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太原不銹鋼園區書記,以及太原不銹鋼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山西省晉城市屬于尖草坪區嗎
不屬于尖草坪區。
尖草坪區屬于山西省的太原市。
尖草坪區前身為原北郊區,隸屬于山西省太原市,位于太原市主城區北部,三山環抱、一水中分,轄9個街道、2個鎮、3個鄉,71個社區、77個行政村;總人口43.0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31萬人;總面積285.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41.6平方公里。尖草坪區工業基礎雄厚。區內有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北大學等十余所綜合性大學及科研院所。特別是我區與太鋼集團聯手打造的全國唯一的特色產業園區——太原不銹鋼產業園區,是全省唯一的省級特色開發區,也是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的領導團隊
董事會成員
李曉波先生:男,50歲,碩士,成績優異的高級工程師。現任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鋼集團”)董事長、黨委常委,本公司董事長、黨委常委。曾任太鋼集團初軋廠技術員、副段長、調度室主任、副廠長,太鋼集團生產處副處長、處長,本公司冷軋廠廠長,太鋼集團副總經理、總經理、黨委常委、副董事長,本公司副董事長。
楊海貴先生:男,58歲,碩研結業,正高級政工師。現任太鋼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黨委常委,本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黨委常委。曾任山西省輕工業廳秘書、省委組織部主任科員、副處長、正處級組織員,太鋼集團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黨委常委、董事,本公司監事會主席。
高祥明先生:男,51歲,碩士,高級工程師。現任太鋼集團副董事長、黨委常委、總經理,太鋼集團科協主席,本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常委。曾任太鋼集團機動處副科長、科長、處長助理,太鋼集團熱連軋廠廠長助理,太鋼集團機動處副處長、處長,太鋼集團總經理助理,太鋼集團董事、本公司副總經理。
張志方先生:男,51歲,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本公司董事、總經理。曾任太鋼集團二軋廠機械工段副段長、廠長助理,太鋼集團七軋廠副廠長,本公司冷軋廠副廠長,本公司冷軋廠廠長、黨委書記,本公司副總經理。
柴志勇先生:男,50歲,碩研結業,工程師。現任太鋼集團董事,本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曾任太鋼集團初軋廠生產科副科長、生產處處長助理、生產處副處長、初軋廠廠長,本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董事。
韓珍堂先生:男,48歲,碩士,高級會計師。現任太鋼集團董事、總會計師,本公司董事。曾任太鋼集團銷售處副科長、處長助理、副處長,太鋼集團財務處處長、計財部部長,本公司總會計師、董事會秘書。
李 成先生:男,81歲,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政府津貼的國家級專家,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現任中國特鋼協不銹鋼分會常務會長、北京科技大學兼職教授、本公司外部董事。曾任太鋼集團總工程師、總經理、董事長,本公司獨立董事。
田文昌先生:男,66歲,碩士,教授。現為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兼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刑事業務委員會主任,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特邀監督員,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中小企業國際合作促進會特約顧問,中國市場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律師協會實習律師培訓團成員,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審判新聞月刊常務理事,本公司獨立董事。曾任北京市律師協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國家檢察官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兼職教授,大連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鄭章修(C S TAY)先生:男,64歲,科學學士、工程技術學士、工商管理碩士(MBA)。現任本公司獨立董事。曾在比歐西集團旗下的新西蘭工業氣體公司和比歐西馬來西亞氧氣公司工作,曾任上海比歐西總經理、天津比歐西總經理、撫順比歐西總經理、太鋼比歐西總經理,比歐西中國PGS 總裁、比歐西北亞區主要客戶總裁、比歐西大型供氣中國事業部高級業務總監等高級職位,林德大中華區大型管道氣體業務-化工部總裁,林德大中華區大型氣體業務總監。
張文魁先生:男,50歲,博士。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本公司獨立董事。曾任大連電磁廠助理工程師,長沙電磁廠工程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室主任。
戴德明先生:男,51歲,博士,教授。現任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教授,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監事,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本公司獨立董事。曾任中南財經大學會計系助教、講師,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會計系主任。
監事會成員
韓瑞平先生:男,50歲,在職研究生,高級政工師。現任太鋼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董事、黨委常委,本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黨委常委、監事會主席。曾任太鋼集團團委書記、太鋼集團熱連軋廠黨委書記、太鋼集團紀委副書記。
侯秀萍女士:女,44歲,研究生學歷,高級會計師。現任本公司監事,太鋼集團計財部副部長。曾任公司計財部會計科科長、公司計財部部長助理。
劉千里先生:男,49歲,大專學歷,高級政工師。現任本公司監事,冷軋廠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曾任太鋼集團七軋廠機動科技術員、七軋廠辦公室主任,本公司冷軋廠辦公室主任。
經理層成員
張志方先生:男,51歲,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本公司董事、總經理。曾任太鋼集團二軋廠機械工段副段長、廠長助理,太鋼集團七軋廠副廠長,本公司冷軋廠副廠長,本公司冷軋廠廠長、黨委書記,本公司副總經理。
柴志勇先生:男,50歲,碩研結業,工程師。現任太鋼集團董事,本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曾任太鋼集團初軋廠生產科副科長、生產處處長助理、生產處副處長、初軋廠廠長,本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董事。
謝力先生:男,53歲,碩士,高級工程師。現任本公司副總經理。曾任太鋼集團設計院計劃科科長、院長助理兼計劃科科長,太鋼集團熱連軋廠副廠長,太鋼集團設計院副院長,太鋼集團重點工程辦公室主任,太鋼集團總經理助理。
王百東先生:男,52歲,大學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現任本公司副總經理。曾任太鋼集團第二煉鋼廠自動化工段技術員、副段長、段長,太鋼集團第二煉鋼廠副廠長、廠長,本公司總經理助理。
楊貴龍先生:男,48歲,大學專科學歷,會計師。現任本公司總會計師。曾任太鋼集團初軋廠財務科會計,太鋼集團財務處成本科成本員,太鋼集團熱連軋廠財務科副科長、科長,中國國際鋼鐵制品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總會計師,福州福原經濟技術聯合公司總經理,深圳晉園不銹鋼有限公司負責人,太鋼集團計財部部長,本公司監事。
高建兵先生:男,37歲,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本公司副總經理。曾任天津太鋼天管不銹鋼有限公司經理,本公司制造部部長,本公司制造與質量管理部部長。
未來的太原會向北發展嗎?
太原會向北邊發展嗎?對于這個問題,絕大多數的太原市民的答案是肯定的,太原市的發展方向是"南移西進,外加東擴",不會向北發展的。對于大家討論的熱點問題,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見。
1、尖草坪區是一個生態敏感的地區,很多屆市區政府基本都是采取謹慎的態度看待長遠發展規劃,穩字貫穿始終,不大敢提出明確的規劃,現實和 歷史 責任太沉重啊。
首先,北部是汾河上游,又是太原市的水源地,包括太原等四市在內的上千萬人口的吃水安全可是大如天啊!稍有差錯,那就是掉了腦袋也無濟于事,根本不能用金錢衡量,那是關乎汾河流域中下游太原、晉中、臨汾和運城四市人民的生存大事。沒有想清楚的事最好不做。
第二,北部又是太原的空氣污染源。站在汾河橋上向北望去,太鋼和二電大煙囪就是北部最明顯的地標,簡直大煞風景,對不起美麗的汾河。
太鋼和二電的環保投資是巨大的,近幾年沒聽說有什么新項目上馬,大把資金投在減少排放上了。不用說其他,單就禁止 汽車 運煤一個改變,單位成本就大幅升高。說的再白點,尖草坪區每年投的資是巨大的,不亞于其他區,只是大多數都花在環保上了。
尖草坪就如山西全省的今天,環保壓力巨大。別的地方只考慮發展就行了,但尖草坪卻要背負沉重的負擔,去跑步追趕先進者,難啊。
第三,不少市民提出把太鋼和二電趕出太原市,這是個好想法,畢竟鋼廠環保再好也比不上一個餅干廠,但只是時機不成熟。目前還沒有能夠代替它們財政地位的公司,沒有這千億級的產業,只有三千多億經濟體量的太原市怕是真的連路都修不起了,何談發展;北部城區幾百萬人的冬季集中供暖還得靠它們;太原人民的用電還得指望他們;城北地區的生產生活污水的回收處理也得靠它們。
杭州能把杭鋼趕走,石家莊能把石鋼趕走,濟南能把濟鋼趕走,上海能把寶鋼不銹趕走,可是太原市的確暫時不敢把太鋼趕走。
只有希望新興產業迅速崛起替代它們,但真的太難了,否則早就有人干了,絕對等不到今天。
2、北部區域集中了很多兵工廠,都屬于央企,至今仍承擔重要型號的研制工作,目前存在轉型發展困難的局面。下一步圍繞軍民融合入園發展等政策,也許會有靚麗的成就,但困難依舊很大。
3、北部只能以犧牲局部利益為代價,換取太原市的 健康 發展。但北部區域是塊寶地,上風上水,潛力巨大有待挖掘。再過十年,你還愿意住在長風街嗎?
太原周邊可大規模開發土地在南邊!
國家城市群規劃,晉中城市群劃入京津冀城市群,遠水不解近渴,應該優先發展太原周邊都市圈
1.目前北部有一些軍工企業和電廠,在規劃上一直是以生態保護為主。
2.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陽曲和清徐的撤縣設區也已經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北部應該會迎來大的發展機遇。
3.北部的城市發展和定位肯定不同于城市南部等新區建設,由于處于太原市上風上水的區域,對于產業的引入,建設規模肯定會進行控制。
4.北部未來可能會是太原市軍民融合示范建設園區,依托中北大學和現有企業發展,提升北部活力。
如果太原市往北發展的話南郊區的房子可真的不值錢了。由此可以判斷近兩年不會。或者說南郊的房子沒有賣完是不會向北發展的。北城是老城區。生活比較方便而且人氣很旺,是住人的好地方。北城發展起來以后誰還會到南郊住由墓地改造起來的小區呢?小的時候在南郊的北張村,親賢村以南的墳地太怕人了。鬧鬼的傳言現在想起來都害怕。
太原一定會向北發展。
首先,得弄清楚一個概念,太原北部是指的哪一塊?泛指應該包括陽曲縣、婁煩縣在內的太原北部,如果是狹隘的范圍那就是作為城區的尖草坪地區。其實無論從產業轉型方面還是從生態保護方面,太原都一定會向北部發展,或者說不會放棄對太原北部的發展。
婁煩縣是因為要保護水源地的原因,不允許大力發展工業,婁煩提出要打造“省城后花園、避暑清涼地、綠色大氧吧”,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未范縣。不說其他,單單從環保的角度來說,太原市就不可能拋下婁煩,對于婁煩的投入只會加大,不會減少。而且環保和生態保護本身就是大課題、大產業,婁煩只要把這個文章做好,日子就不會太差。而且婁煩朝著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生態功能區的方向邁進,會大有前途。
產業轉型上,山西綜改區在陽曲縣有一塊園區,可以預見,未來陽曲縣將會是太原的又一個投資熱土,致力打造新能源、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六大產業集群;文化 旅游 方面,陽曲向全域 旅游 發展,經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共登錄不可移動文物579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0余處。館藏文物450件。近年開發有青龍古鎮,太原方特也落戶陽曲并將于2021年開業。并且陽曲縣離太原市區近,有豐富的土地資源,目前正承接太原市各大企業“退城入園”,會帶去眾多的人口和投資,陽曲縣會成為太原北部重點發展和投資的地區之一。
尖草坪地區,2017年“五村聯拆”創造了太原城中村拆遷改造新模式,“三給片區”整體拆遷,整體規劃,整體建設,是太原市重點打造的城市副中心,低密度住宅區。加之地鐵3號線重點連接草坪區與萬柏林、晉源、小店,更會使“三給片區”成為今后的重點發展區域,同時也是草坪區發展的重點,也是太原市目前公園最多的一個片區。太原投資10個億建設中國科學院大學太原能源材料學院,將會極大提升太原人才聚集、 科技 創新能力,也會極大提升尖草坪區的整體形象。
太原中北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即原來的太原不銹鋼產業園,更名意味著產業的調整,調整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制造,太原中北高新區軟件產業園一期亦落戶,中北高新區作為唯一市屬省級開發區,有望成為又一個比肩省綜改區的園區。同時草坪區還提出依托上風上水的優勢,建設北部康養新城;境內有江陽、興安、新華等軍工企業,將打造“軍民整合創新示范基地”,尖草坪區未來可期。
太原一直以來就秉持“南移西進、北展東擴”的發展理念,結合強省會戰略,結合太原北部三個縣區的情況,太原一定會向北發展,況且作為省會城市,從擴大城市框架、提升綜合實力、提高資源集中度、提升首位度上來說,太原都不會放棄北部,在實力提升的同時,會一直向北部發展。
北面屬于老城區,首先老舊居民區眾多,人口密集,這幾年向南面發展同時,北面人口也逐步向南遷移的一部分,當然僅限于經濟條件較好的市民,北面老太原眾多,貧困市民也比較多,地理位置毋庸置疑,雖說南面地理位置也很好,但不是一個概念,畢竟老太原的底蘊還是集中在北面尤其是解放路,新建路,桃園路,這三條路可謂是老太原聚集地,雖說機關單位學校醫院,很多在南面建立的分院分校,但是不得不承認就目前來說,這些資源的根基還是在迎澤區和杏花嶺區,尤其是杏花嶺區這幾個資源最為豐富,這是南面無法比的,北面的問題在于老舊小區的拆遷安置,還有一個就是太鋼,太鋼雖說為太原經濟作出的貢獻很大,也是太原工業老大,但是阻礙了北面的發展,太鋼員工家屬以及廠區都是一個龐大的體量,搬遷改造難度極大,北面想要發展太鋼搬遷是必須的,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但是我覺得北面遲早要有大動作,畢竟屬于老城區
說到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肯定的說,北邊發現和南邊著重點不一樣,太鋼和二電兩個大企業已經決定了,但是隨著陽曲縣的高速發展,北城也會日益繁華,兩大工廠看似污染,實際廢氣直飄南邊,數據顯示,上蘭村空氣指標常年第一,由此可以確定,風往南飄,山大醫院、太原市養老院…都在最北,將來的最北城發現應該是別墅、養老,甚至是富人區!道聽途說,其實咱在很多年前太原就有個大規劃,為啥北城石料廠多,當時就是要把北山開出個大缺口,這樣就南北通風了,霧霾就不會存在了,但隨著國家環保的問題,石料廠逐步取締,項目就此擱淺了!
要想心存百年的戰略眼光。第一從太原北面說起,太原北面地處太原的風水:位置。上有供百萬人口的吃喝水庫和重污染的大太鋼以及二電廠:和化工單位嚴重制約了百萬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地處黃土高原一年有半年的西北風再嚴重影響城市的環境風貌和生活質量。吃水‘大氣都成問題應將電廠,太鋼,化工單位從新規劃尋找不能載種養殖的禿廢平整山溝納入規劃。并將騰殖之地規劃山林醫院和人宜住環境。第二:從東部環境看北京天津石家莊的交通新近劃規的雄安都將嚴重制約太原的發展阻礙太原的大躍進步伐,只有把晉中和太原大合拼才是唯一的百年大計。在發展人才戰略和百年規劃的前提大背景下逐步向太原南部發展擴大城市面積統籌部暑合理安排就象耿市長放眼干里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到203O年)趕上其它較發達的城市。
太原會不會向北發展,答案是:會,只是發展步伐以及項目投資力度肯定及勢頭正盛的綜改區。政府規劃的發展藍圖是南移西進,北展東擴,從太原方特落址陽曲,不銹鋼園區改組中北高新區,上蘭科教片區的投入,足可以看出太原向北發現的決心,只是受各種不可抗因素限制,不得不減緩向北投入的力度。
首先從地形上看。太原三面環山,只有城南有開闊的太原盆地,城市要發展,需要引進項目,而項目離不開平整的土地。所以,小店、晉源、清徐,無疑是最合適得選擇。
其次:太原城北本還有大片土地尚未開發,可惜十里太鋼如同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加上二電廠、各種化工廠遍布,造成居住環境差,各種房產商更愿意去城南郊區開發,所以造成老城區青壯力流失,整個老城區死氣沉沉,缺乏活力。
最后城區要發展,城區面積要擴大,需要人口的注入,北城屬于老城區,人口密度大,城市病凸顯,所以人口需要分流,而城南大片土地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從省市大批行政企事業單位的南遷,綜改區5大中心的開建,磁懸浮列車南聯清徐,足可以看出政府未來十年的發展重心。
也許再過許多年,南面的土地也接近飽和,而城北的大批住宅已經超齡,太鋼等大型企業,或者是因為環保、或者是因為發展需要,搬遷到了更適合的地方,那么北城的大片土地,或
將來迎來她的涅槃。
太原的發展思路是:南移西進,北展東擴。南移,是指太原的城市中心和重心在城市布局上要南移,畢竟太原地形是三山夾一川,只有南面是晉中盆地的廣闊空間,做強做大省會太原,必須也只能向南發展。西進,主要源于原先太原老城和市中心在河東,河西原先布局主要是工廠企業,現在騰籠換鳥和產業置換,河西有不錯的優質空間。北展,主要是針對原北郊區,現在的尖草坪區和部分杏花嶺區。由于城市中心和重心的南移,特別是交通樞紐的南移,北面又有超大企業太鋼居中,太原北部發展受限。北展只有兩條路,一是太鋼污染產能的搬遷(科研及三產不必搬),二是汾河出山口的濕地生態公園的建設。同時做大做強高品質的以中北大學為中心的 科技 產業。東擴,是太原市杏花區和迎澤區不得已的發展取向,特別是迎澤區,由于九八年不科學的扭曲的區劃,把原先山西首個億元區——南城區人為地劃小(三分之二的城區劃給小店區),導致迎澤區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只能東擴過鐵路線上東山,產業發展嚴重滯后。東擴空間有限,迎澤區今后的發展只能等待下一次區劃,至少南到長風街。畢竟小店區南有廣闊空間,并有省綜改區加持。太原發展最終的出路在于劃回榆次、太谷、甚至交城,南移的步伐不能停,更不能慢。否則,就再沒有機會與中部其它五省會或周邊省會競爭了!只能等被邊緣化。省會太原尚且如此,省內其它地市更沒地位了,只配給周邊省會城市打工了!山西,加油!太原!加油!!!
李小波市長太原新任市長
2019年1月15日,太原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宣布省委決定,李曉波同志任太原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同日,太原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舉行。會議決定任命李曉波為太原市副市長,作出關于李曉波代理太原市市長的決定。
李曉波,男,漢族,1963年2月生,內蒙古清水河人,1984年8月參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工程碩士、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1980.09-1984.08 北京鋼鐵學院金屬壓力加工專業學習
1984.08-1987.02 太原鋼鐵公司初軋廠技術員
1987.02-1990.10 太原鋼鐵公司初軋廠精整工段副工段長
1990.10-1993.04 太原鋼鐵公司初軋廠生產調度室主任
1993.04-1995.01 太原鋼鐵公司初軋廠副廠長
1995.01-1996.06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處副處長
1996.06-1997.06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處處長
1997.06-1998.03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七軋廠廠長
1998.03-1998.06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七軋廠廠長、黨委書記
1998.06-1999.07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不銹鋼公司董事,七軋廠廠長、黨委書記
1999.07-2000.04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不銹鋼公司董事,不銹冷軋廠廠長、黨委書記
2000.04-2000.12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不銹冷軋廠廠長、黨委書記
2000.12-2001.12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2001.12-2002.03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2.03-2008.04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2000.07-2005.06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在職學習,獲工程碩士學位;2003.09-2005.06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在職學習,獲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8.04-2008.05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08.05-2015.05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5.05-2017.12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2017.12-2018.01 山西省經信委黨組書記
2018.01-2019.01 山西省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省經信委主任、黨組書記
2019.01 山西省太原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太原不銹鋼園區書記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太原不銹鋼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太原不銹鋼園區書記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