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設計的設計說明書要怎么寫?(怎樣控制模具的間隙)

博主:adminadmin 2022-12-22 19:28:01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塑料模具設計的設計說明書要怎么寫?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怎樣控制模具的間隙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

今天給各位分享塑料模具設計的設計說明書要怎么寫?

塑料模具設計的設計說明書要怎么寫?(怎樣控制模具的間隙)

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怎樣控制模具的間隙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1、塑料模具設計的設計說明書要怎么寫?

2、怎樣控制模具的間隙

塑料模具設計的設計說明書要怎么寫?

  塑料模拆裝與測繪實訓指導書,一、實訓目的,塑料模拆裝實訓是模具專業學生在學習《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課程學習之前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它要求學生通過對塑料模的拆裝,了解塑料模各組成部分的結構和特點;了解塑料模裝配及調整的技術與方法,二、注射模的基本組成,塑料注射模具主要用來成型熱塑性塑料制品,在塑料成型模具中占主導地位,此次塑料模拆裝實習以注塑模拆裝進行實訓,注射模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⑴ 成型零件。

  這些零件包括定模型芯、定模型腔、動模型芯和動模型腔,動、定模型腔鑲套的成型面是制品外表面形狀的復制,而動、定模型芯成型面則是制品內表面形狀的復制,因此,制品結構形狀、尺寸精度以及各部分結構的相互位置精度、表面質量,完全由上述各成型件來成型和保證,⑵ 合模導向系統,這種機構包括導柱和導套,主要用來保證動模和定模兩大部分或模具中其他零件(如凸模和凹模)之間的準確對合,以保證塑件形狀和尺寸的精確度,并避免模具中各種零件發生干涉,造成制品報廢,⑶ 澆注系統,該系統由包括澆口套、動、定模鑲套、固定板上的中心冷料井和分流道以及動模型腔鑲件上的澆口共同組成,是將塑料熔體引向閉合模腔的通道,對熔體充模時的流動特性及塑料成型質量等具有重要影響,其中冷料井的功能是收集塑料熔體的前鋒冷料,避免它們進入模腔后影響塑件成型質量或性能,⑷頂出脫模機構。

  該機構包括推桿、拉料桿、推桿固定板、推板,是將塑件脫出模腔的裝置,推桿是用以將冷卻固定后的成型制品在開模后平穩地推出型腔,拉料桿是在開模后將澆口套中的主流道凝料拉住,令其從澆口套小端處斷開留在動模,以便在推出制品時,連凝料一起推離模具,為下一循環的進料、儲料、輸送,準備空間,⑸分型面與側向分型抽芯機構,分開模具取出塑件的界面稱為分型面,整個模具可以只在動模與定模之間有一個分型面,這類模具叫做單分型面或雙板式模具。

  整個模具中不僅是一個分型面,還可能有另外一個或多個具有其他功能的輔助分型面,這類模具稱為多分型面模具,當塑件帶有側凹或側孔時在開模頂出塑件之前,必須先把成型側凹或側孔的側向成型型芯或鑲件從已成型的塑件中脫出,側向分型或側向抽芯就是為了實現這類功能而設置的一套側向運動裝置,⑹排氣結構塑料模中設置排氣結構是為了在塑料熔體充模過程中排除模腔中的空氣和塑料本身揮發出的各種氣體,以避免它們造成成型缺陷,該模具的排氣是利用頂出機構的配合間隙和分型面設計排氣槽,⑺溫度調節系統,在塑料模中設置這種系統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塑料成型工藝對模具溫度的要求,以保證塑料熔體的充模和制件的固化定型,如果塑料成型工藝需要對模具進行冷卻,一般可在模腔周圍開設冷卻水通道組成的冷卻水循環回路;而如果塑料成型工藝需要對模具加熱,則模腔周圍必須開設熱水或熱油、蒸汽等一類加熱介質的循環回路,或者是在模腔的周圍設置電加熱元件。

  該模具是采用冷卻水通道組成的冷卻水循環回路進行溫度的調節,⑻固定板與支承緊固件,這部分就是模架的主體,包括兩塊支承柱和各板件、螺桿件和螺釘,各板件是用來固定定模和其他各零件的,支承柱是用以增強器剛度和強度,保證在注射成型中能夠承受一定的成型壓力,不致變形,動模固定板用以將動模部分固定在注射機上,同時通過螺釘將動模各部聯結成為牢固整體,三、工作原理,合模時,注射機開合模系統帶動動模向定模方向移動,在分形面出與定模對合其對合的精度由合模導向機構保證,動模和定模對合后,定模板上的凹模與固定在動模板上的凸模組合成與塑件形狀和尺寸一致的封閉型腔,型腔在注射成型過程中被注射機合模系統所提供的鎖模力鎖緊,以防止它在塑料熔體充填型腔時被所產生的壓力漲開。

  注射機從噴嘴中注射出的塑料熔體經由開設在定模的主澆道進入模具,再由分流道及澆口進入型腔,待熔體充滿形腔并經過保壓,補縮和冷卻定型后開模,開模時,注射機開合模系統便帶動動模后退,這時動模和定模在分型面出分開,塑件包在凸模隨動模一起后退,拉料桿將主澆道泥料從澆口套拉出,動模退到一定位置時,安裝在動模內的推出機構在注射機頂出裝置的作用下,使推桿和拉料桿分別將塑件及澆注系統的凝料從凸模和冷料穴中推出,塑件與澆注系統凝料一起從模具中落下,至此完成一次注射過程,合模時推出機構靠復位桿復位,從而準備下次的注射,模具的拆卸、測繪和裝配過程,1.拆卸前,先畫出模具的結構草圖,并測量總體尺寸,拆卸時,一手拖住定模座板,另一手用銅棒輕輕敲擊動模座板,使模具分開,2.裝配時,要按先拆后裝,后拆先裝的順序,先將下模各零件按正確的配合安裝好,再將上模各零件也安裝好,最后將上下模進行合模。

  五、實訓體會。


怎樣控制模具的間隙

  控制模具間隙的方法:,1.墊片法,墊片法如圖14.7所示,將厚薄均勻、其值等于間隙值的紙片、金屬片或成形工件,放在凹模刃口四周的位置,然后慢慢合模,將等高墊塊墊好,使凸模進人凹模刃口內,觀察凸、凹模的間隙狀況,如果間隙不均勻,用敲擊凸模固定板的方法調整間隙,直至均勻為止,然后擰緊上模固定螺釘,再放紙片試沖,觀察紙片沖裁狀況,直至把間隙調整到均勻為止,最后將上模座與固定板夾緊后同鉆、同鉸定位銷孔,然后打人圓柱銷,這種方法廣泛應用于中小沖裁模,也適用于拉深模、彎曲模等,也同樣適用于塑料模等壁厚的控制,2.鍍銅法,對于形狀復雜、凸模數量又多的沖裁模,用上述方法控制間隙比較困難,這時可以將凸模表面鍍上一層軟金屬(如鍍銅等),鍍層厚度等于單邊沖裁間隙值,然后按上述方式調整、固定、定位,鍍層在裝配后不必去除,在沖裁時會自然脫落。

  3.透光法,透光法是將上、下模合模后,用燈光從底面照射,觀察凸、凹模刃口四周的光隙大小,來判斷沖裁間隙是否均勻,如果間隙不均勻,再進行調整、固定、定位,這種方法適合于薄料沖裁模,對裝配鉗工的要求較高,如用模具間隙測量儀表檢測和調整更好,4.涂層法,涂層法是在凸模表面涂上一層如磁漆或氨基醇酸漆之類的薄膜,涂漆時應根據間隙大小選擇不同粘度的漆,或通過多次涂漆來控制其厚度,涂漆后將凸模組件放于烘箱內在100120`C烘烤0.5一1小時,直到漆層厚度等于沖裁間隙值,并使其均勻一致,然后按上述方法調整、固定、定位,5.工藝尺寸法,工藝尺寸法,在制造沖裁凸模時,將凸模長度適當加長,其截面尺寸加大到與凹模型孔呈滑配狀。

  裝配時,凸模前端進人凹模型孔,自然形成沖裁間隙,然后將其固定、定位,再將凸模前端加長段磨去即可。



塑料模具設計的設計說明書要怎么寫?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怎樣控制模具的間隙、塑料模具設計的設計說明書要怎么寫?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