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LNG儲罐用超薄規格16MnDR鋼板及其制造方法及步驟

本發明涉及薄規格鐵基合金鋼板,尤其涉及厚度薄至5mm的超薄規格16mndr鋼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lng(液化天然氣)是目前最重要的清潔能源,但其使用過程中存在明顯的波峰與波谷,為了穩定lng供應,需要建設大容量的lng儲罐進行調峰。lng儲罐一般容量8-20萬立方米,設計使用壽命50年,且在整個使用過程中,從設計角度,不預留檢修及維修環節。因此,lng儲罐對整個罐體用材料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鋼板性能均勻、穩定且在極端情況下(如地震等)性能仍有較大的富余量。
16mndr是gb/t3531中的低溫壓力容器用鋼板牌號,針對5mm的16mndr鋼板,該標準僅對鋼板的成分進行了約定,并未對鋼板的拉伸性能、工藝性能進行規定,且明確了厚度低于6mm的鋼板不做沖擊試驗。
lng儲罐外罐底中幅板及外罐壁襯板設計為5mm厚度規格16mndr,從安全角度考慮,必須對該鋼板的力學性能、工藝性能進行約定,即,化學成分滿足gb3531的基礎上,力學性能,工藝性能等指標也必須滿足設計、實際需要。
目前針對5mm厚度規格或更薄規格的的16mndr鋼板,尚未見研究報道。有學者提出了“一種正火型16mndr低溫壓力容器鋼板及其制造方法”(專利公開號:cn102605241a),該技術未提及厚度范圍,但應用實例的范圍在6-120mm,且該專利通過添加一定量的v元素進行強化。有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120mm低溫壓力容器鋼16mndr厚板及其生產方法”(專利公開號:cn102345054a),該技術利用模鑄生產120mm厚度規格的16mndr鋼板。
以上專利都是針對厚規格16mndr的發明及制造工藝進行了闡述,但本申請要討論的lng儲罐用5mm厚度規格16mndr鋼板及其生產過程要結合其自身及使用特點:
①使用于關鍵部位,對鋼板力學性能、工藝性能有要求;
②鋼板軋制方向為罐體壁板的水平方向,鋼板寬度方向為罐體壁板的垂直方向,因此鋼板縱向為主要受力方向,縱向力學性能尤為重要;
③儲罐超長的服役期要求16mndr鋼板應具備一定的性能穩定性;
④對于5mm厚度規格的鋼板,坯料心部質量是鋼板綜合性能中重要性能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實中存在的難點與工程的迫切需要,開發了一種保低溫韌性的5mm厚度規格16mndr鋼板,該鋼板尤其能夠滿足lng儲罐的設計要求,鋼板設計成分仍滿足gb3531-2014要求;鋼板橫向與縱向試樣抗拉強度rm:490-620mpa,屈服強度rel≥315mpa,延伸率a≥21%;且-40℃溫度下,橫向沖擊試樣(試樣大小3.33mmx10mmx55mm)的沖擊吸收能量kv2≥27j;試樣在d=2a,b=2a條件下進行常溫彎曲試樣,彎曲角度180°,無裂紋;試樣進行5.0%的伸長冷變形,再進行250℃×1小時的人工時效處理,-40℃溫度下,橫向與縱向沖擊試樣(試樣大小3.33mmx10mmx55mm)的沖擊吸收能量kv2≥27j,具備較強的性能穩定性。且化學成分對應的碳當量cev≤0.43,使鋼板具備良好的可焊性。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超薄規格(5mm厚度)16mndr鋼板,所述鋼板以fe為基礎元素,且包含如下化學成分(質量百分比):c:0.10-0.20%;si:0.15-0.30%;mn:1.20-1.50%;p:≤0.015%;s:≤0.005%;al:≥0.020%;ni:0.10-0.30%;h≤1ppm;as+sb+bi+sn+pb≤0.10%;碳當量cev≤0.43。
以下對本發明中所含組分的作用及用量選擇作具體說明:
c:是確保鋼板強度所必須的元素,c與fe在鋼中形成fe3c的滲碳體結構,該結構是珠光體的組成部分,因此,c可以有效提高鋼的強度。但過高的c含量對鋼的延性、韌性不利并顯著增加材料的碳當量從而不利于鋼板的焊接性能。本發明控制碳含量為0.10-0.20%。
si:是鋼中的脫氧元素,并以固溶強化形式提高鋼的強度。si含量低于0.10%時,脫氧效果較差,si含量較高時會造成韌性及焊接性能下降。本發明si含量控制為0.15-0.30%。
mn:起固溶強化作用,但①當mn含量過高時則會增加其碳當量從而損壞焊接性能;②mn可以提高鋼板的淬透性,對于5mm厚度規格鋼板,其在冷床上冷卻速率較快,過高的mn含量將導致鋼板局部區域組織異常;③mn與s結合,易在板坯中心產生偏析形成片層狀mns夾雜,導致鋼板沖擊韌性不穩定。因此,本發明mn含量控制為1.20~1.50%。
ni:是可以顯著改善低溫韌性的有益元素,對沖擊韌性和韌脆轉變溫度具有顯著的影響。因此,本發明將其含量控制在0.10~0.30%。
al:主要是起脫氧作用、細化晶粒。al與鋼水中[o]、[n]接合形成的(al2o3)、(aln)進入熔渣,實現脫氧、氮的目的;極少量殘余在鋼中的al2o3顆粒在鋼中作為第二相粒子可以細化晶粒。因此,本發明控制其含量(alt)在0.020以上。
h:是鋼中危害最大的元素之一,兩個h原子在鋼中形成h2分子,h2分子聚集在一起產生較大的壓力,在鋼板內部薄弱環節形成微裂紋,宏觀表現為白點,導致鋼板脆化。因此,本發明控制其含量不高于1ppm。
s、p:為鋼中的有害雜質元素,易形成偏析、夾雜等缺陷。作為雜質元素會給鋼板的韌性(特別是心部的韌性)和焊接熱影響區的韌性帶來不利的影響,應盡量地減少其含量。本發明控制p≤0.015%、s≤0.005%,且須通過ca處理技術使夾雜物形態球化和均勻分布,減少其對韌性的影響并保證鋼板的z向性能。
上述超薄規格16mndr鋼板的制造方法如下:
首先,鋼水冶煉:采用轉爐-lf爐外精煉-rh真空處理-cc連鑄成坯-坯料堆緩冷。然后,軋制工藝采用爐卷軋機控軋工藝生產;熱處理采用連續爐正火熱處理。具體如下
按所述化學組成配制冶煉原料,依次經kr鐵水預處理、轉爐冶煉、lf精煉、rh精煉和連鑄,生產出高純凈度鋼水并使用優化的連鑄工藝(低的澆鑄過熱度、低的拉坯速度、合理的輕壓下參數)生產出具有低的中心偏析和疏松且厚度150mm的連鑄板坯。由于5mm厚度鋼板在軋制后不具備堆緩冷擴h的條件,因此,連鑄完成后將連鑄坯加罩緩冷進行擴h處理從而進一步提高連鑄坯的心部質量以確保鋼板的性能均勻穩定。
緩冷完成后對連鑄坯表面進行帶溫清理。
將上述連鑄坯加熱至1180-1280℃,保溫1-2小時,使鋼中的合金元素充分固溶以保證最終產品的成份及性能的均勻,連鑄坯出爐后使用高壓水除鱗,然后進行兩階段軋制,第一階段軋制為粗軋,最后三道次單道次壓下率≥30%,累計60%以上,以保證連鑄坯的心部缺陷充分彌合從而使得鋼板的性能得到保證;第二階段軋制為精軋,采用爐卷軋制,卷曲爐爐溫850-950℃,有效解決了鋼板在軋制過程中的快速溫降問題,防止了板頭與板尾溫差過大的難題。軋制完成之后冷床空冷,然后下線。
對軋制完成的鋼板進行正火處理,熱處理在連續爐中進行,正火加熱溫度為860-930℃,在爐時間20-50min,出爐后空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與現有產品、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所生產的5mm厚度規格16mndr鋼板的力學性能及工藝性能等,使能夠滿足該產品作為lng等儲罐壁板建設時對縱向力學性能的嚴苛要求。
(2)所生產的5mm厚度規格16mndr在應變時效后沖擊韌性不改變,確保該鋼板長時間的穩定服役。
(3)本產品采用連鑄坯生產,并對連鑄坯采用加罩緩冷的方式進行擴h,解決了薄規格的該鋼板的擴h難題。
(3)采用粗軋和爐卷軋機控軋,保證了鋼板軋制時的溫度及整板溫度均勻性,提高了軋制的控制精度,尤其在后期避免了板頭與板尾溫差過大的難題。
附圖說明
圖1為典型板坯時間與溫度的緩冷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描述,而不能對本發明的范圍產生任何限制。
實施例1
實施例1涉及的鋼板厚度為5mm。
5mm厚度規格鋼板的生產工藝如下:
按表1中實施例1的化學組成配置冶煉原料依次進行kr鐵水預處理-轉爐冶煉-lf精煉-rh精煉-150mm連鑄-連鑄坯加罩緩冷–連鑄坯清理-連鑄坯加熱-保溫處理-高壓水除鱗-控軋-矯直–熱處理。
對出連鑄機高溫板坯進行加罩堆緩冷,進罩溫度不低于800℃,緩冷時間不低于60h,出罩溫度不高于400℃,典型板坯時間與溫度的緩冷曲線如圖1所示,該緩冷步驟的目的是降低鋼中h含量。
進一步地,板坯軋制成鋼板的加熱、控軋、冷卻階段的具體工藝為:連鑄坯加熱至1180-1280℃,保溫1-2小時,出爐后經高壓水除鱗,然后進行兩階段軋制。第一階段軋制(即粗軋)開軋溫度為1070℃,軋制5個道次,中間坯厚度20mm;第二階段為精軋,采用爐卷軋制,軋制6個道次,卷曲爐爐溫900-930℃,最終板厚5mm。軋后矯直,上冷床空冷,下線。
完全冷卻的鋼板進入連續爐進行正火熱處理,加熱溫度900℃,在爐時間30min,在靜止空氣中冷卻。
經由上述制造工藝形成的成品鋼板綜合性能優異,詳情見表2和表3所示。
實施例2
實施例2涉及的鋼板厚度為5mm。
5mm厚度規格鋼板的生產工藝如下:
鋼板板坯煉鋼與板坯堆緩冷與實施例1一致。
將連鑄坯軋制成鋼板的加熱、控軋、冷卻階段的具體工藝為:坯加熱至1180-1280℃范圍內,保溫1-2小時,出爐后經高壓水除鱗,然后進行兩階段軋制:第一階段軋制(粗軋)開軋溫度為1050℃,軋制7個道次,中間坯厚度30mm;第二階段軋制為精軋,采用爐卷軋制,軋制6個道次,卷曲爐爐溫880-900℃,最終板厚5mm。軋后矯直,上冷床空冷,下線。
完全冷卻后的鋼板進入連續爐進行正火熱處理,加熱溫度870℃,在爐時間20min,在靜止空氣中冷卻。
經由上述制造工藝形成的成品鋼板綜合性能優異,詳見表2和表3所示。
表1實施例成品化學成分(wt%)
表2實施例生產的鋼板的力學性能(交貨態)
表3實施例生產的鋼板的力學性能(應變時效后*)
*:試樣進行5.0%的伸長冷變形,再進行250℃×1小時的人工時效處理。
本發明針對目前lng儲罐建設的迫切需要,使用合理的化學成分設計;結合連鑄工藝生產具有低的中心偏析和疏松的連鑄板坯;配合大壓下軋制工藝;優化熱處理工藝,制造出5mm厚度規格且保證力學性能及工藝性能的16mndr鋼板,尤其適用于lng大型儲罐的壁板之用,具有較好的低溫性能和長久穩定的服役性能。
盡管以上詳細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是應該清楚地理解,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