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2-21 15:48:01 條評論
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應釜,尤其涉及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背景技術:反應釜的廣義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不銹鋼容器,根據不同的工藝條件需求進行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配置,設計條件、過程、檢驗及制造、驗收需依據相...

  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應釜,尤其涉及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的廣義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不銹鋼容器,根據不同的工藝條件需求進行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配置,設計條件、過程、檢驗及制造、驗收需依據相關技術標準,以實現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反應功能。目前,大多數反應釜在反應完成后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內部清洗、消毒以及干燥,而且其中干燥過程如果不借助干燥機械來進行干燥,不僅很難達到干燥的標準,同時也會耗費很多的時間;現有的反應釜和干燥機是相對對立的兩個裝置,干燥過程中需要將干燥管由加料口放入,然后再進行干燥,這樣不僅難以達到衛生標準,同時干燥速度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包括釜體以及設置在其上端的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通過龍門支架架設在釜體的上側,所述攪拌電機的驅動軸朝下并連接有棱形件,所述棱形件的外側設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側壁上設有用于將其與棱形件固定的鎖緊螺釘,所述滑套的下端邊緣處均布有若干卡槽,所述滑套的下側設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側壁上設有若干與卡槽相匹配的卡塊,所述攪拌軸的下端貫穿釜體的頂面并與其轉動連接,所述攪拌軸的下端連接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呈U型,所述攪拌葉片與攪拌軸均為中空結構,且二者相互連通,所述攪拌葉片背對其轉動方向的一側均布有若干出氣孔,所述出氣孔內安裝有單向閥,所述出氣孔與設置在攪拌軸上端的進氣孔連通,所述攪拌軸上端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所述釜體的外壁上設有熱風干燥機,所述熱風干燥機的出氣端連接有干燥管,所述干燥管貫穿龍門支架的側板并連接有伸縮軟管,所述伸縮軟管的另一端連接有螺紋管接頭。

  優選的,所述滑套的上端設有向內的翻邊,且翻邊內圈形狀為與棱形件相匹配的棱形,所述棱形件的下端設有環形凸起,且環形凸起的上端與翻邊相抵。

  優選的,所述釜體的頂面中部設有供攪拌軸穿過的開孔,所述開孔中固定安裝有軸承,且攪拌軸通過軸承與釜體轉動連接,所述攪拌軸與開孔內圈壁機械密封。

  優選的,所述卡塊位于外螺紋的下側。

  優選的,所述熱風干燥機的進氣端連接有空氣凈化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攪拌電機的驅動軸設置棱形件,在棱形件的外側設置滑套,并在滑套的下端設置若干卡槽,其可與攪拌軸上的卡塊配合連接,以便于攪拌電機與攪拌軸的快速離合;通過將攪拌軸和攪拌葉片設置成中空結構,并在攪拌葉片上設置出氣孔,將攪拌軸與熱風干燥機連接后可對釜體內部進行快速干燥;此外,將出氣孔設置在攪拌葉片背對其轉動方向的一側,出氣孔噴氣的過程中會產生相反方向的力,推動攪拌葉片轉動,有效的提高釜體內部干燥的速度,減少了反應釜停機維護的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中攪拌軸的上端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中攪拌葉片的橫向截面圖。

  圖中:1釜體、2攪拌電機、3棱形件、4滑套、5鎖緊螺釘、6卡槽、7攪拌軸、8龍門支架、9攪拌葉片、10出氣孔、11外螺紋、12熱風干燥機、13干燥管、14伸縮軟管、15螺紋管接頭、16卡塊、17空氣凈化器、18單向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4,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包括釜體1以及設置在其上端的攪拌電機2,攪拌電機2通過龍門支架8架設在釜體1的上側,攪拌電機2的驅動軸朝下并連接有棱形件3,棱形件3的外側設有滑套4,滑套4的側壁上設有用于將其與棱形件3固定的鎖緊螺釘5,滑套4的下端邊緣處均布有若干卡槽6;具體的,滑套4的上端設有向內的翻邊,且翻邊內圈形狀為與棱形件3相匹配的棱形,棱形件3的下端設有環形凸起,且環形凸起的上端與翻邊相抵,該結構可避免鎖緊螺釘5后,滑套4從棱形件3上掉落。

  滑套4的下側設有攪拌軸7,攪拌軸7的側壁上設有若干與卡槽6相匹配的卡塊16,攪拌軸7的下端貫穿釜體1的頂面并與其轉動連接,具體的,釜體1的頂面中部設有供攪拌軸7穿過的開孔,開孔中固定安裝有軸承,且攪拌軸7通過軸承與釜體1轉動連接,攪拌軸7與開孔內圈壁機械密封,即可對軸承攪拌軸7進行軸向固定,機械密封可避免釜體反應過程中,發生泄漏;攪拌軸7的下端連接有攪拌葉片9,攪拌葉片9呈U型,攪拌葉片9與攪拌軸7均為中空結構,且二者相互連通,攪拌葉片9背對其轉動方向的一側均布有若干出氣孔10,出氣孔10內安裝有單向閥18,出氣孔10與設置在攪拌軸7上端的進氣孔連通,攪拌軸7上端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11。

  釜體1的外壁上設有熱風干燥機12,熱風干燥機12的出氣端連接有干燥管13,干燥管13貫穿龍門支架8的側板并連接有伸縮軟管14,伸縮軟管14的另一端連接有螺紋管接頭15,螺紋管接頭15可與攪拌軸7上端的外螺紋11配合連接,且需要說明的是,外螺紋11位于卡塊16的上側,避免影響到螺紋管接頭15與攪拌軸7的連接;作為一種改進,熱風干燥機12的進氣端連接有空氣凈化器17,可提高干燥的衛生標準。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攪拌電機2的驅動軸上設置棱形件3,在棱形件3的外側設置滑套4,并在滑套4的下端設置若干卡槽6,其可與攪拌軸7上的卡塊16配合連接,以便于攪拌電機2與攪拌軸7的快速離合;通過將攪拌軸7和攪拌葉片9設置成中空結構,并在攪拌葉片9上設置出氣孔10,將攪拌軸7與熱風干燥機12連接后可對釜體1內部進行快速干燥;此外,將出氣孔10設置在攪拌葉片9背對其轉動方向的一側,出氣孔10噴氣的過程中會產生相反方向的力,推動攪拌葉片9轉動,可提高釜體內部干燥的速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包括釜體(1)以及設置在其上端的攪拌電機(2),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電機(2)通過龍門支架(8)架設在釜體(1)的上側,所述攪拌電機(2)的驅動軸朝下并連接有棱形件(3),所述棱形件(3)的外側設有滑套(4),所述滑套(4)的側壁上設有用于將其與棱形件(3)固定的鎖緊螺釘(5),所述滑套(4)的下端邊緣處均布有若干卡槽(6),所述滑套(4)的下側設有攪拌軸(7),所述攪拌軸(7)的側壁上設有若干與卡槽(6)相匹配的卡塊(16),所述攪拌軸(7)的下端貫穿釜體(1)的頂面并與其轉動連接,所述攪拌軸(7)的下端連接有攪拌葉片(9),所述攪拌葉片(9)呈U型,所述攪拌葉片(9)與攪拌軸(7)均為中空結構,且二者相互連通,所述攪拌葉片(9)背對其轉動方向的一側均布有若干出氣孔(10),所述出氣孔(10)內安裝有單向閥(18),所述出氣孔(10)與設置在攪拌軸(7)上端的進氣孔連通,所述攪拌軸(7)上端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11);所述釜體(1)的外壁上設有熱風干燥機(12),所述熱風干燥機(12)的出氣端連接有干燥管(13),所述干燥管(13)貫穿龍門支架(8)的側板并連接有伸縮軟管(14),所述伸縮軟管(14)的另一端連接有螺紋管接頭(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4)的上端設有向內的翻邊,且翻邊內圈形狀為與棱形件(3)相匹配的棱形,所述棱形件(3)的下端設有環形凸起,且環形凸起的上端與翻邊相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1)的頂面中部設有供攪拌軸(7)穿過的開孔,所述開孔中固定安裝有軸承,且攪拌軸(7)通過軸承與釜體(1)轉動連接,所述攪拌軸(7)與開孔內圈壁機械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16)位于外螺紋(11)的下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干燥機(12)的進氣端連接有空氣凈化器(17)。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干燥常壓不銹鋼反應釜,包括釜體以及設置在其上端的攪拌電機,攪拌電機通過龍門支架架設在釜體的上側,攪拌電機的驅動軸朝下并連接有棱形件,棱形件的外側設有滑套,滑套的側壁上設有用于將其與棱形件固定的鎖緊螺釘,滑套的下端邊緣處均布有若干卡槽,滑套的下側設有攪拌軸,攪拌軸的側壁上設有若干與卡槽相匹配的卡塊,攪拌軸的下端貫穿釜體的頂面并與其轉動連接,攪拌軸的下端連接有攪拌葉片,攪拌葉片呈U型,攪拌葉片與攪拌軸均為中空結構。本實用新型利用攪拌軸作為干燥熱氣流的輸送管道,并利用攪拌葉片作為熱氣流輸出載體,不僅降低干燥結構的復雜程度,同時有效的加快的了反應釜干燥的速度。

  技術研發人員:王亮;劉艷霞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河北冀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文檔號碼:201720831378

  技術研發日:2017.07.11

  技術公布日: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