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投資“2升1降”:***穩增長淡出 下半年GDP能保6.8%?

博主:adminadmin 2023-03-27 10:30:01 條評論
摘要:多數賣方機構擔憂下半年經濟下行,作為買方主力軍的基金公司,其觀點卻“偏樂觀”。這個新觀點認為,從8月單月...

  多數賣方機構擔憂下半年經濟下行,作為買方主力軍的基金公司,其觀點卻“偏樂觀”。

  這個新觀點認為,從8月單月增速來看,“地產、制造業”這兩項投資增速都較7月“回升”,而基建投資增速明顯回落。這就是所謂的“2升1降”,且基建下滑和環保限產是經濟回落的主因;同時,這意味著***部門穩增長逐漸淡化。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隨著周期性行業一片火熱,市場對經濟韌性原本達成了較強共識。然而,8月低于預期的經濟數據,給市場潑了一盆冷水。數據公布后,利率一度快速下行,商品和股市持續下跌。

固定資產投資“2升1降”:***穩增長淡出 下半年GDP能保6.8%?

  對于基建投資回落的原因,引起市場熱論,尤其是中央項目投資較上月回落27.6%,降幅擴大了20個百分點。

  有關公募基金認為,雖然政策導向的幾個變量可能會影響經濟波動,但是維持下半年GDP增速6.8%的預測。

  政策導向的“3個變量”

  中國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6.0%,預期6.6%,前值6.4%。工業增速下滑,發電量、粗鋼產量等增速普遍回落。

  8月單月增速出現明顯的“2升1降”,具體表現為:固定資產投資為3.8%(上月6.5%),其中,地產回升至7.8%(上月4.8%),基建下跌至11.4%(上月15.8%),制造業回升至2.3%(上月1.3%)。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逆周期調控和地方舉債監管,8月財政支出增速繼續明顯回落,并***終帶來8月基建投資明顯回落。

  具體說來,基建下滑源于***穩增長逐步撤退;而環保限產主要影響高耗能行業工業增加值與產量同比普遍回落。

  數據顯示,1-8月基礎設施投資16.1%,增速比1-7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7月單月增速11.4%,比上月回落4.4個百分點。

  今年初以來,財政連續逆周期調節頻繁,1月市場一致預期今年經濟下臺階,隨后財政猛發力。隨后一季度市場預期好轉后,財政和基建增速連續幾個月回落。到了5月,市場再次形成經濟前高后低的預期,隨后6月基建和財政支持再次大增。

  目前市場預期轉好,7月、8月財政刺激力度相應回落。此外,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地方舉債問責,也對基建投資帶來收緊影響。

  萬家基金研報指出,展望未來一段時期,經濟內生動能部分下行壓力并不大,具體如出口、民間投資和消費等指標都不會太難看。雖然政策導向的“三個變量”會主導經濟波動,但是維持下半年GDP增速6.8%的預測。

  政策導向變量主要有以下三項:一是基建節奏變化,二是環保限產力度,三是地產投資。從方向來看,隨著經濟換擋接近完成,出口、民間投資等內生動能正在修復,***刺激經濟的必要性下降。

  在這一大背景下,基建和地產投資逐步放緩,環保限產等政策也會短期拖累經濟數據。但是,經濟短期壓力仍處于總體把控之中,類似2014-2015年的失速風險比較小。

  基建回落源于融資趨緊

  業界認為,中國基建投資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融資趨緊。近期財政部等部門收緊對地方融資行為監管,對地方公共項目(PPP)融資造成一定壓力。

  早在今年5月,財政部、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進一步規范地方***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業內人士認為,《通知》將地方***的隱性擔保轉化為市場化操作的顯性擔保,同時重點監管PPP變相融資,將階段性降低PPP對基建投資的拉動作用。

  在***部門加大對PPP項目的檢查與規范背景下,PPP項目投資動力有所下降,***終帶動基建投資增速下滑。與此同時,由于銀行資金鏈較緊,基建項目的立項、落地、實施也受到影響。

  今年前幾個月基建投資快速增長主要受益于PPP項目快速落地,而目前制約基建投資增長的是PPP項目落地速度放緩和融資成本上升。此外,高基數效應和下半年財政支出壓縮等因素也帶來一定影響。

  基建投資回落引起市場熱論,尤其是中央項目投資較上月回落27.6%,降幅擴大了20個百分點。

  星石投資認為,目前只是單月的擾動現象,還需跟蹤后面幾個月的數據才能下結論,單月數據不足以判斷整個經濟走勢。但是,星石投資認為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1) 中央項目投資是***逆周期調節宏觀經濟的主要工具,說明在上半年經濟數據大超預期的情況下,***穩增長壓力減少了;

  2)受財政赤字約束,1-8月份財政赤字10212億,去年同期僅為5900億左右;但是8月份財政支出14647億元,與7月份基本持平,未見明顯異常;

  3)除了高基數原因,也可能受高溫天氣和環保核查趨嚴的影響。

  三因素支撐經濟的“強韌性”

  截至目前,本輪經濟周期體現出“超強的韌性”。

  今年一季度,基于庫存周期觸頂的判斷,市場普遍預期經濟已達“繁榮頂點”,二季度開始將明顯回落。但事實上,經濟在經歷短暫下滑之后再次回升,明顯超預期。

  廣發基金指出,本輪周期中經濟的韌性來自于三個核心變化,即產能周期觸底、房地產庫存去化、全球經濟復蘇。

  正是這“三個核心要素”,導致中國經濟進入“L”型右側企穩區域。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并將支撐中國企業盈利繼續向好。

  目前制造業盈利能力修復,制造業投資已經見底回升。在市場出清與供給側改革推動下,工業領域供需狀況顯著改善,企業產能利用率于2016年開始回升,意味著產能周期觸底。

  綜合6、7、8月的主要宏觀數據,包括工業增加值、消費、投資等多數出現回落;再考慮去年的基數效應,今年總體還是前高后低的走勢。上半年GDP增速是6.9%,預計三季度是6.8%,總體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文章由中國模具鋼產業網mjg.99114.com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