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體不銹鋼的固溶處理與穩定化處理
晶間腐蝕奧氏體不銹鋼在450850℃溫度(通常稱為敏化溫度)長期停留時,會在晶界處析出鉻的碳化物(Cr、Fe)23C6,使晶界附近奧氏體的含鉻量降低到鈍化所需的極限含量以下。這樣的奧氏體不銹鋼材料在可能引起晶間腐蝕的電解質中使用時,就會在晶界附近引起腐蝕,這就是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受到這種腐蝕的零件,就會因晶粒間的結合力被破壞而失去承載能力。晶間腐蝕是奧氏體不銹鋼的一種最為常見和危險的破壞形式。固溶處理固溶處理是防止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的重要手段。固溶處理就是將奧氏體不銹鋼材料或零件加熱到

奧氏體不銹鋼在450850℃溫度(通常稱為敏化溫度)長期停留時,會在晶界處析出鉻的碳化物(Cr、Fe)23C6,使晶界附近奧氏體的含鉻量降低到鈍化所需的極限含量以下。這樣的奧氏體不銹鋼材料在可能引起晶間腐蝕的電解質中使用時,就會在晶界附近引起腐蝕,這就是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受到這種腐蝕的零件,就會因晶粒間的結合力被破壞而失去承載能力。晶間腐蝕是奧氏體不銹鋼的一種最為常見和危險的破壞形式。
在壓力容器制造中,固溶處理主要用于奧氏體不銹鋼的熱加工受壓元件(如熱成形封頭)。通過固溶處理,使熱加工過程中沿晶界析出的鉻的碳化物重新固溶于奧氏體中。
需要指出的是,經過固溶處理的奧氏體不銹鋼材料或零件,如果在隨后的加工過程中再次在450850℃的溫度范圍長期停留,則奧氏體晶界處會重新析出鉻的碳化物。由于在壓力容器的制造過程中,材料不可避免需經受450850℃溫度的加熱(如焊接),又難以對整臺完工的壓力容器進行固溶處理,因此,對于有較高抗晶間腐蝕要求的奧氏體不銹鋼容器,應采用超低碳或含有Ti、Nb等穩定化元素的奧氏體不銹鋼材料。對于含有穩定化元素的奧氏體不銹鋼的熱成形或冷成形受壓元件,如需進行熱處理且有晶間腐蝕試驗要求時,一般應采用穩定化處理或固溶處理加穩定化處理。
對于有晶間腐蝕試驗要求的奧氏體不銹鋼材料或零件,應在固溶處理或穩定化處理后,從材料或工件上割取試樣進行圖樣要求的晶間腐蝕試驗。如果無法從工件上割取試樣,則應制備熱處理試件,試件應與工件一起進行熱處理,通過試件的晶間腐蝕試驗來驗證熱處理后工件的抗晶間腐蝕性能。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