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件的前處理工藝(鑄鋼和鑄鐵的區別有哪些?)
今天給各位分享鑄鐵件的前處理工藝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鑄鋼和鑄鐵的區別有哪些?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鑄鐵件的前處理工藝
化學除油→熱水洗→冷水洗→電解除油→熱水洗→冷水洗→浸酸活化→冷水洗→0.5%稀氨水浸泡1015秒→化學鍍鎳。
電解清洗:可與化學除油液配方相同,60-80℃,工件為陽極,電流密度為3-5安培/平方分米,2分鐘;。
鑄鋼和鑄鐵的區別有哪些?
2.灰口鑄鐵:含碳量較高(2.7%~4.0%),碳主要以片狀石墨形態存在,斷口呈灰色,簡稱灰鐵。
熔點低(1145~1250℃),凝固時收縮量小,抗壓強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鋼,減震性好。
4.合金鑄鐵:普通鑄鐵加入適量合金元素(如硅、錳、磷、鎳、鉻、鉬、銅、鋁、硼、釩、錫等)獲得。
合金元素使鑄鐵的基體組織發生變化,從而具有相應的耐熱、耐磨、耐蝕、耐低溫或無磁等特性。
用于制造礦山、化工機械和儀器、儀表等的零部件。
6.球墨鑄鐵:將灰口鑄鐵鐵水經球化處理后獲得,析出的石墨呈球狀,簡稱球鐵。
比普通灰口鑄鐵有較大強度、較好韌性和塑性。
1.鑄造低合金鋼:含有錳、鉻、銅等合金元素的鑄鋼。
合金元素總量一般小于5%,具有較大的沖擊韌性,并能通過熱處理獲得更好的機械性能。
鑄造低合金鋼比碳鋼具有較優的使用性能,能減小零件質量,提高使用壽命。
3.鑄造碳鋼:以碳為主要合金元素并含有少量其他元素的鑄鋼。
含碳小于0.2%的為鑄造低碳鋼,含碳0.2%~0.5%的為鑄造中碳鋼,含碳大于0.5%的為鑄造高碳鋼。
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鑄造碳鋼的強度加大,硬度提高。
鑄造碳鋼具有較高的強度、塑性和韌性,成本較低,在重型機械中用于制造承受大負荷的零件,如軋鋼機機架、水壓機底座等;在鐵路車輛上用于制造受力大又承受沖擊的零件如搖枕、側架、車輪和車鉤等。
鑄態馬氏體高鉻鑄鐵的研究
在153型高鉻鑄鐵(15%Cr,3%Mo)的基礎上,加入5~6%的釩,使高鉻鑄鐵的鑄態硬度達到。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鑄鐵件的前處理工藝的介紹了,鑄鋼和鑄鐵的區別有哪些?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