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鋼材的屈服強度表的知識,現在開始吧!
各種型號鋼筋的抗拉抗壓屈服強度是多少?

思哥、我來告訴你:鋼筋要求的參數為: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斷后伸長率、冷彎。常用的鋼筋一般為HPB235、HRB335和HRB400。它們的屈服強度分別為:235Mpa、335Mpa、400Mpa.抗拉強度分別為:370Mpa、455Mpa、540Mpa.
新規范的鋼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標準值是多少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規范在不斷地更新,我按現行的答。
新規范的鋼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標準值是多少
HPB300??屈服強度特征值300MPa,抗拉強度標準值300MPa,就是300N/mm2。
HRB400? 屈服強度特征值400MPa,抗拉強度標準值400MPa,就是400N/mm2。
HRB500? 屈服強度特征值500MPa,抗拉強度標準值500MPa,就是500N/mm2。
HRB600? 屈服強度特征值600MPa,抗拉強度標準值600MPa,就是600N/mm2。
GB/T 1499.1-2017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取消了HPB235牌號。
GB/T 1499.2-2018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取消了HRB335牌號,增加了HRB600牌號。
〖GB 50010-2010〗(2015版)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因是(2015版)?,尚未修訂,故和GB/T 1499.1-2017、GB/T 1499.2-2018?沒有配套。最大問題就是缺抗拉強度設計值,但按條文說明的原編制思路應為:522N/mm2(這數值僅供參考,以今后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修訂為準)。
請看以上回答依據的下面截圖:
參考資料:
GB/T 1499.1-2017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
GB/T 1499.2-2018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
〖GB 50010-2010〗(2015版)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鋼筋屈服強度值和抗拉極限值分別是多少?分別1234級鋼的
Q235的屈服強度就是235MPa,也就是抗拉強度標準值,/1.087就是抗拉強度設計值(拉、壓、彎都是一個),規范取為215,Q345是 345/1.111=310。
抗拉強度設計值?y及抗壓強度設計值?y是由表4.2.2-1中屈服強度標準值?yk除以材料分項系數s所得:
HPB300的270(N/mm2),是3001.10=272.7=270(N/mm2);
HRB335的300(N/mm2),是3351.10=304.5=300(N/mm2);
HRB400的360(N/mm2),是4001.10=363.6=360(N/mm2);
HRB500的435(N/mm2),是5001.15=434.7=435(N/mm2)。
見 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條文說明
需要注意:還有一個抗拉強度fu,這時是指極限抗拉的能力,對鋼材講是指其最小值,Q345的fu=470MPa=1.36fy=1.52f
擴展資料
一級鋼筋的屈服強度特征值是335,三級鋼筋的屈服強度特征值是500。
其中335表示屈服強度是“不小于335MPa”,500表示屈服強度是“不小于500MPa”。二者的抗拉強度不同。一級鋼筋的抗拉強度是“不小于455MPa”,三級鋼筋的抗拉強度是“不小于630MPa”。
二者的斷后伸長率不同。一級鋼筋的斷后伸長率是“不小于17%”,三級鋼筋的斷后伸長率是“不小于15%”。二者的標志方法不同。
一級鋼筋的標志代碼是數字“3”,三級鋼筋的標志代碼是數字“5”。比例極限應力-應變曲線上符合線性關系的最高應力,國際上常采用p表示,超過p時即認為材料開始屈服。彈性極限試樣加載后再卸載,以不出現殘留的永久變形為標準,材料能夠完全彈性恢復的最高應力。
因為鋼材經過屈服強度后將進入塑性變形階段,雖然不會破壞,但其變形是不可逆的。在工程設計中,需要的不只是不破壞,關鍵是能正常使用。發生塑性變形后會影響構件及結構的正常使用,因此材料強度不能取抗拉強度,只能取屈服強度。
常用鋼材屈服強度和溫度的關系表
對于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
大于此極限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如低碳鋼的屈服極限為207MPa,當大于此極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將會產生永久變形,小于這個的,零件還會恢復原來的樣子。對于屈服現象明顯的材料,屈服強度就是屈服點的應力(屈服值);
如圖所示:
擴展資料:
無明顯屈服現象的金屬材料需測量其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或規定殘余伸長應力,而有明顯屈服現象的金屬材料,則可以測量其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一般而言,只測定下屈服強度。通常測定上屈服強度及下屈服強度的方法有兩種:圖示法和指針法。
試驗時用自動記錄裝置繪制力-夾頭位移圖。要求力軸比例為每mm所代表的應力一般小于10N/mm2,曲線至少要繪制到屈服階段結束點。
在曲線上確定屈服平臺恒定的力Fe、屈服階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Feh或者不到初始瞬時效應的最小力FeL。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屈服強度
關于鋼材的屈服強度表和鋼材的屈服強度是如何確定的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