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不銹鋼論壇(不銹鋼新浪)

博主:adminadmin 2022-12-07 14:36:01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國際不銹鋼論壇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不銹鋼新浪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關...

國際不銹鋼論壇(不銹鋼新浪)

今天給各位分享國際不銹鋼論壇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不銹鋼新浪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關于不銹鋼的。什么是202,304?怎樣辨別二者?

都屬于奧氏體結構,不帶磁。外表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所以很多時候被用來坑害客戶。202一般只有4個鎳一下,304一般有8個鎳左右,防銹性能當然是304強很多,價格也比202要貴。

現貨鎳的波動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影響?

1、供需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鎳的供應呈供大于需的局面,而新礦的投產和企業擴大產能加劇了供應過剩。據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報告稱,2016年1-5月全球鎳市供應過剩5.83萬噸。2015年1-5月,全球鎳市供應過剩4.22萬噸。2015年全年供應過剩為13.08萬噸。2015年1-5月礦山鎳產量同比增加10%至84.05萬噸,而表觀需求量為72.96萬噸,同比增加5.4%。供大于求的局面持續存在,是導致現貨鎳價格低迷的重要原因。

作為鎳的主要應用領域,不銹鋼行業高庫存、低需求的現狀沒有得到改變。國際不銹鋼論壇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上半年不銹鋼產量為1873萬噸,同比僅增長3.7%,增長較為緩慢,主要受到中國、印度需求的拉動。預計今年美國不銹鋼粗鋼產量將下降1.6%,同樣歐洲市場表現低迷,不銹鋼板產量為760萬噸,僅增長0.3%。

2、美元指數

美國非農數據上半年以來增幅強勁,月均增加近20萬人,失業率降至7.4%的低位,但與美聯儲的政策門檻6.5%的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市場預計退出QE的政策不會很快推出。歐元區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向好,二季度GDP實現2014年以來最大增幅,市場普遍預期,歐元區經濟將逐漸企穩。另外,由于伯南克任期將于2016年1月31日到期,美聯儲主席的更替,也將對美元指數的走勢形成影響。近期美元指數弱勢整理,觸及前低80.50附近。

不銹鋼的發展前景如何?我國不銹鋼產量如何?在生活中的應用如何?

不銹鋼是指在空氣、水、酸、堿或其他腐蝕性介質中具有一定化學穩定性的鋼的總稱。不銹鋼具有耐腐蝕性、耐熱性、耐低溫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但耐磨性差,外觀美觀,可回收利用。它已廣泛應用于工業和民用領域,是一種良好的結構和功能材料。

I .全球不銹鋼行業產出及其分布模式

據ISSF統計,2019年,全球不銹鋼粗鋼產量達到5221.8萬噸,比上年的5073萬噸增長約2.9%。除中國大陸不銹鋼,增速相對穩定,其他主要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9年,中國不銹鋼產量達到2940萬噸,比2018年的2670.6萬噸增長10.1%。中國不銹鋼產量占全球總量的56.30%。

除了中國大陸,其他幾個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歐洲下降約7.9%,至680.5萬噸,美國下降約7.6%,至259.3萬噸,亞洲地區不包括中國大陸、韓國和印度尼西亞(主要是日本、印度和臺灣省)下降約3.7%,至789.4萬噸,其他地區(巴西、俄國、南非、韓國和印度尼西亞)下降約2.0%,至5500噸。除了中國,其他地區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二、中國不銹鋼市場供求及其特征分析

1.生產和需求規模穩步增長

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冶煉技術的提高,國產不銹鋼的產量和需求都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增長趨勢。2010年中國的不銹鋼產量僅為1125.6萬噸,國內表觀消費量僅為940萬噸。到2019年,中國的不銹鋼產量和需求分別達到2940萬噸和2405.33萬噸。期間,復合年增長率分別達到11.25%和11.0%。增長平穩,高于鋼鐵和GDP。

2.整體出口貨量上升,進口貨量大幅反彈

總體而言,近年來我國不銹鋼出口呈上升趨勢,進口量有所反彈。進出口市場受雙邊貿易關系和中國產業政策的影響很大。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進口不銹鋼185.29萬噸,增長64.78萬噸,增長53.76%;出口不銹鋼399.45萬噸,增長5.27萬噸,增幅1.34%。2019年,中國進口不銹鋼下降至111.88萬噸,出口量下降至367.23萬噸,兩者均出現明顯下降。

分階段而言,2016年之前,中國的不銹鋼出口量穩步上升,而進口量逐漸下降,主要是由于國內不銹鋼產量增加,市場競爭相對激烈,國內產品替代相對較快。國內產品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的競爭逐漸加劇,呈現出明顯的出口增加、進口減少的特點。

2016年以后,隨著中國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不銹鋼行業受到了環保和各種政策的影響。行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競爭力減弱,同期匯率也大幅上升,出口增長停滯。下游行業對不銹鋼的需求向高端發展,進口量明顯反彈,出口量增長停滯。2019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不銹鋼及其下游產業出口受到較大影響,不銹鋼在華進出口出現明顯下滑。

3.產品結構亟待調整

一般根據金相組織,普通不銹鋼可分為奧氏體型不銹鋼、鐵素體型不銹鋼、馬氏體型不銹鋼。在這三種基本金相組織的基礎上,根據特定的需要和目的,衍生出雙相鋼、沉淀硬化型不銹鋼和含鐵量小于50%的高合金鋼。

根據不銹鋼、kloc-0/的成分不同,可分為Cr系列(400系列)、Cr-ni系列(300系列)、Cr-Mn-ni系列(200系列)、耐熱鉻合金鋼(500系列)、沉淀硬化系列(600系列)。目前國產不銹鋼產品主要有300、400、200三個系列。從各系列產品產量來看,2019年我國300系列不銹鋼產量達到1349.4萬噸,同比增長67.34萬噸,增長0.78%,占比45.90%,比上年有所下降;400系列產量550.26萬噸,同比增長3.57萬噸,占比18.72%。200系列產量(包括部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達到1022.41萬噸,同比增長23.80%,占比34.76%。此外,雙相不銹鋼的產量又取得了成功,達到180,943

總的來說,三大系列中,300系列不銹鋼應用最廣,消費最大,尤其是304品牌產品。但由于300系列鎳含量高,價格相對較高,因此300系列產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200系列是在鎳鉻奧氏體不銹鋼的基礎上添加錳和氮代替貴金屬鎳開發的,價格相對較低,耐腐蝕性較弱,但強度相對較強。在中國,200系列被廣泛用作300系列的廉價替代品。近年來,隨著鎳在動力電池中的使用越來越多,鎳價處于高位,而300系列增長相對緩慢,200系列增長極快。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不銹鋼行業產能依然嚴重過剩,企業規模相對較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200系列產品大多不符合國家標準。近年來,隨著下游企業成本壓力的增加,300系列產品價格上漲,不符合國家標準的200系列產品比例大幅上升,產業結構面臨更大的調整壓力。

4.需求結構更加多樣化

從國內需求來看,金屬制品、建筑和工程機械是不銹鋼的主要下游,其次是其他運輸、電機和機動車及零部件。與2018年相比,2019年金屬產品領域對不銹鋼的需求總體穩定,增長相對緩慢,占比降至27.61%;建筑市場需求有所反彈,占比也有一定提高,達到23.19%。工程機械需求增長極快,占比大幅提升,達到19.98%。受汽車產銷減少影響,機動車及零部件需求下降,占比也明顯下降。

總的來說,從不銹鋼在國內的應用情況來看,不銹鋼的應用領域在不斷拓展和豐富,預計未來不銹鋼的消費結構會更加均衡合理。

三.不銹鋼行業前景分析

因為不銹鋼是典型的高合金,鎳、鉻、錳的成本比較高,這些合金成分的成本在行業的生產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根據行業價格變動的特點,不銹鋼的價格與原材料鎳和鉻的價格高度相關,鎳的價格對不銹鋼的價格起推動作用。近年來,隨著不銹鋼產量逐年增加,特別是300系列高端不銹鋼的開發,對鎳(電解鎳)的需求大幅增加。此外,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的發展也是鎳需求的相對穩定增長,促進了鎳工業的健康發展,使鎳價格逐漸穩定。

預計未來我國不銹鋼行業價格將保持穩定,特別是304期貨上市后,期貨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望為企業健康有序運行創造更好的環境。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危機開始出現,對不銹鋼市場的需求可能會繼續下降,行業運營面臨很大困難,下半年供求結構將大概率改善。從長期來看,中國的不銹鋼產銷占鋼材總產量的比重相對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預計未來中國不銹鋼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年鉬供需形勢分析

一、國內外資源狀況

(一)世界鉬資源狀況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2009年世界鉬資源儲量為870.5萬噸(表1)。世界已查明鉬資源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智利、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家。這5個國家的鉬儲量占世界總鉬儲量的89.5%,儲量基礎占世界總量的91.7%。其他已查明鉬資源相對較多的國家還有亞美尼亞、秘魯、墨西哥、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伊朗、蒙古等。

表1 2009年世界鉬礦資源儲量分布主要國家單位:萬噸(鉬)

資料來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我國鉬資源狀況

鉬礦是我國的優勢礦產之一,分布廣泛且相對集中。截至2009年底,全國鉬礦區數454個,查明鉬資源儲量1255.8萬噸,比上年增長1.9%;其中,鉬礦儲量為145.3萬噸,比上年略有下降(表2)。查明資源儲量主要分布在河南、吉林、陜西、內蒙古、廣東及河北等省(區),這六省(區)合計資源儲量占全國查明資源儲量的71.1%。按2008年鉬產量來算,我國鉬基礎儲量與產量比值為55,對相關行業中長期鉬需求而言是有保障的。

表2 2009年我國鉬礦資源儲量分布單位:萬噸(鉬)

續表

二、國內外生產狀況

(一)世界鉬生產狀況

2009年,世界鉬礦山產量為20.23萬噸,較上年減少了9.4%。這與2008年下半年爆發的經濟危機導致鉬價格大幅下滑,相關鉬產業投資和開工被迫推遲或減產,與鉬產品消費終端相關的鋼鐵等行業需求低迷等因素有關,主要鉬生產商紛紛下調年度生產計劃。長期以來,中國、美國和智利是世界上三大主要鉬供應國,這三個國家累計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7%。秘魯、加拿大和墨西哥處于第二集團,這三個國家累計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5%(表3)。

表3 2004~2009年世界主要國家礦山鉬產量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5~2010

(二)我國鉬生產

我國鉬礦開發分布在23個省(區),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自2007年以來已經連續三年礦山鉬產量保持世界第一。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09年我國鉬精礦產量(折純鉬45%)為16.4萬噸,含鉬金屬約7.4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10%,這是自2005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圖1)。其中,河北、遼寧、福建和陜西等主產省份鉬產量大幅下滑,下滑幅度在8%~50%之間。主要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外鉬需求和鉬價格低迷,國內中小型鉬礦山企業普遍開工不足或部分停產。

圖1 1990~2009年我國鉬產量和消費量

三、國內外消費狀況

(一)世界鉬消費狀況

鉬具有難熔、導電性好、膨脹系數小和耐腐蝕的優點,是生產高強度、耐腐蝕合金鋼的重要鐵合金添加原料。70%的鉬用于冶金工業中生產特種鋼和鐵合金;其余主要用于催化劑、潤滑劑和顏料、化學(防煙劑)、超合金(用于航空)、農業等行業(圖2)。據世界金屬統計局、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等數據綜合分析,2009年世界鉬消費量約17.5萬噸,較上年減少17.8%。西歐、中國、美國和日本仍是主要鉬消費市場,尤其是中國,2009年鉬消費量超過西歐,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

圖2 2009年世界鉬終端消費(左)和區域消費(右)結構

(二)我國鉬消費狀況

近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鋼鐵產能的迅速擴大,鉬需求也在高速增長,鉬消費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據北京安泰科信息有限公司估計,2009年我國鉬消費在5.4萬噸左右,約占全球消費總量的30%以上,超過歐洲國家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圖1,圖2;表4)。

表4 我國鉬生產消費概況

資料來源: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世界金屬統計;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英國金屬通報

四、國內外貿易狀況

(一)國際鉬貿易狀況

鉬的進出口以鉬精礦、鉬鐵為主,其次是工業氧化鉬及鉬酸鹽。鉬資源豐富的國家如美國、中國、智利、秘魯、加拿大、俄羅斯等是重要的鉬出口國,日本、中國及西方發達國家如法國、德國、英國等鉬資源消耗大戶是主要的鉬進口國(表5,表6)。

表5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國家鉬產品出口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4~2007;2008,12;2009,4

表6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國家鉬產品進口

續表

資料來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4~2007;2008,12;2009,4

出口方面,2009年,據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的數據,智利出口鉬產品51890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鉬精礦(折鉬金屬量)6505噸,較上年減少了18%。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美國出口鉬礦砂及精礦(含焙燒的)29600噸,較上年減少了10%,出口鉬鐵(含鉬量)827噸,較上年減少了36%。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中國鉬初級產品出口已大幅減少,2009年出口鉬精礦為8913萬噸,較上年減少62%。

進口方面,2009年,智利進口鉬精礦31336噸,較上年增長了18%。美國進口鉬精礦(含焙燒的)7520噸,較上年減少了26%;進口鉬鐵3040噸,較上年增長了31%。中國進口鉬精礦61807噸(實物量),較上年增長了1167%,成為世界第一大鉬進口國。

(二)國內鉬貿易狀況

我國是鉬資源大國,也是重要的鉬出口國。近年,我國鉬資源進入國際市場的份額呈逐年減少的勢頭,主要與國內消費陡增、鉬產品關稅不斷調整、自2007年開始對鉬實行出口配額許可管理等措施有關。從不斷出臺的新政中可以看出,國家對資源性產品尤其是優勢礦產的管理態度正在轉變,對資源的保護和調控力度大增。從允許加工貿易到禁止加工貿易,鉬產品出口退稅到征稅,再到出口許可配額管理,我國鉬產品出口口徑在逐漸縮小。

2009年我國鉬進出口貿易呈現新的變化,出口大幅下滑,進口大幅增長,首次成為鉬凈進口國。據海關總署統計,2009年我國鉬產品進出口總量約7.7萬噸,比上年增長了71.3%;進出口總額為10.7億美元,比上年減少了44.3%(表7)。在鉬出口方面,除鉬化工產品外,鉬金屬(深加工)產品、鉬爐料出口大幅下滑;鉬礦砂及其精礦出口量為0.89萬噸,比上年下降62%,這是我國鉬精礦出口連續第6年呈現下降態勢;鉬鐵出口量為654噸,比上年下降89%,為連續第5年呈現下降態勢。在鉬進口方面,鉬爐料和鉬化工產品進口大幅增長,尤其是鉬礦砂進口,鉬金屬產品略有下降;鉬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6.2萬噸,比上年增長1167%,這是歷史上我國鉬精礦進口同比增長和進口量最多的一年。智利是我國進口已焙燒鉬礦砂及其精礦的主要來源國(表8)。

表7 2007~2009年我國鉬產品進出口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年鑒;

注:①包括鉬粉,鍛軋鉬條、桿、型材及鉬板、片、帶,未鍛軋鉬(包括簡單燒結成條、桿),鉬廢碎料,鉬絲及其他鉬制品

從出口流向來看,2009年我國出口已焙燒鉬礦砂及其精礦8406噸(表9),主要出口到荷蘭和韓國,這兩個國家合計占我國總出口量的76%;部分出口至日本、南非、印度和越南,這四個國家合計占我國總出口量的20.2%。2009年我國出口鉬鐵654噸,較上年減少89%,其中93%的鉬鐵出口(出境)到荷蘭和我國臺灣地區,少部分出口至韓國和日本。

表8 2006~2009年我國已焙燒鉬礦砂及精礦主要進口來源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年鑒

表9 2006~2009年我國已焙燒鉬礦砂及精礦主要出口流向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年鑒

五、國內外鉬價格走勢分析

自2001年以來,世界經濟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國際鋼鐵市場需求旺盛,鉬需求強勁,國際鉬市場行情高漲。以歐洲市場氧化鉬為例,年均價格從2003年的5.13美元/磅鉬上漲至2005年的32美元/磅鉬;2006年和2007年有所回落,保持在24.8美元/磅鉬和30.3美元/磅鉬;受經濟危機拖累,氧化鉬價格從2008年的29.7美元/磅鉬回落至2009年的11.2美元/磅鉬左右,比上年減少62%左右(圖3)。2009年國內鉬市場價格走勢與國際市場非常相似,鉬價依然低迷,但國內市場價高于國際市場,形成了“倒掛”現象,這也是中國鉬原料大量進口的主要原因。鉬鐵年平均價格為13萬元/噸,比上年下跌了47.7%;鉬精礦價格為1895元/(噸度),比上年減少47%左右。

圖3 1990年以來國際市場氧化鉬價格

六、結論

(一)世界市場供需趨勢

據國際不銹鋼論壇(ISSF)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不銹鋼產量為2460萬噸,較上年下降了5.2%,這是世界不銹鋼產量連續第三年下降。鋼鐵工業下滑沖擊到鉬市場,加之鉬行情大幅下滑,甚至跌至大部分鉬行業的生產成本線,導致生產者利潤劇降以致大量削減或停止生產。據英國商品研究所調查和中國相關行業的預測,2009年世界鉬消費約為17.5萬噸,對比鉬供應來看,鉬過剩約2.75萬噸(表10)。

表10 2004~2009年全球鉬供需平衡情況

數據來源:英國商品研究所,世界金屬統計;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英國金屬通報

(二)我國市場供需趨勢

國內鉬產業發展主要受宏觀經濟政策及國內外鋼鐵行業影響。近年來我國不銹鋼產能迅速擴大和鉬市場行情高漲,極大地刺激了我國鉬產業的發展。從鉬供應端看,國內鉬資源豐富,按2009年鉬產量計算,我國鉬礦儲量靜態可采年限可達18年,基礎儲量保障年限更長,這對我國中長期鉬需求是有保障的。從鉬需求端看,我國鉬消費迅速增長,自2002年以來,我國鉬消費量年增長率在15%以上。2009年鉬消費量達到5.4萬噸,鉬消費量低于鉬產量,說明我國鉬需求是可以自給的,同時也意味著2009年將出現近4.5萬噸的鉬過剩。從后期來看,關稅、行業規范政策、行業整合的影響使出口保持在低位,2009年形成的龐大鉬庫存難以及時消化,但隨著鋼鐵等行業復蘇和基礎設施等投資刺激,鉬生產會逐漸恢復、消費繼續增長,2010年鉬市場仍然過剩。

(王世虎)

不銹鋼發展的前景怎么樣?現在入行來得及嗎

產銷量同步增長

2019年,在國際貿易環境發生顯著變化,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加大環保力度的背景下,我國不銹鋼行業發展態勢穩中向好,運行質量明顯提升。

2014-2018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整體呈現增長趨勢,但從增長速度上來看,不銹鋼粗鋼產量增速放緩,2015-2018年,產量增速維持在3%-5%之間,增長較為平穩。2018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2671萬噸,同比增加94萬噸,增長3.62%。2019年上半年,全國不銹鋼粗鋼產量達到1435萬噸,同比增長8.51%。

從不銹鋼消費情況來看,2014-2018年,我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中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為2132萬噸,同比增加139萬噸,增長7.01%。2019年上半年,不銹鋼表觀消費量為1193萬噸,同比增長15.21%,增長率持續回升。

300系不銹鋼占據市場半壁

近幾年200系產量占比增長較快,主要由于民營鋼廠在這幾年發展突飛猛進,200系產能投放快速增長,導致200系產量增量較為明顯,2018年,Cr-Mn鋼(200系,包括部分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826萬噸,同比增加了38萬噸,同比上升了0.34個百分點;400系產量上升趨勢不改,2018年實現產量547萬噸;300系產量增速放緩,2018年實現產量1282萬噸。

從鋼種比例上看,300系不銹鋼占據不銹鋼市場份額近一半左右,2018年,300系不銹鋼占比為48.30%;200系市場份額持續走高,從2014年的27.71%增長至2018年的31.10%;400系不銹鋼市場份額經歷連續下跌之后在2016年出現回升,到2018年,占比重回20%,達到20.59%。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貿易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國際不銹鋼論壇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不銹鋼新浪、國際不銹鋼論壇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