夾持板(1)相互對應,所述L型桿(3)的下端固定有支撐板(12),所述車體(5)的上端可拆卸連接有固定盒(19),所述固定盒(19)內的底部設有支撐裝置,且兩個支撐板(12)均和支撐裝置相對應,所述豁口(14)內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彈簧(4),所述第一彈簧(4)的上端固定在L型桿(3)的下端,所述豁口(14)內的底部和L型桿(3)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二墊塊(25),且第一彈簧(4)套設在兩個第二墊塊(25)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裝置包括固定在車體(5)下端四角的四個連接塊(6),所述連接塊(6)的下端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的相對側壁上均設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內安裝有滑塊(7),兩個滑塊(7)的一端共同固定有連接件(8),所述連接件(8)上安裝有滾輪(9),所述連接件(8)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塊(10),所述連接塊(6)的一側等間距設有多個插孔(17),所述限位塊(10)上設有和插孔(17)對應的盲孔,其中一個插孔(17)內貫穿設有插桿(26),所述插桿(26)的一端延伸至盲孔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9)的下端兩側均固定有安裝板(18),所述安裝板(18)上設有通孔,所述車體(5)的上端設有兩個和通孔對應的螺紋盲孔,所述通孔內貫穿設有螺釘(16),所述螺釘(16)的下端延伸至螺紋盲孔內。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固定在固定盒(19)內底部的第二彈簧(23),所述第二彈簧(23)的上端固定有壓塊(22),所述固定盒(19)內的底部和壓塊(22)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一墊塊(24),且第二彈簧(23)套設在兩個第一墊塊(24)上,所述壓塊(22)的上端貫穿固定盒(19)的側壁并延伸至固定盒(19)的上端,所述壓塊(22)的上端固定有支撐塊(21),且兩個支撐板(12)分別位于支撐塊(21)的兩側。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塊(21)的上端固定有橡膠塊(20)。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夾持板(1)上包覆有橡膠層。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縫鋼管焊接調節(jié)裝置,包括兩個車體,兩個車體之間固定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加強桿,所述車體的下端四角均設有行走裝置,所述車體的上端兩側均固定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一側設有豁口,所述豁口內的相對側壁之間通過轉軸連接有L型桿,所述L型桿的上端固定有弧形夾持板,且位于同一車體上的兩個弧形夾持板相互對應,所述L型桿的下端固定有支撐板。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無法對不同型號的鋼管進行夾持固定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鋼管長度不同,不方便移動車體位置的問題,避免了鋼管穩(wěn)定性差,在焊接時鋼管移動造成焊接失敗的情況發(fā)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節(jié)約時間。
技術研發(fā)人員:韓永波;匡明玉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青島武曉制管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2018.12.12
技術公布日:2019.08.23

admi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