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的制作工藝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1-13 16:48:01 條評論
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廠房防水技術領域,具體為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背景技術:鋼結構廠房主要是指主要的承重構件是由鋼材組成的。包括鋼柱子、鋼梁、鋼結構基礎、鋼屋架和鋼屋蓋。由于我國的鋼產量增大,很多都開始采用鋼結構廠房了...

  一種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的制作工藝流程

  本實用新型涉及廠房防水技術領域,具體為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

  背景技術:

  鋼結構廠房主要是指主要的承重構件是由鋼材組成的。包括鋼柱子、鋼梁、鋼結構基礎、鋼屋架和鋼屋蓋。由于我國的鋼產量增大,很多都開始采用鋼結構廠房了,具體還可以分輕型和重型鋼結構廠房。用鋼材建造的工業與民用建筑設施被稱為鋼結構。鋼結構廠房特點有:鋼結構建筑質量輕,強度高跨度大,鋼結構建筑施工工期短,相應降低投資成本。鋼結構建筑防火性高,防腐蝕性強。鋼結構建筑搬移方便,回收無污染。但是鋼結構廠房在使用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漏水現象,因此急需要一種可以對鋼結構廠房防水且適用性能強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包括橡膠軟板,所述橡膠軟板的兩側對稱連接有第一防水主體和第二防水主體,所述第一防水主體和第二防水主體均由防水裝置組成,所述防水裝置包括第一排水板、第一導水槽、第二排水板、第二導水槽、第三排水板、第一調節旋鈕和第二調節旋鈕,所述第一排水板安裝在防水裝置的末端,所述第二排水板滑動插接在第一排水板的內部,所述第一導水槽開設在第一排水板的前部上端面,所述第二導水槽開設在第二排水板的前部上端面,所述第三排水板滑動插接在第二排水板的內部,所述第一調節旋鈕螺紋轉動插接在第二排水板的前端外側,所述第二調節旋鈕螺紋轉動插接在第一排水板的前端外側。

  所述第一防水主體和第二防水主體的結構規格相同。

  優選的,所述第一防水主體和第二防水主體均由若干防水裝置組成,且若干所述第一排水板、第二排水板和第三排水板均通過連接板相固定連接。

  優選的,位于最外側的所述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前端外側均開設有螺紋孔,且所述第一調節旋鈕和第二調節旋鈕螺紋轉動插接在螺紋孔的內部。

  優選的,所述第一排水板、第二排水板和第三排水板的上端均開設有排水槽,且所述第一導水槽和第二導水槽均開設在排水槽上。

  優選的,所述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的中部均開設有插接卡槽,且所述第二排水板和第三排水板分別緊密滑動插接在對應的插接卡槽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橡膠軟板可以將第一防水主體和第二防水主體進行折疊,從而能夠使得裝置既可以在屋頂為平整狀態的廠房使用,也可以在屋頂呈凸起狀的廠房使用,第一防水主體和第二防水主體均由若干防水裝置組成,且若干所述第一排水板、第二排水板和第三排水板均通過連接板相固定連接,因此通過反向旋擰第一調節旋鈕和第二調節旋鈕控制第三排水板在第二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在第一排水板內部的插接量來控制裝置的整體長度,長度調節完畢后通過正向旋擰第一調節旋鈕和第二調節旋鈕可將裝置牢牢進行固定,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前端開設的第一導水槽和第二導水槽可以起到導流作用,確保了雨水能夠順利精準的流入至下一級的排水板中,直至雨水由裝置中流出,從而起到防水排水的功能,并且使用過程中根據使用需要調節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轉動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水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水裝置收縮示意圖。

  圖中:1-第一防水主體、2-橡膠軟板、3-第二防水主體、4-防水裝置、5-第一排水板、6-第一導水槽、7-第二排水板、8-第二導水槽、9-第三排水板、10-第一調節旋鈕、11-第二調節旋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包括橡膠軟板2,橡膠軟板2的兩側對稱連接有第一防水主體1和第二防水主體3,第一防水主體1和第二防水主體3均由防水裝置4組成,防水裝置4包括第一排水板5、第一導水槽6、第二排水板7、第二導水槽8、第三排水板9、第一調節旋鈕10和第二調節旋鈕11,第一排水板5安裝在防水裝置4的末端,第二排水板7滑動插接在第一排水板5的內部,第一導水槽6開設在第一排水板5的前部上端面,第二導水槽8開設在第二排水板7的前部上端面,第三排水板9滑動插接在第二排水板7的內部,第一調節旋鈕10螺紋轉動插接在第二排水板7的前端外側,第二調節旋鈕11螺紋轉動插接在第一排水板5的前端外側。

  第一防水主體1和第二防水主體3的結構規格相同,第一防水主體1和第二防水主體3均由若干防水裝置4組成,且若干第一排水板5、第二排水板7和第三排水板9均通過連接板相固定連接,位于最外側的第一排水板5和第二排水板7前端外側均開設有螺紋孔,且第一調節旋鈕10和第二調節旋鈕11螺紋轉動插接在螺紋孔的內部,第一排水板5、第二排水板7和第三排水板9的上端均開設有排水槽,且第一導水槽6和第二導水槽8均開設在排水槽上,第一排水板5和第二排水板7的中部均開設有插接卡槽,且第二排水板7和第三排水板9分別緊密滑動插接在對應的插接卡槽內部。

  工作原理:首先根據廠房屋頂的結構通過橡膠軟板2來調節第一防水主體1和第二防水主體3之間夾角,因此使得裝置可以與廠房的頂端面緊密相貼,從而確保了裝置的防水功能,第一防水主體1和第二防水主體3均由若干防水裝置4組成,且若干第一排水板5、第二排水板7和第三排水板9均通過連接板相固定連接,因此通過反向旋擰第一調節旋鈕10和第二調節旋鈕11控制第三排水板9在第二排水板7和第二排水板7在第一排水板5內部的插接量來控制裝置的整體長度,長度調節完畢后通過正向旋擰第一調節旋鈕10和第二調節旋鈕11可將裝置牢牢進行固定,第一排水板5和第二排水板7前端開設的第一導水槽6和第二導水槽8可以起到導流作用,確保了雨水能夠順利精準的流入至下一級的排水板中,直至雨水由裝置中流出,從而起到防水排水的功能。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術特征:

  1.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包括橡膠軟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軟板(2)的兩側對稱連接有第一防水主體(1)和第二防水主體(3),所述第一防水主體(1)和第二防水主體(3)均由防水裝置(4)組成,所述防水裝置(4)包括第一排水板(5)、第一導水槽(6)、第二排水板(7)、第二導水槽(8)、第三排水板(9)、第一調節旋鈕(10)和第二調節旋鈕(11),所述第一排水板(5)安裝在防水裝置(4)的末端,所述第二排水板(7)滑動插接在第一排水板(5)的內部,所述第一導水槽(6)開設在第一排水板(5)的前部上端面,所述第二導水槽(8)開設在第二排水板(7)的前部上端面,所述第三排水板(9)滑動插接在第二排水板(7)的內部,所述第一調節旋鈕(10)螺紋轉動插接在第二排水板(7)的前端外側,所述第二調節旋鈕(11)螺紋轉動插接在第一排水板(5)的前端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主體(1)和第二防水主體(3)的結構規格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主體(1)和第二防水主體(3)均由若干防水裝置(4)組成,且若干所述第一排水板(5)、第二排水板(7)和第三排水板(9)均通過連接板相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側的所述第一排水板(5)和第二排水板(7)前端外側均開設有螺紋孔,且所述第一調節旋鈕(10)和第二調節旋鈕(11)螺紋轉動插接在螺紋孔的內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板(5)、第二排水板(7)和第三排水板(9)的上端均開設有排水槽,且所述第一導水槽(6)和第二導水槽(8)均開設在排水槽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板(5)和第二排水板(7)的中部均開設有插接卡槽,且所述第二排水板(7)和第三排水板(9)分別緊密滑動插接在對應的插接卡槽內部。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彩鋼板的鋼結構廠房防水結構,包括橡膠軟板,所述橡膠軟板的兩側對稱連接有第一防水主體和第二防水主體,所述第一防水主體和第二防水主體均由防水裝置組成,所述防水裝置包括第一排水板、第一導水槽、第二排水板、第二導水槽、第三排水板、第一調節旋鈕和第二調節旋鈕,所述第一排水板安裝在防水裝置的末端,所述第二排水板滑動插接在第一排水板的內部,所述第一導水槽開設在第一排水板的前部上端面,所述第二導水槽開設在第二排水板的前部上端面,所述第三排水板滑動插接在第二排水板的內部,所述第一調節旋鈕螺紋轉動插接在第二排水板的前端外側。本實用新型便于調節和安裝固定,并且防水排水效果優異。

  技術研發人員:高斌;陳勇;趙敬慈;李玉姣;張玉芳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徐州東大鋼結構建筑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9.03.22

  技術公布日: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