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蝕不銹鋼液下泵(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及其試驗方法)

博主:adminadmin 2022-12-10 08:52:01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耐腐蝕不銹鋼液下泵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及其試驗方法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本文導讀目錄:1、耐腐蝕不銹鋼液下泵2、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及其試驗方法3、耐腐蝕不銹鋼管道泵耐腐蝕不銹鋼液下泵長沙中聯制造的FY型液...

今天給各位分享耐腐蝕不銹鋼液下泵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及其試驗方法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耐腐蝕不銹鋼液下泵(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及其試驗方法)

本文導讀目錄:

1、耐腐蝕不銹鋼液下泵

2、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及其試驗方法

3、耐腐蝕不銹鋼管道泵

耐腐蝕不銹鋼液下泵

  長沙中聯制造的FY型液下泵為單級單吸立式液下離心泵,泵與介質接觸的零部件,根據所輸送的介質腐蝕情況不同,選用三種材料的液下泵:1、FYB型為1cr18Ni9Ti不銹鋼泵。

  不銹鋼液下泵的傳動和旋轉方向:不銹鋼液下泵通過爪型彈性聯軸器,由電動機直接驅動,從電機端看泵為順時針方向旋轉。

  不銹鋼液下泵廣泛用于輸送各種強氧化性酸及堿(濃硫酸、發煙硝酸、硝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腐蝕介質最理想的設備。

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及其試驗方法

  晶間腐蝕:局部腐蝕的一種,沿著金屬晶粒間的分界面向內部擴展的腐蝕。

  以晶間腐蝕為起源,在應力和腐蝕介質的共同作用下,可使不銹鋼由晶間腐蝕轉變為應力腐蝕開裂。

  0Cr18Ni9與1Cr18Ni9Ti、00Cr18Ni10N、00Cr19Ni10的化學成分比較見表1(參考標準GB4239-1991不銹鋼和耐熱鋼冷軋鋼帶)。

  鉻是決定不銹鋼耐腐蝕性能的最基本元素,使其有耐腐蝕性能。

  在氧化性介質中,鉻能使鋼的表面很快形成一層實際為腐蝕介質不能透過和不溶解的富鉻的氧化膜,這層氧化膜很致密,并與金屬基本結合得很牢固,保護鋼免受外界介質進一步氧化浸蝕(鈍化的機理);鉻還能有效地提高鋼的電極電位,當含鉻量不低于12%原子時,可使鋼的電極電位發生突變,由負電位升到正的電極電位,可顯著提高鋼的耐蝕性。

  鈦和鈮可防止不銹鋼的晶間腐蝕,鋼中加入鈦或鈮,就能使鋼中的碳首先與鈦或鈮形成碳化物,而不與鉻形成碳化物,從而保證晶界附近不致因貧鉻而產生晶間腐蝕,提高不銹鋼抗晶間腐蝕的能力,并改善鋼的焊接性能,鈦或鈮的加入量要根據含碳量而定,一般為鈦的加入量為含碳量的5倍,鈮為碳的8倍。

  經以上分析可知,幾乎所有奧氏體不銹鋼(非超低碳不銹鋼)都有晶間腐蝕傾向,若要避免不銹鋼晶間腐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降低碳的含量,選用超低碳的不銹鋼,如00Cr18Ni10N、00Cr19Ni10、00Cr17Ni14Mo2、00Cr17Ni13Mo2N等,從根本上減弱形成碳鉻化合物的機會,從而消除晶間腐蝕。

  4)進行固溶處理,焊后,將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接頭重新加熱至1050~1100℃,此時碳又重新溶人奧氏體中,然后急速冷卻,便可得到穩定的奧氏體組織,消除貧鉻區。

  固溶處理的缺點是,如果焊接接頭需要在危險的溫度區工作,則仍不可避免地會形成貧鉻區。

  6)采用雙相組織,在焊縫中加入鐵素體形成元素,如鉻、硅、鋁、鉬等,以使焊縫形成奧氏體加鐵素體的雙相組織,會大大提高抗晶間腐蝕的能力。

  其次鋼中的合金元素是形成雙相組織的主要因素。

  本方法適用于檢驗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的篩選試驗。

  試樣在10%草酸溶液中電解浸蝕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被浸蝕表面的金相組織以判定是否需要進行硫酸-硫酸鐵、65%硝酸、硝酸-氫氟酸以及硫酸-硫酸銅等長時間熱酸試驗。

  2.4陰極不銹鋼圓柱筒件,或最好用1qt(夸脫)(0.946L)的不銹鋼燒杯。

  2.6冶金顯微鏡在250500倍數檢查侵蝕顯微結構。

  2.8電解液乙二酸,試劑級,10%溶液,使用的電解浸蝕裝置見圖3。

  圖10七類端粒剝蝕II(500)(更加集中的端粒剝蝕)。

耐腐蝕不銹鋼管道泵

  2、運行平穩,安全可靠:電機和水泵同軸直聯、同心度高,運行平穩,安全可靠。

  4、機封密封:采用不銹鋼碳化硅、碳化鎢、氟橡膠等材料制成。

  平衡式耐高溫、耐高壓,運行壽命長,不滲漏,對軸無磨損,不積水垢,工作環境的整潔。

  不銹鋼管道泵的耐腐蝕性其基本原理是,當鋼中有足夠的鉻時,在鋼的表面形成非常薄的致密的氧化膜,能隨鉻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它可以防止進一步的氧化或腐蝕。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耐腐蝕不銹鋼液下泵的介紹了,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及其試驗方法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