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Cr15MoV馬氏體鋼(奧氏體和馬氏體中.PPT)

博主:adminadmin 2022-10-30 16:00:05 條評論
摘要:很多人不知道5Cr15MoV馬氏體鋼的知識,小編對奧氏體和馬氏體中.PPT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本文導讀目錄:1、5Cr15MoV馬氏體鋼2、奧氏體和馬氏體中.PPT3、熱處理設備課件14馬氏體相變(68...

很多人不知道5Cr15MoV馬氏體鋼的知識,小編對奧氏體和馬氏體中.PPT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5Cr15MoV馬氏體鋼(奧氏體和馬氏體中.PPT)

1、5Cr15MoV馬氏體鋼

2、奧氏體和馬氏體中.PPT

3、熱處理設備課件14馬氏體相變(68頁)

5Cr15MoV馬氏體鋼

  5Cr15MoV一般都作為刀剪材料應用,在我國還是新產品。

  (5Cr15MoV)等系列不銹鋼材料的特點是:含碳量高,極大地提高刀具硬度,含鉻、鉬、釩金屬元素成分對刀具的防腐蝕性、耐磨、韌性都有良好的特殊性能。

  5Cr15MoV的硬度約為HRC56-58。

  MoMolybdenom鉬的成分,增加鋼材的強度。

  5代表碳含量的百分比,5意為含碳量0.5%左右。

  金屬含量越高,刀具的硬度、韌性、耐腐蝕性相對會更強,使刀具性能優越,使用壽命更長。

奧氏體和馬氏體中.PPT

  2.5鋼的合金化2.5.1合金元素與鐵、碳的相互作用合金元素在鋼中的存在形態:(1)溶入鐵素缽,奧氏體和馬氏體中,以固溶體的溶質形式存在。

  有利(2)形式強化相,形式碳化物或金屬間化合物。

  有利(3)形成非金屬夾雜物,如氧化物(Apw3、SiO2等),氮化物和硫化物(MnS、FeS等)(有害、盡量減少)(4)以游離態存在,如C以石墨狀態存在(一般也有害)元素以哪種形式存在,取決于元素的種類,含量,冶煉方法,及熱處理工藝等。

  合金元素的分類及與鐵和碳的相互作用合金元素與鐵的相互作用合金元素可以改變鐵的同素異晶轉變溫度A3()和A4(),從而使“Fe-Me”二元相圖出現擴大相區和縮小相區兩個大類型,每個大類再分為兩小類,合金元素也可依此類型分為奧氏體形成元素和鐵素體形成元素兩大類。

  奧氏體穩定化元素它們使A3點降低,A4點升高,在較寬的成分范圍內,促使奧氏體形成,即擴大了相區,這類合金元素都有能與-Fe形成固溶體,依擴大相區的程度可分為兩小類。

  a、無限擴大相區的元素:有錳、鎳、鈷等。

  它們與-Fe形成無限固溶體與-Fe形成有限固溶體。

  當合金元素超過某一限量后,可在室溫得到穩定的相。

  b、有限擴大相區的元素,有碳、氮、銅、鋅、金、它們與-Fe形成有限的固溶體,與-Fe形成更加有限的固溶體。

  鐵素體穩定化元素它們使A3點升高,A4點降低,在較寬的成分范圍內,促進鐵素體形成,依縮小相區的程度又分為兩小類。

  a、封閉相區,無限擴大a相區的元素:有Cr、V(與-Fe無限互溶)銅、鎢、鈦、硅、鋁、磷、鈹(與-Fe有限互溶),使相區縮小到一個很小的面積,形成由+兩相區封閉的相圈。

  b、縮小相區的元素,有硼、鈮、鉭、鋯等,這類元素與-Fe和-Fe均形成有限固溶體,使相區縮小,但并未完全封閉。

  合金元素與碳的相互作用合金元素與碳鋼的相互作用主要在現在是否易于形成碳化物,或者形成碳化物傾向性的大小,碳化特是鋼中最重要的強化相,對于決定鋼的組織和性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合金元素按照與C的相互作用,可分為兩大類:1、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包括Ni,Co、Al、Cu、Si、N、P、S等。

  它們不能與碳相互作用而形成碳化物,但可溶入Fe中形成固溶體,或者形成金屬間化合物等其它化合物,其中硅反而能起促進碳化物化解(石墨化)的作用。

  2、碳化物形成元素:Fe、Mn、Cr、W、Mo、V、Er、Wb、Ti、Ta等。

  它們均可與碳作用在鋼中形成C化物,它們均屬于元素周期表中的過渡族元素。

  碳化物形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IVVVIⅦⅧ第四周期TiVCrMnFeCoNi第五周期ZrNbMo第六周期HfTaW按照C化物形成元素所一成的碳化物穩定程度由強到弱排序為:Hf,Zr,Ti,Ta,Nb,V,W,Mo,Cr,Mn,Fe,Zr,Ti,Nb,V強碳化物形成元素。

  Mn,Fe弱碳化物形成元素,但Mn極易溶入Fe3C中,無獨立碳化物出現。

  碳化物的特性(1)硬度高比相應的純金屬高出數十倍上百倍。

  (2)熔點高:特別是MeX型和Me2X型碳化物,熔點約3000℃左右。

  碳化物硬高愈高,熔點愈高,穩定性愈強,碳化物的穩定性由弱到強的順序是:Fe3C,M23C6,M6C,M2C,MC2.5.2合金元素對Fe-Fe3C相圖的影響Fe-Fe3C相圖是對碳素鋼進行熱處理時選擇加熱溫度的依據。

  合金鋼實質上是三元或多元合金,應建立三元或多元合金相圖,作為研究合金鋼中相和組織轉變的基礎,但是三元合金相圖,尤其是多元合金相圖研究得很少。

  實際上,仍以“Fe–C”二元合金相圖為基礎,考慮合金元素對Fe-Fe3C相圖的影響。

  對奧氏體相區的影響1)奧氏體形成元素(Ni、Co、Mn):隨其含量的增加,使F-Fe3C相圖中的E點和S點向左下方移動,GS線下沉,即使相區向左下方移動。

  Ni,Mn含量足夠高時,可使相擴展到室溫以下,得到奧氏體鋼。

  2)鐵素體形成元素(Cr、W、Mo、V、Ti、Si等):隨其含量的增加,使F-Fe3C相圖中的E點和S點向左、上方移動,GS線上移,使相區向左上方縮小。

  Cr,Si含量足夠時,可使相區消失,得到F鋼。

  對共析溫度的影響1)奧氏體形成元素使GS線下沉,即降低A3點,同時也使共析溫度A1點降低。

熱處理設備課件14馬氏體相變(68頁)

  馬氏體的扁八面體間隙b);(2)馬氏體相變的無擴散性;馬氏體往往在母相的一定晶面上開始形成,這一定的晶面即稱為慣習面。

  馬氏體和母相的相界面,中脊面都可能成為慣習面。

  鋼中馬氏體加熱時,容易發生回火分解,從馬氏體中析出碳化物。

  在低中碳鋼、馬氏體時效鋼、不銹鋼、Fe-Ni合金中出現,形成溫度較高。

  片狀馬氏體的立體外形呈雙凸透鏡狀,多數馬氏體片的中間有一條中脊面,相鄰馬氏體片互不平行,大小不一,片的周圍有一定量的殘余奧氏體。

  馬氏體片互成交角,后形成的馬氏體片對先形成的馬氏體片有撞擊作用,接觸處產生顯微裂紋。

  由于通常選用較低的奧氏體化溫度,淬火后獲得的組織極細,光學顯微鏡較難分辨。

  除Co、Al外,其它合金元素均降低Ms點。

  碳或者合金元素固溶強化了奧氏體,s↑,使切變所需能量增高,Ms↓。

  塑性變形能促生馬氏體的最高溫度稱為Md點,高于此溫度的塑性變形將不會產生應變誘發馬氏體。

  ;在MsMd之間對奧氏體進行塑性變形,為向馬氏體轉變提供了機械驅動力,從而使相變可以在較高的溫度發生,即相當于升高了Ms溫度。

  少量塑性變形對馬氏體轉變有促進作用,而超過一定量的塑性變形將對馬氏體轉變產生抑制作用。

  ;當變形量小時,增加了奧氏體中有利于馬氏體形核的晶體缺陷。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5Cr15MoV馬氏體鋼的介紹了,奧氏體和馬氏體中.PPT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