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及步驟

本發明涉及園林景觀墻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耐候鋼板即耐大氣腐蝕鋼板,也稱銹蝕鋼板、鐵藝紅幕墻鋼板,具有強韌、塑延、成型、焊割、磨蝕、高溫、疲勞等特性。耐候鋼板表面呈自然的銹紅色,但比普通的銹紅色油漆更加自然、原生態、漂亮,且不會脫落,手感比較粗糙,源于材料本身的一種自然狀況,十分符合藝術表達的真實性原則。
現有園林景觀墻中,慢慢運用了耐候鋼板到建筑立面及園林景觀裝飾墻建設方面,給園林景觀造景和視角藝術表現增加了新的元素。常規的耐候鋼板紅幕景觀墻多采用的是工廠化預制加工,再運到工地現場安裝。
上述中的現有技術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大面積耐候鋼板紅幕景觀墻,無法進行成品運輸及安裝,需要分隔為多組面積較小的耐候鋼板單體,進行現場加工、焊接和制作。其中為了使耐候鋼板紅幕景觀墻的正面更為美觀,往往將焊縫設置在背面,使正面保持平整,但因為焊接工藝要求較高,往往會導致耐候鋼板單體之間在耐候鋼板紅幕景觀墻正面出現錯位,使得耐候鋼板紅幕景觀墻正面不夠平整,影響美觀,因此還存在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具有使耐候鋼板景觀墻的正面更加平整,且縫隙更小,整體更加美觀。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土方開挖形成基槽;
步驟二:景觀墻基礎施工,在基槽內鋪設碎石墊層和澆筑素混凝土墊層,在混凝土墊層上綁扎鋼筋、支模板、放置預埋件,澆筑高于地面的景觀墻基礎;
步驟三:將后置埋件與預埋件固定連接;
步驟四:鋼骨架安裝,將鋼骨架的豎框與后置預埋件固定連接,將橫框與是豎框固定連接;
步驟五:鋼板組件焊接,將若干耐候鋼板單體放置在定位裝置上預焊接為高度達到景觀墻預制高度的鋼板組件;
步驟六:將鋼板組件與剛骨架焊接,通過定位裝置將鋼板組件移動至與鋼骨架貼合,再將鋼板組件的背面;
步驟七:重復步驟五至步驟六直至耐候鋼板單體將鋼骨架完全覆蓋并形成景觀墻;
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可移動的機架,所述機架上方水平鉸接有焊接臺,所述焊接臺上設置有用于吸引所述耐候鋼板單體的電磁鐵組件,所述電磁鐵組件與所述焊接臺滑動連接,所述電磁鐵組件可沿垂直于所述焊接臺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動。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開挖基槽、澆筑頂端高于地面的景觀墻基礎,用于預埋預埋件以及連接鋼骨架,鋼骨架用于支撐耐候鋼板,通過耐候鋼板組成紅幕景觀墻,對園林進行裝飾,符合當代藝術的審美。其中因為耐候鋼板需要通過若干耐候鋼板單體固定而成,將耐候鋼板單體依次固定在鋼骨架上不利于對紅幕景觀墻整體進行找平,焊接難度大,易在表面形成錯位,影響整體美觀。通過定位裝置對若干耐候鋼板單體進行預焊接,組成高度達到預設紅幕景觀墻高度的鋼板組件,先將若干耐候鋼板單體放置在焊接臺上,啟動電磁鐵組件將耐候鋼板單體吸引,通過磁力在耐候鋼板單體與焊接臺之間形成摩擦力定位,并通過捶打微調耐候鋼板單體至之間的邊線對齊,然后工人將相鄰的耐候鋼板單體焊接一體形成鋼板組件,此時焊縫均在鋼板組件的背面,使紅幕景觀墻的正面沒有焊縫并且平整。然后保持電磁鐵組件對鋼板組件的吸引力并移動定位裝置至鋼板組件與鋼骨架對應位置貼合,然后工人將鋼板組件與鋼骨架焊接一體,其余的鋼板組件依次在相鄰的鋼板組件一側焊接,直至完成紅幕景觀墻的安裝。該方法有利于保持紅幕景觀墻的正面無焊縫并且平整無凸起,整體更加美觀,并且相比逐塊耐候鋼板單體依次焊接在鋼骨架上的方式,效率更高,難度更低,有利于縮短施工工期。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焊接臺等間距貫通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軸線與所述焊接臺垂直;所述機架水平鉸接有所在平面與所述焊接臺所在平面平行的支撐臺,所述電磁鐵組件與所述支撐臺安裝,所述電磁鐵組件與所述通孔正對,所述電磁鐵組件在所述通孔內滑動;所述支撐臺與所述焊接臺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兩者之間間距的距離調節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撐臺和焊接臺平行,支撐臺和焊接臺之間的間距在距離調節裝置的作用下可以改變,即支撐臺和焊接臺之間可以做相對運動,從而有利于調節支撐臺與電磁組件之間的距離,進而便于調節電磁組件對耐候鋼板單體的磁力的大小,相比通過改變電磁鐵組件的電流來改變磁力,增加了調節的靈活性。并且可以在不通電的情況下通過將電磁鐵組件移動至伸出通孔并直接與鋼板組件抵接,有利于將鋼板組件與焊接臺分離。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距離調節裝置包括與所述支撐臺轉動連接的螺桿,所述螺桿與所述焊接臺螺紋連接,所述螺桿的軸線與所述支撐臺和焊接臺垂直;還包括若干與所述螺桿的軸線平行的導向桿,所述焊接臺貫通有若干導向孔,所述導向桿在所述導向孔內滑動。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距離調節裝置包括螺桿和導向桿,其中螺桿與焊接臺螺紋連接,通過導向桿對焊接臺進行轉動限位,使焊接臺只能沿螺桿的軸線方向做與支撐臺的相對運動。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機架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遠離所述機架的一端與所述支撐臺水平鉸接,所述支撐架和所述支撐臺之間設置有調節所述支撐臺轉動角度的角度調節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支撐架與支撐臺鉸接,使支撐臺和焊接臺高于地面一定高度,便于使用者進行焊接作業,以及避免支撐臺和焊接臺在轉動時與機架碰撞。其中角度調節裝置有利于調整支撐臺以及焊接臺與地面之間的夾角,從而在焊接作業時可以翻轉焊接臺至水平狀態,通過焊接臺對耐候鋼板單體進行支撐,避免在重力作用下相鄰的耐候鋼板單體發生錯位。其中但需要將鋼板組件與鋼骨架焊接時,將焊接臺翻轉至與景觀墻基礎平行的狀態,便于將鋼板組件與鋼骨架貼合。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轉動電機,所述支撐臺遠離所述焊接臺的一側固定有連接件,所述轉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連接件固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電機的輸出軸水平設置,輸出軸與焊接臺的連接件固定,連接件跟隨輸出軸同軸轉動,轉動電機可以選用常規的抱閘電機等,從而通過控制主動電機的輸出軸轉動,可以實現支撐架以及焊接臺相對地面夾角的調節。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電磁鐵組件包括與所述支撐臺固定的芯桿和纏繞在芯桿上的導線,所述支撐臺和焊接臺之間距離調節的行程滿足使所述芯桿遠離支撐臺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導線和芯桿配合,當導線通電時芯桿的端部產生磁場,對耐候鋼板單體進行吸引,其中設置支撐臺和焊接臺之間距離調節的行程滿足使所述芯桿遠離支撐臺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有利于將焊接后的鋼板組件與焊接板分離,并且有利于在將鋼板組件焊接在鋼骨架時通過芯桿將鋼板組件抵緊鋼骨架。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芯桿遠離所述支撐臺的一端圓滑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芯桿遠離所述支撐臺的一端圓滑設置有利于避免芯桿與耐候鋼板單體正面接觸時劃傷正面的情況,有利于使紅幕景觀墻的正面更加美觀。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機架的下端安裝有四組萬向輪。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萬向輪用于便于使用者移動機架。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電磁鐵組件的長度大于所述螺桿和導向桿的長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電磁鐵組件的長度設置為大于螺桿和導向桿的長度,從而有利于當焊接臺與支撐臺相互靠近時,電磁組件先與耐候鋼板單體抵接并將鋼板組件推離焊接臺,有利于平穩地將鋼板組件推離焊接臺,便于使用者觀察紅幕景觀墻正面的情況。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設置景觀墻基礎、預埋件和鋼骨架,有利于將由若干耐候鋼板單體組成的鋼板組件進行支撐,從而將各耐候鋼板單體焊接形成紅幕景觀墻,有利于使紅幕景觀墻整體更加穩定,在園林體系中起到裝飾作用,符合當代的藝術審美;
2.通過設置定位裝置,對耐候鋼板單體進行預焊接形成高度達到景觀墻預設高度的鋼板組件,再通過定位裝置將鋼板組件抵緊在鋼骨架上,此時使用者再將鋼板組件與鋼骨架焊接連接,從而使耐候鋼板單體之間的焊縫位于朝向景觀墻基礎的一側,使成型后的紅幕景觀墻的正面保持平整,更加美觀,并且并且相比逐塊耐候鋼板單體依次焊接在鋼骨架上的方式,效率更高,難度更低,有利于縮短施工工期
3.通過設置支撐臺和支撐架水平鉸接,從而可以在將耐候鋼板單體焊接為鋼板組件時,可以翻轉焊接臺至水平狀態,有利于減少耐候鋼板單體在焊接過程中受重力影響錯位的情況,并且在將鋼板組件與鋼骨架焊接時再將焊接臺翻轉至與景觀墻基礎平行的狀態,將鋼板組件與鋼骨架貼合,便于工人將鋼板組件與鋼骨架焊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中景觀墻基礎和鋼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焊接鋼板組件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中將鋼板組件與鋼骨架焊接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施例中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施例中定位裝置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基槽;11、景觀墻基礎;12、后置埋件;13、預埋件;14、鋼骨架;2、耐候鋼板單體;21、鋼板組件;3、機架;31、焊接臺;311、通孔;312、導向孔;32、支撐臺;321、連接件;33、電磁組件;331、芯桿;332、導線;34、螺桿;35、導向桿;36、支撐架;361、轉動電機;37、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2所示,本發明公開的一種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土方開挖形成基槽1;
步驟二:景觀墻基礎11施工,在基槽1內鋪設碎石墊層和澆筑素混凝土墊層,在混凝土墊層上綁扎鋼筋、支模板、放置預埋件13,澆筑高于地面的景觀墻基礎11;
步驟三:將后置埋件12與預埋件13固定連接;
步驟四:鋼骨架14安裝,將鋼骨架14的豎框與后置預埋件13固定連接,將橫框與是豎框固定連接;
步驟五:鋼板組件21焊接,將若干耐候鋼板單體2放置在定位裝置上預焊接為高度達到景觀墻預制高度的鋼板組件21;
步驟六:將鋼板組件21與剛骨架焊接,通過定位裝置將鋼板組件21移動至與鋼骨架14貼合,再將鋼板組件21的背面(如圖3所示);
步驟七:重復步驟五至步驟六直至耐候鋼板單體2將鋼骨架14完全覆蓋并形成景觀墻。
如圖4至圖5所示,定位裝置包括可移動的類矩形的機架3,機架3的下端面安裝有四組與地面抵接的萬向輪37,實現定位裝置的移動。機架3上端面固定有是類倒“l”型的支撐架36,支撐架36遠離機架3的一端水平鉸接有類矩形的支撐臺32,支撐臺32的長度大于紅幕景觀墻的預設高度,支撐臺32的寬度大于單個耐候鋼板單體2的寬度,且支撐架36與支撐臺32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支撐臺32轉動角度的角度調節裝置。角度調節裝置包括與支撐架36固定連接的轉動電機361,轉動電機361的輸出軸水平設置,支撐臺32遠離焊接臺31的一側固定有連接件321,轉動電機361的輸出軸與連接件321固定,連接件321與轉動電機361的輸出軸同軸轉動。轉動電機361可以選用常規的步進電機或抱閘電機,從而通過電機可以控制支撐臺32處于某一傾斜角度并具有一定支撐能力。
如圖4至圖5所示,定位裝置還包括所在平面與支撐臺32平行的焊接臺31,焊接臺31位于支撐臺32遠離連接件321的一側,支撐臺32與焊接臺31滑動連接,支撐臺32與焊接臺31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兩者之間間距的距離調節裝置。距離調節裝置包括與支撐臺32轉動連接的螺桿34,螺桿34與焊接臺31螺紋連接,螺桿34的軸線與支撐臺32和焊接臺31垂直,螺桿34通過電機驅動轉動;還包括若干與螺桿34的軸線平行的導向桿35,焊接臺31貫通有若干導向孔312,導向桿35在導向孔312內滑動。通過導向桿35實現對焊接臺31的轉動限位,通過螺桿34實現對焊接臺31的支撐,且使焊接臺31只沿螺桿34的軸線方向移動。
如圖4至圖5所示,焊接臺31和支撐臺32上設置有用于吸引耐候鋼板單體2的電磁鐵組件,電磁鐵組件與焊接臺31滑動連接,電磁鐵組件可沿垂直于焊接臺31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動。電磁鐵組件包括與支撐臺32固定的芯桿331和纏繞在芯桿331上的導線332,芯桿331選用鐵芯或銅芯,導線332包覆有橡膠層,芯桿331遠離支撐臺32的一端圓滑設置,導線332通電時芯桿331的端部產生磁場。焊接臺31等間距貫通開設有若干通孔311,通孔311的軸線與焊接臺31垂直;機架3水平鉸接有所在平面與焊接臺31所在平面平行的支撐臺32,電磁鐵組件與支撐臺32安裝,電磁鐵組件與通孔311正對,電磁鐵組件在通孔311內滑動。
如圖4至圖5所示,其中設置支撐臺32和焊接臺31之間距離調節的行程滿足使芯桿331遠離支撐臺32的一端伸出通孔311,且電磁鐵組件的長度大于螺桿34和導向桿35的長度,從而但支撐臺32和焊接臺31之間間距縮小時,芯桿331先與耐候鋼板單體2接觸。
本實施例的實施原理為:
在使用該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修筑耐候鋼板景觀墻時,關鍵點在于如何保證成型后的由若干耐候鋼板單體2組成的紅幕景觀墻的正面平整無突出,才能使該耐候鋼板景觀墻更加美觀。所以通過采用本方案中的定位裝置先對若干耐候鋼板單體2進行預焊接,形成高度達到景觀墻預制高度的鋼板組件21。在焊接成型鋼板組件21的過程中,先將若干耐候鋼板單體2放置在支撐臺32上并對電磁鐵組件通電,電磁鐵組件吸引耐候鋼板單體2,通過耐候鋼板單體2與焊接臺31之間的摩擦力實現對耐候鋼板單體2的定位,然后通過局部敲打的方式使各耐候鋼板單體2的邊沿平整對齊,再進行焊接,使焊縫位于耐候鋼板單體2朝向景觀墻基礎11的一側。
再將成型后的鋼板組件21焊接在鋼骨架14上,并且沿水平方向逐漸焊接各組鋼板組件21,工人可以從鋼板組件21的側面將鋼板組件21與鋼骨架14焊接定位,使焊縫位于鋼板組件21朝向景觀墻基礎11的一側。
從而實現將紅幕景觀墻與鋼骨架14之間的焊縫設置在紅幕景觀墻朝向景觀墻基礎11的一側,并且保持紅幕景觀墻的正面平整,更加美觀。
電磁鐵組件的設置用于將耐候鋼板單體2與焊接臺31貼合并產生摩擦力,便于對耐候鋼板單體2焊接時進行定位。
支撐臺32與支撐架36之間轉動連接便于在焊接耐候鋼板單體2時將焊接臺31轉動至水平狀態,便于焊接,而在鋼板組件21與鋼骨架14焊接時,將支撐臺32翻轉至與景觀墻基礎11平行,便于鋼板組件21與鋼骨架14焊接。
支撐臺32和焊接臺31之間可以相對移動,從而有利于通過將芯桿331頂出通孔311,實現將鋼板組件21與焊接臺31分離的效果。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實施例均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發明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一種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土方開挖形成基槽(1);
步驟二:景觀墻基礎(11)施工,在基槽(1)內鋪設碎石墊層和澆筑素混凝土墊層,在混凝土墊層上綁扎鋼筋、支模板、放置預埋件(13),澆筑高于地面的景觀墻基礎(11);
步驟三:將后置埋件(12)與預埋件(13)固定連接;
步驟四:鋼骨架(14)安裝,將鋼骨架(14)的豎框與后置預埋件(13)固定連接,將橫框與是豎框固定連接;
步驟五:鋼板組件(21)焊接,將若干耐候鋼板單體(2)放置在定位裝置上預焊接為高度達到景觀墻預制高度的鋼板組件(21);
步驟六:將鋼板組件(21)與剛骨架焊接,通過定位裝置將鋼板組件(21)移動至與鋼骨架(14)貼合,再將鋼板組件(21)的背面;
步驟七:重復步驟五至步驟六直至耐候鋼板單體(2)將鋼骨架(14)完全覆蓋并形成景觀墻;
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可移動的機架(3),所述機架(3)上方水平鉸接有焊接臺(31),所述焊接臺(31)上設置有用于吸引所述耐候鋼板單體(2)的電磁鐵組件,所述電磁鐵組件與所述焊接臺(31)滑動連接,所述電磁鐵組件可沿垂直于所述焊接臺(31)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焊接臺(31)等間距貫通開設有若干通孔(311),所述通孔(311)的軸線與所述焊接臺(31)垂直;所述機架(3)水平鉸接有所在平面與所述焊接臺(31)所在平面平行的支撐臺(32),所述電磁鐵組件與所述支撐臺(32)安裝,所述電磁鐵組件與所述通孔(311)正對,所述電磁鐵組件在所述通孔(311)內滑動;所述支撐臺(32)與所述焊接臺(31)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兩者之間間距的距離調節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距離調節裝置包括與所述支撐臺(32)轉動連接的螺桿(34),所述螺桿(34)與所述焊接臺(31)螺紋連接,所述螺桿(34)的軸線與所述支撐臺(32)和焊接臺(31)垂直;還包括若干與所述螺桿(34)的軸線平行的導向桿(35),所述焊接臺(31)貫通有若干導向孔(312),所述導向桿(35)在所述導向孔(312)內滑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機架(3)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撐架(36),所述支撐架(36)遠離所述機架(3)的一端與所述支撐臺(32)水平鉸接,所述支撐架(36)和所述支撐臺(32)之間設置有調節所述支撐臺(32)轉動角度的角度調節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與所述支撐架(36)固定連接的轉動電機(361),所述支撐臺(32)遠離所述焊接臺(31)的一側固定有連接件(321),所述轉動電機(361)的輸出軸與所述連接件(321)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電磁鐵組件包括與所述支撐臺(32)固定的芯桿(331)和纏繞在芯桿(331)上的導線(332),所述支撐臺(32)和焊接臺(31)之間距離調節的行程滿足使所述芯桿(331)遠離支撐臺(32)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31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芯桿(331)遠離所述支撐臺(32)的一端圓滑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機架(3)的下端安裝有四組萬向輪(37)。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電磁鐵組件的長度大于所述螺桿(34)和導向桿(35)的長度。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耐候鋼板景觀墻施工方法,通過定位裝置對若干耐候鋼板單體進行預焊接,組成高度達到預設紅幕景觀墻高度的鋼板組件,此時焊縫均在鋼板組件的背面,使紅幕景觀墻的正面沒有焊縫并且平整。然后保持電磁鐵組件對鋼板組件的吸引力并移動定位裝置至鋼板組件與鋼骨架對應位置貼合,然后工人將鋼板組件與鋼骨架焊接一體,其余的鋼板組件依次在相鄰的鋼板組件一側焊接,直至完成紅幕景觀墻的安裝。該方法有利于保持紅幕景觀墻的正面無焊縫并且平整無凸起,整體更加美觀,并且相比逐塊耐候鋼板單體依次焊接在鋼骨架上的方式,效率更高,難度更低,有利于縮短施工工期。
技術研發人員:鄭凌書;陳堅揚;禤灼華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廣州市新茵園林綠化管理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0.04.24
技術公布日:2020.08.07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