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
《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19頁珍藏版)請在人人文庫網上搜索。
1、第三節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奧氏體在冷卻時發生的組織轉變,既可在恒溫下進行,也可在連續冷卻過程中進行,隨著冷卻條件的不同,奧氏體可在AA以下不同的溫度發生轉變,獲得不同的組織。所以,冷卻是熱處理的關鍵工序,它決定著鋼在熱處理后的組織和性能。在臨界轉變溫度AAi以上存在的奧氏體是穩定的,不會發生轉變。但一旦冷卻到AA以下,則變得不穩定,冷卻時要發生組織轉變。這種在臨界溫度以下存在且不穩定的、將要發生轉變的奧氏體稱為過冷奧氏體。研究過冷奧氏體的冷卻轉變行為,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研究奧氏體在不同過冷度下的等溫轉變過程,另一種是利用奧氏體連續

2、冷卻轉變曲線研究奧氏體在不同冷速下的連續冷卻中的轉變過程。一、共析鋼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這里以金相-硬度法為例,來說明共析鋼的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的測定過程。將共析鋼制成圓形薄片試樣(10X1.5mm10X1.5mm。試樣被加熱到臨界點AcAci以上某一溫度并保溫一段時間,得到均勻的奧氏體組織,然后將試樣分別迅速投入到不同溫度的鹽浴爐中,從放入鹽浴中開始計時,每隔一段時間從鹽浴中取出一塊試樣迅速放入水中。對各試樣做金相組織觀察和硬度測定就可以得出各等溫溫度下不同等溫時間內奧氏體的轉變量,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奧氏體等溫轉變開始點和轉變終了點。若以等溫轉變溫度為縱坐標,轉變時間(
3、以對數表示)為橫坐標,將所有的轉變開始點連接成一條曲線(稱為等溫轉變開始線);同樣,將所有的轉變終了點也連成一條曲線(稱為等溫轉變終了線),就可以得到如所示的共析鋼過圖33--11共析鋼的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圖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由于該曲線具有英文字母“CC的形狀,故稱CC曲線,也稱TTTTTT(TimeTemperature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Transformation)曲線。CC曲線上部的水平線AA是奧氏體和珠光體的平衡溫度10101100工間1010時1100650,650,5
4、00曼氏k珠光悻忠蚯斯ooooooooflflocfocfww出愚下部的兩條水平線分別表示奧氏體向馬氏體轉變的開始溫度MM和終了溫度MM。上述的兩條曲線和三條水平線將整個圖形劃分成六個區域。在AA點以上為穩定奧氏體區;在等溫轉變開始線與縱坐標軸之間,AAi線以下,MM以上區間為過冷奧氏體區;在等溫轉變終了線以右為過冷奧氏體的轉變產物區;在兩條曲線之間為過冷奧氏體加轉變產物的共存區;在MM線MM線之間為馬氏體與過冷奧氏體共存區;MM線以下為馬氏體區。共析鋼的CC
5、曲線由上至下可分為三個轉變區:在AAi550c550c之間的珠光體轉變區(高溫轉變);在550c550cMM之間的貝氏體轉變區(中溫轉變);在MMMM之間的馬氏體轉變區(低溫轉變)。從縱坐標至過冷奧氏體轉變開始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孕育期。隨著等溫溫度的不同,孕育期的長短也不同。在曲線的“鼻尖”處(約550C550C)孕育期最短,過冷奧氏體的穩定性最小。二、影響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的因素(一)奧氏體成分的影響1,1,含碳量的影響亞共析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aa)亞共析鋼bb)共析鋼cc)過共析鋼上圖分別為亞共析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
6、的CC曲線。可以看出,與共析鋼相比,在亞、過共析鋼的CC曲線的上部各多出一條先共析相析出線。對于亞共析鋼,隨含碳量的增加,CC曲線逐漸向右移,過冷奧氏體的轉變速度減慢。而對于過共析鋼,隨著含碳量的增加,CC曲線反而向左移,則過冷奧氏體轉變速度加快。因此共析鋼的CC曲線最靠右,2.2.合金元素的影響一般來說,除CoCo和AlAl(A1%2.A1%2.5%5%)以外的所有合金元素,當其溶入奧氏體中都增大過冷奧氏體的穩定性,使CC曲線向右移I鼻!口TJ.H時餐工疆事77日55.67.6715
7、QQ66B&54J2ICrCr、MoWMoWVV、TiTi等碳化物形成元素,當其溶入奧氏體中后,除了使CC曲線向右移動外,還能改變其形狀。下錯誤!(二)奧氏體化條件的影響主要指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的影響。加熱溫度越高,保溫時間越長,過冷奧氏體越穩定,轉變速度越慢,CC曲線向右移。三、過冷奧氏體連續冷卻轉變曲線簡介過冷奧氏體連續冷卻轉變曲線,又稱CCT(ContinuousCoolingTransformationCCT(ContinuousCoolingTransformation)曲線,它反映了在連續冷卻條件下過冷奧氏體的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