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不銹鋼生產工藝流程,以及不銹鋼的生產流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那位懂得不銹鋼板的生產工藝流程?
1 .不銹鋼板工藝流程
不銹鋼板工藝流程:如果是退火的不銹鋼應先用NG-9-1化學去黑皮,有油污的先用NZ-B除油王去油→水洗→電解精拋光(此液為工作液直接使用,溫度 60~80℃,工件掛陽極,電流Da:20~15A/dm2,陰極為鉛—銻合金(含銻8%)時間:1~10分鐘,拋亮為止)→水洗→5~8%鹽酸退膜(室溫:1~3秒)→水洗→吹干。
注:夾具用鋁或鈦金屬,要求導電性能良好;新溶液通電處理老化后才使用。
不銹鋼表面工藝流程:
不銹鋼所具有的多種表面加工拓寬了它的應用領域,不同的表面加工使不銹鋼表面各異,使其在應用中各具獨到之處。
腐蝕環境要求光滑的表面是因為表面光滑不容易積垢。污垢的沉積會使不銹鋼生銹甚至造成腐蝕。
在寬敞的大廳中,不銹鋼是電梯裝飾板最常用的材料,表面的手印雖然可以擦掉,但影響美觀,所以最好選用合適的表面防止留下手印。
衛生條件對許多行業是很重要的,例如,食品加工、餐飲、釀造和化工等,在這些應用領域,表面必須便于每天清洗,而且經常要用化學清洗劑。
不銹鋼是這方面的最佳材料,在公共場所,不銹鋼的表面經常會被胡寫亂畫,但是,它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可以將它們清洗掉,這是不銹鋼優于鋁的一個顯著特點。鋁的表面容易留下痕跡,往往很難去掉。清理不銹鋼表面時應順著不銹鋼的紋路清理,因為有些表面加工的紋路是單向性的。
不銹鋼最適用于醫院或其它衛生條件至關重要的領域,如:食品加工、餐飲、釀造和化工,這不僅是因為它便于每天清洗,有時還要使用化學清洗劑,而且還因為它不易滋生細菌。試驗表明不銹鋼在這方面的性能與玻璃和陶瓷相同。
不銹鋼給人一種自然的堅固亮麗之感,其自然色彩柔和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顏色
2.表面加工的基本種類
可以用于不銹鋼的表面加工大致有五種,它們可以結合起來使用,變換出更多的最終產品。
五個種類有:軋制表面加工、機械表面加工、化學表面加工、網紋表面加工和彩色表面加工。
還有一些專用的表面加工,不過無論指定哪一種表面加工,都應遵循以下步驟:
①與制造廠家一起商定需要的表面加工,最好準備一個樣品,作為今后批量生產的標準。
②大面積使用時(如復合板,必須保證所用的基底卷板或卷材采用的是同一批次。
③在許多建筑應用中,如:電梯內部,盡管手印可以擦掉,但很不美觀。如果選用布紋表面,就不那么明顯了。
在這些敏感的地方一定不能使用鏡面不銹鋼。
④選擇表面加工時應考慮到制作工藝,例如:為了除去焊珠,可能要對焊縫進行修磨,而且還要恢復原有的表面加工。
花紋板很難甚至無法滿足這一要求。
⑤對于有些表面加工、修磨或拋光的紋路是有方向性的,被稱為單向的。如果使用時使這種紋路垂直而不是水平,污物就不易附著在上面,而且容易清洗。
⑥無論采用哪種精加工都需要增加工藝步驟,因此要增加費用,所以,選擇表面加工時要慎重。因此,建筑師、設計人員和制造廠家等有關人員需要對不銹鋼的表面加工有所了解。通過彼此之間的友好合作和相互交流,一定會獲得所期望的效果。
⑦根據我們的經驗,我們不建議使用氧化鋁作磨料,除非在使用過程中十分小心。最好是使用碳化硅磨料。
3.標準表面加工許多種表面加工一直是采用編號或其它分類方法表示、它們都被編入了有關的標準中,如:英國標準BS1449和美國鋼鐵協會不銹鋼生產者委員會標準。
4.軋制表面加工板材和帶材有三種基本的軋制表面加工,它們是通過板材和帶村的生產工藝表示的。
No.1:經過熱軋、退火、酸洗和除鱗。處理后的鋼板表面是一種黯淡表面,有點粗糙。
No.2D:比N0.1表面加工好,也是黯淡表面。經過冷軋、退火、除鱗,最后用毛面輥輕軋。
No.2B:這是建筑應用中最常用的,除在退火和除鱗后用拋光輥進行最后一道輕度冷軋外,其它工藝與2D相同,表面略有些發光,可以進行拋光處理。
No.2B光亮退火:這是一種反射性表面,經過拋光輥軋制并在可控氣氛中進行最終退火。光亮退火仍保持其反射表面,而且不產生氧化皮。
由于光亮退火過程中不發生氧化反應,所以,不需要再進行酸洗和鈍化處理。
5.拋光表面加工
No.3:由3A和3B表示。
3A:表面經過均勻地研磨,磨料粒度為80~100。
3B:毛面拋光,表面有均勻的直紋,通常是用粒度為180~200的砂帶在2A或2B板上一次拋磨而成。
No.4:單向表面加工,反射性不強,這種表面加工可能在建筑應用中用途最廣。其工藝步驟是先用粗磨料拋光,最后再用粒度為180的磨料研磨。
No.6:是對No.4的進一步改進,是在磨料和油介質中用坦皮科拋光刷拋光No.4表面。英國標準1449中沒有該表面加工,但在美國標準中可以查到。
No.7:被稱為光亮拋光,是對已經磨得很細但仍有磨痕的表面進行拋光。
通常使用的是2A或2B板,用纖維或布拋光輪和相應的拋光膏。
No.8:鏡面拋光表面,反射率高,通常被稱為鏡面表面加工,因為它反射的圖像很清晰。
用細磨料對不銹鋼連續拋光,然后再用非常細的拋光膏打磨。
在建筑應用中應該注意的是這種表面如果用在人員流動量較大或人們經常觸摸到的地方會留下手印。
手印當然可以擦掉,但有時影響美觀。
官方標準和文獻中描述的表面加工只是一般性的介紹,樣本才能最直觀地表示表面加工的種類。拋光或金屬精加工廠家將提供各種表面加工的樣品,用戶應同他們進行討論。
6. 表面粗糙度
軋制表面加工和拋光表面加工的分類是說明能夠達到的程度,另一個有效的表示方法是測量表面粗糙度。標準的測量方法被稱為CLA(中心線平均值),測量儀在鋼板表面橫向移動,記錄下峰谷的變化幅度。CLA的編號越小,表面越光滑。從下表中的表面加工和CLA編號可以看出不同等級的最終結果。
不銹鋼板生產工藝
一、不銹鋼粗鋼冶煉工藝流程
目前世界上生產不銹鋼的冶煉工藝主要分為一步法、二步法和三步法,以及新型一體化生產方法。一步法冶煉為:鐵水+AOD(氬氧精煉爐) ;二步法為:EAF(電弧爐)+AOD(氬氧精煉爐)。三步法為:EAF(電弧爐)+AOD(氬氧精煉爐)+ VOD(真空精煉爐)。除了傳統的幾種生產工藝,目前一體化生產工藝,即從鐵水直接到不銹鋼的生產工藝,也被很多企業采用,生產流程為:RKEF(回轉窯電爐)+AOD(氬氧精煉爐)。
二、不銹鋼熱軋工藝流程
不銹鋼熱軋工藝是以板坯(主要為連鑄坯)為原料,經加熱后由粗軋機組及精軋機組制成帶鋼。從精軋最后一架軋機出來的熱鋼帶通過層流冷卻至設定溫度,由卷取機卷成鋼卷,冷卻后的鋼卷外表有氧化皮,呈現黑色,俗稱“不銹鋼黑皮卷”。經過退火酸洗,去掉氧化表面,即為“不銹鋼白皮卷”,不銹鋼市場流通的大部分熱軋產品為不銹鋼白皮卷。具體不銹鋼熱軋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三、不銹鋼冷軋工藝流程
在不銹鋼熱軋之后,部分不銹鋼熱軋品直接被下游使用,部分熱軋產品需要繼續加工成冷軋之后再使用。
不銹鋼冷軋,多采用熱軋厚度在3.0-5.5mm厚度的不銹鋼熱軋產品,經過冷軋設備的壓延加工之后,生產成不銹鋼冷軋產品。當前不銹鋼冷軋主要生產工藝為兩類:不銹鋼單機架冷軋、不銹鋼多機架冷軋。具體生產流程如下圖:
在不銹鋼經過冷軋之后,需要經過退火和酸洗機組。冷軋后的不銹鋼退火,是通過再結晶的過程消除加工硬化而達到軟化的目的;酸洗的目的一是去掉退火過程中在鋼帶表面形成的氧化層,二是對不銹鋼表面進行鈍化處理,提高鋼板耐蝕性。
不銹鋼管的生產流程是怎樣的
不銹鋼管生產的全過程:
一、壓延、退火
將工件加熱到預定溫度,保溫一定的時間后緩慢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退火的目的在于:
①改善或消除鋼鐵在鑄造、鍛壓、軋制和焊接過程中所造成的各種組織缺陷以及殘余應力,防止工件變形、開裂。
②軟化工件以便進行切削加工。
③細化晶粒,改善組織以提高工件的機械性能。④為最終熱處理和制管作好組織準備
二、分條
不銹鋼板卷的分條是將不銹鋼板卷,剪裁成相應的寬度,從而進行進一步的深加工和制管,分條的過程需注意分條刀對板卷的刮傷,分條的寬度和誤差,另外分條關系到制管工藝,分條的披風和毛刺對于制管工藝至關重要。
三、焊接
不銹鋼管最重要的一道工藝,不銹鋼主要采用氬弧焊接和等離子焊接,氬弧焊接保護氣體是純氬氣,主要焊接3mm以下的不銹鋼管,等離子焊接有著較強的穿透力,主要焊接5-8mm的不銹鋼管。
四、焊道打磨
不銹鋼管焊接的過程中,需要對外表的焊道就行相應的拋光和水冷卻處理,對于焊道先進行水冷卻后,直接用水磨機打磨焊道至平整,一般視不銹鋼管的厚度添加3-5組水磨機,進行焊道的打磨和修整。
五、整形
不銹鋼焊管的工藝叫擠壓式生產,所有的方管和矩形管,最初都是由圓管而來,通過生產周長相同的圓管然后再擠壓成相應的方管和矩形管,最后用模具整形和調直。
六、切割
不銹鋼管制作切割的工藝相對粗糙,大部分都是用砂輪片切割,切割后會產生披風,需再進一步修整;另外以一種是帶鋸切割,準確度相對較好,也存在披風熱處理對于特殊用途的管子,需進行光亮熱處理,使管子的延展性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七、拋光
通常的制品管和裝飾管對于表面的處理有幾種工藝,拋光,分為400#,600#,800#,而拉砂則分為圓砂和直砂,有180#,240#,400#,600#,800#,分別適用于不同層次客戶的需求。
八、檢驗
檢驗,主要檢查管子的外徑和厚度是否達標,表面處理是否達標,焊接的工藝是否達標。
擴展資料:
不銹鋼管硬度檢測:
不銹鋼管的內徑在6.0mm以上,壁厚在13mm以下的退火不銹鋼管材,可以采用W-B75型韋氏硬度計,它測試非常快速、簡便,適于對不銹鋼管材做快速無損的合格檢驗。不銹鋼管內徑大于30mm,壁厚大于1.2mm的不銹鋼管,采用洛氏硬度計,測試HRB、HRC硬度。
不銹鋼管內徑大于30mm,壁厚小于1.2mm的不銹鋼管,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測試HRT或HRN硬度。內徑小于0mm,大于4.8mm的不銹鋼管,采用管材專用洛氏硬度計,測試HR15T硬度。當不銹鋼管內徑大于26mm時,還可以用洛氏或表面洛氏硬度計測試管材內壁的硬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不銹鋼管
不銹鋼棒材的生產工藝是什么?
棒材生產線工藝流程:鋼坯驗收→加熱→軋制→倍尺剪切→冷卻→剪切→檢驗→包裝→計量→入庫。
小型棒材是由小型軋機生產的,小型軋機的主要類型分為:連續式、半連續式和橫列式。目前世界上新建和在用的以全連續式小型軋機居多。當今流行的鋼筋軋機有通用的高速軋制的鋼筋軋機和4切分的高產量的鋼筋軋機。連續小型軋機所用坯料一般是連鑄小方坯,其邊長一般為130~160mm,也有180mm180mm的,長度一般在6~12米左右,坯料單重1.5~3噸。軋制線多為平-立交替布置,實現全線的無扭轉軋制。機架的多少按照一個機架軋制一道的原則確定。軋機多為偶數道次組合,對于不同的坯料規格和成品尺寸有18架、20架、22架甚至24架的小型軋機,18架為主流。速度可調、微張力和無張力軋制是現代全連續式小型軋機的明顯特點。粗軋和中軋的部分機架為微張力控制,中軋的部分機架和精軋機組為無張力控制,以保證產品的尺寸精度。連續式軋機一般設置6~10個活套,甚至有的多達12個活套。
棒材軋制是所有軋材中最容易實現的品種,它可以有多種方式。從三輥橫列式,到扭轉二重式,從各種半連續式到全連續式,都能生產棒材,但其產量、尺寸精度、成材率、合格率卻都大不一樣。三輥軋機剛度低,加熱溫度的波動必然帶來嚴重的產品尺寸波動,加上橫列式速度慢、軋制時間長,導致軋件頭、尾溫差加大,容易尺寸不一致,并且性能不均,產量很低,質量波動很大,優質率極低。全連續軋機一般采用平立交替,軋件無扭,事故少、產量高,可以實現了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和組織性能控制.同時軋機采用高剛度,控制自動化程度較高,使尺寸精度和合格率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成材率提高,減少回爐煉鋼的浪費。目前,棒材軋制多采用步進式加熱爐、高壓水除鱗、低溫軋制、無頭軋制等新工藝,粗軋、中軋向適應大坯料及提高軋制精度方向發展,精軋機主要是提高精度和速度。
與普碳鋼熱軋相比,不銹鋼的軋制技術和工藝決竅,主要體現在錠坯的檢查清理、加熱方法、軋輥孔型設計、軋制溫度控制和產品在線熱處理等方面。
不銹鋼生產工藝流程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不銹鋼的生產流程、不銹鋼生產工藝流程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