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的制作工藝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31 12:54:01 條評論
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夾具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背景技術:目前鋼絲繩整繩拉伸試驗一般采用拉力試驗機完成,截取一段鋼絲繩夾持在拉力試驗機上,測量相關的數據及曲線。在進行拉伸試驗時,需要用試驗夾具對鋼絲繩進行...

  一種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的制作工藝流程

  本實用新型涉及夾具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鋼絲繩整繩拉伸試驗一般采用拉力試驗機完成,截取一段鋼絲繩夾持在拉力試驗機上,測量相關的數據及曲線。在進行拉伸試驗時,需要用試驗夾具對鋼絲繩進行夾持,目前通用的鋼絲繩夾持方式存在以下不足:需要對鋼絲繩進行切斷,對切斷的鋼絲繩的兩端進行特殊處理,如采用工藝復雜的灌鉛澆鑄技術,這些特殊處理增加了試樣制備的時間和周期,增加了材料的消耗和試驗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能夠直接對鋼絲繩進行夾緊,無需對鋼絲繩進行切斷并進行特殊處理,減少了鋼絲繩試樣制備的時間,并且減少了材料的消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包括夾具體和兩個固定板,所述夾具體與所述固定板滑動連接,所述夾具體內設有開口槽,所述開口槽橫截面為等腰梯形,所述開口槽內滑動連接鉗口座,所述鉗口座底部設有連接孔,所述夾具體底部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連接孔連通,鋼絲繩穿過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的間隙、所述通孔與所述連接孔,所述鉗口座兩側內壁固定連接導向板,兩個所述導向板相對設置,所述導向板內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上滑動連接鉗口,鋼絲繩穿過兩個所述鉗口之間的間隙,所述鉗口內設有滑動槽,所述鉗口靠近鋼絲繩的一側面設有齒,所述滑動槽靠近鋼絲繩的一側設有開口,兩個所述滑動槽之間滑動連接滑動板,所述滑動板下方設有帶動所述滑動板上下移動的動力組件,所述動力組件帶動所述滑動板向上移動使得所述鉗口相互靠近,所述鉗口上的齒對鋼絲繩進行夾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動力組件包括固定連接在所述鉗口座底壁的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滑動板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夾具體頂部固定連接導向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動槽采用合金工具鋼制造,所述滑動槽靠近鋼絲繩的一側面設有的齒為不同形狀和尺寸的齒。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動槽與鋼絲繩之間放置有銅墊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具體底部設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與所述鉗口座滑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具體上相對兩側面固定連接有限制所述鉗口座滑動的卡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鋼絲繩穿過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的間隙、所述通孔與所述連接孔后,所述液壓缸帶動活塞桿向上延伸使得所述滑動板向上移動,所述滑動板向上移動帶動所述鉗口向上移動的同時相互靠近,所述滑動板在所述滑動槽內滑動,所述鉗口上的齒對鋼絲繩進行夾緊,限制鋼絲繩的移動,在對鋼絲繩進行拉伸試驗時,無需將鋼絲繩進行切斷,無需對鋼絲繩進行特殊處理,直接對鋼絲繩進行夾緊,并且保證了在拉伸試驗過程中鋼絲繩的穩定性,通過減少了材料的消耗和實驗成本,在鋼絲繩與所述鉗口之間放置所述銅墊片使得鋼絲繩在夾緊過程中無損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鉗口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夾具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鉗口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向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卡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1、夾具體;12、滑動板;13、開口槽;15、固定板;16、通孔;17、銅墊片;18、液壓缸;19、導向板;20、滑動槽;21、鉗口;22、導向輪;24、卡板;25、導向槽;26、燕尾槽;27、鉗口座;28、連接孔;30、動力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包括夾具體11和兩個固定板15,夾具體11與固定板15滑動連接,夾具體11內設有開口槽13,開口槽13橫截面為等腰梯形,開口槽13內滑動連接鉗口座27,鉗口座27底部設有連接孔28,夾具體11底部設有通孔16,通孔16與連接孔28連通,鋼絲繩穿過兩個固定板15之間的間隙、通孔16與連接孔28,鉗口座27兩側內壁固定連接導向板19,兩個導向板19相對設置,導向板19內設有導向槽25,導向槽25上滑動連接鉗口21,鋼絲繩穿過兩個鉗口21之間的間隙,鉗口21內設有滑動槽20,滑動槽20靠近鋼絲繩的一側面設有齒,滑動槽20靠近鋼絲繩的一側設有開口,兩個滑動槽20之間滑動連接滑動板12,滑動板12下方設有帶動滑動板12上下移動的動力組件30。

  鋼絲繩穿過兩個固定板15之間的間隙、通孔16與連接孔28后,動力組件30帶動滑動板12向上移動使得鉗口21相互靠近,鉗口21上的齒對鋼絲繩進行夾緊。

  參照圖1所示,動力組件30包括固定連接在鉗口座27底壁的液壓缸18,液壓缸18的活塞桿與滑動板12固定連接。對鋼絲繩進行夾緊時,液壓缸18帶動活塞桿向上延伸使得滑動板12向上移動。

  參照圖1所示,夾具體11頂部固定連接導向輪22。導向輪22防止鋼絲繩在拉伸過程中與夾具體11的頂部接觸,使得鋼絲繩損壞。

  參照圖1、圖5所示,滑動槽20采用合金工具鋼制造,通過表面滲碳和淬回火處理,滑動槽20靠近鋼絲繩的一側面設有的齒為不同形狀和尺寸的齒。不同形狀和尺寸的齒可以增大齒與鋼絲繩之間的摩擦力,防止鋼絲繩在拉伸過程中打滑。

  參照圖1所示,滑動槽20與鋼絲繩之間放置有銅墊片17。銅墊片17為低硬度、高塑性軟鋼墊片,保證鉗口與鋼絲繩時間之間達到足夠的摩擦力和夾持力,防止鉗口上的齒與鋼絲繩造成損傷。

  參照圖1、圖4所示,夾具體11底部設有燕尾槽26,燕尾槽26與鉗口座27滑動連接。通過燕尾槽26使得更換鉗口時采用平移的方式,簡便高效。

  參照圖3所示,夾具體11上相對兩側面固定連接有限制鉗口座27滑動的卡板24,卡板24位于鉗口座27移動方向的兩端。通過卡板24防止鉗口座27在鋼絲繩拉伸過程中從夾具體11中滑出。

  工作原理:鋼絲繩穿過兩個固定板15之間的間隙、通孔16與連接孔28后,液壓缸18帶動活塞桿向上延伸使得滑動板12向上移動,滑動板12向上移動帶動鉗口21向上移動的同時相互靠近,滑動板12在滑動槽20內滑動,鉗口21上的齒對鋼絲繩進行夾緊,限制鋼絲繩的移動,鋼絲繩通過導向輪22避免與夾具體11頂部接觸。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技術特征:

  1.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包括夾具體(11)和兩個固定板(15),所述夾具體(11)與所述固定板(15)滑動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體(11)內設有開口槽(13),所述開口槽(13)橫截面為等腰梯形,所述開口槽(13)內滑動連接鉗口座(27),所述鉗口座(27)底部設有連接孔(28),所述夾具體(11)底部設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與所述連接孔(28)連通,鋼絲繩穿過兩個所述固定板(15)之間的間隙、所述通孔(16)與所述連接孔(28),所述鉗口座(27)兩側內壁固定連接導向板(19),兩個所述導向板(19)相對設置,所述導向板(19)內設有導向槽(25),所述導向槽(25)上滑動連接鉗口(21),鋼絲繩穿過兩個所述鉗口(21)之間的間隙,所述鉗口(21)內設有滑動槽(20),所述鉗口(21)靠近鋼絲繩的一側面設有齒,所述滑動槽(20)靠近鋼絲繩的一側設有開口,兩個所述滑動槽(20)之間滑動連接滑動板(12),所述滑動板(12)下方設有帶動所述滑動板(12)上下移動的動力組件(30),所述動力組件(30)帶動所述滑動板(12)向上移動使得所述鉗口(21)相互靠近,所述鉗口(21)上的齒對鋼絲繩進行夾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組件(30)包括固定連接在所述鉗口座(27)底壁的液壓缸(18),所述液壓缸(18)的活塞桿與所述滑動板(12)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其特征在于:夾具體(11)頂部固定連接導向輪(2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槽(20)采用合金工具鋼制造,所述滑動槽(20)靠近鋼絲繩的一側面設有的齒為不同形狀和尺寸的齒。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槽(20)與鋼絲繩之間放置有銅墊片(1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體(11)底部設有燕尾槽(26),所述燕尾槽(26)與所述鉗口座(27)滑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體(11)上相對兩側面固定連接有限制所述鉗口座(27)滑動的卡板(24)。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臥式拉伸試驗機鋼絲繩拉伸夾具,包括夾具體和兩個固定板,夾具體與固定板滑動連接,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夾具體內設有開口槽,開口槽橫截面為等腰梯形,開口槽內滑動連接鉗口座,鉗口座底部設有連接孔,液壓缸帶動活塞桿向上延伸使得滑動板向上移動帶動鉗口向上移動的同時相互靠近,鉗口上的齒對鋼絲繩進行夾緊,在對鋼絲繩進行拉伸試驗時,無需將鋼絲繩進行切斷,無需對鋼絲繩進行特殊處理,直接對鋼絲繩進行夾緊,并且保證了在拉伸試驗過程中鋼絲繩的穩定性,通過減少了材料的消耗和實驗成本,在鋼絲繩與鉗口之間放置銅墊片使得鋼絲繩在夾緊過程中無損傷。

  技術研發人員:張秦君;黃正喆;楊曉莉;陳曉叢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杭州金濤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9.09.30

  技術公布日:20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