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電桿鋼模的制作工藝流程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桿鋼模技術領域,具體為新型電桿鋼模。
背景技術:
在電桿鋼模進行水泥電桿生產時,先將水泥填充到電桿鋼模內,再通過離心力將電桿鋼模內的水泥定形,再將電桿鋼模移動到蒸汽室內,通過蒸汽將電桿鋼模內的水泥凝固,當電桿鋼模在蒸汽室內加熱時,由于電桿鋼模表面沒有孔洞,使得電桿鋼模在蒸汽內加熱時,需要先將電桿鋼模加熱,電桿鋼模在對內部的水泥進行凝固,使得水泥凝固的時間較慢,同時浪費用于產生蒸汽的熱量,因此亟需新型電桿鋼模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電桿鋼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電桿鋼模在蒸汽室內加熱時,電桿鋼模內的水泥凝固速度慢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新型電桿鋼模,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和上模左右兩側皆被螺栓貫穿,且螺栓底端皆螺紋連接有螺母,所述下模外側皆焊接有拉板,所述下模和上模外側中部皆焊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固定安裝有插桿,且插桿外側皆貫穿擋板,所述擋板皆設置在上模和下模外側,所述擋板內部皆焊接有連接桿,且連接桿內側皆焊接有擋塊,所述擋塊外側粘貼有密封墊,所述密封墊分別貫穿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左右兩處皆內嵌有漏槽,且漏槽內部皆設置有推塊,所述推塊底端焊接有套桿,所述套桿貫穿漏槽,所述套桿下端套裝有彈簧,所述套桿底端焊接有拉塊。
優選的,所述下模和上模表面皆開設有圓形孔洞,所述密封墊設置為圓柱形,且密封墊設置的圓柱形的表面直徑與下模和上模表面開設的圓孔內壁直徑相等。
優選的,所述插桿底端開設有螺紋,所述限位塊內壁開設有與插桿底端開設的螺紋相反的內螺紋。
優選的,所述擋板表面開設有矩形缺口,所述拉板的表面寬度大小與擋板表面開設的矩形缺口寬度相等。
優選的,所述推塊設置為矩形,且推塊表面設置為傾斜狀。
優選的,所述漏槽設置為矩形凹槽,所述漏槽設置的矩形凹槽的內壁寬度與推塊的表面寬度相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該新型電桿鋼模設置有擋板、連接桿、擋塊、限位塊和插桿,通過將插桿從限位塊內取出,再拉動擋板,擋板通過連接桿帶動擋塊移動,將擋塊上的密封墊從下模和上模表面開設的圓孔中取出,當下模和上模放入蒸汽室進行加熱時,下模和上模內的水泥可以與蒸汽進行接觸,加快下模和上模內的水泥凝固,使得下模和上模內的水泥在蒸汽室加熱時,不像傳統加熱那樣,無法與蒸汽接觸,從而加快水泥凝固時間。
2、該新型電桿鋼模設置有拉塊、漏槽、套桿和推塊,通過推動拉塊,拉塊通過套桿帶動推塊向上移動,推塊將漏槽內的水泥移出漏槽內,并通過推塊的斜坡將水泥移動到上模,保證下模和上模外側連接處不會因為,在填充水泥時,水泥散落到下模和上模連接處導致連接處在密封時,無法關緊,提高裝置的密封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圖1中a處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模;2、上模;3、螺栓;4、螺母;5、擋板;6、連接桿;7、擋塊;8、密封墊;9、限位塊;10、插桿;11、拉板;12、漏槽;13、推塊;14、彈簧;15、套桿;16、拉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
新型電桿鋼模,包括下模1和上模2,下模1和上模2左右兩側皆被螺栓3貫穿,且螺栓3底端皆螺紋連接有螺母4,下模1外側皆焊接有拉板11,擋板5表面開設有矩形缺口,拉板11的表面寬度大小與擋板5表面開設的矩形缺口寬度相等,通過擋板5表面開設的矩形缺口對拉板11進行讓位,下模1和上模2外側中部皆焊接有限位塊9,限位塊9固定安裝有插桿10,插桿10底端開設有螺紋,限位塊9內壁開設有與插桿10底端開設的螺紋相反的內螺紋,通過限位塊9內壁設置的內螺紋與插桿10表面的螺紋相互配合,使插桿10從限位塊9內取出,插桿10外側皆貫穿擋板5,擋板5皆設置在上模2和下模1外側,擋板5內部皆焊接有連接桿6,且連接桿6內側皆焊接有擋塊7,擋塊7外側粘貼有密封墊8,密封墊8分別貫穿上模2和下模1,下模1和上模2表面皆開設有圓形孔洞,密封墊8設置為圓柱形,且密封墊8設置的圓柱形的表面直徑與下模1和上模2表面開設的圓孔內壁直徑相等,通過將密封墊8插入下模1和上模2表面開設的圓孔內,將下模1和上模2密封,同時將密封墊8取出后,便于下模1和上模2內的水泥與蒸汽接觸,加快水泥的凝固。
上模2左右兩處皆內嵌有漏槽12,且漏槽12內部皆設置有推塊13,漏槽12設置為矩形凹槽,漏槽12設置的矩形凹槽的內壁寬度與推塊13的表面寬度相等,推塊13設置為矩形,且推塊13表面設置為傾斜狀,通過推塊13表面寬度與漏槽12相等,使散落到漏槽12內的水泥不會流入推塊13底端,同時推塊13表面開設的傾斜狀,使推塊13上升時,水泥可以從推塊13表面的斜坡上移動出去,推塊13底端焊接有套桿15,套桿15貫穿漏槽12,套桿15下端套裝有彈簧14,套桿15底端焊接有拉塊16。
工作原理:當下模1和上模2內的水泥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成型后,先擰動插桿10,插桿10通過末端設置的螺紋與限位塊9內部設置內螺紋相互配合后,將插桿10從限位塊9中取出,再拉動擋板5,擋板5通過連接桿6帶動擋塊7移動,擋塊7帶動密封墊8移動,使下模1和上模2外壁出現孔洞,再將下模1和上模2移動到蒸汽室內,在蒸汽室內進行加熱時,通過下模1和上模2表面開設的孔洞,加快下模1和上模2內水汽與外界的水汽交換,加快下模1和上模2內的水泥電桿凝結。
在向上模2內添加水泥時,當散落的水泥落入漏槽12內后,散落的水泥被推塊13攔住,再推動拉塊16,拉塊16通過套桿15帶動推塊13向上移動,同時,拉塊16擠壓彈簧14,彈簧14受力發生彈性形變,通過推塊13向上移動,將攔截的水泥上去,并通過推塊13的傾斜角度,方便將水泥移動到上模2內。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技術特征:
1.新型電桿鋼模,包括下模(1)和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和上模(2)左右兩側皆被螺栓(3)貫穿,且螺栓(3)底端皆螺紋連接有螺母(4),所述下模(1)外側皆焊接有拉板(11),所述下模(1)和上模(2)外側中部皆焊接有限位塊(9),所述限位塊(9)固定安裝有插桿(10),且插桿(10)外側皆貫穿擋板(5),所述擋板(5)皆設置在上模(2)和下模(1)外側,所述擋板(5)內部皆焊接有連接桿(6),且連接桿(6)內側皆焊接有擋塊(7),所述擋塊(7)外側粘貼有密封墊(8),所述密封墊(8)分別貫穿上模(2)和下模(1),所述上模(2)左右兩處皆內嵌有漏槽(12),且漏槽(12)內部皆設置有推塊(13),所述推塊(13)底端焊接有套桿(15),所述套桿(15)貫穿漏槽(12),所述套桿(15)下端套裝有彈簧(14),所述套桿(15)底端焊接有拉塊(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桿鋼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和上模(2)表面皆開設有圓形孔洞,所述密封墊(8)設置為圓柱形,且密封墊(8)設置的圓柱形的表面直徑與下模(1)和上模(2)表面開設的圓孔內壁直徑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桿鋼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桿(10)底端開設有螺紋,所述限位塊(9)內壁開設有與插桿(10)底端開設的螺紋相反的內螺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桿鋼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5)表面開設有矩形缺口,所述拉板(11)的表面寬度大小與擋板(5)表面開設的矩形缺口寬度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桿鋼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塊(13)設置為矩形,且推塊(13)表面設置為傾斜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桿鋼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槽(12)設置為矩形凹槽,所述漏槽(12)設置的矩形凹槽的內壁寬度與推塊(13)的表面寬度相等。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新型電桿鋼模,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和上模左右兩側皆被螺栓貫穿,且螺栓底端皆螺紋連接有螺母,所述下模外側皆焊接有拉板,所述下模和上模外側中部皆焊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固定安裝有插桿,且插桿外側皆貫穿擋板,所述擋板皆設置在上模和下模外側,所述擋板內部皆焊接有連接桿,且連接桿內側皆焊接有擋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插桿從限位塊內取出,再拉動擋板,擋板通過連接桿帶動擋塊移動,將擋塊上的密封墊從下模和上模表面開設的圓孔中取出,加快水泥凝固時間,同時通過推動拉塊,拉塊通過套桿帶動推塊向上移動,推塊將漏槽內的水泥移出漏槽內,提高裝置的密封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先忠;陳有橋;高典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漢壽力達電桿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9.10.19
技術公布日:2020.07.28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