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馬氏體?有何特性?(牌號:X46Cr13馬氏體不銹鋼)
今天給各位分享什么是馬氏體?有何特性?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牌號:X46Cr13馬氏體不銹鋼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什么是馬氏體?有何特性?
馬氏體,也有稱為麻田散鐵,是純金屬或合金從某一固相轉變成另一固相時的產物;在轉變過程中,原子不擴散,化學成分不改變,但晶格發生變化,同時新舊相間維持一定的位向關系并且具有切變共格的特征。
馬氏體最先在淬火鋼中發現,是由奧氏體轉變成的,是碳在鐵中的過飽和固溶體。
以德國冶金學家阿道夫馬滕斯(A.Martens)的名字命名;現在馬氏體型相變的產物統稱為“馬氏體”。
馬氏體的開始和終止溫度,分別稱為M始點和M終點;鋼中的馬氏體在顯微鏡下常呈針狀,并伴有未經轉變的奧氏體(殘留奧氏體);鋼中的馬氏體的硬度隨碳量增加而增高;高碳鋼的馬氏體的硬度高而脆,而低碳鋼的馬氏體具有較高的韌性。
它通常是指鋼的一種很硬的晶體結構,但也可指任何由位移相變形成的晶體結構。
雖然馬氏體是一個單相組織,但其組織形貌和亞結構極為復雜。
鋼中的馬氏體發現最早,應用最廣,其組織形態和結構較為復雜。
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淬火得到的馬氏體組織結構不同;晶粒粗細不同,成分均勻性不同的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的組織也不同;碳素鋼、合金鋼、有色金屬及合金的馬氏體,它們在晶體結構,亞結構,金相形態,與母相的晶體學關系等方面均不盡相同,呈現出形形色色的形態及非常復雜的物理本質。
四.馬氏體的回火轉變鋼經淬火獲得的馬氏體組織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進行回火,以降低脆性,增加塑性和韌性。
一般所謂的“淬火馬氏體”組織,實際上是脫溶初期階段的某種狀態。
淬火鋼在回火過程中發生的轉變主要是馬氏體的分解,殘余奧氏體的轉變,還有碳化物的析出后,碳化物轉化、聚集長大;相的回復、再結晶;內應力的消除等過程。
貝氏體鋼在連續冷卻過程中也會形成貝氏體組織。
因此,在鋼的回火轉變中還有貝氏體組織的變化問題,如貝氏體中的碳化物、貝氏體鐵素體的組織變化問題等。
牌號:X46Cr13馬氏體不銹鋼
1.4034鍛件、1.4034熱軋標準、1.4034性能、1.4034圓管、1.4034對應中國什么材質。
[RP0.20.2%屈服強度(MPa)+QT800650。
低碳馬氏體及其應用
低碳馬氏體是低碳低合金鋼經強烈淬火急冷后得到的一種顯微組織結構,具有優良的綜合機械性能以及良好的冷加工性和可焊性。
近二十年來,我國開展了低碳馬氏體及其應用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例如,低碳馬氏體的強度比中碳調質鋼高1/3以上,且綜合性能良好,用來代替某些中碳調質鋼(如高強度螺栓等),可使構件重量成倍減輕;低碳馬氏體還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能,可用來制造某些要求耐磨性好的零件(如拖拉機履帶板等)。
總之,低碳馬氏體在石油、煤炭、鐵道、汽車、拖拉機等部門應用廣泛,收到了提高性能、減輕重量、延長使用壽命、簡化工藝、節約能源、節約合金元素、降低成本等技術經濟效果。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什么是馬氏體?有何特性?的介紹了,牌號:X46Cr13馬氏體不銹鋼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