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
背景技術:
2.矯直機是通過矯直輥對棒材等進行擠壓使其改變直線度,對金屬型材、棒材、管材、線材等進行矯直的設備。現有的矯直機連接的減速機結構較為復雜,內部傳動齒輪布局不合理,導致傳動效率較低的同時設備整體占用空間較大,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以解決以上設計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該結構簡單、可靠,有效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適合推廣使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4.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安裝有輸入軸、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第一輸出軸、第二輸出軸,所述輸入軸位于箱體內的一端設有輸入齒輪,所述第一傳動軸上設有同軸的第一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所述第二傳動軸上設有同軸的第三傳動齒輪、第四傳動齒輪,所述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五傳動齒輪、第六傳動齒輪,所述第二輸出軸上設有第七傳動齒輪,所述輸入齒輪與第一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第二傳動齒輪與第三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第四傳動齒輪與第五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第六傳動齒輪與第七傳動齒輪嚙合,所述輸入軸的軸線與第一傳動軸的軸線垂直,所述第一傳動軸的軸線、第二傳動軸的軸線、第一輸出軸的軸線、第二輸出軸的軸線相互平行,所述輸入軸的軸線、第一傳動軸的軸線、第二傳動軸的軸線、第一輸出軸的軸線、第二輸出軸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
5.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輸入齒輪與第一傳動齒輪均為錐形齒輪。
6.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第六傳動齒輪與第七傳動齒輪的外徑及齒數均相同。
7.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箱體為一體鑄造成型。
8.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箱體上開設有若干觀察窗。
9.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箱體的一側安裝有端蓋,所述端蓋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輸入軸上套設有軸承,所述輸入軸通過所述軸承安裝在所述安裝孔內。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箱體的兩側對稱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間隔均勻的設有若干加強筋。
11.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電機與輸入軸相連從而輸入動力,直列式平行排布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第一輸出軸、第二輸出軸,使用齒輪嚙合傳
遞扭矩,最終帶動矯直機的運行,運行穩定的同時提高了傳動效率,整體的布置緊湊使得占用空間減小,制造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12.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13.圖2是箱體內部示意圖;
14.圖3是軸承安裝示意圖;
15.圖4是安裝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16.為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以下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僅是說明的目的,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17.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1所示的方向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原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18.在本申請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
19.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內安裝有輸入軸2、第一傳動軸3、第二傳動軸4、第一輸出軸5、第二輸出軸6,所述輸入軸2位于箱體1內的一端設有輸入齒輪7,所述第一傳動軸3上設有同軸的第一傳動齒輪8、第二傳動齒輪9,所述第二傳動軸4上設有同軸的第三傳動齒輪10、第四傳動齒輪11,所述第一輸出軸5上設有第五傳動齒輪12、第六傳動齒輪13,所述第二輸出軸6上設有第七傳動齒輪14,所述輸入齒輪7與第一傳動齒輪8嚙合,所述第二傳動齒輪9與第三傳動齒輪10嚙合,所述第四傳動齒輪11與第五傳動齒輪12嚙合,所述第六傳動齒輪13與第七傳動齒輪14嚙合,僅通過第一輸出軸5帶動第二輸出軸6運行,省去了額外的齒輪配件,減少額外損耗,所述輸入軸2的軸線與第一傳動軸3的軸線垂直,所述第一傳動軸3的軸線、第二傳動軸4的軸線、第一輸出軸5的軸線、第二輸出軸6的軸線相互平行,所述輸入軸2的軸線、第一傳動軸3的軸線、第二傳動軸4的軸線、第一輸出軸5的軸線、第二輸出軸6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電機與輸入軸2相連從而輸入動力,直列式平行排布第一傳動軸3、第二傳動軸4、第一輸出軸5、第二輸出軸6,使用齒輪嚙合傳遞扭矩,最終帶動矯直機的運行,運行穩定的同時提高了傳動效率,整體的布置緊湊使得占用空間減小,制造成本較低。
20.進一步地,所述輸入齒輪7與第一傳動齒輪8均為錐形齒輪,錐形齒輪實現了兩垂直相交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的傳動,同時可以保證動力傳遞時的平穩性、低噪聲。
21.進一步地,所述第六傳動齒輪13與第七傳動齒輪14的外徑及齒數均相同,進而可以保證輸出相同的轉速,保證工作時的運行精度。
22.進一步地,所述箱體1為一體鑄造成型,鑄造成型使得箱體1制造時幾乎避免了機
械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的同時節省了制造時間,且可以成型復雜的形狀,不受尺寸、形狀、重量等限制。
23.進一步地,所述箱體1上開設有若干觀察窗15,觀察窗15的設置便于觀察箱體1內部各軸及齒輪運行情況。
24.進一步地,所述箱體1的一側安裝有端蓋16,所述端蓋16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輸入軸2上套設有軸承17,所述輸入軸2通過所述軸承17安裝在所述安裝孔內,軸承17用于支撐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同時保證其回轉精度,降低磨損及消耗。
25.進一步地,所述箱體1的兩側對稱設有安裝板18,安裝板18的頂部通過若干螺栓與箱體1連接,螺栓連接的方式拆分便利,所述安裝板18上間隔均勻的設有若干加強筋19,加強筋19可以加強結構強度,提高承載能力。
26.值得注意的是,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涉及的齒輪嚙合、螺紋連接等技術特征應被視為現有技術,這些技術特征的具體結構、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間布置方式采用本領域的常規選擇即可,不應被視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的發明點所在,本實用新型專利不做進一步具體展開詳述。
27.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安裝有輸入軸、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第一輸出軸、第二輸出軸,所述輸入軸位于箱體內的一端設有輸入齒輪,所述第一傳動軸上設有同軸的第一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所述第二傳動軸上設有同軸的第三傳動齒輪、第四傳動齒輪,所述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五傳動齒輪、第六傳動齒輪,所述第二輸出軸上設有第七傳動齒輪,所述輸入齒輪與第一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第二傳動齒輪與第三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第四傳動齒輪與第五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第六傳動齒輪與第七傳動齒輪嚙合,所述輸入軸的軸線與第一傳動軸的軸線垂直,所述第一傳動軸的軸線、第二傳動軸的軸線、第一輸出軸的軸線、第二輸出軸的軸線相互平行,所述輸入軸的軸線、第一傳動軸的軸線、第二傳動軸的軸線、第一輸出軸的軸線、第二輸出軸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齒輪與第一傳動齒輪均為錐形齒輪。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傳動齒輪與第七傳動齒輪的外徑及齒數均相同。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為一體鑄造成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上開設有若干觀察窗。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一側安裝有端蓋,所述端蓋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輸入軸上套設有軸承,所述輸入軸通過所述軸承安裝在所述安裝孔內。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兩側對稱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間隔均勻的設有若干加強筋。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廠重載矯直機減速機,包括箱體,箱體內安裝有輸入軸、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第一輸出軸、第二輸出軸,輸入軸位于箱體內的一端設有輸入齒輪,第一傳動軸上設有同軸的第一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第二傳動軸上設有同軸的第三傳動齒輪、第四傳動齒輪,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五傳動齒輪、第六傳動齒輪,第二輸出軸上設有第七傳動齒輪,輸入齒輪與第一傳動齒輪嚙合,第二傳動齒輪與第三傳動齒輪嚙合,第四傳動齒輪與第五傳動齒輪嚙合,第六傳動齒輪與第七傳動齒輪嚙合,直列式平行排布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第一輸出軸、第二輸出軸,使用齒輪嚙合傳遞扭矩帶動矯直機的運行,運行穩定,整體的布置緊湊使得占用空間減小。間減小。間減小。
技術研發人員:陳佑豪 陳明祿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大可精密齒輪(浙江)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1.06.02
技術公布日:2022/3/15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