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1-17 08:12:05 條評論
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鋼化玻璃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背景技術:目前,玻璃鋼化方法主要由化學鋼化法和物理鋼化法,其中物理鋼化法根據冷卻介質不同,又分為固體微粒鋼化法、液體介質鋼化法、水霧鋼化...

  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屬于鋼化玻璃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玻璃鋼化方法主要由化學鋼化法和物理鋼化法,其中物理鋼化法根據冷卻介質不同,又分為固體微粒鋼化法、液體介質鋼化法、水霧鋼化法和空氣鋼化法,其中由于空氣介質鋼化法的冷卻介質容易得到而被廣泛應用。但是空氣鋼化時,能耗較大。霧化水鋼化具有冷卻介質易得、水比熱容大、氣話熱高等優點,能夠迅速鋼化玻璃。

  現有鋼化玻璃的冷卻裝置中,冷卻裝置包括連通的加濕裝置與混合箱,使水霧與高壓空氣混合,從而提高空氣的濕度,進而提高空氣的冷卻能力,然而由于水霧難以和高壓空氣充分混合,容易產生鋼化玻璃冷卻不均的問題,另外現有的鋼化玻璃生產設備,能耗高,不利于節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預熱腔、加熱腔和冷卻腔,各腔通過傳輸玻璃的輸送輥相連,預熱腔和加熱腔之間設置兩組余熱回收裝置,每組余熱回收裝置包括進氣管道,進氣管道的兩端分別穿出加熱腔的側壁,進氣管道的一端與第一風機的進氣口相連,第一風機的出氣口通過出氣管道與預熱腔內的噴頭相連,兩個噴頭分布在輸送輥所在平面的上、下側,噴頭相對的平面內分別設置若干個噴嘴,冷卻腔內在輸送輥所在平面的上、下側相對的設置冷卻風箱,冷卻風箱與加濕裝置相連。

  進一步的,加濕裝置包括水箱和第二風機,第二風機通過管道與集氣盤頂面密封連接,集氣盤底面均勻設置若干條出氣管,出氣管底端穿過水箱頂面與空心球頭連通,球頭通過連接桿固定在水箱底面,在水箱液面下方的出氣管和球頭上分別設置出氣孔。

  進一步的,出氣管上的出氣孔的直徑比球頭上的出氣孔的直徑小。

  進一步的,水箱頂部的側壁通過管道分別與冷卻腔內的冷卻風箱相連,冷卻風箱相對的平面上分別設置吹風孔。

  進一步的,水箱與制冷裝置相連,制冷裝置包括冷卻組件,冷卻組件包括蒸發器和冷凝器,蒸發器連接到制冷環路,冷凝器連接到散熱環路,冷凝器與蒸發器通過冷媒介質的熱交換降低蒸發器中水的溫度。

  進一步的,制冷環路包括與水箱連接的第一循環水泵,第一循環水泵通過管道與蒸發器相連,蒸發器的出水口與水箱的入水口相連,水箱的入水口設置在水箱側壁的中上部,水箱內的水通過第一循環水泵進入到蒸發器,蒸發器內的水冷卻后輸入到水箱內。

  進一步的,在第一循環水泵和蒸發器之間的管道上串聯過濾器。

  進一步的,降溫環路包括水塔,水塔的出水口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二循環水泵、冷凝器相連,冷凝器的出水口與水塔的入水口相連,水塔與補水裝置相連。

  進一步的,水箱頂部的側壁上設置安全泄氣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具有以下優勢: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生產設備通過余熱回收裝置能夠將加熱腔腔口的余熱輸送至預熱腔為玻璃預熱,余熱回收裝置結構簡單,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玻璃進入冷卻腔后,通過加濕裝置能夠為氣體進行加濕,通過制冷裝置調節水箱內的水溫,氣體降溫和加濕同時進行,玻璃冷卻更加均勻,避免應力集中,顯著提高玻璃的冷卻速率,對超薄玻璃的鋼化效果尤其明顯。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余熱回收裝置固定在加熱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冷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預熱腔;2、加熱腔;3、余熱回收裝置;31、進氣管道;32、第一風機;33、出氣管道;34、噴頭;35、噴嘴;4、冷卻風箱;41、吹風孔;5、加濕裝置;51、水箱;52、第二風機;53、集氣盤;54、出氣管;55、球頭;56、連接桿;57、安全泄氣閥;6、制冷裝置;61、第一循環水泵;62、過濾器;63、冷卻組件;631、蒸發器;632、冷凝器;64、水塔;65、第二循環水泵;7、輸送輥。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預熱腔1、加熱腔2和冷卻腔,各腔通過傳輸鋼化玻璃的輸送輥7相連,預熱腔1和加熱腔2之間設置兩組余熱回收裝置3,每組余熱回收裝置3包括進氣管道31,進氣管道31的兩端分別穿出加熱腔2的側壁,進氣管道31的一端與第一風機32的進氣口相連,第一風機32的出氣口通過出氣管道33與預熱腔1內的噴頭34相連,兩個噴頭34分布在輸送輥7所在平面的上、下側,噴頭34相對的平面內分別設置若干個噴嘴35,兩個第一風機32分別固定在預熱腔1的兩側,余熱回收裝置3能夠收集加熱腔2腔口處的余熱并輸送至預熱腔1對玻璃進行預熱,冷卻腔內相對的設置冷卻風箱4,冷卻風箱4與加濕裝置5相連。

  如圖3所示,加濕裝置5包括水箱51和第二風機52,第二風機52通過管道與集氣盤53頂面中心密封連接,集氣盤53底面均勻設置若干條出氣管54,出氣管54底端穿過水箱51頂面,出氣管54側壁與水箱51密封連接,出氣管54底端設置相互連通的空心球頭55,球頭55通過連接桿56固定在水箱51底面,在水箱51液面下方的出氣管54和球頭55上分別設置出氣孔,出氣管54上的出氣孔的直徑比球頭55上的出氣孔的直徑小,水箱51側壁通過管道與冷卻腔內的冷卻風箱4相連,冷卻風箱4相對設置在輸送輥7所在平面的上、下側,冷卻風箱4相對的平面上分別設置吹風孔41。

  水箱51頂部的側壁上設置安全泄氣閥57。

  水箱51與制冷裝置6相連,制冷裝置6包括冷卻組件63,冷卻組件63包括蒸發器631和冷凝器632,蒸發器631連接到制冷環路,冷凝器632連接到散熱環路,冷凝器632與蒸發器631通過冷媒介質的熱交換降低蒸發器631中水的溫度。

  制冷環路包括與水箱51連接的第一循環水泵61,第一循環水泵61通過管道與蒸發器631相連,蒸發器631的出水口與水箱51的入水口相連,水箱51的入水口設置在水箱51側壁的中上部,水箱51內的水通過第一循環水泵61進入到蒸發器631,蒸發器631內的水冷卻后輸入到水箱51內,在第一循環水泵61和蒸發器631之間的管道上串聯過濾器62,以減少水箱51內的水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水垢。

  降溫環路包括水塔64,水塔64的出水口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二循環水泵65、冷凝器632相連,冷凝器632的出水口與水塔64的入水口相連,水塔64與補水裝置相連,補水裝置可為自來水補水。

  該裝置的工作原理:

  使用時,玻璃通過輸送輥7依次通過預熱腔1、加熱腔2和冷卻腔,通過第一風機32將加熱腔2腔口的余熱輸送至預熱腔1為玻璃預熱,通過第二風機52將風輸送到水箱51內,風被潤濕后進入風箱并通過吹風孔41對玻璃降溫,通過冷卻裝置控制水箱51內的水溫。

  該生產設備通過余熱回收裝置3能夠將加熱腔2腔口的余熱輸送至預熱腔1為玻璃預熱,余熱回收裝置3結構簡單,大大降低能源消耗,玻璃進入冷卻腔后,通過加濕裝置5能夠為氣體進行加濕,通過制冷裝置6調節水箱51內的水溫,氣體降溫和加濕同時進行,玻璃冷卻更加均勻,避免應力集中,顯著提高玻璃的冷卻速率,對超薄玻璃的鋼化效果尤其明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預熱腔(1)、加熱腔(2)和冷卻腔,各腔通過傳輸玻璃的輸送輥(7)相連,預熱腔(1)和加熱腔(2)之間設置兩組余熱回收裝置(3),每組余熱回收裝置(3)包括進氣管道(31),進氣管道(31)的兩端分別穿出加熱腔(2)的側壁,進氣管道(31)的一端與第一風機(32)的進氣口相連,第一風機(32)的出氣口通過出氣管道(33)與預熱腔(1)內的噴頭(34)相連,兩個噴頭(34)分布在輸送輥(7)所在平面的上、下側,噴頭(34)相對的平面內分別設置若干個噴嘴(35),冷卻腔內在輸送輥(7)所在平面的上、下側相對的設置冷卻風箱(4),冷卻風箱(4)與加濕裝置(5)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加濕裝置(5)包括水箱(51)和第二風機(52),第二風機(52)通過管道與集氣盤(53)頂面密封連接,集氣盤(53)底面均勻設置若干條出氣管(54),出氣管(54)底端穿過水箱(51)頂面與空心球頭(55)連通,球頭(55)通過連接桿(56)固定在水箱(51)底面,在水箱(51)液面下方的出氣管(54)和球頭(55)上分別設置出氣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出氣管(54)上的出氣孔的直徑比球頭(55)上的出氣孔的直徑小。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水箱(51)頂部的側壁通過管道分別與冷卻腔內的冷卻風箱(4)相連,冷卻風箱(4)相對的平面上分別設置吹風孔(41)。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水箱(51)頂部的側壁上設置安全泄氣閥(5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水箱(51)與制冷裝置(6)相連,制冷裝置(6)包括冷卻組件(63),冷卻組件(63)包括蒸發器(631)和冷凝器(632),蒸發器(631)連接到制冷環路,冷凝器(632)連接到散熱環路,冷凝器(632)與蒸發器(631)通過冷媒介質的熱交換降低蒸發器(631)中水的溫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制冷環路包括與水箱(51)連接的第一循環水泵(61),第一循環水泵(61)通過管道與蒸發器(631)相連,蒸發器(631)的出水口與水箱(51)的入水口相連,水箱(51)的入水口設置在水箱(51)側壁的中上部,水箱(51)內的水通過第一循環水泵(61)進入到蒸發器(631),蒸發器(631)內的水冷卻后輸入到水箱(51)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循環水泵(61)和蒸發器(631)之間的管道上串聯過濾器(62)。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降溫環路包括水塔(64),水塔(64)的出水口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二循環水泵(65)、冷凝器(632)相連,冷凝器(632)的出水口與水塔(64)的入水口相連,水塔(64)與補水裝置相連。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鋼化玻璃生產設備,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預熱腔、加熱腔和冷卻腔,各腔通過傳輸玻璃的輸送輥相連,預熱腔和加熱腔之間設置兩組余熱回收裝置,每組余熱回收裝置包括進氣管道,進氣管道的兩端分別穿出加熱腔的側壁,進氣管道的一端與第一風機的進氣口相連,第一風機的出氣口通過出氣管道與預熱腔內的噴頭相連,兩個噴頭分布在輸送輥所在平面的上、下側,噴頭相對的平面內分別設置若干個噴嘴,冷卻腔內在輸送輥所在平面的上、下側相對的設置冷卻風箱,冷卻風箱與加濕裝置相連。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生產設備通過余熱回收裝置能夠將加熱腔腔口的余熱輸送至預熱腔為玻璃預熱,余熱回收裝置結構簡單,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技術研發人員:張保安;劉偉;劉騰飛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天津南玻節能玻璃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9.03.14

  技術公布日: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