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體不銹鋼的4大焊接問題及處理措施
晶間腐蝕:根據貧鉻理論,焊縫和熱影響區在加熱到450-850℃敏化溫度區時在晶界上析出碳化鉻,造成貧鉻的晶界,不足以抵抗腐蝕的程度。

a.減少母材及焊縫的含碳量,母材中添加穩定化元素Ti、Nb等元素使之優先形成MC,以避免Cr23C6形成。
鉻在鐵素體中溶解度較大,Cr23C6優先在鐵素體中形成,而不致使奧氏體晶界貧鉻;散步在奧氏體之間的鐵素體,可防止腐蝕沿晶界向內部擴散。
d.焊后進行固溶處理或穩定化退火(850~900℃)保溫后空冷,以使碳化物充分析出,并使鉻加速擴散)。
a.降低含碳量。對于含有穩定化元素的不銹鋼,含碳量不應超過0.06%。
雙面焊時,與腐蝕介質接觸的焊縫應最后施焊(這是大直徑厚壁焊管內焊在外焊之后進行的原因所在),如不能實施則應調整焊接規范及焊縫形狀,盡量避免與腐蝕介質接觸的過熱區再次受到敏化加熱。
二、應力腐蝕開裂
a.正確選擇材料及合理調整焊縫成分。高純鉻-鎳奧氏體不銹鋼、高硅鉻-鎳奧氏體不銹鋼、鐵素體-奧氏體不銹鋼、高鉻鐵素體不銹鋼等具有較好的抗應力腐蝕性能,焊縫金屬為奧氏體-鐵素體雙相鋼組織時抗應力腐蝕性良好。
c.合理的結構設計。以避免產生較大的應力集中。
熱裂紋敏感性主要取決于材料的化學成分、組織與性能。Ni易與S、P等雜質形成低熔點化合物或共晶,硼、硅等的偏析,將促使產生熱裂紋。
a.嚴格控制有害雜質S、P的含量。
c.調整焊縫金屬合金成分。在單相奧氏體鋼中適當增加Mn、C、N的含量,加入少量的鈰、鎬、鉭等微量元素(可細化焊縫組織、凈化晶界),可減少熱裂紋敏感性。
四、焊接接頭的脆化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