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23粉末高速鋼ASP23,,(高速鋼低溫低濃度滲碳機理及工藝)
今天給各位分享ASP23粉末高速鋼ASP23,,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高速鋼低溫低濃度滲碳機理及工藝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3、刀具修磨技術
ASP23粉末高速鋼ASP23,,
粉末冶金高壽命冷作工具鋼,極高耐磨耗性和韌性。
瑞典一勝百ASP-23模具鋼次啊特別適合于薄的被加工材料的下料及成型,或模具失敗是因為混合磨粒磨耗及黏著磨耗,或是磨粒磨耗,而且表面產生塑性變形的危險性也高者例如:。
高速鋼低溫低濃度滲碳機理及工藝
表2中“d12”是配位數為12的原子直徑,點陣常數變化是Fe-X固溶中,溶質1%(原子)引起的點陣常數的變化。
測試結果表明,碳原子在鐵素體中處于八面體間隙中,這是因為八面體雖然間隙較小,但它是不等軸的,碳原子滲入時只需擠開上下最近的兩個原子。
人們用晶體學分析的方法研究鐵素體溶碳能力時發現,鐵素體的溶碳能力[C](%)與八面體間隙直徑(do)對碳原子直徑(dc)比值的變化△(△=do/dc)具有良好的回歸關系。
[C]=0.7686+0.1133In△(do/dc)………(2)。
上述中do的大小與點陣常數的變化有直接關系。
因此根據上述有關數據就可以計算出W6Mo5Cr4V2和W18Cr4V鋼中合金鐵素體溶碳的能力。
在20℃時分別為0.103%和0.086%,而在750%時為0.15%和0.14%。
有人用x射線能譜儀測定高速鋼基體碳的強度,低溫滲碳滲層鐵素體基體為500CPS(每秒脈沖數),而心部未滲碳的基體為340CPS,證實了低溫滲碳后滲層基體的含碳量明顯高于未滲碳的心部基體。
由此可以認為,通用高速鋼的合金鐵素體幾乎不含碳,是在特定成分(欠碳)條件下合金元素和碳在不同合金相之間分配的一個具體結果,并不代表這種合金相鐵素體的最大溶解能力。
高速鋼低溫低濃度滲碳就是在Ac1以下的珠光體相區通過固溶和擴散過程,對合金鐵素體進行低濃度滲碳,使滲層的碳量提高0.10%~0.15%(質量分數)。
與傳統的高溫滲碳工藝相比,低溫滲碳溫度降低約200℃,為了獲得一定深度的滲層,需要考慮碳的擴散條件。
根據有關數據推算,得出碳在920℃γ-Fe中和700℃α-Fe中的擴散系數分別為1.62×10-11m2/s和6.62×10-11m2/s,即碳在鐵素體中的擴散系數比在奧氏體中要大3倍多。
這是因為體心立方的鐵素體致密度小,故碳原子在其中較易遷移。
雖然合金鐵素體中置換存在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會降低碳的擴散系數,但前者仍起主導作用,只要合金鐵素體中固溶產生一定的碳濃度梯度,是完全有可能形成較深的滲碳層。
由于是在Ac1以下(一般700~750℃)滲碳,滲層的碳量提高控制在合金鐵素體最大溶碳能力之內,因而不會形成過量滲碳,更不會產生影響力學性能的大塊碳化物。
由于固溶于合金鐵素體中的碳會趨于偏聚在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原子周圍的間隙中,在從滲碳溫度冷至室溫的過程中,隨著碳的固溶量減小,在滲層中會析出高度彌散的碳化物,并優先析出釩的碳化物。
這對提高性能和細化組織都比奧氏體狀態的高溫滲碳彰顯優越。
凡在奧氏體狀態的高速工具,為防止晶粒粗大,往往要比常規降低40~60℃欠熱淬火,勢必會影響紅硬性等性能的發揮,而在鐵素體區域的低溫滲碳,采用常規的淬火加熱溫度,仍可獲得細小晶粒。
由于表面碳量提高,其碳量達到“定比碳”的水平,二次硬化效果十分明顯,淬火回火后上升到65~68HRC。
625℃×4h后的紅硬性亦能達到62HRC以上的高水平(未滲碳肯定低于61HRC)。
低溫低濃度滲碳的碳勢不宜過高,不要超過1.10%,滲層也不宜超過0.80mm,一般達0.40~0.70mm,淬火回火后可以進行正常余量的磨加工,因此,適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各種成形刀具。
另外,低溫滲碳的高速鋼刀具與其他成品表面強化處理無排它性,如可進行蒸汽處理、氧氮化、氮化、QPQ、TiN涂層等。
由于是在Ac1以下處理,所以應安排在淬火、回火工序前進行。
滲碳溫度設定700~750℃,選用在CO-CO2氣體氣氛中進行為宜,在氣體氣氛中加熱時,碳存在于鋼的表面,表示滲碳能力的指數(含碳量%)叫做滲碳氣體的滲碳能力。
在750℃所得的滲碳氣體的滲碳能力和CO-CO2之間的關系如圖4所示。
很明顯,當CO多CO2少時,滲碳氣體能力為最高,所以進行低溫滲碳時選擇氣體濃度是很重要的。
圖5是滲碳量對W6Mo5Cr4V2鋼回火硬度的影響。
由圖可知,在560℃×1h×2次時,含碳量為1.0%~1.10%時的硬度達67HRC峰值,超過此含碳量,硬度反而向低走,主要是殘留奧氏體多了,硬度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
圖6所示是CO-CO2氣氛中滲碳能力和750℃×4h后的W6Mo5Cr4V2鋼的表面含碳量的關系。
在此條件下,為使其表面含碳量達1.10%~1.10%,氣氛氣體的滲碳能力最好調整到0.47%左右。
圖7是在滲碳能力為0.47的氣氛氣體中對W6Mo5Cr4V2進行滲碳的效果,結果表明,表面含碳量在1.0%~1.10%時,滲層厚度為0.40~0.60mm。
圖8表示成分如表3所示兩種高速鋼:W6Mo5Cr4V2鋼680~700℃×6h、W18Cr4V鋼730~750℃×6h低溫裝箱固體滲碳。
滲碳后滲層中的含碳量,由圖可知,兩種鋼的滲碳能力基本相近。
表3兩種高速鋼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由表及圖示值可見,低溫滲碳可使表面C增多0.13%左右,擴散層深度可達0.50~0.60mm,經淬火回火后,硬度達65~68HRC,經625℃×4h紅硬性試驗,硬度提高1.5~2.0HRC。
刀具修磨技術
高速鋼刀具因材料韌性好,故對碰撞不太敏感。
但硬質合金刀具硬度高而脆,對碰撞很敏感,刃口易蹦。
所以,在修磨過程中,必須對硬質合金刀具的操作和放置十分小心,防止刀具間的碰撞或刀具摔落。
由于高速鋼刀具的精度大多相對較低,其修磨要求也不高,再加上其價格也不高,所以,許多制造廠自己設刀具車間對其進行修磨。
但硬質合金刀具則往往需要送到專業修磨中心進行修磨。
根據阿諾刀具修磨中心的統計,送修刀具中80%以上是硬質合金刀具。
由于刀具材料很硬,所以,一般只能采用磨削來改變其外形。
在刀具的制造、修磨中常見的刀具磨床有以下幾種:。
1.磨槽機:磨鉆頭、立銑刀等刀具的槽或背。
2.磨頂角機:磨鉆頭的錐形頂角(或稱偏心后角)。
4.手動萬能刀具磨床:磨外圓、槽、背、頂角、橫刃、平面、前刀面等。
不同材質的砂輪磨粒適合于磨削不同材質的刀具。
刀具的不同部位需要使用的磨粒大小也不同,以確保刃口保護和加工效率的最佳結合。
砂輪價廉,易修正成不同的外形用于修磨復雜的刀具(剛玉類)。
國際上,砂輪用B來表示,如B107,其中107表示磨粒直徑的大小。
砂輪上用D來表示,如D64,其中64表示磨粒直徑的大小。
為了方便磨削刀具的不同部位,砂輪應有不同的形狀。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ASP23粉末高速鋼ASP23,,的介紹了,高速鋼低溫低濃度滲碳機理及工藝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