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能用不銹鋼嗎?哪些東西不能放(不銹鋼為什么要進行固溶時效熱處理?)
很多人不知道微波爐能用不銹鋼嗎?哪些東西不能放的知識,小編對不銹鋼為什么要進行固溶時效熱處理?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微波爐能用不銹鋼嗎?哪些東西不能放
微波爐主要依靠三個特性來運行,穿透,吸收和反射。
微波通過穿透容器,直接對食物中的水分子、蛋白質、糖分以及其它極性分子進行加熱,將微波動能轉化為食物的熱能量,食物就這樣能夠被加熱,但是不銹鋼能反射微波,因此如果你的食物是用不銹鋼容器裝著的,那么微波將沒辦法加熱,可以用紙質容器,陶瓷容器或者玻璃容器。
而這么做不僅僅在做無用功,而且對微波爐也能造成損壞。
微波爐在加熱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電磁波若不能被食物吸收,而被不銹鋼容器反射,等到電磁波反射能量足夠高的話就會對微波爐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
在電磁學當中有一個知識點:放電能力與物體的曲率正相關,即彎曲越厲害的物品越容易放電。
彎曲的不銹鋼容器放入微波爐當中,極容易產生電火花。
不銹鋼為什么要進行固溶時效熱處理?
通過固溶處理,歪扭的晶格恢復,伸長和破碎的晶粒重新結晶,內應力消除,不銹鋼鍛件抗拉強度下降,伸長率上升。
對于不銹鋼鍛件而言,固溶處理的3個要素是溫度、保溫時間和冷卻速度。
一般說來,合金元素種類多、含量高的牌號,固溶溫度要相應提高。
特別是錳、鉬、鎳、硅含量高的鋼,只有提高固溶溫度,使其充分溶解,才能達到軟化效果。
實驗證明,鋼在大氣、水等弱介質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質中,其耐蝕性就會隨鋼中鉻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則是成正比例的.當鉻含量達到一定的百分比時,鋼的耐蝕性就發生突變,即從易生銹到不易生銹,從不耐蝕到耐腐蝕。
指金屬或合金工件(如低碳鋼等)經固溶處理,從高溫淬火或經過一定程度的冷加工變形后,在較高的溫度放置或室溫保持其性能,形狀,尺寸隨時間而變化的熱處理工藝。
一般地講,經過時效,硬度和強度有所增加,塑性韌性和內應力則有所降低。
含碳較高的鋼,淬火后立即獲得很高的硬度,但其塑性變得很低。
但鋁合金淬火后,強度或硬度并不立即達到峰值,其塑性非但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經相當長時間(例如46晝夜)的室溫放置后,這種淬火合金的強度與硬度顯著提高,而塑性則有所下降。
這種淬火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隨時間而發生顯著變化的現象,叫做時效。
室溫下進行的時效叫自然時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的時效叫人工時效。
時效處理是把材料有意識地在室溫或較高溫度存放較長時間,使之產生時效作用的工藝。
請問什么是無磁不銹鋼?包括那些材質?
1.奧氏體型:如304、321、316、310等;。
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或鐵素體是有磁性的。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鋼的磁性,可通過高溫固溶處理開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從而消去磁性。
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不銹鋼帶弱磁性或完全不帶磁性,應判別為304或316材質;如果與碳鋼的磁性一樣,顯示出強磁性,因判別為不是304材質。
在鋼中含鉻量大于12.5%以上,具有較高的抵抗外界介質(酸、堿鹽)腐蝕的鋼,稱為不銹鋼。
根據鋼內的組織狀況,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型、鐵素體型、奧氏體型、鐵素體奧氏體型,沉淀硬化型不銹鋼,依據國家標準GB規定,共有55個規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較多的奧氏體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鎳不銹)和馬氏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不銹鐵,但不科學,易誤解,應回避)兩大類。
奧氏體型不銹鋼典型的牌號為0Cr18Ni9,即304和1Cr18Ni9Ti。
馬氏體型不銹鋼就是我們制造刀剪的不銹鋼,牌號主要有2Cr13、3Cr13、6Cr13、7Cr17等。
由于這兩類不銹鋼組織成分的差異,使其內裝金屬顯微組織也不相同。
奧氏體型不銹鋼由于在鋼中加入較高的鉻和鎳(含鉻在18%左右,Ni在4%以上),鋼的內部組織呈現一種叫奧氏體的組織狀態,這種組織是沒有導磁性的,不能被磁鐵所吸引。
常用來作裝飾材料,如不銹鋼管、毛巾架、餐具、爐具等。
因為刀剪具有剪切物品的功能,必須有鋒利度,要有鋒利度必須有一定的硬度。
這類不銹鋼必須通過熱處理使其內部發生組織轉變。
但這類不銹鋼內部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具有導磁性,可被磁鐵吸引。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微波爐能用不銹鋼嗎?哪些東西不能放的介紹了,不銹鋼為什么要進行固溶時效熱處理?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