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鋼為何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CMN以傳動和動力系統用特殊鋼為例:我國雖然能夠生產這類鋼種,但是動力系統本身的設計是國外的,其零部件是進口的,而國外特鋼生產和零部件制造本身就是一家企業,包括中國特鋼企業在內的別的企業很難進入該市場。
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劉加軍

“特鋼行業產品的牌號,我們基本都能夠生產出來,為什么還不能夠完全滿足市場需求?”6月28日,在四川特鋼產業聯盟成立暨特鋼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鋼鐵研究總院副院長董瀚向與會代表拋出了這一問題。
據了解,在特鋼領域,中國有***的設備,能夠生產所有牌號的特鋼產品,但是每年都要進口一定數量的特鋼。我國特鋼行業當前存在哪些問題呢?為什么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的需求?
診斷一
材料生產與零件制造脫節
“特鋼具有特殊的性能,體現在生產、零件制造以及服役失效等幾個環節,生產只是第一步。”董瀚認為,不是生產環節,而是其他環節的問題導致我國特鋼產品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要。
在生產環節,我國特鋼產品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價格和質量上。目前,國內鋼廠的單體裝備與生產線都是世界***的,但是在工藝控制技術與質量控制技術方面還需要努力,尤其是連續化生產的質量穩定性問題。例如,國內大量生產的高碳鉻軸承鋼品質混雜,而高品質軸承鋼質量穩定性與國外產品相比有差距等。
在零件制造環節,特鋼具有不易加工的特點,因此在材料的使用上,存在加工方法的銜接問題。董瀚認為,與工業化***相比,我國還沒有形成平衡的供需工業體系和精細的標準體系,材料生產和零件制造往往是分開的。而在特殊鋼材領域,材料生產和零件制造需要密切結合,越是特殊的原材料,越需要實現定制化生產。
在服役失效方面,特鋼生產企業與用戶須合作解決腐蝕問題、磨損問題、周期應力問題等。事實上,這些問題多數情況下需要在用戶中通過實驗解決。
“總的來說,國內在鋼材研發、生產和應用上還須更好地從整個產業體系或全鏈條上來考慮。”董瀚認為,生產只是第一步。以傳動和動力系統用特殊鋼為例:我國雖然能夠生產這類鋼種,但是動力系統本身的設計是國外的,其零部件是進口的,而國外特鋼生產和零部件制造本身就是一家企業,包括中國特鋼企業在內的別的企業很難進入該市場。
診斷二
早期介入和研發不夠
“很多企業仍然在很傳統、很基礎的材料中摸爬滾打,對超材料的早期介入和研發不夠。”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欒大龍博士表示,目前,我國一些新研制的武器裝備性能上不去,不是技術原理沒搞對,也不是結構設計有問題,而是造不出服務好特定要求的材料。他強調,特鋼企業在用戶的預研階段就應該介入,與用戶聯合研發;以軍方需求為引領,進行二次開發。
目前,我國有些特殊鋼品種依然無法滿足裝備制造行業發展需求,比如火電、核電、油井、***、機械等領域用鋼種。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已是***的汽車制造大國,但自動變速管齒輪用高品質齒輪還需要進口。
以高溫合金市場為例,我國***發動機和***發動機在2020年的高溫合金需求量將分別達到15053噸、600噸。“特鋼企業要想進入這類高端材料用戶市場的目錄,要從預研就開始。”欒大龍表示,***發動機推重比這一指標的提升,有50%~70%要通過提高高溫材料性能才能實現。特鋼企業應該根據用戶研發計劃,及早進入供應商目錄。他建議,特鋼企業可以從“十三五”中國要上的100個大項目中尋找方向,如高效率火電機組需要耐更高溫度的耐熱鋼與合金等。
診斷三
產業缺乏整合
“原來全國有八大特鋼(企業),全是什么都能干,大而全。”董瀚介紹,“雖然近年來專業化的特鋼廠越來越多了,但是還是過于分散。”
據介紹,我國特鋼產量占整個鋼材使用量的比例還不到10%,但是能生產特鋼的企業有幾百家(含鍛造企業)。
以四川省江油市特鋼產業為例,其作為我國特鋼行業的重要生產基地,是和以撫順特鋼為代表的東北、以寶鋼為代表的上海區域性產業群并駕齊驅的一個產業群,特鋼產業群生產總值已占江油GDP(國內生產總值)的近一半。然而,該區域特鋼產業的現狀是,企業各自為政,產能不均衡,技術力量薄弱,缺乏國內外前沿技術指導和信息獲取,沒有品牌效應。江油特鋼行業的現狀制約了其發展的速度和空間,因此通過***搭臺、引導,建立“政、產、學、研、用”多方合作體系,夯實“專、精、特”科研項目及產業集群,做強產業鏈,加強聯合就成為一個必然趨勢。
“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轉變的重要標志就是特殊鋼行業水平的提升。未來我國對高端鋼材、特殊鋼材的需求會增加,國內鋼鐵行業應推進結構調整,同時加快特殊鋼的研發、生產和應用。”四川特鋼企業聯盟秘書長李壯介紹。四川特鋼產業聯盟的成立,將指導產業規劃、引導區域內特鋼產業向專業化和集群化方向發展;調整產品結構,引導合理分工;制訂產業發展規劃,向特鋼產業鏈下游延伸,如工模具鋼向模具加工延伸,由材料生產基地向成品生產基地轉化,從而真正形成特鋼產業鏈;立足現有企業,建立區域市場,對產品進行深加工。例如,鈦材產業鏈延伸,將為該區域增加特鋼產值40億元;再如,研發替代進口材料,可為該區域帶來10億元產值。
文章由中國模具鋼產業網mjg.99114.com整理發布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