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渣大塊鋼處理(鋼渣處理工藝有哪幾種)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鋼渣大塊鋼處理,以及鋼渣處理工藝有哪幾種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鋼渣利用工藝路線及冶煉條件
鋼渣在冶煉過程中由造渣材料、吹煉反應產物、侵蝕脫落的耐火材料、金屬料帶入的雜質等組成的固體顆粒,是煉鋼過程的副產物,產量約為粗鋼產量的12-14%。鋼渣中還含有一定量氧化鐵等金屬元素,鋼渣中的各成分含量因煉鐵技術條件、操作水平、爐型結構、操作工藝等不同有所差別。而煉鋼冶煉以鐵水、廢鋼作為原料,所以鋼渣經過處理后再次回首利用,對煉鋼生產說來有一定的價值。

鋼渣利用工藝路線及冶煉條件
鋼渣經過處理磁選后形成了大塊鋼渣和磁選顆粒,大塊鋼渣直接以廢鐵形式入爐冶煉,磁選小顆粒以廢鋼形式直接配料入爐或者通過爐頂料倉,作為溶劑、冷卻劑等用途在冶煉過程中加料使用,紅鋼煉鋼廠主要以廢鋼形式直接配料入爐。
轉爐冶煉產生鋼渣→篩分→破碎→大塊鋼渣→濕磨→磁選→入爐利用
鋼渣利用對冶煉過程的影響
對初渣形成時間的影響
轉爐冶煉過程中初期渣的形成時間對冶煉至關重要,較早的成渣時間能有效提高冶煉效率。氧氣頂吹轉爐煉鋼的吹氧時間只有十幾分鐘,快速成渣是造渣過程的核心問題,快速造渣才能有效除去硫磷等元素,提高冶煉效率。
通過對冶煉過程實際數據和經驗反饋,在冶煉條件相同情況下,有鋼渣配入的爐次起渣時間總體上比未配入鋼渣的起渣時間早。說明鋼渣的利用有助于提高成渣速度,相關比未加入鋼渣的冶煉爐次對脫硫磷創造了條件。
脫p率的影響
通過對鐵水p含量基本相近的冶煉爐次統計對比發現加入鋼渣的爐次總體脫P合格率比為加入鋼渣的爐次高。根據爐長操作經驗反饋加鋼渣的冶煉爐次與未加鋼渣的冶煉爐次相比總體脫P效果更好。說明加鋼渣的冶煉爐次脫P效率對比未加鋼渣更高。
對噴濺的影響
冶煉現場觀察發現,所有加入鋼渣的冶煉爐次在冶煉前期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噴濺情況,同時根據爐長操作反饋加入鋼渣的冶煉爐次噴濺情況較為明顯,且基本都在冶煉前期。噴濺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冶煉初期渣料加入較為集中,化渣不良、不透。同時爐內配入的鋼渣中含有較高的氧化鐵,造成熔溶渣中氧化鐵集聚,噴濺的發生在一定程度造成金屬料的損失,不利于提高金屬的收得率,降低鋼鐵料消耗。要預防和控制噴濺首先要做好裝料制度,合理控制好配料結構和裝入量,其次控制好冶煉過程中的槍位和供氧強度,再次要把握好造渣制度,以小批量、多批次的加入方法,確保早化渣、化好渣。
鋼渣利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鋼渣是煉鋼生產中的附屬物品煉鋼廠將鋼渣 處理回收再循環利用,有較高的經濟利用價值,鋼渣回收利用有利于降低煉鋼生產成本,其次鋼渣回收利用減少了煉鋼生產廢棄物的排放,減少了環境污染,體現了較高的社會環境價值。
社會價值
鋼渣是煉鋼生產中主要的固體廢物,其里邊含有各個類有害物質和較多的鐵元素,若將其直接排放將會造成很大環境污染和一定程度上的資源浪費。再次循環利用,降低了工業廢物的排放減少了環境污染,同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礦產資源的消耗,使有限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讓鋼鐵行業健康綠色發展。
生產實踐表明轉爐鋼渣的回收利用有助于提高轉爐冶煉過程初期渣的形成,同時有利于提高脫P率,從而降低煉鋼熔劑的消耗,降低生產成本。
鋼渣的利用在冶煉前期容易出現噴濺現象,在冶煉過程中需要做好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減少噴濺的發生。
先進的鋼渣處理工藝是什么? 其有什么優勢?
轉爐鋼渣熱悶處理是目前鋼渣處理最普遍、技術最成熟的一種方式。一噸鋼渣有12%的廢鋼,1600攝氏度液態鋼渣,用高壓水噴成10mm的鋼渣,溫度由1600攝氏度降到800攝氏度,再進行倒渣坑,溫度可降到320攝氏度,壓力P=0.3MP,經熱悶8~12小時變成8~10mm的鋼渣。
其主要特點是將溫度很高的鋼渣(1600攝氏度)倒入渣坑內進行噴水后蓋上悶渣蓋,在密閉的渣坑內熱渣遇水產生大量飽和蒸汽使鋼渣自行碎裂粉化的工藝。轉爐鋼渣熱悶處理工藝為轉爐鋼渣的綜合利用開拓新的途徑。
優點如下:
1、鋼渣粒度小于20mm的量占60%~80%,省去了鋼渣熱潑工藝的多級破碎設備。
2、鋼渣分離效果好,大粒級的鋼渣鐵品位高,金屬回收率高,尾渣中金屬含量小于1%,減少金屬資源的浪費。
3、與其它工藝相比,鋼渣熱悶處理可使尾渣中的游離氧化鈣(f-CaO)和游離氧化鎂(f-MgO)充分進行消解反應,消除鋼渣不穩定因素,使鋼渣用于建材和道理工程安全可靠,尾渣的利用率可達100%。
4、粉化鋼渣中水硬性礦物硅酸二鈣,硅酸三鈣的溶性不降低,保證鋼渣質量。
5、鋼渣粉化后粒度小,用于建材工業不需要破碎,磨細時亦可提高粉磨效率,節省電耗。
經過鋼渣坑悶處理以后的鋼渣尾渣怎么處理再利用?
熱悶后的鋼渣尾渣具有較高的穩定性,用途比較廣泛,特別是用于生產干混砂漿和鋼渣微粉,社會和經濟效益比較可觀。經過制砂系統得到1mm的鋼渣砂,供干混砂漿系統生產砌筑砂漿;1mm的鋼渣粉塵經過超細磨制成鋼渣微粉,粒度達到45m 篩余量≤ 2%,比表面積≥ 3600cm2/g ,主要應用在水泥混凝土中等量替代硅酸鹽水泥作為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摻合料,最佳替代量8-20%,有助于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如果你有興趣上項目的話,請咨詢我們北京科大國泰能源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我們是北京科技大學的下屬企業,主要從事鋼鐵行業固廢領域的鋼渣處理、轉底爐直接還原鐵、冷固球團項目。
鋼渣的處理方法
20世紀初期即開始研究鋼渣的利用,但由于它的成分波動較大,遲遲未能實際應用。70年代初,美國首先把每年排放的1700萬噸鋼渣全部利用起來。目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鋼渣絕大部分已得到利用。英國、法國的鋼渣利用率為60%左右,日本為50%左右,中國為10%左右。
世界許多國家處理鋼渣的通行方法是熱潑法,即將液體鋼渣潑入專門的處理場,渣層厚度在30厘米以下,噴淋適量的水促其冷卻,然后進行破碎、篩分、磁選,以回收其中金屬,渣塊則進行綜合利用。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和中國一些鋼廠都采用水力沖渣法使電爐渣、平爐前期渣實現粒化。沖水水壓為2.5~8千克力/厘米2,渣和水之比為1比10以上。此法工藝簡單,得到的鋼渣粒度大多在1厘米以下,便于利用。但用水量大,須解決水的處理和循環利用問題。1974年以來,日本的新日本鋼鐵公司采用淺盤(ISC盤)水淬法(見圖)處理轉爐渣。處理方法是將液體鋼渣潑入淺盤,渣層厚度約10厘米,噴水使渣冷卻到500℃左右,固化后將渣傾倒在運渣車上,再度噴水使渣冷卻到200℃左右,然后倒入泡渣池,冷卻至常溫。經過處理的渣,顆粒大多在10厘米以下。此法節省處理場地,操作較水力沖渣法安全,周轉快,節省投資和設備,對環境的污染程度較輕。
鋼渣處理工藝主要方法都有哪些?
鋼渣處理工藝主要方法為濕法鋼渣處理。
為濕法鋼渣處理工藝的流程大致如下:
1、鋼粒、鐵粉以及廢灰,在冶煉的過程中經受高溫形成一體。要想有效的選出鋼粒和鐵粉,首先需要對鋼渣進行研磨,以打破它們三者之間的結構,使它們分離開來。用來研磨鋼渣的最好的設備就是球磨機。
2、先將鋼渣均勻送入球磨機中進行研磨,研磨后的鋼渣已經解離,通過皮帶輸送機將其送入騰空選中,選出其中的鋼粒。接著再用輸送機將已經選出鋼粒的鋼渣送入磁選機中進行選別,磁選機可以有效的選出鐵粉。剩余的廢灰則由磁選機的廢料口排出。廢料口連接一臺輸送機,送入廢灰池中,定期對廢灰池進行清理。廢灰是一種良好的水泥原料,可以出售給水泥廠制水泥或者蒸養磚廠制磚。
這樣就將鋼渣進行了全部的回收利用,鋼渣、鐵粉、廢灰分別出售,產生可觀的經濟價值。具有生產工藝成本低,不污染環境等優點。
鋼渣怎么處理?
日照鋼鐵的鋼渣處理工藝很完善,也可以說是國內比較先進的啦,具體工藝流程是:
先粗碎,分離出大渣鋼;
其后中細碎,處理分離出大渣鋼后的鋼渣,將鋼渣破碎到10mm以下,使其中的渣鐵絕大部分分離處理。目的一是盡可能回收鋼渣中的渣鐵,二是為后續的鋼渣粉加工中實現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做準備,因為進入磨機的渣顆粒越小、含鐵量越低則磨機的能耗越低。
細碎拋尾的渣進入干式磨機進行加工,根據后端用戶需要,采用一段或兩段工藝,最后得到鋼渣粉或鋼渣微粉。
順便提一句,鞍山某鋼鐵集團的鋼渣主要的處理工藝也是這樣的。
鋼渣大塊鋼處理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