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鋼管焊接機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1.本發明涉及鋼管焊接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
背景技術:
2.鋼管顧名思義是指具有空心截面的鋼材,一般按照截面形狀可以將鋼管分為圓形、方形、矩形和異形,且鋼管也大量應用在鍋爐管道方面。
3.在鍋爐管道焊接時,由于其上需焊接不同直徑大小的支管道,使得在焊接中往往需要人工焊接,使得費時費力,且人工焊接容易由于疏忽產生質量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具備無需人工焊接,可自動確定支管道直徑大小的優點,解決了需要人工焊接使得費時費力的問題。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包括承重板和焊槍,所述承重板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和支撐架,兩個所述支撐板的相對面上均固定連接有多個凹形架,每個所述凹形架上均通過銷軸轉動連接有用于夾持總套管且輔助滑動的滾輪,所述支撐架的下表面上設有間歇轉動機構,所述支撐板上設有用于將焊接管的直徑確定以及夾持焊接管的輔助機構,所述承重板上設有用于推動總套管從而使得可以焊接焊接管的推動機構,所述間歇轉動機構上設有用于將焊接管焊接在總套管上的焊接機構。
6.優選的,所述間歇轉動機構包括有轉動連接在支撐架的下表面的轉動軸、第一轉動桿、第二轉動桿、第三轉動桿和第四轉動桿,所述轉動軸與外界動力源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動桿、第二轉動桿、第三轉動桿和第四轉動桿的弧形輪廓上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完全齒輪、第二完全齒輪、第三完全齒輪和第四完全齒輪,所述第一完全齒輪和第二完全齒輪嚙合,所述轉動軸的弧形輪廓上固定連接有與第一完全齒輪、第二完全齒輪、第三完全齒輪和第四完全齒輪均交替嚙合的非完全齒輪。
7.優選的,所述輔助機構包括有滑動板,兩個所述支撐板上均開設有滑槽并通過該滑槽與滑動板限位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板上開設有四個滑槽并通過四個該滑槽限位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接塊,每個所述第一連接塊上均固定連接有弧形塊,每個所述弧形塊上均固定連接有用于將焊接管的直徑確定以及夾持焊接管的氣囊,每兩個所述氣囊均通過連接管固定連通。
8.優選的,所述輔助機構還包括有固定連接在第一完全齒輪上的兩個限位桿,兩個所述限位桿上限位滑動連接有筒套,所述筒套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承重板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承重桿,所述第一承重桿上固定連接有將筒套貫穿的第二承重桿,所述第二承重桿遠離第一承重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圓柱凸輪,所述圓柱凸輪上開設有滑槽并通過該滑槽與滑塊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板上開設有轉槽并通過該轉槽與筒套限位轉動連接。
9.優選的,所述輔助機構還包括有四個異形桿,所述筒套遠離限位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四個銷軸,所述筒套通過四個銷軸轉動連接有四個異形桿,每個所述弧形塊上均固定連接有銷軸,每個所述弧形塊通過銷軸與對應的異形桿轉動連接。
10.優選的,所述推動機構包括有固定連接在承重板上的第一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一密封塞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活塞桿,所述第一活塞桿遠離第一密封塞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用于推動總套管的推板。
11.優選的,所述推動機構還包括有第二活塞筒、第一進氣管和第一輸氣管,所述第二活塞筒固定連接在限位桿上,所述第二活塞筒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二密封塞,所述第二密封塞上固定連接有第二活塞桿,所述第二活塞桿遠離第二密封塞的一端與滑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活塞筒通過第一進氣管與外界固定連通,所述第二活塞筒通過第一輸氣管與第一活塞筒固定連通,所述第一進氣管和第一輸氣管上均固定連接有單向閥。
12.優選的,所述焊接機構包括有固定連接在第三轉動桿上的伸縮桿套,所述伸縮桿套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擋塊,所述擋塊上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遠離擋塊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與焊槍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桿套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與擋塊相配合的壓敏開關,所述壓敏開關與焊槍電性連接,所述伸縮桿上套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擋塊和伸縮桿套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桿套上固定連通有第二進氣管,所述第二進氣管遠離伸縮桿套的一端與氣囊固定連通,所述伸縮桿套上開設有圓臺槽并通過圓臺槽限位滑動連接有圓臺。
13.優選的,所述支撐架上設有用于將焊接完成的總套管和焊接管進行降溫和清潔的吹氣機構,所述吹氣機構包括有固定連接在支撐架上的承重塊,所述承重塊上開設有滑槽并通過該滑槽限位滑動連接有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二支撐塊上固定連接有橢圓板,所述第四轉動桿上固定連接有曲柄,所述曲柄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橢圓板上開設有橢圓槽并通過橢圓槽與支撐桿滑動連接,所述橢圓板上固定連接有推動桿,所述推動桿與圓臺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桿套的圓臺槽處固定連接有第二輸氣管,所述第二輸氣管上固定連接有噴嘴,所述第二進氣管和第二輸氣管均與單向閥固定連通。
14.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塊上設有用于對氣囊進行補氣從而方便下次使用的補氣機構,所述補氣機構包括有第二連接塊、第三進氣管和第三輸氣管,每個所述第二連接塊均固定連接在第一連接塊上,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塊的相對面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三活塞筒和第三活塞桿,所述第三活塞筒的內壁上滑動連接有第三密封塞,所述第三密封塞與第三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活塞筒通過第三進氣管與外界固定連通,所述第三活塞筒通過第三輸氣管與氣囊固定連通,所述第三進氣管和第三輸氣管上均與單向閥固定連通。
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發明通過整體結構的配合,達到了無需人工操作,可自動確定支管道直徑大小從而根據直徑大小焊接的效果。
17.2、本發明通過設置輔助機構,達到了將支套管上的焊接管固定平直,且自動確定焊接管直徑大小從而根據直徑大小焊接的效果。
18.3、本發明通過設置推動機構,達到了將輔助機構進行固定且確定完成直徑的焊接管推動至焊接機構處,從而方便焊接,且無需人工推動的效果。
19.4、本發明通過設置焊接機構,達到了無需人工操作,可自動焊接不同直徑的焊接
管,省時省力的效果。
20.5、本發明通過設置吹氣機構,達到了了對焊接管降溫且清理其上雜質的效果。
21.6、本發明通過設置補氣機構,達到了補充氣囊中的氣體,從而保證了氣囊中氣體留存量,進而保證了焊接時準確性的效果。
附圖說明
22.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的外觀示意圖一;
23.圖2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的外觀示意圖二;
24.圖3為本發明間歇轉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25.圖4為本發明的滾輪和凹形架的結構示意圖;
26.圖5為本發明的輔助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一;
27.圖6為本發明的輔助機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28.圖7為本發明的輔助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二;
29.圖8為本發明的推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30.圖9為本發明的推動機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一;
31.圖10為本發明的推動機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二;
32.圖11為本發明的焊接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33.圖12為本發明的吹氣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34.圖13為本發明的焊接機構和吹氣機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35.圖14為本發明的補氣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36.圖15為本發明的補氣機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37.圖中:1、承重板;11、支撐架;12、承重塊;2、轉動軸;21、非完全齒輪;22、第一完全齒輪;23、第二完全齒輪;24、第一轉動桿;25、第二轉動桿;26、第三轉動桿;27、第三完全齒輪;28、第四完全齒輪;29、第四轉動桿;3、支撐板;31、凹形架;32、滾輪;33、滑動板;34、第一連接塊;35、弧形塊;36、氣囊;37、連接管;38、第二連接塊;4、總套管;41、焊接管;5、筒套;51、限位桿;52、第一承重桿;53、第二承重桿;54、圓柱凸輪;55、滑塊;56、壓敏開關;57、異形桿;6、第二活塞筒;61、第二活塞桿;62、第二密封塞;63、第一進氣管;64、第一輸氣管;65、單向閥;66、第一活塞筒;67、第一活塞桿;68、推板;69、第一密封塞;7、伸縮桿套;71、伸縮桿;72、第一支撐塊;73、擋塊;74、焊槍;75、第二進氣管;76、第二輸氣管;78、彈簧;79、噴嘴;8、橢圓板;81、第二支撐塊;82、曲柄;83、支撐桿;84、推動桿;85、圓臺;9、第三活塞筒;91、第三活塞桿;92、第三密封塞;93、第三進氣管;94、第三輸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38.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39.實施例一
40.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包括承重板1和焊槍74,承重
板1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3和支撐架11,兩個支撐板3的相對面上均固定連接有多個凹形架31,每個凹形架31上均通過銷軸轉動連接有用于夾持總套管4且輔助滑動的滾輪32,支撐架11的下表面上設有間歇轉動機構,支撐板3上設有用于將焊接管41的直徑確定以及夾持焊接管41的輔助機構,承重板1上設有用于推動總套管4從而使得可以焊接焊接管41的推動機構,間歇轉動機構上設有用于將焊接管41焊接在總套管4上的焊接機構。
41.使用時人工手動沿滾輪32推動總套管4,直至總套管4與推板68相抵,隨后人工將焊接管41套接在支套管上,通過設置滾輪32達到了夾持總套管4且便于總套管4滑動的效果,隨后啟動外接動力源。
42.外接動力源可選用電機,因電機為現有設有設備,所以未在圖中展示,在使用時,可更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來選用合適的電機。
43.間歇轉動機構包括有轉動連接在支撐架11的下表面的轉動軸2、第一轉動桿24、第二轉動桿25、第三轉動桿26和第四轉動桿29,轉動軸2與外界動力源的輸出端固定連接,第一轉動桿24、第二轉動桿25、第三轉動桿26和第四轉動桿29的弧形輪廓上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完全齒輪22、第二完全齒輪23、第三完全齒輪27和第四完全齒輪28,第一完全齒輪22和第二完全齒輪23嚙合,轉動軸2的弧形輪廓上固定連接有與第一完全齒輪22、第二完全齒輪23、第三完全齒輪27和第四完全齒輪28均交替嚙合的非完全齒輪21。
44.在外接動力源啟動后,轉動軸2同步轉動,從而其上的非完全齒輪21轉動,由于非完全齒輪21與第一完全齒輪22、第二完全齒輪23、第三完全齒輪27和第四完全齒輪28均交替嚙合,達到了在彼此之間互不干涉的效果。
45.輔助機構包括有滑動板33,兩個支撐板3上均開設有滑槽并通過該滑槽與滑動板33限位滑動連接,滑動板33上開設有四個滑槽并通過四個該滑槽限位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接塊34,每個第一連接塊34上均固定連接有弧形塊35,每個弧形塊35上均固定連接有用于將焊接管41的直徑確定以及夾持焊接管41的氣囊36,每兩個氣囊36均通過連接管37固定連通。
46.輔助機構還包括有固定連接在第一完全齒輪22上的兩個限位桿51,兩個限位桿51上限位滑動連接有筒套5,筒套5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滑塊55,承重板1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承重桿52,第一承重桿52上固定連接有將筒套5貫穿的第二承重桿53,第二承重桿53遠離第一承重桿5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圓柱凸輪54,圓柱凸輪54上開設有滑槽并通過該滑槽與滑塊55滑動連接,滑動板33上開設有轉槽并通過該轉槽與筒套5限位轉動連接。
47.輔助機構還包括有四個異形桿57,筒套5遠離限位桿5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四個銷軸,筒套5通過四個銷軸轉動連接有四個異形桿57,每個弧形塊35上均固定連接有銷軸,每個弧形塊35通過銷軸與對應的異形桿57轉動連接。
48.在筒套5即轉動同時向遠離第一完全齒輪22的方向滑動時,滑動板33同步向遠離第一完全齒輪22的方向滑動,且在筒套5轉動時,通過與四個異形桿57的配合,使得四個第一連接塊34帶動弧形塊35同步向靠近筒套5的一端滑動,從而使得四個氣囊36同步向靠近筒套5的一端滑動,進而使得將支套管上的焊接管41固定平直,且通過焊接管41的直徑不同,使得氣囊36中氣體的留存不同。
49.當焊接管41的直徑越大時,氣囊36中氣體的留存越少,使得大量的氣體通過第二進氣管75進入伸縮桿套7中,從而伸縮桿套7中的擋塊73和伸縮桿71的滑動行程越大,當焊
接管41的直徑越小時,氣囊36中氣體的留存越多,使得少量的氣體通過第二進氣管75進入伸縮桿套7中,從而伸縮桿套7中的擋塊73和伸縮桿71的滑動行程越小。
50.在非完全齒輪21與第二完全齒輪23嚙合時,此時非完全齒輪21與第一完全齒輪22取消嚙合,從而第二完全齒輪23轉動,由于第二完全齒輪23與第一完全齒輪22嚙合,使得第一完全齒輪22反轉,由上文可知,使得筒套5在反轉的同時向靠近第一完全齒輪22的方向滑動,從而四個氣囊36同步向遠離筒套5的一端滑動,進而達到了輔助機構復位,避免在總套管4滑動中,發生干涉的效果。
51.推動機構包括有固定連接在承重板1上的第一活塞筒66,第一活塞筒66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密封塞69,第一密封塞69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活塞桿67,第一活塞桿67遠離第一密封塞69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用于推動總套管4的推板68。
52.推動機構還包括有第二活塞筒6、第一進氣管63和第一輸氣管64,第二活塞筒6固定連接在限位桿51上,第二活塞筒6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二密封塞62,第二密封塞62上固定連接有第二活塞桿61,第二活塞桿61遠離第二密封塞62的一端與滑動板33固定連接,第二活塞筒6通過第一進氣管63與外界固定連通,第二活塞筒6通過第一輸氣管64與第一活塞筒66固定連通,第一進氣管63和第一輸氣管64上均固定連接有單向閥65。
53.在滑動板33向下滑動時,與其固定連接的第二活塞桿61帶動第二密封塞62同步在第二活塞筒6內向下滑動,在滑動板33向上滑動時,與其固定連接的第二活塞桿61帶動第二密封塞62同步在第二活塞筒6內向上滑動,使得第二活塞桿61帶動第二密封塞62在第二活塞筒6內往復滑動,進而使得第二活塞筒6內的氣壓往復變化。
54.在第二活塞桿61和第二密封塞62在第二活塞筒6內向下滑動時,在第一進氣管63上單向閥65的配合下,產生負壓,從而通過第一進氣管63將外界氣體吸入第二活塞筒6內,當第二活塞桿61和第二密封塞62在第二活塞筒6內向上滑動時,在第一輸氣管64上單向閥65的配合下,產生高壓,從而使得第二活塞筒6內的氣體通過第一輸氣管64送至第一活塞筒66內,使得第一活塞筒66內的第一密封塞69帶動第一活塞桿67向總套管4的方向滑動,從而使得推板68推動總套管4,達到了將輔助機構進行固定且確定完成直徑的焊接管41推動至焊接機構處,從而方便焊接。
55.焊接機構包括有固定連接在第三轉動桿26上的伸縮桿套7,伸縮桿套7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擋塊73,擋塊73上固定連接有伸縮桿71,伸縮桿71遠離擋塊7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塊72,第一支撐塊72與焊槍74固定連接,伸縮桿套7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與擋塊73相配合的壓敏開關56,壓敏開關56與焊槍74電性連接,伸縮桿71上套接有彈簧78,彈簧78的兩端分別與擋塊73和伸縮桿套7固定連接,伸縮桿套7上固定連通有第二進氣管75,第二進氣管75遠離伸縮桿套7的一端與氣囊36固定連通,伸縮桿套7上開設有圓臺槽并通過圓臺槽限位滑動連接有圓臺85。
56.隨后非完全齒輪21與第三完全齒輪27嚙合時,第三完全齒輪27轉動,從而第三轉動桿26轉動,使得伸縮桿套7和伸縮桿71同步轉動,從而伸縮桿71上的第一支撐塊72同步轉動,使得焊槍74同步轉動,且在氣囊36的氣體通入伸縮桿套7后,在擋塊73滑動時,與壓敏開關56接觸,通過壓敏開關56與焊槍74電性連接,使得焊槍74此時在工作狀態,且由于輔助機構輸氣量的多少,確定了焊槍74的滑動行程大小,使得在焊槍74焊接時,其焊接路徑與焊接管41的直徑相匹配,進而使得無需人工操作,可自動焊接不同直徑的焊接管41,省時省力。
57.實施例二
58.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更進一步的是,支撐架11上設有用于將焊接完成的總套管4和焊接管41進行降溫和清潔的吹氣機構,吹氣機構包括有固定連接在支撐架11上的承重塊12,承重塊12上開設有滑槽并通過該滑槽限位滑動連接有第二支撐塊81,第二支撐塊81上固定連接有橢圓板8,第四轉動桿29上固定連接有曲柄82,曲柄82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桿83,橢圓板8上開設有橢圓槽并通過橢圓槽與支撐桿83滑動連接,橢圓板8上固定連接有推動桿84,推動桿84與圓臺85固定連接,伸縮桿套7的圓臺槽處固定連接有第二輸氣管76,第二輸氣管76上固定連接有噴嘴79,第二進氣管75和第二輸氣管76均與單向閥65固定連通。
59.在焊接完成后,非完全齒輪21與第三完全齒輪27取消嚙合,且非完全齒輪21與第四完全齒輪28嚙合,使得第四完全齒輪28轉動,從而其上的第四轉動桿29轉動,從而曲柄82帶動支撐桿83轉動,且由于支撐桿83與橢圓板8上的橢圓槽滑動連接,使得橢圓板8帶動第二支撐塊81在承重塊12上的滑槽往復滑動,從而推動桿84往復滑動。
60.在推動桿84向伸縮桿套7方向滑動時,使得圓臺85與圓臺槽取消配合,從而伸縮桿套7中的氣體通過圓臺槽通入第二輸氣管76中,隨后第二輸氣管76中的氣體通過噴嘴79將氣體噴在焊接完成的焊接管41上,達到了對焊接管41降溫且清理其上雜質的效果,在氣體排完成后,推動桿84向遠離伸縮桿套7方向滑動,使得圓臺85與圓臺槽配合,保證了伸縮桿套7內的密封性,且此時彈簧78的彈力得以釋放,從而擋塊73和伸縮桿71復位,保證了下次焊接時的準確性。
61.實施例三
62.與實施例二基本相同,更進一步的是,第一連接塊34上設有用于對氣囊36進行補氣從而方便下次使用的補氣機構,補氣機構包括有第二連接塊38、第三進氣管93和第三輸氣管94,每個第二連接塊38均固定連接在第一連接塊34上,兩個第二連接塊38的相對面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三活塞筒9和第三活塞桿91,第三活塞筒9的內壁上滑動連接有第三密封塞92,第三密封塞92與第三活塞桿91固定連接,第三活塞筒9通過第三進氣管93與外界固定連通,第三活塞筒9通過第三輸氣管94與氣囊36固定連通,第三進氣管93和第三輸氣管94上均與單向閥65固定連通。
63.在第一連接塊34往復滑動時,當第一連接塊34向筒套5方向滑動時,其上的第三活塞桿91帶動第三密封塞92在第三活塞筒9內向靠近筒套5方向相對滑動,當第一連接塊34向遠離筒套5方向滑動時,其上的第三活塞桿91帶動第三密封塞92在第三活塞筒9內向遠離筒套5方向相對滑動,從而使得第三活塞桿91帶動第三密封塞92在第三活塞筒9內往復滑動,進而使得第三活塞筒9內的氣壓往復變化。
64.當第三活塞桿91和第三密封塞92在第三活塞筒9內向遠離第三進氣管93的方向滑動時,在第三進氣管93上單向閥65的配合下,產生負壓,從而通過第三進氣管93將外界氣體吸入第三活塞筒9內,當第三活塞桿91和第三密封塞92在第三活塞筒9內向第三進氣管93的方向滑動時,在第三輸氣管94上單向閥65的配合下,產生高壓,從而通過第三輸氣管94將氣體送入氣囊36內,使得補充氣囊36中的氣體,從而保證了氣囊36中氣體量,保證了焊接時的準確性。
65.工作原理:該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使用時,人工手動沿滾輪32推動總套管4,直至總套管4與推板68相抵,隨后人工將焊接管41套接在支套管上,通過設置滾輪32達到了夾
持總套管4且便于總套管4滑動的效果,隨后啟動外接動力源。
66.外接動力源可選用電機,因電機為現有設有設備,所以未在圖中展示,在使用時,可更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來選用合適的電機。
67.在外接動力源啟動后,轉動軸2同步轉動,從而其上的非完全齒輪21轉動,由于非完全齒輪21與第一完全齒輪22、第二完全齒輪23、第三完全齒輪27和第四完全齒輪28均交替嚙合,達到了在彼此之間互不干涉的效果。
68.在非完全齒輪21與第一完全齒輪22嚙合時,使得第一完全齒輪22轉動,從而其上的兩個限位桿51同步轉動,由于筒套5與限位桿51限位滑動連接,使得筒套5同步轉動,從而筒套5上的滑塊55同步轉動,由于滑塊55與圓柱凸輪54上的滑槽滑動連接,使得筒套5在轉動的同時,會向遠離第一完全齒輪22的方向滑動。
69.在筒套5即轉動同時向遠離第一完全齒輪22的方向滑動時,滑動板33同步向遠離第一完全齒輪22的方向滑動,且在筒套5轉動時,通過與四個異形桿57的配合,使得四個第一連接塊34帶動弧形塊35同步向靠近筒套5的一端滑動,從而使得四個氣囊36同步向靠近筒套5的一端滑動,進而使得將支套管上的焊接管41固定平直,且通過焊接管41的直徑不同,使得氣囊36中氣體的留存不同。
70.當焊接管41的直徑越大時,氣囊36中氣體的留存越少,使得大量的氣體通過第二進氣管75進入伸縮桿套7中,從而伸縮桿套7中的擋塊73和伸縮桿71的滑動行程越大,當焊接管41的直徑越小時,氣囊36中氣體的留存越多,使得少量的氣體通過第二進氣管75進入伸縮桿套7中,從而伸縮桿套7中的擋塊73和伸縮桿71的滑動行程越小。
71.在非完全齒輪21與第二完全齒輪23嚙合時,此時非完全齒輪21與第一完全齒輪22取消嚙合,從而第二完全齒輪23轉動,由于第二完全齒輪23與第一完全齒輪22嚙合,使得第一完全齒輪22反轉,由上文可知,使得筒套5在反轉的同時向靠近第一完全齒輪22的方向滑動,從而四個氣囊36同步向遠離筒套5的一端滑動,進而達到了輔助機構復位,避免在總套管4滑動中,發生干涉的效果。
72.在滑動板33向下滑動時,與其固定連接的第二活塞桿61帶動第二密封塞62同步在第二活塞筒6內向下滑動,在滑動板33向上滑動時,與其固定連接的第二活塞桿61帶動第二密封塞62同步在第二活塞筒6內向上滑動,使得第二活塞桿61帶動第二密封塞62在第二活塞筒6內往復滑動,進而使得第二活塞筒6內的氣壓往復變化,詳細說明如下:
73.在上文中,第二活塞桿61和第二密封塞62在第二活塞筒6內向下滑動時,在第一進氣管63上單向閥65的配合下,產生負壓,從而通過第一進氣管63將外界氣體吸入第二活塞筒6內,當第二活塞桿61和第二密封塞62在第二活塞筒6內向上滑動時,在第一輸氣管64上單向閥65的配合下,產生高壓,從而使得第二活塞筒6內的氣體通過第一輸氣管64送至第一活塞筒66內,使得第一活塞筒66內的第一密封塞69帶動第一活塞桿67向總套管4的方向滑動,從而使得推板68推動總套管4,達到了將輔助機構進行固定且確定完成直徑的焊接管41推動至焊接機構處,從而方便焊接。
74.隨后非完全齒輪21與第三完全齒輪27嚙合時,第三完全齒輪27轉動,從而第三轉動桿26轉動,使得伸縮桿套7和伸縮桿71同步轉動,從而伸縮桿71上的第一支撐塊72同步轉動,使得焊槍74同步轉動,且在氣囊36的氣體通入伸縮桿套7后,在擋塊73滑動時,與壓敏開關56接觸,通過壓敏開關56與焊槍74電性連接,使得焊槍74此時在工作狀態,且由于輔助機
構輸氣量的多少,確定了焊槍74的滑動行程大小,使得在焊槍74焊接時,其焊接路徑與焊接管41的直徑相匹配,進而使得無需人工操作,可自動焊接不同直徑的焊接管41,省時省力。
75.在焊接完成后,非完全齒輪21與第三完全齒輪27取消嚙合,且非完全齒輪21與第四完全齒輪28嚙合,使得第四完全齒輪28轉動,從而其上的第四轉動桿29轉動,從而曲柄82帶動支撐桿83轉動,且由于支撐桿83與橢圓板8上的橢圓槽滑動連接,使得橢圓板8帶動第二支撐塊81在承重塊12上的滑槽往復滑動,從而推動桿84往復滑動。
76.在推動桿84向伸縮桿套7方向滑動時,使得圓臺85與圓臺槽取消配合,從而伸縮桿套7中的氣體通過圓臺槽通入第二輸氣管76中,隨后第二輸氣管76中的氣體通過噴嘴79將氣體噴在焊接完成的焊接管41上,達到了對焊接管41降溫且清理其上雜質的效果,在氣體排完成后,推動桿84向遠離伸縮桿套7方向滑動,使得圓臺85與圓臺槽配合,保證了伸縮桿套7內的密封性,且此時彈簧78的彈力得以釋放,從而擋塊73和伸縮桿71復位,保證了下次焊接時的準確性。
77.在第一連接塊34往復滑動時,當第一連接塊34向筒套5方向滑動時,其上的第三活塞桿91帶動第三密封塞92在第三活塞筒9內向靠近筒套5方向相對滑動,當第一連接塊34向遠離筒套5方向滑動時,其上的第三活塞桿91帶動第三密封塞92在第三活塞筒9內向遠離筒套5方向相對滑動,從而使得第三活塞桿91帶動第三密封塞92在第三活塞筒9內往復滑動,進而使得第三活塞筒9內的氣壓往復變化,詳細說明如下:
78.在上文中,當第三活塞桿91和第三密封塞92在第三活塞筒9內向遠離第三進氣管93的方向滑動時,在第三進氣管93上單向閥65的配合下,產生負壓,從而通過第三進氣管93將外界氣體吸入第三活塞筒9內,當第三活塞桿91和第三密封塞92在第三活塞筒9內向第三進氣管93的方向滑動時,在第三輸氣管94上單向閥65的配合下,產生高壓,從而通過第三輸氣管94將氣體送入氣囊36內,使得補充氣囊36中的氣體,從而保證了氣囊36中氣體量,保證了焊接時的準確性。
79.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術特征:
1.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包括承重板(1)和焊槍(7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3)和支撐架(11),兩個所述支撐板(3)的相對面上均固定連接有多個凹形架(31),每個所述凹形架(31)上均通過銷軸轉動連接有用于夾持總套管(4)且輔助滑動的滾輪(32),所述支撐架(11)的下表面上設有間歇轉動機構,所述支撐板(3)上設有用于將焊接管(41)的直徑確定以及夾持焊接管(41)的輔助機構,所述承重板(1)上設有用于推動總套管(4)從而使得可以焊接焊接管(41)的推動機構,所述間歇轉動機構上設有用于將焊接管(41)焊接在總套管(4)上的焊接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間歇轉動機構包括有轉動連接在支撐架(11)的下表面的轉動軸(2)、第一轉動桿(24)、第二轉動桿(25)、第三轉動桿(26)和第四轉動桿(29),所述轉動軸(2)與外界動力源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動桿(24)、第二轉動桿(25)、第三轉動桿(26)和第四轉動桿(29)的弧形輪廓上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完全齒輪(22)、第二完全齒輪(23)、第三完全齒輪(27)和第四完全齒輪(28),所述第一完全齒輪(22)和第二完全齒輪(23)嚙合,所述轉動軸(2)的弧形輪廓上固定連接有與第一完全齒輪(22)、第二完全齒輪(23)、第三完全齒輪(27)和第四完全齒輪(28)均交替嚙合的非完全齒輪(2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機構包括有滑動板(33),兩個所述支撐板(3)上均開設有滑槽并通過該滑槽與滑動板(33)限位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板(33)上開設有四個滑槽并通過四個該滑槽限位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接塊(34),每個所述第一連接塊(34)上均固定連接有弧形塊(35),每個所述弧形塊(35)上均固定連接有用于將焊接管(41)的直徑確定以及夾持焊接管(41)的氣囊(36),每兩個所述氣囊(36)均通過連接管(37)固定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機構還包括有固定連接在第一完全齒輪(22)上的兩個限位桿(51),兩個所述限位桿(51)上限位滑動連接有筒套(5),所述筒套(5)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滑塊(55),所述承重板(1)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承重桿(52),所述第一承重桿(52)上固定連接有將筒套(5)貫穿的第二承重桿(53),所述第二承重桿(53)遠離第一承重桿(5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圓柱凸輪(54),所述圓柱凸輪(54)上開設有滑槽并通過該滑槽與滑塊(55)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板(33)上開設有轉槽并通過該轉槽與筒套(5)限位轉動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機構還包括有四個異形桿(57),所述筒套(5)遠離限位桿(5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四個銷軸,所述筒套(5)通過四個銷軸轉動連接有四個異形桿(57),每個所述弧形塊(35)上均固定連接有銷軸,每個所述弧形塊(35)通過銷軸與對應的異形桿(57)轉動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機構包括有固定連接在承重板(1)上的第一活塞筒(66),所述第一活塞筒(66)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密封塞(69),所述第一密封塞(69)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活塞桿(67),所述第一活塞桿(67)遠離第一密封塞(69)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用于推動總套管(4)的推板(68)。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機構還包括有第二活塞筒(6)、第一進氣管(63)和第一輸氣管(64),所述第二活塞筒(6)固定連接在限位桿(51)上,所述第二活塞筒(6)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二密封塞(62),所述第二密封塞(62)
上固定連接有第二活塞桿(61),所述第二活塞桿(61)遠離第二密封塞(62)的一端與滑動板(3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活塞筒(6)通過第一進氣管(63)與外界固定連通,所述第二活塞筒(6)通過第一輸氣管(64)與第一活塞筒(66)固定連通,所述第一進氣管(63)和第一輸氣管(64)上均固定連接有單向閥(65)。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機構包括有固定連接在第三轉動桿(26)上的伸縮桿套(7),所述伸縮桿套(7)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擋塊(73),所述擋塊(73)上固定連接有伸縮桿(71),所述伸縮桿(71)遠離擋塊(7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塊(72),所述第一支撐塊(72)與焊槍(74)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桿套(7)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與擋塊(73)相配合的壓敏開關(56),所述壓敏開關(56)與焊槍(74)電性連接,所述伸縮桿(71)上套接有彈簧(78),所述彈簧(78)的兩端分別與擋塊(73)和伸縮桿套(7)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桿套(7)上固定連通有第二進氣管(75),所述第二進氣管(75)遠離伸縮桿套(7)的一端與氣囊(36)固定連通,所述伸縮桿套(7)上開設有圓臺槽并通過圓臺槽限位滑動連接有圓臺(85)。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11)上設有用于將焊接完成的總套管(4)和焊接管(41)進行降溫和清潔的吹氣機構,所述吹氣機構包括有固定連接在支撐架(11)上的承重塊(12),所述承重塊(12)上開設有滑槽并通過該滑槽限位滑動連接有第二支撐塊(81),所述第二支撐塊(81)上固定連接有橢圓板(8),所述第四轉動桿(29)上固定連接有曲柄(82),所述曲柄(82)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桿(83),所述橢圓板(8)上開設有橢圓槽并通過橢圓槽與支撐桿(83)滑動連接,所述橢圓板(8)上固定連接有推動桿(84),所述推動桿(84)與圓臺(85)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桿套(7)的圓臺槽處固定連接有第二輸氣管(76),所述第二輸氣管(76)上固定連接有噴嘴(79),所述第二進氣管(75)和第二輸氣管(76)均與單向閥(65)固定連通。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塊(34)上設有用于對氣囊(36)進行補氣從而方便下次使用的補氣機構,所述補氣機構包括有第二連接塊(38)、第三進氣管(93)和第三輸氣管(94),每個所述第二連接塊(38)均固定連接在第一連接塊(34)上,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塊(38)的相對面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三活塞筒(9)和第三活塞桿(91),所述第三活塞筒(9)的內壁上滑動連接有第三密封塞(92),所述第三密封塞(92)與第三活塞桿(9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活塞筒(9)通過第三進氣管(93)與外界固定連通,所述第三活塞筒(9)通過第三輸氣管(94)與氣囊(36)固定連通,所述第三進氣管(93)和第三輸氣管(94)上均與單向閥(65)固定連通。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化鋼管焊接機,包括承重板和焊槍,承重板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和支撐架,兩個支撐板的相對面上均固定連接有多個凹形架,每個凹形架上均通過銷軸轉動連接有用于夾持總套管且輔助滑動的滾輪,支撐架的下表面上設有間歇轉動機構,支撐板上設有用于將焊接管的直徑確定以及夾持焊接管的輔助機構,承重板上設有用于推動總套管從而使得可以焊接焊接管的推動機構,間歇轉動機構上設有用于將焊接管焊接在總套管上的焊接機構。本發明通過整體結構的配合,達到了無需人工操作,可自動確定支管道直徑大小從而根據直徑大小焊接的效果,通過設置推動機構,達到了將焊接管推動至焊接機構處,從而無需人工推動的效果。從而無需人工推動的效果。從而無需人工推動的效果。
技術研發人員:徐強 季葉明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無錫市幸昌熱能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2.01.12
技術公布日:2022/4/20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