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屬于錨具領域。
背景技術:
錨具可分為張拉端錨具、固定端錨具,應用于公路橋梁、鐵路橋梁、城市立交、城市輕軌等。錨具要妥善保管,使用時不得有銹、有水及沾污其它雜物。錨具安裝時,錨板應對正,夾片應打緊,且片位要均勻。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201320251436.9一種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端板與鋼棒聯接結構,包括端板和鋼棒,所述端板上設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通過劃槽把墩頭卡接弧槽和直徑上大下小的鋼棒錐形孔貫通;所述鋼棒與其上的鐓頭和錐形鋼棒卡接部整體構成,鋼棒中的鐓頭和錐形鋼棒卡接部分別與端板中的鐓頭卡接弧槽和鋼棒錐形孔吻合卡接配合。優點:一是端板中的鋼棒卡接孔由小鐓頭卡接凹槽和直徑上大下小的鋼棒錐形孔慣通構成的設計,不僅接觸面積大、接觸強度高、連接可靠,而且應力信號傳遞強度高,便于檢測;二由于鋼棒鐓頭小,既確保了鋼棒鐓頭及鋼棒鐓頭結合部的鋼棒強度,又減少了原材料消耗、降低了能耗,同時又確保了鐓頭與端板之間的可靠卡接。現有的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沒有設計方形加層設計和層體活動桿設計,無法有效對錨具進行加強固定。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以解決有的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沒有設計方形加層設計和層體活動桿設計,無法有效對錨具進行加強固定。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其結構包括錨具正面和錨具側面,所述錨具正面包括錨具框架、中心散圈器、錨具內板框架、框架散圈,所述錨具框架連接有錨具內板框架,所述錨具框架設有框架散圈,所述錨具內板框架設有中心散圈器,所述錨具框架包括體架和加寬體架,所述加寬體架設有體架,所述中心散圈器包括圈位框架和圈位,所述圈位框架設有圈位,所述錨具內板框架包括內板架和內板架圈,所述內板架設有內板架圈,所述框架散圈包括散圈框和散圈體,所述散圈框設有散圈體,所述錨具側面包括側架、弧形尾架、固定扣器、活動扣器,所述側架連接有弧形尾架,所述弧形尾架連接有固定扣器和活動扣器,所述弧形尾架包括空板、平行板、斜位板。
進一步地,所述空板連接有斜位板。
進一步地,所述平行板分別連接有空板和斜位板。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扣器設有斜體桿。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扣器設有直體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方形加層設計和層體活動桿設計,有效對錨具進行加強固定。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錨具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錨具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錨具正面-1、錨具側面-2、錨具框架-3、中心散圈器-4、錨具內板框架-5、框架散圈-6、體架-7、加寬體架-8、圈位框架-9、圈位-10、內板架-12、內板架圈-11、散圈框-14、散圈體-13、側架-15、弧形尾架-16、固定扣器-17、活動扣器-18、空板-19、平行板-20、斜位板-21、斜體桿-22、直體桿-2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與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其結構包括錨具正面1和錨具側面2,所述錨具正面1包括錨具框架3、中心散圈器4、錨具內板框架5、框架散圈6,所述錨具框架3連接有錨具內板框架5,所述錨具框架3設有框架散圈6,所述錨具內板框架5設有中心散圈器4,所述錨具框架3包括體架7和加寬體架8,所述加寬體架8設有體架7,所述中心散圈器4包括圈位框架9和圈位10,所述圈位框架9設有圈位10,所述錨具內板框架5包括內板架12和內板架圈11,所述內板架12設有內板架圈11,所述框架散圈6包括散圈框14和散圈體13,所述散圈框14設有散圈體13,所述錨具側面2包括側架15、弧形尾架16、固定扣器17、活動扣器18,所述側架15連接有弧形尾架16,所述弧形尾架16連接有固定扣器17和活動扣器18,所述弧形尾架16包括空板19、平行板20、斜位板21,所述空板19連接有斜位板21,所述平行板20分別連接有空板19和斜位板21,所述活動扣器18設有斜體桿22,所述固定扣器17設有直體桿2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方形加層設計和層體活動桿設計,有效對錨具進行加強固定。
在進行使用時,將錨具安裝在指定位置,挪動錨具整體將其固定后再將鋼棒穿插在錨具正面的中心散圈器和框架散圈上,再次挪動整體加強固定,即完成作業。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技術特征:
1.一種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包括錨具正面(1)和錨具側面(2),所述錨具正面(1)包括錨具框架(3)、中心散圈器(4)、錨具內板框架(5)、框架散圈(6),所述錨具框架(3)連接有錨具內板框架(5),所述錨具框架(3)設有框架散圈(6),所述錨具內板框架(5)設有中心散圈器(4),所述錨具框架(3)包括體架(7)和加寬體架(8),所述加寬體架(8)設有體架(7),所述中心散圈器(4)包括圈位框架(9)和圈位(10),所述圈位框架(9)設有圈位(10),所述錨具內板框架(5)包括內板架(12)和內板架圈(11),所述內板架(12)設有內板架圈(11),所述框架散圈(6)包括散圈框(14)和散圈體(13),所述散圈框(14)設有散圈體(13),所述錨具側面(2)包括側架(15)、弧形尾架(16)、固定扣器(17)、活動扣器(18),所述側架(15)連接有弧形尾架(16),所述弧形尾架(16)連接有固定扣器(17)和活動扣器(18),所述弧形尾架(16)包括空板(19)、平行板(20)、斜位板(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板(19)連接有斜位板(2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板(20)分別連接有空板(19)和斜位板(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扣器(18)設有斜體桿(2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器(17)設有直體桿(23)。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強高韌耐低溫預應力鋼棒錨具,其結構包括錨具正面和錨具側面,所述錨具正面包括錨具框架、中心散圈器、錨具內板框架、框架散圈,所述錨具框架連接有錨具內板框架,所述錨具框架設有框架散圈,所述錨具內板框架設有中心散圈器,所述錨具框架包括體架和加寬體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方形加層設計和層體活動桿設計,有效對錨具進行加強固定。
技術研發人員:徐傳鵬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徐傳鵬
文檔號碼:201621269430
技術研發日:2016.11.21
技術公布日:2017.07.07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