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煤炭行業將發生這些大變化!
2016年,化肥市場深受煤炭價格上漲的影響。近日,***發改委、***能源局制訂并印發的《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闡明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煤炭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同時也引發了農資領域人們的圍觀。
煤炭“十二五”完成情況

截至2015年全國煤炭產量37.5億噸,年均復合增長率1.8%,煤炭消費量39.6億噸,年均增速2.6%,千萬噸級煤礦53處,新增13處,年均增速達5.8%,大型煤炭基地產量35億噸,占全國原煤總產量的93%,較2010年提高6%;“十二五”期間全國共淘汰落后煤礦7100處、涉及產能5.5億噸/年,其中關閉煤礦產能3.2億噸,煤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水平明顯提升,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加快,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煤炭“十三五”規劃解讀
解讀一:
“十三五”時期煤炭產量及消費量將呈正增長。
“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國煤礦總產量39億噸/年,年均增速為0.8%;消費量41億噸/年,年均增速為0.7%,“十三五”期間我國煤炭產量及消費量均為正增長。“十三五”規劃提出,化解淘汰過剩落后產能8億噸/年左右,通過減量置換和優化布局增加先進產能5億噸/年左右。
解讀二:
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貫穿“十三五”的主旋律,大型化、集約化發展模式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十三五”規劃從2016年起,3年內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因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原因確需新建煤礦的,應關閉相應規模的煤礦進行減量置換。
***在“十三五”期間支持晉陜蒙等地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強強聯合,推動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煤炭企業建設。“十三五”規劃在嚴控新增產能的同時有序退出過剩產能,積極發展先進產能,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結構,產業集中度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解讀三:
“十三五”規劃煤炭總體布局戰略性西移:壓縮東部、限制中部和東北、優化西部。
根據煤炭“十三五”規劃,東部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煤礦,中部和東北地區從嚴控制接續煤礦。一是到2020年14個大型煤炭基地產量37.4億噸,占全國煤炭產量的95%以上,大型基地外煤炭產量控制在2億噸以內;二是降低魯冀豫煤炭基地產量;三是控制蒙晉云貴煤炭基地規模。***統籌資源稟賦、開發強度和運輸通道等因素,優化煤炭生產布局,意在做好煤炭減法的同時做優煤炭增量。
解讀四:
鐵路規劃煤炭運力36億噸,煤炭鐵路運力總體寬松。
預計到2020年全國煤炭運輸總需求約26億~28億噸,考慮鐵路、港口,生產、消費等環節不均衡性,需要鐵路運力30億~33億噸,鐵路規劃煤炭運力36億噸。煤炭鐵路運輸以晉陜蒙煤炭外運為主,推進環渤海、長三角等大型煤炭儲配基地和煤炭物流園區建設,加強物流環節收費監管,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九縱六橫”的煤炭物流通道網絡,滿足“北煤南運、西煤東調”的煤炭運輸需求。
解讀五:
深化煤企改革,加快安全高效、清潔綠色煤炭工業體系建設。
***重點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排放和節能改造;提高全員勞動工效達1300噸/人年以上,剝離煤企“三供一業”和辦社會職能等歷史遺留包袱,堅持區別對待、有控有扶的原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創造條件推進集團公司整體上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意在降低煤礦行業整體生產運營成本,提高煤企運營效率,解決煤炭企業融資成本高、難度大的問題,助力煤炭企業輕裝上陣。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