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

博主:adminadmin 2022-11-16 01:06:08 條評論
摘要: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以及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以及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為什么磁石不能吸不銹鋼?

1、磁石不是完全不能吸不銹鋼,不銹鋼是合金鋼,是在鋼中摻入微量的鎳、鉻等成分,如:CrNi18Ti9(一鉻十八鎳九鈦)。因此,鎳鉻含量不同的不銹鋼就能顯示出不同的吸引力。

2、磁鐵的成分是鐵、鈷、鎳等原子,其原子的內部結構比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鐵種類:形狀類磁鐵:方塊磁鐵、瓦形磁鐵、異形磁鐵、圓柱形磁鐵、圓環磁鐵、圓片磁鐵、磁棒磁鐵、磁力架磁鐵,屬性類磁鐵:釤鈷磁體、釹鐵硼磁鐵、鐵氧體磁鐵、鋁鎳鈷磁鐵、鐵鉻鈷磁鐵,行業類磁鐵:磁性組件、電機磁鐵、橡膠磁鐵、強力磁鐵、塑磁等等種類。磁鐵分永久磁鐵與軟磁,永久磁鐵是加上強磁,使磁性物質的自旋與電子角動量成固定方向排列,軟磁則是加上電流(也是一種加上磁力的方法) 等電流去掉軟鐵會慢慢失去磁性。

3、不銹鋼(Stainless Steel)是不銹耐酸鋼的簡稱,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的鋼種稱為不銹鋼;而將耐化學腐蝕介質(酸、堿、鹽等化學浸蝕)腐蝕的鋼種稱為耐酸鋼。由于兩者在化學成分上的差異而使他們的耐蝕性不同,普通不銹鋼一般不耐化學介質腐蝕,而耐酸鋼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

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

不銹鋼是含鎳的,由于鎳是抗磁性元素,所以磁鐵不吸不銹鋼。

鋼中含鉻量大于12.5%以上,具有較高的抵抗外界介質(酸、堿鹽)腐蝕的鋼,稱為不銹鋼。根據鋼內的組織狀況,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型、鐵素體型、奧氏體型、鐵素體—奧氏體型,沉淀硬化型不銹鋼,依據國家標準GB3280—92規定,共有55個規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較多的奧氏體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鎳不銹)和馬氏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不銹鐵)兩大類。奧氏體型不銹鋼典型的牌號為0Cr18Ni9,即“304”和1Cr18Ni9Ti。

擴展資料:

磁鐵發現

磁鐵不是人發明的,是天然的磁鐵礦。古希臘人和中國人發現自然界中有種天然磁化的石頭,稱其為“吸鐵石”。這種石頭可以魔術般的吸起小塊的鐵片,而且在隨意擺動后總是指向同一方向。早期的航海者把這種磁鐵作為其最早的指南針在海上來辨別方向。

最早發現及使用磁鐵的應該是中國人,也就是利用磁鐵制作“指南針”,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不銹鋼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不銹鐵

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較多的奧氏體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鎳不銹)和馬氏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不銹鐵,但不科學,易誤解,應回避)兩大類:

奧氏體型不銹鋼由于在鋼中加入較高的鉻和鎳(含鉻在18%左右,Ni在4%以上),鋼的內部組織呈現一種叫奧氏體的組織狀態,這種組織是沒有導磁性的,不能被磁鐵所吸引。

鋼鐵的奧氏體組織在770攝氏度以上失去鐵磁性。不銹鋼中加入大量的合金,使部分不銹鋼的奧氏體相區擴大到室溫。這種奧氏體不銹鋼不具有鐵磁性。

如何去304不銹鋼鑄件的磁性:

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最大不超過1.2%,有些鋼的W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鉻),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鋼才有耐蝕性。因此,不銹鋼一般Cr(鉻)含量至少為10.5%。不銹鋼中還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不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最大不超過1.2%,有些鋼的W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

為什么有的不銹鋼可以用磁鐵吸住?而有些卻吸不住?

首先解釋 具有順磁性 概念

順磁性是一種弱磁性。順磁(性)物質的主要特點是原子或分子中含有沒有完全抵消的電子磁矩,因而具有原子或分子磁矩。但是原子(或分子)磁矩之間并無強的相互作用(一般為交換作用),因此原子磁矩在熱騷動的影響下處于無規(混亂)排列狀態,原子磁矩互相抵消而無合磁矩。但是當受到外加磁場作用時,這些原來在熱騷動下混亂排列的原子磁矩便同時受到磁場作用使其趨向磁場排列和熱騷動作用使其趨向混亂排列,因此總的效果是在外加磁場方向有一定的磁矩分量。這樣便使磁化率(磁化強度與磁場強度之比)成為正值,但數值也是很小,一般順磁物質的磁化率約為十萬分之一(10-5),并且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

具有一定量的鐵素體或馬氏體含量的鋼都具有順磁性

不銹鋼的磁性與成分、內部組織和加工硬化、熱處理有關。馬氏體、鐵素體均有磁性,奧氏體固溶化熱處理后無磁性,但加工后就有一定的磁性,磁性大小與成分(即加工硬化性)和加工量有關,加工硬化性和加工量越高,磁性越大。奧氏體+鐵素體系具有鐵素體的性質,具有磁性;析出硬化系(或叫沉淀硬化系)在退火后無磁性,析出硬化熱處理后郊游了磁性。

根據鐵碳合金狀態圖碳溶于-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稱固溶體(或相),也稱奧氏體。它是有限固溶體,最大溶碳量為2.11%。奧氏體有良好的塑性,但強度不高,沒有磁性。

還有奧氏體不銹鋼加熱后具有一定的導磁性,因為生成了相。相為拓撲密堆結構,具一定磁性。

有些奧氏體加工后也存在一定的順磁性,是因為奧氏體不銹鋼板材加工變形量比較大的情況會出現形變馬氏體,有帶磁現象出現。

需要糾正一下,物質的磁性從大的可以分為順磁、抗磁、鐵磁、亞鐵磁、反鐵磁性。

而其中鐵磁性材料包括了永磁材料(或硬磁)和軟磁材料。硬磁、軟磁的分類就是靠矯頑力區分的。正因為在外場下,磁體本身的磁矩不會改變方向,所以叫做硬磁,如SmCo系,NdFeB系;相對的,那些很容易隨著外部磁場改變自身磁矩的(也就是矯頑力小)就說是軟磁,如硅鋼、坡莫合金(Fe-Ni)等。

磁導率的概念:當外部有磁場提供時,磁體本身內部的磁矩多少會轉向外部磁場方向(磁疇分布改變),那么外磁場大小H與磁矩轉動后的磁體磁場M的加和比上磁矩轉動前外磁場H0的值(也就是(H+M)/H)為相對磁導率。

如此看來,矯頑力越小,磁矩就越容易轉向外場方向,M值越大,那么H+M/H當然也就大了。永磁磁矩基本不隨外場改變,所以M趨于0,相對磁導率就接近于1;軟磁就一千以上了……

關于永磁里面參雜軟磁,不好說,需要看具體永磁材料的組織,以及磁硬化機理。不過目前在研究中的納米晶耦合NdFeB材料好像確實是永磁相和軟磁相都有。

不銹鋼可分為:

馬氏體不銹鋼(如410) — 高鉻(12%),導磁,可通過熱處理改善強度和硬度。

鐵素體不銹鋼(如405、403)— 導磁,不可通過熱處理來改善強度和硬度。

奧氏體不銹鋼(如200、300系列)— 不導磁(或弱磁性),不可通過熱處理來改善強度和硬度。

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329)— 高強度,比奧氏體不銹鋼具有更好的耐腐蝕性。

不太穩定的304不銹鋼有可能有磁性

304鋼也會有磁性 有沒磁性不能判斷不銹鋼的優劣

人們常以為磁鐵吸附不銹鋼材,驗證其優劣和真偽,不吸無磁,認為是好的,貨真價實;吸者有磁性,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極其片面的、不切實的錯誤的辨別方法。

不銹鋼的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幾類:

1、奧氏體型:如304、321、316、310等;

2、馬氏體或鐵素體型:如430、420、410等;

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或鐵素體是有磁性的。

通常用作裝飾管板的不銹鋼多數是奧氏體型的304材質,一般來講是無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工狀態不同也可能出現磁性,但這不能認為是冒牌或不合格,這是什么原因呢?

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而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于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號的鋼帶,生產76管,無明顯磁感,生產9.5管。因泠彎變形較大磁感就明顯一些,生產方矩形管因變形量比圓管大,特別是折角部分,變形更激烈磁性更明顯。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鋼的磁性,可通過高溫固溶處理開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從而消去磁性。

特別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的磁性,與其他材質的不銹鋼,如430、碳鋼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也就是說304鋼的磁性始終顯示的是弱磁性。

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不銹鋼帶弱磁性或完全不帶磁性,應判別為304或316材質;如果與碳鋼的磁性一樣,顯示出強磁性,因判別為不是304材質。

為什么磁鐵吸不了不銹鋼?

磁鐵能不能吸起一個東西和被吸東西的磁導率有關,而磁導率和磁疇是相關的,自然界的各種元素中,鎳的磁導率最高,然后是鈷,再次之是鐵,其他的物質例如銅也有一定的磁導率,但是非常低,使我們感覺不到而已,不是含鐵的東西都可以被磁石吸起來,不銹鋼屬于合金即在鐵的基礎上又添加了鉻和鎳如1Cr13就是添加了Cr,310不銹鋼即Cr25Ni20Si2就添加了Cr和Ni以及Si,304不銹鋼即1Cr19Ni19Ti就添加了Cr和Ni以及Ti.......這樣一來就改變了原來的磁疇排列方式,磁導率降低,甚至于我們的手感覺不到,所以我們覺著不吸.

關于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和磁鐵為什么不吸不銹鋼?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