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體相變理論和結構.ppt(問:什么是馬氏體不銹鋼?)

博主:adminadmin 2022-11-04 17:00:02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馬氏體相變理論和結構.ppt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問:什么是馬氏體不銹鋼?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本文導讀目錄:1、馬氏體相變理論和結構.ppt2、問:什么是馬氏體不銹鋼?3、S45500馬氏體時效硬化不銹鋼馬氏體相變理論和結構.ppt§4.6.3馬氏體的物理性能53-馬氏體的比容遠大于奧氏體鋼在淬火時要發生體積膨脹,產生內應力、變形、開裂。②馬氏體具有鐵磁性鋼在淬...

今天給各位分享馬氏體相變理論和結構.ppt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問:什么是馬氏體不銹鋼?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馬氏體相變理論和結構.ppt(問:什么是馬氏體不銹鋼?)

1、馬氏體相變理論和結構.ppt

2、問:什么是馬氏體不銹鋼?

3、S45500馬氏體時效硬化不銹鋼

馬氏體相變理論和結構.ppt

  4.6.3馬氏體的物理性能53-馬氏體的比容遠大于奧氏體鋼在淬火時要發生體積膨脹,產生內應力、變形、開裂。

  ②馬氏體具有鐵磁性鋼在淬火后,矯頑力升高,導磁率下降。

  馬氏體的形成53-圖4-13(a)板條馬氏體(b)片狀馬氏體4.3.2片狀馬氏體53-圖4-14片狀馬氏體示意圖{225}或{259}在中、高碳鋼,高鎳的Fe-Ni合金中出現,形成溫度較低。

  片狀馬氏體形成53-先形成的第一片馬氏體橫貫整個奧氏體晶粒,使后形成的馬氏體片的大小受到限制。

  后形成的馬氏體片,則在奧氏體晶粒內進一步分割奧氏體晶粒,所以后形成的馬氏體片越來越短小。

  片狀馬氏體的立體外形呈雙凸透鏡狀,多數馬氏體片的中間有一條中脊面,相鄰馬氏體片互不平行,大小不一,片的周圍有一定量的殘余奧氏體。

  53-慣習面:隨形成溫度的下降,由{225}變為{259},位向關系由K-S關系變為西山關系。

  亞結構為細小孿晶,一般集中在中脊面附近,片的邊緣為位錯。

  馬氏體片互成交角,后形成的馬氏體片對先形成的馬氏體片有撞擊作用,接觸處產生顯微裂紋。

  4.3.3影響馬氏體形態及其亞結構的因素53-(1)Ms點Ms點高形成板條馬氏體。

  C%↑→Ms↓板條M→板條M+片狀M→片狀M位錯M→孿晶M(2)奧氏體與馬氏體的強度53-圖4-15滑移和孿生的臨界分切應力與溫度的關系53-當馬氏體在較高溫度形成時,滑移的臨界分切應力較低,滑移比孿生更易于發生,從而在亞結構中留下大量位錯,形成亞結構為位錯的板條馬氏體。

  由于溫度較高,奧氏體和馬氏體的強度均較低。

  相變時,相變應力的松馳可以同時在奧氏體和馬氏體中以滑移方式進行,故慣習面為(111)。

  53-隨著形成溫度的下降,孿生的臨界分切應力較低,變形方式逐漸過渡為以孿生進行,形成亞結構為孿晶的片狀馬氏體。

  若奧氏體的S低于206MPa,應力在奧氏體中以滑移方式松弛。

  由于形成的馬氏體強度較高,應力在馬氏體中只能以孿生方式松弛,則形成慣習面為(225)的片狀馬氏體。

  若奧氏體的S超過206MPa,相變應力在兩相中均以孿生方式松弛,則形成慣習面為(259)的片狀馬氏體。

  4.3.4工業用鋼淬火馬氏體的金相形態53-C%<0.2%的低碳鋼、低碳低合金鋼,如20、15MnVB鋼等,組織為板條馬氏體,具有高強度、高韌性、低的冷脆轉化溫度。

  (1)低碳鋼中的馬氏體(2)中碳結構鋼中的馬氏體53-如45、40Cr鋼等,淬火后為板條馬氏體+片狀馬氏體的混合組織。

  由于通常選用較低的奧氏體化溫度,淬火后獲得的組織極細,光學顯微鏡較難分辨。

  (3)高碳工具鋼中的馬氏體53-如T8、T12鋼,為片狀馬氏體。

  通常采用不完全加熱淬火(在Ac1稍上加熱,保留一定量未溶滲碳體顆粒),獲得隱晶馬氏體+滲碳體顆粒的混合組織。

  4.4馬氏體相變熱力學53-T0為相同成分的馬氏體和奧氏體兩相熱力學平衡溫度,此時G→’0G→’稱為馬氏體相變驅動力。

  圖4-16自由能-溫度關系4.4.1相變驅動力53-相變化學驅動力用來提供切變能量、亞結構儲存能、膨脹應變能、共格應變能、界面能等,所以要有足夠大的相變驅動力。

  Ms點為奧氏體和馬氏體兩相自由能之差達到相變所需的最小驅動力(臨界驅動力)時的溫度。

  4.4.2影響鋼的Ms點的因素53-碳含量C%↑→Ms↓,Mf↓圖4-18Ms與碳含量關系A3無擴散轉變(1)奧氏體的化學成分53-合金元素除Co、Al外,其它合金元素均降低Ms點。

  解釋:碳或者合金元素降低A3點,降低奧氏體的自由能并提高馬氏體(過飽和鐵素體)的自由能,也降低了T0溫度,從而降低Ms點。

  碳或者合金元素固溶強化了奧氏體,s↑,使切變所需能量增高,Ms↓。

  (2)其它因素對Ms點的影響53-奧氏體的晶粒大小奧氏體晶粒細化→Ms↓晶粒細化→s↑→切變阻力↑→Ms↓彈性極限以內的應力多向壓應力阻礙馬氏體轉變,→Ms↓拉應力促進馬氏體轉變,。

問:什么是馬氏體不銹鋼?

  答:馬氏體不銹鋼本質上是鉻和足夠碳含量的合金,在硬化后轉變為馬氏體,一種扭曲的體心立方晶體結構。

  它們是磁性的,其配方能夠很好地響應熱處理。

  與非不銹鋼硬化鋼類似,可達到的最大硬度和強度與合金中的碳含量成正比。

  然而,合金中存在的鉻允許通過奧氏體化和空氣淬火(空氣硬化)在除最厚部分外的所有部分達到最大硬度。

  在溫和大氣環境中的耐腐蝕性極佳;比低碳鋼好很多倍;然而,在惡劣環境中,普通馬氏體不銹鋼并不像316L等高合金奧氏體不銹鋼那樣無腐蝕。

  當應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拉強度、蠕變和疲勞強度性能,以及高達約1200F的中等耐腐蝕性和耐熱性時,指定使用馬氏體不銹鋼。

  該等級的典型(歷史)用途包括刀具、渦輪發動機、石化設備、外科和牙科器械、剪刀、閥門、齒輪、凸輪和滾珠軸承。

  根據碳含量,馬氏體合金的抗拉強度可接近300ksi(2000Mpa)。

  最常見的410型可在淬火狀態下硬化至約200ksi(1400Mpa)。

  然而,回火操作通常用于增加延展性和降低脆性。

S45500馬氏體時效硬化不銹鋼

  S45500是一種馬氏體、時效硬化不銹鋼。

  這種合金代表了沉淀硬化不銹鋼領域的重大進步。

  S45500的屈服強度是標準304的三倍。

  它非常適合熱處理和制造,具有極高的屈服強度、良好的延展性和韌性。

  S45500在正常大氣中抗染色,在淡水中無腐蝕。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馬氏體相變理論和結構.ppt的介紹了,問:什么是馬氏體不銹鋼?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