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cr2ni2是什么鋼(12crni3是什么鋼)
今天給各位分享17cr2ni2是什么鋼的知識,現在開始吧!
不銹鋼分為那兩種?分別是什么成份?
不銹鋼

一、 概述
隨著世界工業的發展,人們迫切需要有一種特殊物理性能的鋼種,以滿足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這種鋼要求既能生產又易加工;既不易生銹又具有耐酸、耐熱、不起皮、無磁性等等的特殊性能。
世界各國冶金生產者和冶金學者為了創造發明這一鋼種,從十九世紀后期,就開始精心的研究,直到一九一零年才有高鉻合金的首批生產。在二十世紀初的一九一三年,英國報道了含碳量為0.4%的鋼中含有9~16%鉻時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接著,德國在一九一四年報導了含鉻含鎳的鋼能抗氧化和酸的作用;加拿大在一九一五年、美國在一九一六年獲得生產這類鋼的專利權;一九一七年法國也報導了含鉻10~15%、含鎳在20~40%的合金鋼。可見,不銹鋼幾乎同時在四、五個國家出現。因此說,不銹鋼是世界各國冶金生產者和冶金學者進行精心研究的成果。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主要產鋼國家中,不銹鋼已超過鋼總產量的1%,總值的8%。在經濟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在我國,不銹鋼的產量,還不足鋼的總產量的0.5%。
不銹鋼在我國和許多國家,它的生產和應用,僅僅是剛剛開始。由于不銹鋼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能,它的生產和應用將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發展和擴大。
不銹鋼從化學成份上講,是一種以鐵和碳為基礎的含有較多合金元素的高合金鋼。不銹鋼從物理、化學性能上講,是一種特殊鋼。
不銹鋼包括耐酸鋼、不起皮鋼、耐熱鋼和電阻合金等的表面處理(通過酸洗工藝)后,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在空氣及弱腐蝕介質中能抵抗腐蝕性——即不易生銹。由于這些鋼具有不易生銹的特點,所以人們統稱它們為不銹鋼。
不銹鋼,不是絕對的不生銹不被腐蝕,而是生銹量、被腐蝕量少;生銹和被腐蝕的過程較慢,甚至根本不能察覺。因此說,不銹只具有相對的含義,而不是絕對的。
二、 不銹鋼的性能和組織
形成不銹鋼的性能和組織,主要是由各種元素決定的。目前,已知的化學元素有一
百余種,對不銹鋼的性能與組織影響最大的元素有:碳、鉻、鎳、錳、氮、鈦、鈮、鉬、銅、鋁、硅、釩、鎢、硼等十多種。由于這些元素的加入,導致鋼的內部組織發生變化,從而使鋼具有特殊的性能。為了加深對不銹鋼的理解,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各種元素對不銹鋼的性能和組織的影響。
1.鉻——是構成不銹鋼的基本元素。
鉻是決定不銹鋼耐腐蝕性能的最基本元素。在氧化性介質中,鉻能使鋼的表面很快形成一層實際為腐蝕介質不能透過和不溶解的富鉻的氧化膜,這層氧化膜很致密,并與金屬基本結合得很牢固,保護鋼免受外界介質進一步氧化浸蝕;鉻還能有效地提高鋼的電極電位。當含鉻量不低于12.5%原子時,可使鋼的電極電位發生突變,由負電位升到正的電極電位。因而可顯著提高鋼的耐蝕性。鉻的含量越高,鋼的耐蝕性能越好。當含鉻量達到25%、37.5%原子時,會發生第二次第三次的突變,使鋼具有更高的耐腐蝕性能。
2.鎳——單獨不能構成不銹鋼
鎳對不銹鋼耐腐蝕的影響,只有它與鉻配合時才能充分顯示出來。因為,低炭鎳鋼要獲得純奧氏體組織,含鎳量需達24%;要使鋼在某些介質中的耐腐蝕性能顯著改變,含鎳量需在27%以上。所以,鎳不能單獨構成不銹鋼。而在含鉻18%的鋼中加入9%的鎳,就能使鋼在常溫下獲得單一奧氏體組織,并可以提高鋼對非氧化性介質(如:稀硫酸、鹽酸、磷酸等)的耐蝕性,并能改善鋼的焊接和冷彎等的工藝性能。
3.錳和氮——可代替鉻鎳不銹鋼中的鎳
錳和氮在不銹鋼中有鎳相仿的作用。錳的穩定奧氏體作用為鎳的二分之一,而氮的作用比鎳大很多,約為鎳的40倍左右。因而錳和氮可代鎳獲得單一的奧氏體組織。但錳的加入會使含鉻低的不銹鋼耐蝕性降低。同時,高錳奧氏體鋼不易加工。因此,在不銹鋼中不單獨使用錳,只用部分代替鎳。
4.碳——在不銹鋼中具有兩重性
碳在不銹鋼中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不銹鋼的性能和組織:一方面碳是穩定奧氏體元素,并作用的程度很大,約為鎳的30倍,含碳量高的(馬氏體)不銹鋼,完全可以接受淬火強化,從而在機械性能方面可大大提高它的強度;另一方面由于碳和鉻的親和力很大,在不銹鋼中要占用十七倍碳量的鉻與它結合成碳化鉻。隨著鋼中含碳量的增加,則與碳形成碳化物的鉻越多,從而顯著降低鋼的耐蝕性。所以,從強度與耐腐蝕性能兩方面來看,碳在不銹鋼中的作用是互相矛盾的。在實際應用中,為了達到耐腐蝕的目的,不銹鋼的含碳量一般較低,在大多在0.1%左右,為了進一步提高鋼的耐腐蝕能力,特別是抗晶間腐蝕的能力,常采用超低碳的不銹鋼,含碳量在0.03%甚至更低;但用于制造滾動軸承、彈簧、工具等不銹鋼,由于要求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而含碳量較高,一般均在0.85~1.00%之間。如9Cr18鋼等。
5.鈦和鈮——能防止不銹鋼的晶間腐蝕
不銹鋼加熱到450~800℃時,常常由于在晶界析出鉻的碳化物而使晶界附近的含鉻量下降形成貧鉻區,導致晶界附近的電極電位下降,從而引起電化學腐蝕。這種腐蝕叫做晶間腐蝕。常見的如在焊縫附近的熱影響區內發生的晶間腐蝕。而鈦和鈮是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它與碳的親和力比鉻大得多,鋼中加入鈦或鈮,就能使鋼中的碳首先與鈦或鈮形成碳化物,而不與鉻形成碳化物,從而保證晶界附近不致因貧鉻而產生晶間腐蝕。因此,鈦和鈮常用來固定鋼中的碳,提高不銹鋼抗晶間腐蝕的能力,并改善鋼的焊接性能。
鈦或鈮的加入量要根據含碳量而定,一般為:鈦的加入量為含碳量的5倍,鈮為碳的8倍。
6.鉬和銅——能提高某些不銹鋼對某些介質的耐腐蝕性能
鉬和銅能提高不銹鋼對硫酸、醋酸等腐蝕介質的耐蝕能力。鉬還能顯著提高對含氯離子的介質(如鹽酸)以及有機酸中的耐蝕能力。但含鉬的不銹鋼不宜在硝酸中應用,含鉬的不銹鋼在沸騰的65%硝酸中的腐蝕速度比不含鉬的增加一倍;銅加入鉻錳氮不銹鋼中,會加速不銹鋼的晶間腐蝕。
鉬對鋼獲得單一奧氏體組織有不利影響,因此在含鉬鋼中,為了使鋼在熱處理后具有單一的奧氏體組織。鎳在錳等元素的含量要相應的提高。
7.硅和鋁——能提高不銹鋼的抗氧化能力
硅對提高鉻鋼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很顯著,含5%鉻及1%硅的鋼,抗氧化的能力可與12%鉻鋼相等。如使鋼在1000℃能抵抗氧化,含0.5%硅時需要22%的鉻,如加入2.5~3%的硅以后,只需要12%的鉻就可以了。有資料還介紹,向Cr15Ni20的鉻鎳鋼中加2.5%的硅,抗氧化性能可相當Cr15Ni60的鉻鎳合金。
向高鉻鋼中加鋁也能使抗氧化性能顯著提高,它的作用與加硅的功能相仿。
向高鉻鋼中加硅和鋁的目的:一是為了進一步提高鋼的抗氧化性能,二是為了節約用鉻。
硅和鋁對提高鉻鋼抗氧化性能的作用雖然很大,但也有很多缺點。最主要的是它使鋼的晶粒粗化和脆性傾向增大。
8.鎢和釩加入鋼中,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鋼的熱強性。
9.硼
高鉻鐵素體不銹鋼(Cr17MO2Ti)中加0.005%的硼,可使鋼在沸騰的65%醋酸中的耐腐蝕性能提高;奧氏體不銹鋼中加入微量(0.0006~0.0007%)的硼,可使鋼的熱態塑性改善;硼對提高鋼的熱強性有良好的作用,可使不銹鋼的熱強性顯著提高;含硼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在原子能工業中有著特殊的用途。
但不銹鋼中含硼會使鋼的塑性和沖擊韌性降低。
10. 除以上元素外,有些不銹鋼中還分別加入稀有金屬元素和稀土元素以改善鋼
的性能。
以上談到了構成不銹鋼的基本元素——鉻,和影響不銹鋼組織、性能的重要元素——碳,以及改善不銹鋼性能和組織的添加元素——鎳、錳、氮、鈦、鈮、鉬、銅、硅、鋁、鎢、釩、硼等十多個元素。在工業上實際應用的不銹鋼,很多鋼中同時存在著幾種至十幾種合金元素,當幾種元素共存于不銹鋼這一統一體中時,決定不銹鋼組織的是各種元素影響的總和。
各種元素對不銹鋼組織的影響,根據其共同性,概括起來,基本上分屬于兩大類:一類是形成或穩定奧氏體的元素,它們是碳、鎳、錳、氮、銅、以碳和氮的作用程度最大;另一類是形成鐵素體的元素,它們是鉻、鎢、鉬、鈮、硅、鈦、釩、鋁等,這一類元素形成鐵素體的作用,如以鉻為1來加以比較,其他元素的作用都比鉻大。
這兩類元素共存于不銹鋼中時,不銹鋼的組織就取決于他們互相影響的結果。如果穩定奧氏體的元素的作用居于主要方面的話,不銹鋼的組織就以奧氏體為主,很少以至沒有鐵素體;如果他們的作用程度還不能使鋼的奧氏體保持至室溫的話,這種不穩定的奧氏體在冷卻時即發生馬氏體轉變,鋼的組織則為馬氏體;如果形成鐵素體的元素的作用成為主要方面的話,鋼的組織則以鐵素體為主。
不銹鋼的性能除工藝因素外,主要取決于其內部組織的構成,而構成不銹鋼組織的是各種合金元素在鋼中的總和。因此說,不銹鋼的性能,歸根到底主要是由合金元素決定的。
只含有鉻元素的不銹鋼,人們通常稱它為“不銹鐵”,工業上稱它為“鉻不銹鋼”。這類鋼都具有磁性,他們的金相組織為鐵素體、馬氏體或鐵素體、馬氏體為主體的復相組織。這類鋼具有抵抗大氣及弱腐蝕介質的能力,或有更高的耐腐蝕性能與抗氧化性能,或可淬火使用。但他們的機械性能或工藝性能較差,幾乎沒有焊接性能等等的不足之處。這類鋼遠不能滿足工業用鋼的特殊要求。
在鉻級不銹鋼的基體中,加入適量的鎳元素。如在含鉻18%的低炭(0.12%以下的炭)的鐵素體鋼中加入8%的鎳后,在常溫下可獲得最理想的純奧氏體組織,這種鋼就是人們通常所稱的無磁性的不銹鋼。這類鉻鎳不銹鋼與相同含鉻量的鐵素體或馬氏體耐酸不銹鋼比較,不僅具有更高的耐腐蝕性能,更重要提他們具有良好的冷變形使之硬化的性能和焊接性能,在常溫或低溫下均具有很高的塑性和沖擊韌性,不具磁性等等的優良性能。這類不銹鋼的缺點是機械性能比較低,對晶間腐蝕及應力腐蝕比較敏感,但通過適量的合金添加劑或工藝措施,就能改善或消除。
在鉻級不銹鋼的基本中,添加以錳為主要合金元素的不銹鋼。就是人們通常所講的“鉻錳氮”不銹鋼。這類不銹鋼除強度比鉻鎳鋼為高外,其他如耐腐蝕性和工藝性能等都不如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好。生產這類不銹鋼除個別情況下,主要是為了節約昂貴的鎳元素,所以這類鋼又叫節鎳不銹鋼。
三、 不銹鋼的分類和用途
不銹鋼是一個范圍很大的特殊鋼系列。我國生產的不銹鋼鋼號就有一百個以上。但就其主要合金成分,金相組織和工業上的主要用途,大體可作如下分類:
1.不銹鋼根據其主要合金成分,通常可分以下三類:
(1) 鉻不銹鋼類:
這類不銹鋼除鐵基外,主要合金元素是鉻。有的還分別含有硅、鋁、鎢、鉬、鎳、鈦、釩等一種或幾種元素,這些元素在鋼中的含量分別在1~3%之間。
(2) 鉻鎳不銹鋼類:
這類不銹鋼除鐵基外,主要合金元素是鉻和鎳。有的還分別含有鈦、硅、鉬、鎢、釩、硼等一種或幾種元素,這些元素在鋼中的含量在4%以下至微量。
(3) 鉻錳氮不銹鋼類:
這類不銹鋼除鐵基外,主要合金元素是鉻和錳,大多數鋼中還含有0.5%以下的氮。有的還分別含有鎳、硅、銅等一種或幾種元素。這些元素在鋼中的含量分別只有5%以下。
2.不銹鋼根據其結構(金相組織),通常分以下三類:
(1) 鐵素體的——即含鉻不含鎳的不銹鋼。這類鋼冷加工能使之硬化到某種程度,熱處理則不能。這類鋼總是有磁性的。
(2) 馬氏體的——這類不銹鋼除個別的鋼號含有少量的鎳外,大多數鋼號只含有鉻,其優點是熱處理能使之硬化。這類鋼總是帶有磁性的。
(3) 奧氏體的——即含有鉻鎳或鉻鎳錳或鉻錳氮等元素的不銹鋼。這類鋼只能冷加工使之硬化;熱處理只能使之軟化。在退火狀態中是無磁性的。在冷加工后,有的會帶有磁性的。
以上的三種分類僅是按鋼的基體組織分的,由于鋼中穩定奧氏體及形成鐵素體的元素的作用不能互相平衡。因此,工業中實際用的不銹鋼的組織還有:馬氏體——鐵素體、奧氏體——鐵素體、奧氏體——馬氏體等過渡型的復相不銹鋼,以及馬氏體——碳化物組織的不銹鋼。
3. 不銹鋼根據工業上的主要用途,可分為:不銹鋼、耐酸鋼、不起皮鋼、耐熱鋼等四種。有的將電熱合金作為不銹鋼的組成部分。他們的主要功能和代表性鋼號分列如下:
(1) 不銹鋼——在空氣及弱腐蝕介質中能抵抗腐蝕。具有這種功能的鋼叫做不銹鋼。
其代表性鋼號有:OCr13、1Cr13、2Cr13、3Cr13、4Cr13、Cr14、Cr15、9Cr18、9Cr18MOV、Cr14MO等。
(2) 耐酸鋼——在各種腐蝕性強的介質(如酸、堿、鹽溶液等)中能抵抗腐蝕作用。
其代表性鋼號有:Cr17、Cr28、Cr17Ti、Cr18Ti、Cr25Ti、Cr17Mn9、Cr17Ni2、OCr18Ni9、1Cr18Ni9、2Cr18Ni9、2Cr13Ni4Mn9、Cr14Mn14Ni、Cr18Mn8Ni5、Cr18Mn10Ni5MO3、1Cr18Ni9Ti、Cr17MO2Ti、Cr25MO3Ti、Cr18Ni11Nb、Cr18Ni12MO2Ti、Cr18Ni12MOTi、Cr18Ni9Cu3Ti、Cr18Ni18MO2Cu2Ti、Cr18Ni20MO2Cu2Nb等。
(3) 不起皮鋼鐵(又叫抗氧化鋼)——在高溫下有足夠的熱穩定性,能夠抵抗氣體腐蝕而不剝落氧化鐵皮的功能。簡單講,就是在高溫下抗氣體的侵蝕不起皮的鋼。
綜上所述,不銹鋼不僅是廣泛使用的耐蝕材料,而且具備較好的耐熱性,包括抗氧化性及高溫強度。因而,也是一類重要的耐熱材料。穩定的奧氏體不銹鋼,在低溫下,仍能保持很高的沖擊韌性,因而又是很好的低溫結構材料;這類不銹鋼不具鐵磁性,因而也是無磁材料。高碳的馬氏體不銹鋼,不僅耐腐蝕,并有很好的耐磨性。因而不銹鋼又是一類耐磨材料。因此,不銹鋼具有廣泛優越的性能,其共性是不銹性。
由于不銹鋼分別具有不銹、耐腐蝕、耐高溫、無磁性、耐磨等等的特點。因此,不銹鋼廣泛用于食品工業、紡織印染工業、醫療工業、儀器儀表工業、船舶工業、化學工業、航空工業、國防工業、科學研究和日用工業等部門。如這些工業的用具、器械、設備、零部件和民用商品等。
四、 不銹鋼的鑒別
我們在“不銹鋼的性能和組織”、“不銹鋼的分類和用途”兩節中分別談到了不銹
鋼的組織、性能和主要用途,談到了不銹鋼分別具有不銹、耐酸、耐高溫、耐磨和奧氏體一般無磁性等特點。使我們對不銹鋼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加上不銹鋼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高級合金鋼。我們日常用品中的鋼筆類和全鋼手表殼、白色金屬表帶等一般都是不銹鋼制成的。還有不銹鋼小刀、不銹鋼餐具等。這些日常的接觸,給我們打下了識別不銹鋼的基礎。
但是,我們日常所見的不銹鋼,大多是1-2 Cr18Ni9、1Cr18Ni9Ti兩種鋼號基本相同的鎳鉻不銹鋼和1-4 Cr13的鉻不銹鋼。而在我國,不銹鋼的品種(鋼號)在一百個以上,而且鋼號中的元素不同和含量不同,其性能和價值也大不相同。因此,對不銹鋼的鑒別,必須認真調查研究,弄清鋼號印記,綜合試驗等方法才能正確認別。
當前,我們對不銹鋼的鑒別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不銹鋼的鑒別:
不銹鋼整材,其來源一般是鋼廠訂貨或向國外進口以及社會超儲積壓的處理商品等。不銹鋼材的來源不同,其鑒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鑒別進口或鋼廠訂購的不銹鋼材,一般只需根據進口或鋼廠的質量證明書(簡稱質保書)核對鋼材或包裝上的標志即可。
質量證明書是供方對該批產品檢驗結果的確認和保證。所以質量證明書不僅說明材
料的名稱、規格、交貨件數、重量和交貨狀態等。而且還必須說明規定的保證項目的全部檢驗結果。
同樣,為了便于管理,避免混亂和防止因混亂而造成使用事故。生產廠在材料或包裝上標出牌號、批號、狀態、規格、數量和生產廠代號等標志。其標出的標志與質量證明書的記戴應是一致的。常用的標志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種:
(1) 涂色——在材料規定部位涂上表明其牌號的顏色;
(2) 打印——在材料規定部位打鋼印或噴印,以說明材料的牌號、規格、爐罐號
等。打鋼印常用于厚鋼板或大、中型型鋼上。
(3) 掛牌——在成捆或成箱的材料上,懸掛標明牌號、批號、規格、數量等的標牌。
不銹鋼材的標志,一般采用打印和掛牌二種。
2.社會超儲積壓不銹鋼材。根據趣儲積壓時間的長短和保管的好壞,一般有二種情況:
一是超儲積壓時間不長,保(養)管又好,處理單位不僅保存有原始質量證明書或
抄件,而且鋼材或包括上的標志俱全和清晰。對于這種不銹鋼材的鑒別,同樣只要根據質保書核對鋼材或包裝上的標志即可。
另一種是積壓時間較長,保管又不完善,既無質量證明書,鋼材或包裝上的標志已不明顯或脫落。對于這類不銹鋼材的鑒別,主要是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向處理單位查閱原始單據。一般來說,發票等原始單據上都注有鋼號等。如無鋼號記戴,還須查閱當地當時的價規資料,以價格來判明鋼號。這是比較有效的確定鋼號的方法,但往往容易張冠李戴。因此,必須掌握對實物的鑒別方法。
(二)不銹鋼的實物鑒別:
實物鑒別,就是要在不明鋼種(號)的情況下,根據商品(包括整材、余料、廢料等實物)固有的物理、化學性質,借助簡單的器具,用感官來確定它是不是不銹鋼和屬哪一類不銹鋼的具體方法。
應當指出:感官鑒別,不能分清具體鋼(種)號,只能基本上區別鉻不銹鋼、鉻鎳不銹鋼和鉻錳氮不銹鋼三個大類,其鑒別辦法如下:
1.色澤的區別:
經過酸洗的不銹鋼,表面色澤銀白光潔:鉻鎳不銹鋼色銀白呈玉色;鉻不銹鋼色白稍灰光澤弱;鉻錳氮不銹鋼的色澤與鉻鎳不銹鋼相似稍淡。未經酸洗的不銹鋼的表面色澤:鉻鎳鋼呈棕白色;鉻鋼呈棕黑色;鉻錳氮呈黑色,(這三種色澤,是指氧化較重的色澤)。冷軋未經退火的鉻鎳不銹鋼,表面銀白有反光。不銹鋼除元鋼外,一般都經酸洗呈白色。
2.用硫酸銅鑒別:
方法是將鋼材上的氧化層除去,放上一滴水,用硫酸銅擦,擦后如不變色,一般為不銹鋼;如變紫紅色:無磁性的為高錳鋼,有磁性的一般為普通鋼或低合金鋼。
3.用吸鐵石鑒別:
磁石能基本區別兩類不銹鋼。因為鉻不銹鋼在任何狀態下均能被磁石吸引;鉻鎳不銹鋼在退火狀態下一般是無磁性的,在冷加工后,有的會有磁性的。但含錳較高的高錳鋼是無磁性的;鉻鎳氮不銹鋼的磁性情況更為復雜:有的無磁性,有的有磁性,有的縱面無磁性而橫面有磁性。因此說,磁石雖能基本區別鉻不銹鋼和鉻鎳不銹鋼,但不能正確區分一些特殊性質的鋼種,更不能區分具體的鋼號。
對于特殊性質的鋼種,我們還需采取以下三種辦法進行鑒別。
1) 磨花鑒別:
磨花鑒別是把不銹鋼在砂輪機上磨,觀其火花。如火花呈流線形,并有較多較密的節花,即為含錳較高的高錳鋼或錳氮鋼;如無節花即為鉻鋼或鉻鎳不銹鋼。
2) 退火法鑒別:
冷加工手的鉻鎳不銹鋼,如有磁性,可取小塊在火中燒紅讓其自然冷卻或放入水中(退火),一般來說,經退火后磁性會顯著減弱或完全消失。但有些鉻鎳不銹鋼,如Cr18Ni11Si4AlTi鋼和Cr21Ni5Ti鋼,因鋼中含有較多的鐵素體元素,其內在組織有相當部分是鐵素體。因此,即使在熱加工的狀態下也有磁性的。
3) 化學定性法鑒別:
化學定性法是鑒別有磁性的不銹鋼中是否含鎳的一種鑒別辦法,其方法是:將小塊不銹鋼深解于王水中,用凈水將酸液沖淡,加入氨水中和后,再輕輕注入鎳試劑。如在液面上浮有紅色絨狀物質,即表明不銹鋼中含有鎳;如沒有紅色絨狀物質,即證明不銹鋼中無鎳。(但由于不銹鋼中含鎳量低,一般只有百分之幾,鎳的含量不易顯露或確定多少,一般須用標準樣品實驗多次后才能掌握。)
以上幾種鑒別辦法說明:用感管鑒別不銹鋼,不僅要用幾種方法綜合試驗,而且其試驗結果只能確定某種類型的不銹鋼,不能確定鋼中含有哪幾種合金元素和具體含量。因此說,感官鑒別的方法,目前是極不完善的,有的可能是錯誤的,還有許多的物理現象,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要正確區別不銹鋼鋼種的最好辦法,是深入到有關處理單位調查研究,向他們的材料管理員和工人師傅請教,了解用料的鋼種情況,仔細察看鋼材上的鋼號印記,查閱原始資料等,這是正確分清不銹鋼鋼種和質量的根本方法。對于合金元素和含量有較大出入的,要求他們分別堆放,以利合理利用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浪費。
請問一下17Cr2Ni2H的材料成分及力學性能?
17Cr2Ni2Mo:
是合金結構鋼滲碳鋼。
用途:
廣泛用于齒輪、齒輪軸產品。相當于歐標材料。
18CrNiMo7標準格式:
GB/T 17107-1997。
不銹鋼分類
不銹鋼的分類:
1、按主要化學組成可分為鉻不銹鋼、鉻鎳不銹鋼、鉻錳氮不銹鋼、鉻鎳鉬不銹鋼以及超低碳不銹鋼、高鉬不銹鋼、高純不銹鋼等;
2、按鋼的性能特點和用途分類,如耐硝酸(硝酸級)不銹鋼、耐硫酸不銹鋼、耐點蝕不銹鋼、耐應力不銹鋼、高強度不銹鋼等。
3、按鋼的功能特點分類,如低溫不銹鋼、無磁不銹鋼、易切削不銹鋼,超塑性不銹鋼等。
4、美國分類方法:200、300、400系列產品的特點及用途。(201、202、300、301材質相似,大多用于裝飾材料)。
200系列:奧氏體不銹鋼。特點:含Ni量低,比較容易生銹。除銹:用光亮膏、水性光亮膏、光潔水,防銹:護膜液、水性護膜液。
用途:做不銹鋼鋼帶,用于裝飾材料、不銹鋼門窗、不銹鋼樓梯扶手、防盜網等。
300系列:奧氏體不銹鋼。特點:含Ni量高,耐腐蝕性好。用途:用于工業、化工設備、印染設備等。
400系列:馬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特點:不含Ni,易生銹。防銹,用于餐具、刀具、刃具的比較多。
5、通常以金相組織進行分類
奧氏體(A)型不銹鋼:奧氏體型不銹鋼用200和300系列的數字標示。其顯微組織為奧氏體。它是在高鉻不銹鋼中添加適當的鎳(鎳的質量分數為8%~25%)而形成的。
1Cr18Ni9Ti(321)、0Cr18Ni9(302)、00Cr17Ni14M02(316L)
優點:易焊接,可塑性好(不易斷裂),變形多,穩定性好(不易生銹),易鈍化。缺點:但對溶液中含有氯離子(CL-)的介質特別敏感,易于發生應力腐蝕。
鐵素體(F)型不銹鋼:400系列的數字表示。它的內部顯微組織為鐵素體,其鉻的質量分數在11.5%~32.0%范圍內。隨著鉻含量的提高,其耐酸性能也提高,加入鉬(Mo)后,則可提高耐酸腐蝕性和抗應力腐蝕的能力。00Cr12、1Cr17(430)、00Cr17Mo、00Cr30Mo2、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
優點:含鉻量高,導熱性好,穩定性比較好,散熱性好。缺點:但機械性能與工藝性能較差。
用途: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結構及作抗氧化鋼使用,例如:灶具,排氣管道(摩托車后面)。
馬氏體(M)型不銹鋼:400系列的數字表示。它的顯微組織為馬氏體。這類鋼中鉻的質量分數為11.5%~18.0%,但碳的質量分數最高可達0.6%。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鋼的強度和硬度。在這類鋼中加入的少量鎳可以促使生成馬氏體,同時又能提高其耐蝕性。 1Cr13(410)、2 Cr13(420)、3 Cr13()、1 Cr17Ni2()
優點:含碳量高,硬度高。缺點:這類鋼的可塑性和焊接性較差。用途:模具、地下管道、刀具、刃具、餐具、螺栓、螺母。
雙相不銹鋼
(雙相)鐵素體—馬氏體鋼不銹鋼:
(雙相)馬氏體—碳化物鋼不銹鋼:
(雙相)奧氏體/鐵素體(A-F)型不銹鋼:其顯微組織為奧氏體加鐵素體。鐵素體的體積分數小于10%的不銹鋼,是在奧氏體鋼基礎上發展的鋼種。
(雙相)奧氏體-馬氏體(A-M)型不銹鋼:
優點:易于成形和焊接,強度高(C可達100一150)及熱強性好,
缺點:但由于含鉻量較低并在熱處理時有碳化鉻析出,因此耐腐蝕性能比標準的奧氏體不銹鋼要低一些。
用途:目前這類鋼主要用于航空工業及火箭導彈生產方面,一般機械制造中應用尚不普遍,并且在分類上也有把它們納為超高強度鋼
沉淀硬化(PH)型不銹鋼:按其組織形態可分為三類:沉淀硬化半奧氏體型、沉淀硬化馬氏體型和沉淀硬化奧氏體型不銹鋼。
該鋼的組織特點是在固溶或退火狀態時具有奧氏體加體積分為5%~20%的鐵素體組織。
優點和用途:這種鋼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可作為超高強度的材料在核工業、航空和航天工業中,得到應用。
各種鋼材的型號和特性
鋼號 特性 用途 301
17Cr-7Ni-低碳與304鋼相比,Cr、Ni含量少,冷加工時抗拉強度和硬度增高,無磁性,但冷加工后有磁性。列車、航空器、傳送帶、車輛、螺栓、螺母、彈簧、篩網301L
17Cr-7Ni-0.1N-低碳 是在301鋼基礎上,降低C含量,改善焊口的抗晶界腐蝕性;通過添加N元素來彌補含C量降低引起的強度不足,保證鋼的強度。鐵道車輛構架及外部裝飾材料304
18Cr-8Ni 作為一種用途廣泛的鋼,具有良好的耐蝕性、耐熱性,低溫強度和機械特性;沖壓、彎曲等熱加工性好,無熱處理硬化現象(無磁性,使用溫度-196℃~800℃)。家庭用品(1、2類餐具、櫥柜、室內管線、熱水器、鍋爐、浴缸),汽車配件(風擋雨刷、消聲器、模制品),醫療器具,建材,化學,食品工業,農業,船舶部件304L
18Cr-8Ni-低碳 作為低C的304鋼,在一般狀態下,其耐蝕性與304剛相似,但在焊接后或者消除應力后,其抗晶界腐蝕能力優秀;在未進行熱處理的情況下,亦能保持良好的耐蝕性,使用溫度-196℃~800℃。應用于抗晶界腐蝕性要求高的化學、煤炭、石油產業的野外露天機器,建材耐熱零件及熱處理有困難的零件304Cu
13Cr-7.7Ni-2Cu 因添加Cu其成型性,特別是拔絲性和抗時效裂紋性好,故可進行復雜形狀的產品成形;其耐腐蝕性與304相同。保溫瓶、廚房洗滌槽、鍋、壺、保溫飯盒、門把手、紡織加工機器。304N1
18Cr-8Ni-N 在304鋼的基礎上,減少了S、Mn含量,添加N元素,防止塑性降低,提高強度,減少鋼材厚度。構件、路燈、貯水罐、水管304N2
18Cr-8Ni-N 與304相比,添加了N、Nb,為結構件用的高強度鋼。構件、路燈、貯水罐316
18Cr-12Ni-2.5Mo 因添加Mo,故其耐蝕性、耐大氣腐蝕性和高溫強度特別好,可在苛酷的條件下使用;加工硬化性優(無磁性)。海水里用設備、化學、染料、造紙、草酸、肥料等生產設備;照像、食品工業、沿海地區設施、繩索、CD桿、螺栓、螺母316L
18Cr-12Ni-2.5Mo 低碳 作為316鋼種的低C系列,除與316鋼有相同的特性外,其抗晶界腐蝕性優。316鋼的用途中,對抗晶界腐蝕性有特別要求的產品。321
18Cr-9Ni-Ti 在304鋼中添加Ti元素來防止晶界腐蝕;適合于在430℃-900℃溫度下使用。航空器、排氣管、鍋爐汽包鋼號 特性 用途 鐵素體鋼馬氏體鋼409L
11.3Cr-0.17Ti-低C、N 因添加了Ti元素,故其高溫耐蝕性及高溫強度較好。汽車排氣管、熱交換機、集裝箱等在焊接后不熱處理的產品。410L
13Cr-低C 在410鋼的基礎上,降低了含C量,其加工性,抗焊接變形,耐高溫氧化性優秀。機械構造用件,發動機排氣管,鍋爐燃燒室,燃燒器。430
16Cr 作為鐵素體鋼的代表鋼種,熱膨脹率抵,成形性及耐氧化性優。耐熱器具、燃燒器、家電產品、2類餐具、廚房洗滌槽、外部裝飾材料、螺栓、螺母、CD桿、篩網430J1L
18-Cr0.5Cu-Nb-低C.N 在430鋼中,添加了Cu、Nb等元素;其耐蝕性、成形性、焊接性及耐高溫氧化性良好。建筑外部裝飾材料,汽車零件,冷熱水供給設備。436L
18Cr-1Mo-Ti、Nb、Zr低C、N 耐熱性、耐磨蝕性良好,因含有Nb、Zr元素,故其加工性,焊接性優秀。洗衣機、汽車排氣管、電子產品、3層底的鍋。410
13Cr-低碳 作為馬氏體鋼的代表鋼,雖然強度高,但不適合于苛酷的腐蝕環境下使用;其加工性好,依熱處理面硬化(有磁性)。刀刃、機械零件、石油精練裝置、螺栓、螺母、泵桿、1類餐具(刀叉)。420J1
13Cr-0.2C 淬火后硬度高,耐蝕性好(有磁性)。餐具(刀)、渦輪機葉片。420J2
13Cr-0.3C 淬火后,比420J1鋼硬度升高(有磁性)。刀刃、管嘴、閥門、板尺、餐具(剪刀、刀)。
德國金屬材料.17cr2ni2
化學成分:
C:0.14-0.19
Si:0.17-0.37
Mn:0.40-0.60
P≤0.035
S≤0.035
Cr:1.50-1.80
Ni:1.40-1.70
機械性能:
抗拉強度: 980-1320 Mpa
屈服強度: 690-790 Mpa
延伸率: 3-8%
這個問題能解決的人不多,我給你解決了一定要給我加分哦!
金屬材料牌號
一:牌號:Hastelloy c-22鎳基耐高溫腐蝕合金
二:化學成分:碳(C)≤0.015,錳(Mn)≤0.50,鎳(Ni)≥56,硅(Si)≤0.08,釩(V)≤0.35,硫(S)≤0.02,鉻(Cr)20.0~22.5,鐵(Fe)2.0~6.0,鉬(Mo)12.5~14.5,鎢(W)2.5~3.5,鈷(Co) ≤2.5
三:應用范圍應用領域:
合金在化工和石化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應用在接觸含氯化物有機物的元件和催化系統中。這種材料尤其適合在高溫、混有雜質的無機酸和有機酸、海水腐蝕環境中使用。
四:物理性能:密度:8.9g/cm3, 熔點:1351-1387 ℃,磁性:無
五:概況:合金是全能的鎳鉻鉬鎢合金,比其他的現有的鎳鉻鉬合金擁有更好的總體抗腐蝕性能,包括Hastelloy?C276、C4合金以及625合金。Hastelloy?C22合金有很好的抗點蝕,縫隙腐蝕和應力腐蝕開裂能力。它具有優異的抗氧化水介質能力,包括濕氯,硝酸或者含有氯化物離子的氧化性酸的混合酸。同時,合金也有理想的的抵抗過程中遭遇的還原性和氧化性環境的能力。
17cr2ni2是什么鋼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