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非開挖修復排水管道的方法所專用的不銹鋼內襯修復結構與流程[工藝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1-15 15:18:01 條評論
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排水管道修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非開挖修復排水管道的方法所專用的不銹鋼內襯修復結構。背景技術:在排水管道設施量快速增長、數量日益龐大的同時,大量建造年代久遠的管道仍然在使用。而在排水管...

  一種非開挖修復排水管道的方法所專用的不銹鋼內襯修復結構與流程[工藝流程]

  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排水管道修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非開挖修復排水管道的方法所專用的不銹鋼內襯修復結構。

  背景技術:

  在排水管道設施量快速增長、數量日益龐大的同時,大量建造年代久遠的管道仍然在使用。

  而在排水管道運行使用的過程中,因排水管道結構性損壞造成的污水冒溢、道路積水、水體污染和地面沉陷等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當隧道、地鐵等采用盾構施工穿越排水管道時,土體的擾動更容易使排水管道接口出現錯位,甚至出現變形、斷裂等現象,一旦發生,將對城市日常生活、生產及盾構施工造成嚴重影響。

  排水管道的非開挖修復是在管道結構性缺陷發展成為事故之前,通過排水管道電視聲納檢測等方法,確認管道結構性缺陷危害等級,對結構損壞較為嚴重的排水管道進行非開挖修復,恢復管道使用功能,延長管道使用壽命。同時,可較好解決土體流失、地下水滲漏等困擾城市排水系統運行管理中的問題。

  在實際應用中,現有的排水管道非開挖整體修復方法主要有:熱水固化法、紫外線固化法、機械螺旋纏繞法等。

  其中,熱水固化法、紫外線固化法不適用于修復大口徑排水管道,一般修復最大管徑為φ1200~φ1800,管道修復過程中接口處易出現褶皺現象,影響管道的使用功能;機械螺旋纏繞整體修復技術修復后管道過水管道損失較大,修復后管道排水能力有所下降。

  因此,如何針對管徑在1800毫米以上的大型管道進行非開挖修復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有待解決的一項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非開挖修復排水管道的方法所專用的不銹鋼內襯修復結構,實現的目的是解決常規非開挖修復工藝不適用于大口徑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道整體修復的技術問題,從結構設計的角度出發,保障了管道的承載能力,延長了管道的使用壽命;適用于穿越地鐵、鐵路、排水總管等重要障礙物,又無法進行開挖修復的大口徑排水管道整體修復。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非開挖修復排水管道的方法所專用的不銹鋼內襯修復結構,包括由若干管片組成的管狀結構;所述管狀結構的側壁上設有若干注漿孔;所述管狀結構設置于待修復管道的局部損壞部位和/或接口破損部位;所述管狀結構的兩端與所述待修復管道之間設有環狀橡膠止水密封帶;所述管狀結構與所述待修復管道之間采用固化漿液充填固定。

  優選的,所述管狀結構至少由4塊所述管片組成。

  更優選的,每一所述管片的厚度均為10mm,并采用304不銹鋼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利用不銹鋼材料本身結構性較好及可塑性較好,可以修復錯位嚴重、變形嚴重等結構性嚴重的管道。

  本實用新型中不銹鋼厚度較薄,修復后對管道排水斷面損失較小。

  本實用新型的應用,能夠提高施工速度、方法簡便且無需開挖路面,極大程度縮短施工周期、施工風險及降低工程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適用范圍廣泛,由于不銹鋼材料的特殊性能,可用于修復圓形、橢圓形管道、箱涵、窨井等排水構筑物,適用復雜的工況條件,且可適應原管道一定的下沉、錯位、變形,可廣泛應用于大口徑排水管道修復。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不銹鋼內襯修復結構的示意圖。

  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將不銹鋼板卷成管狀結構的示意圖。

  圖3示處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注漿范圍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非開挖修復排水管道的方法,步驟如下:

  a、待修復管道1的封堵和臨時排水:在待修復管道1的上游和下游檢查井內設置進行臨時封堵的磚墻;同時將待修復管道1上游的水通過臨時排水措施導入下游管道;

  b、待修復管道1的清淤和清洗:利用吸泥車抽水的方式,對待修復管道1進行抽水清淤,疏通待修復管道1;

  c、電視攝像檢測:將電視攝像設備放入待修復管道1,對管道內部進行檢測,獲取修復管道內損壞的位置及損壞程度;

  d、管片3的預制:將不銹鋼板原料按待修復管道1的直徑,卷成相應的管狀結構;并在管狀結構上定位并設置注漿孔4;管狀結構經等分切割成若干形狀相同的拱形板狀結構的管片3后,運往待修復管道1的修復現場;

  e、待修復管道1預處理:根據電視攝像檢測結果,對待修復管道1的局部損壞部位和/或接口破損部位進行預修復處理;即,在接口破損部位或局部損壞部位的上游和下游管壁分別安裝環狀橡膠止水密封帶;

  f、管片3的鋪裝及焊接:逐一將若干管片從檢查井位置下放進入待修復管道1,在管道內將不銹鋼片焊接呈管狀結構,并檢查焊縫;

  g、注漿:在管狀結構與待修復管道1的內壁之間采用固化漿液2充填固定;固化漿液2籍由注漿孔4從管狀結構內注入;待固化漿液2固化后將注漿孔4用螺栓封堵;

  h、恢復通水:待固化漿液2凝固后拆除磚墻,恢復通水;

  i、電視攝像檢測評估:籍由電視攝像設備采集通水工程中管狀結構的狀態,作為修復后的影像資料保存歸檔。

  在實際應用中,修復的原管為排水管道,管材為鋼筋混凝土管、磚拱管,管徑均在1800毫米以上。

  不銹鋼管片為形狀相同的拱形,數量為3至8片,長度為0.3毫米至0.8m,重量小于100kg,采用304不銹鋼制作,原材料應符合gb/t20878-2007《不銹鋼和耐熱鋼牌號及化學成分》的要求。

  相鄰不銹鋼管片之間對縫焊接,連接成環。焊條采用e316-16,應符合《不銹鋼焊條》(gb/t983-2012)的要求。

  焊縫等級為二級,應符合《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的要求。重復上述過程至待修復的整段管道。

  不銹鋼管片與原管之間采用固化漿液充填連接固定。

  固化漿液材料系通過預留注漿孔注漿填充。預留注漿孔數量為4~8個,均布于管片周長上,注漿漿液固化后將預留孔切除后采用螺栓封堵,在某些請款管轄還可以補焊孔洞。

  在某些實施例中,局部損壞部位為包括滲漏和/或管壁裂縫。

  在某些實施例中,待修復管道1的直徑的直徑在1800毫米以上。

  如圖3所示,在某些實施例中,步驟g中,固化漿液2經待修復管道1的局部損壞部位和/或接口破損部位滲入周邊土體,滲入周邊土體的范圍包括待修復管道1周圍半徑1000毫米至2000毫米的區域。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非開挖修復排水管道的方法所專用的不銹鋼內襯修復結構,包括由若干管片3組成的管狀結構;管狀結構的側壁上設有若干注漿孔4;管狀結構設置于待修復管道1的局部損壞部位和/或接口破損部位;管狀結構的兩端與待修復管道1之間設有環狀橡膠止水密封帶;管狀結構與待修復管道1之間采用固化漿液2充填固定。

  在某些實施例中,管狀結構至少由4塊管片3組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每一管片3的厚度均為10mm,并采用304不銹鋼制成。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