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銹鋼行業未來10年的信息

博主:adminadmin 2022-12-01 05:16:05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不銹鋼行業未來10年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今天給各位分享不銹鋼行業未來10年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關于不銹鋼行業未來10年的信息

不銹鋼的發展前景如何?我國不銹鋼產量如何?在生活中的應用如何?

不銹鋼是指在空氣、水、酸、堿或其他腐蝕性介質中具有一定化學穩定性的鋼的總稱。不銹鋼具有耐腐蝕性、耐熱性、耐低溫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但耐磨性差,外觀美觀,可回收利用。它已廣泛應用于工業和民用領域,是一種良好的結構和功能材料。

I .全球不銹鋼行業產出及其分布模式

據ISSF統計,2019年,全球不銹鋼粗鋼產量達到5221.8萬噸,比上年的5073萬噸增長約2.9%。除中國大陸不銹鋼,增速相對穩定,其他主要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9年,中國不銹鋼產量達到2940萬噸,比2018年的2670.6萬噸增長10.1%。中國不銹鋼產量占全球總量的56.30%。

除了中國大陸,其他幾個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歐洲下降約7.9%,至680.5萬噸,美國下降約7.6%,至259.3萬噸,亞洲地區不包括中國大陸、韓國和印度尼西亞(主要是日本、印度和臺灣省)下降約3.7%,至789.4萬噸,其他地區(巴西、俄國、南非、韓國和印度尼西亞)下降約2.0%,至5500噸。除了中國,其他地區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二、中國不銹鋼市場供求及其特征分析

1.生產和需求規模穩步增長

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冶煉技術的提高,國產不銹鋼的產量和需求都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增長趨勢。2010年中國的不銹鋼產量僅為1125.6萬噸,國內表觀消費量僅為940萬噸。到2019年,中國的不銹鋼產量和需求分別達到2940萬噸和2405.33萬噸。期間,復合年增長率分別達到11.25%和11.0%。增長平穩,高于鋼鐵和GDP。

2.整體出口貨量上升,進口貨量大幅反彈

總體而言,近年來我國不銹鋼出口呈上升趨勢,進口量有所反彈。進出口市場受雙邊貿易關系和中國產業政策的影響很大。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進口不銹鋼185.29萬噸,增長64.78萬噸,增長53.76%;出口不銹鋼399.45萬噸,增長5.27萬噸,增幅1.34%。2019年,中國進口不銹鋼下降至111.88萬噸,出口量下降至367.23萬噸,兩者均出現明顯下降。

分階段而言,2016年之前,中國的不銹鋼出口量穩步上升,而進口量逐漸下降,主要是由于國內不銹鋼產量增加,市場競爭相對激烈,國內產品替代相對較快。國內產品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的競爭逐漸加劇,呈現出明顯的出口增加、進口減少的特點。

2016年以后,隨著中國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不銹鋼行業受到了環保和各種政策的影響。行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競爭力減弱,同期匯率也大幅上升,出口增長停滯。下游行業對不銹鋼的需求向高端發展,進口量明顯反彈,出口量增長停滯。2019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不銹鋼及其下游產業出口受到較大影響,不銹鋼在華進出口出現明顯下滑。

3.產品結構亟待調整

一般根據金相組織,普通不銹鋼可分為奧氏體型不銹鋼、鐵素體型不銹鋼、馬氏體型不銹鋼。在這三種基本金相組織的基礎上,根據特定的需要和目的,衍生出雙相鋼、沉淀硬化型不銹鋼和含鐵量小于50%的高合金鋼。

根據不銹鋼、kloc-0/的成分不同,可分為Cr系列(400系列)、Cr-ni系列(300系列)、Cr-Mn-ni系列(200系列)、耐熱鉻合金鋼(500系列)、沉淀硬化系列(600系列)。目前國產不銹鋼產品主要有300、400、200三個系列。從各系列產品產量來看,2019年我國300系列不銹鋼產量達到1349.4萬噸,同比增長67.34萬噸,增長0.78%,占比45.90%,比上年有所下降;400系列產量550.26萬噸,同比增長3.57萬噸,占比18.72%。200系列產量(包括部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達到1022.41萬噸,同比增長23.80%,占比34.76%。此外,雙相不銹鋼的產量又取得了成功,達到180,943

總的來說,三大系列中,300系列不銹鋼應用最廣,消費最大,尤其是304品牌產品。但由于300系列鎳含量高,價格相對較高,因此300系列產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200系列是在鎳鉻奧氏體不銹鋼的基礎上添加錳和氮代替貴金屬鎳開發的,價格相對較低,耐腐蝕性較弱,但強度相對較強。在中國,200系列被廣泛用作300系列的廉價替代品。近年來,隨著鎳在動力電池中的使用越來越多,鎳價處于高位,而300系列增長相對緩慢,200系列增長極快。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不銹鋼行業產能依然嚴重過剩,企業規模相對較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200系列產品大多不符合國家標準。近年來,隨著下游企業成本壓力的增加,300系列產品價格上漲,不符合國家標準的200系列產品比例大幅上升,產業結構面臨更大的調整壓力。

4.需求結構更加多樣化

從國內需求來看,金屬制品、建筑和工程機械是不銹鋼的主要下游,其次是其他運輸、電機和機動車及零部件。與2018年相比,2019年金屬產品領域對不銹鋼的需求總體穩定,增長相對緩慢,占比降至27.61%;建筑市場需求有所反彈,占比也有一定提高,達到23.19%。工程機械需求增長極快,占比大幅提升,達到19.98%。受汽車產銷減少影響,機動車及零部件需求下降,占比也明顯下降。

總的來說,從不銹鋼在國內的應用情況來看,不銹鋼的應用領域在不斷拓展和豐富,預計未來不銹鋼的消費結構會更加均衡合理。

三.不銹鋼行業前景分析

因為不銹鋼是典型的高合金,鎳、鉻、錳的成本比較高,這些合金成分的成本在行業的生產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根據行業價格變動的特點,不銹鋼的價格與原材料鎳和鉻的價格高度相關,鎳的價格對不銹鋼的價格起推動作用。近年來,隨著不銹鋼產量逐年增加,特別是300系列高端不銹鋼的開發,對鎳(電解鎳)的需求大幅增加。此外,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的發展也是鎳需求的相對穩定增長,促進了鎳工業的健康發展,使鎳價格逐漸穩定。

預計未來我國不銹鋼行業價格將保持穩定,特別是304期貨上市后,期貨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望為企業健康有序運行創造更好的環境。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危機開始出現,對不銹鋼市場的需求可能會繼續下降,行業運營面臨很大困難,下半年供求結構將大概率改善。從長期來看,中國的不銹鋼產銷占鋼材總產量的比重相對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預計未來中國不銹鋼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不銹鋼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由于我國不銹鋼生產能力和水平遠遠落后于消費的增長,因此近年來不得不大量進口不銹鋼材。1996 年不銹鋼材進口達到52.8萬噸,1997年1至7月已進口29 .9 萬噸,其中熱軋不銹鋼板10.2萬噸,冷軋不銹鋼板11.9 萬噸。我國鋼材市場總體上的供大于求與不銹鋼品種的結構性短缺并存的市場特征決定了該行業的發展前景相當廣闊。除此之外,仍然有足夠的理由對不銹鋼行業看好:在我國跨世紀的經濟結構調整框架中,不銹鋼已被列為五大戰略產品之一,因此, 不銹鋼企業的發展將獲得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要素傾斜。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銹鋼的消費需求將越來越大。 根據有關部門對各行業不銹鋼材需求情況趨勢分析,預計到2000年, 我國不銹鋼材消費量為81.37萬噸,其中板材約占70.11%。 供求缺口的不斷擴大為不銹鋼業的發展留下了足夠大的空間。與國外相比,我國不銹鋼生產企業的規模小而且分散, 生產裝備落后,技術工藝水平低。 目前國內具有一定規模的不銹鋼生產廠家有10多家, 但生產能力達到1萬噸以上的只有太鋼、上鋼三廠、撫鋼、長鋼、重鋼、上鋼五廠、大連鋼廠七家。這些企業中,只有太鋼具有生產寬帶不銹鋼卷的能力。 即使從單個企業要素看, 規模擴張和技術升級沖動將推動不銹鋼行業的發展。綜上所述, 我國目前的不銹鋼生產能力和規模遠不能滿足當前和未來的消費需求, 而我國不銹鋼行業有極好的市場前景,因此, 發展不銹鋼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不銹鋼發展的前景怎么樣?現在入行來得及嗎

產銷量同步增長

2019年,在國際貿易環境發生顯著變化,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加大環保力度的背景下,我國不銹鋼行業發展態勢穩中向好,運行質量明顯提升。

2014-2018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整體呈現增長趨勢,但從增長速度上來看,不銹鋼粗鋼產量增速放緩,2015-2018年,產量增速維持在3%-5%之間,增長較為平穩。2018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2671萬噸,同比增加94萬噸,增長3.62%。2019年上半年,全國不銹鋼粗鋼產量達到1435萬噸,同比增長8.51%。

從不銹鋼消費情況來看,2014-2018年,我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中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為2132萬噸,同比增加139萬噸,增長7.01%。2019年上半年,不銹鋼表觀消費量為1193萬噸,同比增長15.21%,增長率持續回升。

300系不銹鋼占據市場半壁

近幾年200系產量占比增長較快,主要由于民營鋼廠在這幾年發展突飛猛進,200系產能投放快速增長,導致200系產量增量較為明顯,2018年,Cr-Mn鋼(200系,包括部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826萬噸,同比增加了38萬噸,同比上升了0.34個百分點;400系產量上升趨勢不改,2018年實現產量547萬噸;300系產量增速放緩,2018年實現產量1282萬噸。

從鋼種比例上看,300系不銹鋼占據不銹鋼市場份額近一半左右,2018年,300系不銹鋼占比為48.30%;200系市場份額持續走高,從2014年的27.71%增長至2018年的31.10%;400系不銹鋼市場份額經歷連續下跌之后在2016年出現回升,到2018年,占比重回20%,達到20.59%。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貿易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不銹鋼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不銹鋼行業發展前景很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銹鋼的應用領域從工業向家庭以及農業延伸。使用范圍不斷擴大。但是此行業競爭也非常激烈。

我國不銹鋼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建議

產量增長勢頭依舊

我國不銹鋼生產已有40年的歷史。由于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有助于不銹鋼生產及加工產業持續成長。近年來不銹鋼的產量逐年增加,2020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達3014萬噸,較2019年增加74萬噸,同比增長2.5%。

據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的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為3063.2萬噸,同比增加49.3萬噸,增長1.64%。

從鋼種比例上看,300系不銹鋼占據不銹鋼市場份額保持在近一半左右,2021年,Cr-Ni(300系)不銹鋼產量1506.7萬噸,占不銹鋼粗鋼產量的49.2%;Cr-Mn(200系)不銹鋼產量為905.8萬噸,占不銹鋼粗鋼產量的29.6%;Cr(200系)不銹鋼產量為626.7萬噸,占不銹鋼粗鋼產量的20.5%;雙相不銹鋼24萬噸,占不銹鋼粗鋼產量的0.8%。

進出口規模大幅提升

進出口方面,2016年以來,我國不銹鋼進口呈現震蕩走勢。2021年中國進口不銹鋼292.7萬噸,同比增加112.3萬噸,增長62.19%。其中進口不銹鋼鋼坯135.6萬噸,增長49.2萬噸,同比增長56.98%。

不同于進口市場表現,2016年以來,我國不銹鋼出口呈現下行趨勢,2020年,全國不銹鋼出口量341.69萬噸,較上年減少25.54萬噸,同比下降6.95%。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出口不銹鋼446.1萬噸,同比增加104.4萬噸,增長30.55%。出口量下降勢頭有所改善。

國內需求持續提升

從不銹鋼消費情況來看,2015-2020年,我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整體呈上升趨勢,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保持增長勢頭,表觀消費量為2561萬噸,同比增長6.50%。

2021年,中國不銹鋼消費情況延續增長勢頭,全年不銹鋼表觀消費量2610.1萬噸,同比增加49.3萬噸,增長1.92%。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不銹鋼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不銹鋼的發展前景如何

中國不銹鋼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大市場!一、中國不銹鋼市場現狀 從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近10年時間,是中國不銹鋼市場的大跨越發展時期,整體可概括為三個“迅速”,即:需求增長迅速、產能增長迅速、制造水平提升迅速;六個“快于”,即:需求增長快于產能增長、產能增長快于原料供應增長、進口增長快于出口增長、冷軋產能增長快于熱軋產能增長、非公有經濟投資增長快于國有投資增長、民用消費增長快于工業消費增長!(一)不銹鋼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中國的不銹鋼表觀消費量也在持續增長,由1990年的26萬噸猛增到2001年的225萬噸,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不銹鋼消費的第一大國。不銹鋼是一種優質鋼材,不僅耐蝕抗磨、外觀精美,而且不銹鋼廢鋼還可回用,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是100%的綠色環保材料。在一些特殊的場合,用不銹鋼代替普碳鋼,可以大大提高構件的使用壽命。如美國在改造20多萬座被損壞的橋梁時,用不銹鋼代替碳鋼,使橋梁的壽命由45年延長到了80年;英國用不銹鋼鋼筋代替碳鋼鋼筋,預計可以使高樓的壽命達到120年。不銹鋼的這些優良的性能,決定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用量將會大幅度增長。隨著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以及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將進一步拉動不銹鋼需求。可以預期,隨著不銹鋼工業總體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不銹鋼將會在汽車、家電、化工、電力、環保等領域獲得更加廣泛的應用。據有關專家對不銹鋼市場的預測,未來中國不銹鋼消費仍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以2003年不銹鋼消費量420萬噸為基數,2005年前按年均增長率10%測算,2005年全國不銹鋼消費量將達到508萬噸。2006年至2010年,按世界不銹鋼平均增長水平7%測算,2010年全國不銹鋼需求量約為712萬噸。 從不銹鋼人均需求量看,2001年世界人均消費4.9公斤的水平,如扣除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后,世界先進國家人均消費水平是9.6公斤。2001年中國達到了人均消費1.6公斤,2002年中國達到了人均消費2.3公斤,2003年人均消費達到3.0公斤。預計到2010年我國不銹鋼人均消費達5公斤,仍低于目前世界不銹鋼人均消費水平。由此可見,中國不銹鋼市場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從平均鋼量消費看,世界上不銹鋼占整個鋼鐵消費量的1.5-3%,美國是2%,國外預測,中國如果發展到2.5-3億噸鋼,不銹鋼業是500-600萬噸,之后增長量穩定在5-10%之間。進入21世紀,世界制造業部門生產基地重心已轉向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亞洲地區至少在未來10年至15年里不銹鋼扁平材產品消費量將依然保持住強勁增長勢頭。 (二)不銹鋼市場供給分析 中國不銹鋼產業的現狀,一是國內生產能力不足,不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1990年到1999年,中國不銹鋼進口量逐年增加,進口的平均增長率為28.59% 2002年不銹鋼進口量達到237.83萬噸,占到消費總量的79.8%。二是國內企業普遍規模小,生產成本高,質量不穩定。在2002年國內不銹鋼生產總量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裝備落后、生產效率低、質量不穩定的中小企業生產的。目前,國內年產1萬噸以上的不銹鋼生產企業只有9家,太鋼的規模最大,不銹鋼產能為100萬噸。三是不銹鋼產業集中度不高。2002年,最大四家不銹鋼企業的產量占到全國不銹鋼產量的53.3%,最大八家的產量占到全國產量的61.4% 。 隨著國民經濟的強勁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國不銹鋼產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快速增長期,一大批再建不銹鋼項目正在建設之中,還有一批擬建不銹鋼項目正在論證中。據有關方面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600萬噸。此外,隨著新一輪鋼鐵產品結構調整的開始,國內一些冶金企業紛紛將目標瞄準了目前還是短線的不銹鋼產品,加上國外大型不銹鋼生產企業為了占領我國不銹鋼產品市場紛紛與我國國內不銹鋼生產企業開展合資、合作,共同生產不銹鋼,一些民營企業也看好不銹鋼市場,正在加快進入不銹鋼生產領域的步伐。 (三)不銹鋼市場供需分析 從總體上看,未來幾年里,中國不銹鋼產業產能低于國內市場需求的格局不會改變,需要通過進口來彌補中國不銹鋼市場的供需缺口。中國入世雖然加快了國內不銹鋼市場對世界的開放步伐,但入世效應的完全釋放還有一定的時滯,因此,在未來幾年內,中國不銹鋼產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二、中國不銹鋼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分析 (一)中國不銹鋼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供需矛盾嚴重。中國不銹鋼消費從1990年到2003年的年均增長率為21.4%,但2004年的增長率僅為6.7%,已出現滯漲。到2010年左右,形成不銹鋼冶煉能力將超過1000萬t,熱軋能力接近1000萬t,不銹鋼冷軋能力達到600萬t以上,均大于可能的消費量。在品種方面,筆者認為冷軋不銹鋼的過剩將提前于熱軋不銹鋼出現。2008年,熱軋不銹鋼的供給也將開始大于需求。 2、原料短缺。中國缺鎳貧鉻,少不銹廢鋼,原料短缺將嚴重制約快速增長產能的發展。 3、同質化嚴重。民營窄帶及國有、外資兩大陣營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且無序發展。 4、品種、質量差距還較大。同國際先進企業對比,國內不銹鋼品種較少、質量水平偏低,相當一段時期內因部分品種、質量原因仍需依賴進口。 5、研發能力薄弱。中國不銹鋼生產企業受人才資源不足、激勵機制不健全以及生產經驗積累不夠等原因影響,整體研發能力有待提高。 6、流通領域不規范。流通企業規模偏小,組織化程度低,現代化水平不高,仍存在假冒偽劣、以次充好、標簽混亂等不良現象。不銹鋼流通企業有數萬家,從業人員約20萬人,但年銷售量在20萬t以上的僅2家,年銷售量在5萬t以上的企業不足30家。 7、延伸加工產品檔次較低。中國不銹鋼延伸加工以較低檔次的餐廚具、裝飾管等為主,高等級的光亮板和著色產品還較少。 8、銷售方式和手段有待加強。銷售渠道需要進一步拓展,剪切加工配送能力需要加強,物流水平需要提高。 9、200系無序發展。200系列不銹鋼已嚴重損害不銹鋼形象,帶來廢鋼回收污染,亟待規范。 (二)中國不銹鋼產業發展對策 1、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工藝中國不銹鋼產業結構還不合理,如現有產能中第一、第二層次具有較高工藝裝備水平、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產能只有70%左右;冷軋窄帶過多,寬板能力不足;裝飾用管產能多,工業用管產能不足等。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工藝。 另外,中國不銹鋼行業起步較晚,集中度較低,分散在各處的小型不銹鋼生產廠大多生產規模小,產品質量差,競爭能力弱,亟須整合。要通過購并和重組,擴大企業規模,提升行業集中度,促進競爭結構的優化,進一步促進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2、加強應用研究,調整產品結構 中國屬于缺鎳國家,應大力推廣應用節鎳的馬氏體、鐵素體及鉻鎳錳系不銹鋼;鼓勵發展高強度、高耐蝕性的雙相不銹鋼、沉淀硬化不銹鋼。200系400系耐蝕性雖不如300系,但中國幅員廣大,在中西部少雨地區大有用武之地,在耐蝕性要求較低的行業也可大力推廣。不銹鋼企業應加強不銹鋼鋼種的開發研究,改善其加工性能,提高耐蝕性。行業協會應加大不銹鋼應用領域的開發與推廣宣傳,提倡經濟實用,合理消費,使用戶能夠買到既經濟又能滿足自己產品性能要求的不銹鋼。 3、強化技術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 不銹鋼生產技術復雜,生產難度大,對產品質量要求很高,易于采用現代化先進技術裝備集中高效生產。中國不銹鋼企業大都是新建生產線,更需注意以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競爭力為核心,立足國內市場,加強生產和技術管理,增強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4、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 中國是不銹鋼資源貧乏的國家,缺鎳少鉻,世界各國爭奪鎳鉻資源開發控制權方面競爭激烈,因此鎳鉻資源供應是我國發展不銹鋼生產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需要加大國內鎳鉻礦資源勘查開發力度,力爭有更多的鎳鉻資源供應;其次,積極參加國外鎳鉻資源開發工作,同時開發利用好低鎳鉻礦資源。另外,優化廢鋼資源配置,合理利用廢鋼資源顯得尤為重要。對資源浪費嚴重和生產工藝落后的小電爐,要實行必要的關停并轉,為大企業和先進的生產線提供充足的廢鋼原料,降低生產成本。 5、強化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 要加強市場監管和質量監督力度,提高質量水平。要促進不銹鋼流通業的發展加強對不銹鋼流通企業的管理,加大執法力度,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要加強企業間合作與分工問題的研究與協調,揚長避短,優劣互補,減少同質化競爭;要促進不銹鋼出口,加大出口力度,同時做好出口工作的研究和協調,以避免反傾銷指控。 三、WTO對中國不銹鋼市場的影響及中國不銹鋼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一)WTO對中國不銹鋼市場的影響“入世”符合中國改革開放戰略目標,它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進一步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對中國的不銹鋼行業產生了積極、深遠和巨大的影響。 1、促使不銹鋼行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國內現有的外資不銹鋼生產企業已給中國不銹鋼行業帶來大量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他們將利用相對低廉的中國勞動力,以他們的技術和管理生產出優質、價廉的產品,占據自己的市場份額。加入WTO,中國的投資環境更加優化,吸引更多的外國企業,進入中國不銹鋼行業。一旦市場需求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將會引起外資的更大規模的投入。 2、加速不銹鋼行業的國際化 產業國際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中國的“入世”,加快了中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的進程,不銹鋼行業也不例外,最終將成為整個國際分工體系和世界產業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就不銹鋼行業發展水平來看,在相當時期內中國還將處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過渡的階段。只有通過不斷地提高產業發展水平,推進產業升級,才能在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因此我們必須把握機會,積極利用產業國際化來推動產業的升級。 3、促進不銹鋼產品的出口 加入WTO,中國享受成員國擁有的最惠國待遇,能享受其它國家和地區開放市場的好處,有利于打破國外對我出口產品的貿易壁壘,將會加快中國不銹鋼生產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但是,中國不銹鋼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目前還沒有競爭優勢。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不銹鋼產品的出口潛力極大。中國龐大的不銹鋼產品市場十分有利于不銹鋼產品工業的發展,進而帶動出口工業。外資的不銹鋼產品企業也將成為中國不銹鋼產品出口的主要增長因素之一。隨著中國的“入世”,制約中國不銹鋼行業發展的因素將逐步消失,不銹鋼行業將蓬勃發展,中國終將成為世界不銹鋼產品出口的強國。 (二)中國不銹鋼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不銹鋼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國家經濟的發展水平以及人們消費的升級。未來中國經濟將以8%左右的增長率持續、快速發展,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都為不銹鋼市場的中長期增長提供了基礎與保障。 1、整體趨勢 首先,市場潛力尚存。中國人均不銹鋼表觀消費量離發達國家(地區)中消費水平較低的英國還有較大差距。 其次,應用前景廣闊。ABC建筑、結構、基本建設)和ART(汽車、火車、造船)以及環保等工業領域的應用還有較大空間。 再次,近期還需進口。同國際先進企業相比,國內不銹鋼品種、質量和研發創新能力差距較大,相當一段時期內因部分品種、質量原因仍需依賴進口。 最后,競爭水平提高。中國主要不銹鋼制造企業(如戴南不銹鋼)近年通過大量引進世界先進設備、工藝和技術,通過引進與吸收、改造與新建相結合的途徑,大大提高了不銹鋼制造技術水平。從中長期趨勢看,隨著等企業重大新建、擴建項目的實施,不銹鋼行業集中度有望得以提升,進一步促進行業結構的合理化,有利于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不銹鋼領域近年的合資、合作,也有力提升了不銹鋼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隨著集中度的提升,組織結構的優化,消費和競爭的升級,企業將產生更大的壓力和動力致力于不銹鋼領域的技術創新,從而提升中國不銹鋼行業的總體競爭力。 2、不銹鋼品種發展趨勢 在全球鎳需求不斷擴大和普遍對中國不銹鋼產業看好的情況下,國際鎳價飛速上漲。2006年最高曾達到23000萬美元/t。國際鎳價的快速上揚,使得鎳鉻系不銹鋼材生產成本上升。因此,發展高氮低鎳不銹鋼,并不斷增加鐵素體不銹鋼的產量和比重,對于鎳資源嚴重缺乏的中國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高氮低鎳不銹鋼具有更好的韌性、塑性、耐磨性等力學性能以及更強的耐腐蝕性能,具備更好的生物兼容性,不僅節約鎳資源,而且成本較低,易回收利用,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雖然目前氮合金不銹鋼已經可以工業化生產,但中國在氮的替代量以及其他生產工藝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突破,特別要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氮合金化不銹鋼中氮的含量,直到完全以氮代鎳。 鐵素體不銹鋼在我國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中國不銹鋼的應用以奧氏體鋼為主,比例超過90%。而世界不銹鋼生產中,奧氏體不銹鋼平均約占75%,因此,降低奧氏體不銹鋼比例,是節鎳的一項重要措施,也符合世界不銹鋼發展的趨勢。鐵素體不銹鋼由于不含鎳,價格較便宜,而且是環境保護的良好選材。隨著我國工業的迅速發展,汽車工業、家用器皿、廚房設施、家用電器等都需要大量的鐵素體不銹鋼。!

不銹鋼行業未來10年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不銹鋼行業未來10年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