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鋼件生產工藝要求及質量標準(鑄鋼件常見熱處理工藝)
很多人不知道鑄鋼件生產工藝要求及質量標準的知識,小編對鑄鋼件常見熱處理工藝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3、精密鑄鋼管
鑄鋼件生產工藝要求及質量標準
2、水玻璃:水玻璃模應根據鑄件大小來確定。
(2)中型砂型(芯)可選用M2.32.6的水玻璃。
(四)混制后要求:混制好的造型砂要求無塊狀或團狀,流動性較好。
鑄鋼件常見熱處理工藝
《鑄鋼件常見熱處理工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鑄鋼件常見熱處理工藝(14頁珍藏版)請在人人文庫網上搜索。
1、鑄鋼件常見熱處理按加熱和冷卻條件不同,鑄鋼件的主要熱處理方式有:退火(工藝代號:5111)、正火(工藝代號:5121)、均勻化處理、淬火(工藝代號:5131)、回火(工藝代號:5141)、固溶處理(工藝代號:5171)、沉淀硬化、消除應力處理及除氫處理。
1退火(工藝代號:5111)退火是將鑄鋼件加熱到Ac3以上2030,保溫一定時間,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退火的目的是為消除鑄造組織中的柱狀晶、粗等軸晶、魏氏組織和樹枝狀偏析,以改善鑄鋼力學性能。
碳鋼退火后的組織:亞共析鑄鋼為鐵素體和珠光體,共析鑄鋼為珠光體,過。
圖114為幾種退火處理工藝的加熱規范示意圖。
表ll1為鑄鋼件常用退火工藝類型及其應用。
2正火(工藝代號:5121)正火是將鑄鋼件目口熱到Ac3溫度以上3050保溫,使之完全奧氏體化,然后在靜止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正火的目的是細化鋼的組織,使其具有所需的力學性能,也司作為以后熱處理的預備處理。
正火與退火工藝的區別有兩個:其一是正火加熱溫度要偏高些;其二是正火冷卻較快些。
經正火的鑄鋼強度稍高于退火鑄鋼,其珠光體組織較細。
正火可消除共析鑄鋼和過共析鑄鋼件中的網狀碳化物,以利于球化退火;可作為中碳鋼以及合金結構鋼淬火前的預備處理,以細化晶粒和均勻組織,從而減少鑄件在淬火時產生的缺陷。
3淬火(工藝代號:5131)淬火是將鑄鋼件加熱到奧氏體化后(Ac。
或Ac8226;以上),保持一定時間后以適當方式冷卻,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鑄鋼件淬火后應及時進行回火處理,以消除淬火應力及獲得所需綜合力學性能。
4、160;鑄鋼件淬火工藝的主要參數:(1)淬火溫度:淬火溫度取決于鑄鋼的化學成分和相應的臨界溫度點。
以上3050淬火,即所謂亞臨界淬火或兩相區淬火。
這種淬火也可用于亞共析鋼,所獲得的組織較一般淬火的細,適用于低合金鑄鋼件韌化處理。
(2)淬火介質:淬火的目的是得到完全的馬氏體組織。
為此,鑄件淬火時的冷卻速率必須大于鑄鋼的臨界冷卻速率。
為了同時滿足上述要求,應根據鑄件的材質選用適當的淬火介質,或采用其他冷卻方法(如分級冷卻等)。
在區間鋼的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速率最快,因此鑄件淬火時應保證在此溫度內快冷。
在Ms點以下希望冷卻緩慢一些,以防止淬火變形或開裂。
在分級淬火或等溫淬火時,采用熱油、熔融金屬、熔鹽或熔堿等。
4回火(工藝代號:5141)回火是將淬火或正火后的鑄鋼件加熱到Ac,以下的某一選定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后,以適宜的速率冷卻,使淬火或正火后得到的不穩定組織轉變為穩定組織,消除淬火(或正火)應力以及提高鑄鋼。
通常淬火加高溫回火處理的工藝稱之為調質處理。
淬火后的鑄鋼件必須及時進行回火,而正火后的鑄鋼件必要時才予以回火處理。
回火后鑄鋼件的性能取決于回火溫度、時間及次數。
隨著回火溫度的提高和時間的延長,除使鑄鋼件的淬火應力消除外,還使不穩定的淬火馬氏體轉變成回火馬氏體、托氏體或索氏體,使鑄鋼的強度和硬度降低,而塑性顯著地提高。
對一些含有強烈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如鉻、鉬、釩和鎢等)的中合金鑄鋼,在回火時出現硬度升高、韌性下降的現象,稱為二次硬化,即回火狀態鑄鋼的硬度達到最大值。
一般有二次硬化特性的中合金鑄鋼需要進行多次(13次)回火處理。
7、鑄鋼件的回火按溫度不同可分為低溫回火和高溫回火。
其目的是在保留鑄件高強度和硬度的條件下,消除淬火應力。
主要用于滲碳、表面淬火及要求高硬度的耐磨鑄鋼件。
(2)高溫回火:高溫回火溫度為,保溫適當時間后冷卻。
主要用于在淬火或正火后調鑄鋼的組織,使之兼有高強度和良好韌性的碳鋼和低、中合金鋼鑄件。
回火脆性是制定合金鋼鑄件回火工藝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8、生的脆性:經淬火成為馬氏體組織的鑄鋼,在此溫度范圍內都會產生回火脆性。
如稍高于此脆性溫度區回火,則可消除此回火脆性。
而且以后再在上述溫度范圍內回火時,也不會再出現回火脆性,故常稱之為第一類回火脆性。
在(甚至650)發生的脆性:這對多數低合金鑄鋼都會發生,即發生鑄鋼的高溫回火脆性。
如將已在此溫度范圍內產生脆性的鑄鋼件再加熱到600。
C(或650)以上,之后在水或油中快冷,即可消除此種脆性。
然而已消除脆性的鑄件,如又加熱到產生回火脆性的溫度,脆性又會出現。
9、)固溶處理是將鑄件加熱至適當溫度并保溫,使過剩相充分溶解,然后快速冷卻以獲得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
固溶處理的主要目的是使碳化物或其他析出相溶解于固溶體中,獲得過飽和的單相組織。
一般奧氏體不銹耐熱鋼、奧氏體錳鋼及沉淀硬化不銹耐熱鋼鑄件均需經固溶處理。
固溶溫度的選擇取決于鋼種的化學成分和相圖。
鑄鋼中含碳量越高,難熔合金元素越多,則其固溶溫度應越高。
含銅的沉淀硬化鑄鋼,由于鑄態有硬質富銅相在冷卻過程中沉淀,致使鑄鋼件硬度升高。
為軟化組織、改善加工性能,鑄鋼件需經固溶處理。
10、冷后可得到銅的質量分數為1015的過飽和單相組織。
6沉淀硬化處理(時效處理)鑄件經固溶處理或淬火后,在室溫或高于室溫的適當溫度保溫,在過飽和固溶體中形成溶質原子偏聚區和(或)析出彌散分布的強化相而使金屬硬化的處理稱為沉淀硬化處理(或時效處理)。
其實質是:在較高的溫度下,自過飽和固溶體中析出碳化物、氮化物、金屬間化合物及其他不穩定的中間相,并彌散分布于基體中,因而使鑄鋼的綜合力學性能和硬度提高。
時效溫度過低,沉淀硬化相析出緩慢;溫度過高,則因析出相的聚集長大引起過時效,而得。
所以應根據鑄鋼件的牌號及規定的性能要求選用時效溫度。
奧氏體耐熱鑄鋼時效溫度一般為,高強度沉淀硬化鑄鋼為500,時間為14h。
含銅的低合金鋼和奧氏體耐熱鋼鑄件以及低合金的奧氏體錳鋼鑄件多采用時效處理。
7消除應力處理其目的是消除鑄造應力、淬火應力和機械加工形成的應力,穩定尺寸。
一般加熱到Ac,以下保溫一定時間,隨爐慢冷。
碳鋼、低合金鋼或高合金鋼鑄件均可以進行處理。
8除氫處理目的是去除氫氣,提高鑄鋼的塑性。
精密鑄鋼管
不銹鋼精密鑄造件黃銅精密鑄件不銹鋼精密砂鑄機器設備零配件精密鑄造飾品碳鋼精密鑄造件紡織機鎖具五金配件電子五金配件金屬吊牌掛件擺件漁具齒輪配件電動工具五金建筑上用五金家具餐具五金配件鈷鉻合金飾品吊墜耳環滴膠飾品加工皮帶扣勾扣不銹鋼戒指手鏈手鐲黃銅飾品工藝品擺件金屬工藝品禮品金屬裝飾品五金小禮品。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鑄鋼件生產工藝要求及質量標準的介紹了,鑄鋼件常見熱處理工藝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