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鋼筋連接的灌漿套筒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2-12 22:16:01 條評論
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筋連接灌漿套筒,屬于鋼筋連接機械制造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在建筑行業中,鋼筋連接灌漿套筒是實現裝配式混凝土(pc)結構中受力鋼筋的連接,將預制構件連接成為整體,并可靠傳遞載荷的一種鋼筋連接方式。目前國...

  用于鋼筋連接的灌漿套筒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筋連接灌漿套筒,屬于鋼筋連接機械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建筑行業中,鋼筋連接灌漿套筒是實現裝配式混凝土(pc)結構中受力鋼筋的連接,將預制構件連接成為整體,并可靠傳遞載荷的一種鋼筋連接方式。目前國內鋼筋連接灌漿套筒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球墨鑄鐵灌漿套筒,一種是機械加工灌漿套筒。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由筒體、灌漿孔、排漿孔、鋼筋限位擋塊兒組成,灌漿孔和排漿孔分布在套筒軸向方向的兩端,灌漿料從灌漿孔注入,從排漿孔溢出完成一次灌漿流程,套筒兩端(半灌漿套筒是一端)在安裝前要事先在鋼筋和套筒端部安裝上密封圈,保證除灌漿孔和排漿孔以外的部分密封,由于錨固段環形突起部分的內徑最小尺寸與鋼筋工程直徑差值≥10mm,因此鋼筋在套筒直徑方向的同軸度無有效控制手段,會使灌漿料產生偏壁現象。灌漿完成后,排漿孔和灌漿孔需立即用專用塞封堵,防止灌漿外泄,這樣會造成灌漿工藝過程操作復雜,不能發生任何疏漏,一旦有疏漏就會造成安裝失敗。另外,無論是采用鑄造工藝還是機械加工工藝生產出的灌漿套筒,材料缺陷和尺寸控制復雜性都是影響套筒本體強度的潛在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現場施工操作簡便、可靠的鋼筋連接灌漿套筒。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鋼筋連接灌漿套筒,包括兩端開口的筒體,筒體的兩端開口處均固設有中心開孔的端蓋,并且端蓋的內側設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中心開設有直徑小于鋼筋底徑的圓孔;所述密封圈上還開設有溢漿孔;所述筒體軸向中心處對應的筒壁上開設有注漿孔,并且注漿孔中設有注漿蓋;所述筒體的軸向兩端的內壁上分別各固設有兩個定位塊,并且正對兩個定位塊的筒壁上開設有定位螺孔,定位螺孔中設有定位螺釘。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定位塊均為與筒體一體擠壓成型的圓柱凸起,并且兩個圓柱凸起的軸線均沿筒體的徑向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圓柱凸起的軸線均位于垂直于筒體軸向的同一截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螺孔的軸線也位于該截面上,并且兩個圓柱凸起相對于定位螺孔的軸線對稱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上的溢漿孔開設在靠近中心圓孔處。

  進一步的,所述端蓋的中心孔的孔徑大于鋼筋的底徑。

  進一步的,所述注漿蓋為具有自閉合彈性插口的橡膠塞。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為橡膠圈。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用于兩根鋼筋的連接,尤其,在建筑行業中,對已嵌入混凝土中的鋼筋可進行后期連接、對建筑結構中的彎曲鋼筋進行連接,更多可用于裝配式建筑的鋼筋連接。本發明為一種安裝操作簡捷方便、施工流程安全可靠、連接質量穩定的灌漿套筒,滿足建筑行業中鋼筋連接技術的需求,解決了目前鋼筋連接灌漿套筒施工工藝流程復雜,鋼筋與套筒的相對位置無法固定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向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現場施工示意圖;

  圖5是圖4的c-c向剖視圖;

  圖6是圖4的d-d向剖視圖;

  圖中:1、端蓋,2、密封圈,3、筒體,4、頂絲,5、注漿蓋,6、溢漿孔,7、鋼筋定位標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3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筋連接灌漿套筒,包括兩端開口的筒體3,筒體3的兩端開口處均固設有中心開孔的端蓋1,并且端蓋1的中心孔的孔徑大于鋼筋的底徑;端蓋1的內側設有密封圈2,密封圈2的中心開設有直徑小于鋼筋底徑的圓孔;所述密封圈2上還開設有溢漿孔6,并且溢漿孔6開設在靠近密封圈2中心圓孔處。所述筒體3軸向中心處對應的筒壁上開設有注漿孔,并且注漿孔中設有注漿蓋5;所述筒體3的軸向兩端的內壁上分別各固設有兩個定位塊,并且正對兩個定位塊的筒壁上開設有定位螺孔,定位螺孔中設有定位螺釘4。

  本發明的筒體3為由擠壓成型的合金結構鋼筒體,兩個帶有密封圈2的端蓋1點焊在筒體3的兩端,兩個定位塊均為與筒體3一體擠壓成型的圓柱凸起,并且兩個圓柱凸起的軸線均沿筒體3的徑向設置且均位于垂直于筒體3軸向的同一截面上,所述定位螺孔的軸線也位于該截面上,并且兩個圓柱凸起相對于定位螺孔的軸線對稱設置。兩個圓柱凸起與定位螺釘4形成三點定心,使鋼筋能夠處于筒體3的較中心位置。

  本發明的密封圈2為具有良好彈性的橡膠圈,能夠與鋼筋底徑緊密配合,使灌漿料不會沿鋼筋底徑處流出,而只能從溢漿孔6流出。

  本發明的注漿孔中的注漿蓋5為具有自閉合彈性插口的橡膠塞,灌漿槍可從彈性插口中直接插入,灌漿結束拔出灌漿槍后可自行閉合,使灌漿料可靠的密封在筒體3內。

  本發明用來連接兩根鋼筋,適用于的鋼筋。具體連接方式如圖4-6所示:插入鋼筋8到其鋼筋定位標識7位置,往外拔出5~10mm,使密封圈2向外包裹住鋼筋8,緊固定位螺釘4,使鋼筋8緊固在筒體3內的固定位置;插入鋼筋9到其鋼筋定位標識7位置,同上操作向外拔出3~10mm,使密封圈2向外包裹住鋼筋9,緊固固定位螺釘4,使鋼筋9位置固定。用灌漿槍插入中間的注漿蓋5開始灌漿,直到兩端密封圈2上的溢漿孔6依次流出灌漿料來,拔出灌漿槍,注漿蓋5自行封閉,一次灌漿流程完成。整個灌漿工藝簡單、可靠,筒體3兩端的端蓋1是用點焊機固定在筒體3上的,密封圈2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橫向安裝時采用兩端溢漿,豎向安裝時采用頂部溢漿,保障了灌漿料能夠灌滿筒體。注漿孔采用自閉合注漿蓋5,不用人工封堵,避免了因操作疏漏而造成的質量問題。筒體3采用擠壓成型工藝,產品一致性得到保障,沒有鑄造和機械加工中尖角和應力的產生,使套筒的機械性能更加可靠。

  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鋼筋連接的灌漿套筒,包括兩端開口的筒體、中心開孔的端蓋、密封圈、注漿孔、定位螺釘等部件。在建筑行業中,對已嵌入混凝土中的鋼筋可進行后期連接、對建筑結構中的彎曲鋼筋進行連接,更多可用于裝配式建筑的鋼筋連接。本發明為一種安裝操作簡捷方便、施工流程安全可靠、連接質量穩定的灌漿套筒,滿足建筑行業中鋼筋連接技術的需求,解決了目前鋼筋連接灌漿套筒施工工藝流程復雜,鋼筋與套筒的相對位置無法固定等問題。

  技術研發人員:郝發義;張韶晉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河北易達鋼筋連接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7.10

  技術公布日: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