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激活新攀鋼建設一池春水
近年來,鞍鋼集團攀鋼強化“平臺、跨界、產融、生態”的經營思路,積微速成,深化改革,強力推進人力資源優化,轉換經營機制,推行績效考核新模式,探索多元發展新格局,全面建立市場化體制機制,向深化改革要活力、要效益,激活了新攀鋼建設的一池春水。
人力優化謀破局
人力資源作為攀鋼經營的“第一資源”,實現優化配置,對于扭轉被動經營局面至關重要。 對此,攀鋼對標同行先進企業進行定崗、定員,做好人力資源增量,盤活人力資源存量,激發人力資源能量,調整優化隊伍的知識、年齡和技術技能結構,創新勞動用工方式,構建合法規范、靈活多樣的新模式,為可持續發展夯實了人力資源基礎。

2013年,攀鋼從“優化組織結構”“精簡崗位定員”“規范勞務用工管理”3個方面全力推進人力資源優***作,完成了攀鋼機關部門職能調整,實現了機關部門設置和人員配置的精干高效。攀鋼各子分公司也有的放矢,實現了機構精簡、人員優化的目標。 僅這一年,攀鋼就通過工藝工序優化整合、在崗富余職工置換(頂替)勞務用工等措施,共減少勞務用工1萬余人,降低勞務費用3億多元。
此后為***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攀鋼全面開展定崗、定員工作,深入開展崗位分析和崗位測評,探索建立主線人員剝離分流機制;建立健全人工成本管理體系,加強人工成本的對標管理,提高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率。同時,攀鋼積極探索人力資源優化新路子,優化定崗、定員,壓縮管理層級和人員配備數量,打破吃“大鍋飯”格局,建立收入憑貢獻的激勵機制,在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的同時,也增加了職工的收入。
2017年,攀鋼先后完成了對鴻艦公司、汽運公司、冶材公司和生活公司4家單位的人力資源優化改革工作。在人力資源優化過程中,攀鋼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引導職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加大人力資源優化力度,才能真正實現“向改革要紅利”的戰略構想,實現了人力資源優***作的平穩過渡。
分類管理謀新生
生產經營現金流為正、產品邊際利潤為正是底線,盈虧平衡是紅線,年度預算為目標線。這是攀鋼為各子分公司劃出的經營線,鼓勵各單位堅守底線、跨越紅線、超越目標線。“企業能生能死,干部能升能降,職工能進能出。”攀鋼按照這一要求,對全公司法人企業、非法人單位和產線實行A(支持發展類)、B(關注發展類)、C(關停并轉類)分類管理,切實增強管理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對于長期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攀鋼要求加快重組整合和退出。
攀鋼主動關停了攀成鋼鋼鐵生產產能,企業實施轉型發展,形成近6000畝可連片開發的工業(商業)用地。攀成鋼關停后,攀鋼致力于打造智慧制造產業園,定位于“科創研發”“數字制造”“跨境電商及臨港服務”3個方向,力爭將其建造成為成渝經濟帶內***、享有保稅區和自貿區政策的千億元級產值的“現代化智慧產業示范園區”,擁有金融服務、物聯電商服務和綜合配套服務3大平臺。
在金融平臺的建造中,該園區利用自身資本優勢,吸收民營資本,籌措社會資金;在物聯電商平臺的建造中,借力成都國際鐵路港,依托攀鋼現有的達海物流和積微物聯,建造物聯電商服務平臺,助力入園企業開展跨境貿易,進行智慧制造,發展臨港服務產業。關停攀成鋼鋼鐵產能,既是攀鋼在逆境突圍中壯士斷腕求生的舉措,又是攀鋼變革發展邁出的關鍵一步,進而推動攀鋼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做好“減法”的同時,攀鋼不忘做好“加法”。2017年4月份,攀鋼年產量10萬噸的彩涂板生產線投產,產能不斷釋放,產品質量獲得用戶好評;攀鋼西昌鋼釩板材廠E1R1粗軋機技改項目成功投用,為擴大產量規模奠定了基礎;鋼軌等重點產品產量同比增長,“***戰略、***定位”的區域銷售戰略得到持續深化,主銷售區域銷量同比攀升。
轉化機制謀生存
2015年7月份,在黨支部書記譚瑋的帶領下,攀鋼工程公司機電分公司成套設備制造廠的10余名職工來到發電廠實行內部“打工”。該公司全面推行內部經營性承包制后,職工收入嚴格與工作量掛鉤。為了確保暫時“閑置”職工的勞動權利和收入,該公司對內部經營性承包進行補充完善,***了《人力資源內部輸出管理辦法》,鼓勵職工內部“打工”。 這是攀鋼轉變經營機制的案例之一。在當時鋼鐵企業利潤下滑、行業整體步入“寒冬”的大背景下,攀鋼對新興產業和非鋼產業實行“自主經營、獨立運行、自我發展”的管控模式,選擇汽運公司、四川鴻艦等7家單位作為試點,與管理團隊簽訂3年目標責任狀,并按照責、權、利對等原則,實行人、財、物及資金封閉運行,財務獨立核算,經營自負盈虧,取得積極成效。
攀鋼工程公司通過全員走出去戰略,在更大范圍、更多領域和更高層次參與市場競爭與合作,同時還積極開拓了空調清洗、室內裝修、“幸福電梯”等新業務,全力提升新常態下的生存與發展能力。
攀鋼生活公司以力爭成為有競爭力的現代城市服務提供商為目標,服務城市大生活、服務攀鋼大生產,加快從傳統服務向現代服務轉變、從勞動密集向管理集成轉變、從內部求生存向外部求發展轉變,加快發展“互聯網+”,深度融合超市、食品、餐飲、酒店、物流等產業,實現“破繭成蝶”。攀鋼汽運公司在自運與聯運相結合的模式下,采取“3個緯度”方式———縱軸線穩定內部市場、橫軸線開拓社會市場、交叉線以聯運優勢為根基,闖市場創效益。經營機制的轉換,讓上述單位盤活了存量資源資產,在服務好攀鋼的同時,積極拓展外部市場,創造更多效益。攀鋼搭建起有效平臺,建立起靈活機制,為新興產業和非鋼產業發展提供指導和服務,促進其快速發展。
2017年,攀鋼持續以新攀鋼建設為統領,全方位推進“平臺、跨界、產融、生態”的經營思路、“積微速成、深徹改革”的經營策略、“一體兩翼”的經營重點,促進攀鋼永續經營與可持續發展。目前,新攀鋼建設謀劃實施階段大幕已拉開,攀鋼正按照鞍鋼集團“穩步發展鋼鐵產業,優先發展非鋼產業,協調發展資源產業”的戰略部署,穩步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在做強“釩鈦”“鋼鐵”兩大主要產業,做優礦產資源基礎產業和以CⅢ(現代物聯)、DⅢ(產業鏈金融)、GⅢ(產業鏈貿易)3大平臺為支撐的新興產業的同時,做優非鋼產業,將平臺支撐產業和特色非鋼產業打造成攀鋼利潤增長極。
科學考核謀發展
以收定支,量入為出。堅守生產經營現金流為正、產品邊際利潤為正的“兩條底線”,嚴控投資支出,切實降低“兩金”占用,加強資產負債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成本,這是攀鋼2017年戰略績效與薪酬評價辦法的基本原則之一。
近年來,攀鋼以市場標準為工作尺度,以正向激勵為導向,不斷調整戰略績效與薪酬評價考核辦法;充分發揮考核分配的杠桿作用,嚴格落實考核責任,激發職工正能量;實行領導干部問責制,增強激勵功能,理順各類人員的工資分配關系,真正激勵勤快人、獎勵有功人,為全面實現扭虧脫困目標保駕護航。為實現這一目標,攀鋼全面承接鞍鋼集團公司戰略績效與薪酬評價考核辦法,以預算為目標,以扭虧脫困為重點,層層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傳遞保命經營壓力,堅持強激勵、硬約束、嚴考核,建立“效益分區、人員分類、效益共享”績效考核與薪酬分配體系,推動經營主體責任落到實處。此外,攀鋼還建立職業經理人市場化的薪酬分配制度,健全完善科研人員、銷售人員、關鍵管理及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特殊群體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從投資與發展、體制機制、內部市場傾斜等方面調整優化政策導向,充分調動自主經營單位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態勢。
文章由中國模具鋼產業網mjg.99114.com整理發布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