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過冷奧氏體
在共析溫度(727C)以下存在的奧氏體稱為過冷奧氏體。

呵呵,朋友,真的很有趣哈,因為我也是問過和你我相同的問題,不曉得你是不是也是學機械的哈,要是的話,我們就是運氣好了哈。
奧氏體奧氏體是c溶于-Fe中所形成的間隙固溶體.具有面心立方晶體結構,用字母A或者表示.
殘余奧氏就是在230度以下還沒有轉變的過冷奧氏體。
奧氏體,過冷奧氏體,的相同點為:它們都是碳溶于y-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本質構成完全相同。
共析鋼過冷到A1溫度以下,奧氏體在熱力學上處于不穩定狀態,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分解轉變,這種在A1以下存在且不穩定的、將要發生轉變的奧氏體就是過冷奧氏體殘奧是一直存在的,只有當奧氏體中含碳量到0.50%以上時才能明顯觀察到。淬火不可能...
在共析鋼過冷到A1溫度以下,奧氏體在熱力學上處于不穩定狀態,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分解轉變,這種在A1以下存在的且不穩定的、將要發生轉變的奧氏體就是過冷奧氏體(獲得)。
1、若奧氏體以慢速冷卻,將在略低于A1的溫度下分解為鐵素體和滲碳體的雙相組織(珠光體);若冷速較快,則可被過冷到A1一下寬達200度左右的高溫區發生珠光體轉變。屬于擴散型相變。
3、在珠場體轉變區與馬氏體轉變區之間的較寬的溫度范圍內,奧氏體發生貝氏體轉變,又被稱為中溫轉變。珠光體轉變的上限溫度為Bs,下限溫度為Bf。對于中高碳鋼,在550350之間形成上貝氏體,350度以下至Bf形成下貝氏體。碳含量低時,下貝氏體形成溫度可能略高于350度。
2.連續冷卻轉變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藝基礎
爐冷V1:比較緩慢,相當于隨爐冷卻(退火的冷卻方式),它分別與C曲線的轉變開始和轉變終了線相交于1、2點,這兩點位于C曲線上部珠光體轉變區域,估計它的轉變產物為珠光體,硬度170220HBS。
油冷V3:相當于在油中的冷卻(在油中淬火的冷卻方式),與C曲線的轉變開始線交于5、6點,沒有與轉變終了線相交,所以僅有一部分過冷奧氏體轉變為托氏體,其余部分在冷卻至Ms線以下轉變為馬氏體組織。因此,轉變產物應是托氏體和馬氏體的混合組織,硬度4555HRC。
[馬氏體臨界冷卻速]:圖中冷卻速度Vk與C曲線的開始轉變線相切,這是過冷奧氏體不發生分解,全部過冷到MS線以下向馬氏體轉變所需要的最小冷卻速度。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