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高速鋼mc90(粉末高速鋼硬度)

博主:adminadmin 2023-10-24 08:20:01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粉末高速鋼mc90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粉末高速鋼硬度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高速工具鋼有哪些組成結構?高速工具鋼是一種高碳高合金工具鋼,wC=...
www.usteel.net

今天給各位分享粉末高速鋼mc90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粉末高速鋼硬度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

高速工具鋼有哪些組成結構?

粉末高速鋼mc90(粉末高速鋼硬度)

高速工具鋼是一種高碳高合金工具鋼,wC=0.70~1.25%,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W、Mo、Cr、V等,W、Mo、V是提高熱硬性的主要元素,V可形成高硬度的碳化物,顯著提高鋼的硬度及耐磨性,Cr可提高淬透性。W18Cr4V、W6Mo5Cr4V2和W9Mo3Cr4V為較常用的高速鋼,這三個鋼號的產量占目前國內生產和使用的95%以上。

主要有碳、鎢、鉬、鉻、釩、鈷等,其作用分述如下:

碳一般含碳量為0.70~1.65%,以保證足夠的碳與各種碳化物形成元素相配合。通常采用平衡碳(Cs)近似計算公式求得最佳的二次硬化效果的含碳量:

Cs%=0.033W%+0.063Mo%+0.060Cr%+0.200V%

式中Cs是假設W、Mo、Cr、V與C形成W2C(或Fe4W2C)、Mo2C(或Fe4Mo2C)、Cr26C6、V4C3時碳與各元素的定比關系而定出的。隨著鋼中含碳量逐漸接近Cs,二次硬化效果(硬度和紅硬性)也逐步上升到最高值,而韌性則隨之下降。因此只在超硬高速鋼中含碳量采用接近Cs的成分,為了保持通用型高速鋼的高韌性,含碳量一般比Cs低0.15~0.30%。至于用于載荷較低的低合金高速鋼,實際含碳量可能還超過Cs。

鎢和鉬高速鋼回火時產生二次硬化最基本的合金元素。鎢和鉬作用相似,Mo的原子量約為W的一半,一般可用1%Mo取代2%W。高速鋼中最主要的碳化物M6C(M代表金屬)是以Fe、Mo、W為主的復合碳化物,它在淬火時部分固溶,回火時又以M2C碳化物彌散析出,使鋼強化,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剩下未溶的M6C碳化物(主要來自共晶碳化物)可阻止淬火加熱時的晶粒長大和增加耐磨性。含鉬的高速鋼鑄態共晶碳化物網較細薄,易于加工破碎,分布較均勻,顆粒較小,熱塑性和韌性也較高;但含鉬的鋼易脫碳,淬火過熱敏感性也較大,而鎢鋼在此方面正與之相反。因此鎢和鉬適當配合,能獲得綜合性能更好的鋼種。

鉻為保證鋼的高淬透性,各種高速鋼都含鉻4%左右。鋼中形成以鐵鉻為主的M26C6碳化物,鉻也可溶于M6C與MC中形成合金碳化物,促使這些難溶碳化物淬火時較多地固溶。使淬火馬氏體具有足夠的碳和合金元素,有利于回火時大量析出M2C與MC。所以鉻對二次硬化也有間接作用。此外,含4%鉻對高速鋼的抗氧化性起重要作用。

釩所有高速鋼都含釩1%以上。碳化釩淬火加熱時可部分固溶,回火時析出彌散的MC型碳化釩,有力地增強二次硬化作用;未溶的碳化釩有助于阻止淬火加熱時晶粒長大,而且由于硬度極高,能顯著提高鋼的耐磨性;但降低了可磨削性。高釩鋼中如能采取措施細化一次碳化物MC的顆粒,可改善磨削性。最有效的辦法是用霧化法快速冷卻鋼液得到合金粉末,制成粉末冶金高速鋼,使一次碳化物得到細化。

鈷鈷本身不形成碳化物,其作用主要是增加回火時析出MC、M2C的形核率,減緩其聚集長大速度。此外,鈷可提高高速鋼晶界熔化溫度,因而提高鋼的淬火溫度,使奧氏體內的合金度增大。這些作用都有效地提高了高速鋼的耐熱性,但鈷含量過高時也會降低鋼的韌性。

66號鋼是什么鋼

粉末高速鋼。66號鋼是粉末高速鋼,MC66鋼材,這是一種特殊結構的粉鋼,含碳量約比普通鋼材高6倍,含鉻量超過20%,這種結構使刀刃硬度高達66HRC。

碳化物是什么?

碳化物的簡介

carbide碳化鈣(CaC2,俗稱電石)、碳化鉻(Cr4C3)、碳化鉭(TaC)、碳化釩(VC)、碳化鋯(ZrC)、碳化鎢(WC)(圖:首飾)等都是金屬碳化物。碳化硼(B4C)、碳化硅(SiC)等屬于非金屬碳化物。從碳化物的鍵型劃分為離子型碳化物、共價型碳化物和間隙型碳化物。離子型碳化物,如碳化鈣、碳化鈹等。碳離子有C(4-),C2(2-),C3(4-)三種,C(4-)與水作用發生水解生成甲烷;C2(2-)與水作用發生水解生成乙炔;C3(4-)目前僅制得碳化鎂(Mg2C3),與水作用發生水解生成丙二烯。共價型碳化物,如碳化硅、碳化硼等,屬原子晶體,既不與水作用也不與硝酸作用,且硬度大,可用作研磨粉和耐火材料。至于甲烷和其他碳氫化合物等,其晶體為分子晶體,已屬有機化合物,通常不列入碳化物中。間隙型碳化物多為過渡金屬碳化物。多具有金屬光澤、導電,以及熔點高、硬度大的特點,因此常被用作硬質合金的重要原料。

共晶碳化物 和 碳化物 有什么區別 ?

共晶碳化物一般指鋼液中直接析出的碳化物,可稱為一次滲碳體。一般的碳化物指的是從A體中析出,稱為二次滲碳體。

一次碳化物 二次碳化物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區別

經熱壓力加工后破碎成顆粒狀分布在鋼中,稱為一次碳化物;

從奧氏體和馬氏體基體中析出的碳化物稱為二次碳化物。

共晶碳化物 和 碳化物 有什么區別 ?

共晶碳化物是碳化物的一種,一般呈魚骨狀分布,經鍛打后可呈網狀或鏈狀分布,比較大塊,有棱有角的。 二次析出的碳化物一般比較的細小,分布也比較均勻,而且也比較圓整,沒有明顯的棱角。 查看原帖

鋼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形成的區別是什么

合金鋼根據各種元素在鋼中形成碳化物的傾向,可分為三類: ①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釩、鈦、鈮、鋯等. 這類元素只要有足夠的碳,在適當的條件下,就形成各自的碳化物;僅在缺碳或高溫的條件下,才以原子狀態進入固溶體中. ②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錳、鉻、鎢、鉬等.這類元素一部分以原子狀態進入固溶體中,另一部分形成置換式合金滲碳體,如(Fe,Mn)3C、(Fe,Cr)3C等,如果含量超過一定限度(除錳以外),又將形成各自的碳化物,如(Fe,Cr)7C3、(Fe,W)6C等. ③ 不形成碳化物元素,如硅、鋁、銅、鎳、鈷等.這類元素一般以原子狀態存在于奧氏體、鐵素體等固溶體中.合金元素中一些比較活潑的元素,如鋁、錳、硅、鈦、鋯等,極易和鋼中的氧和氮化合,形成穩定的氧化物和氮化物,一般以夾雜物的形態存在于鋼中.錳、鋯等元素也和硫形成硫化物夾雜.鋼中含有足夠數量的鎳、鈦、鋁、鉬等元素時能形成不同類型的金屬間化合物.

碳化物用什么字母表示..

C

什么是MC型碳化物

高速鋼中的MC是硬度最高的碳化物相,它有效地增加鋼的耐磨性。但鑄態組織中的初生MC碳化物,粒度較大,經鍛、軋以后在一定程度上雖然會被擊碎,但它畢竟是高速鋼材中大塊碳化物的來源之一。大塊碳化物是使高速鋼韌性降低、磨削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故控制大顆粒碳化物已成為高速

MC碳化物主要出現于用鈦或鈮等元素穩定化的奧氏體不銹鋼中,如0Cr18Ni10Ti 0Cr18Ni11Nb和合金化程度更高的其他含鈦或鈮的奧氏體鋼中。

碳化物的分類

主要是硅和硼的碳化物,如碳化硅和碳化硼(見硼)。在這些碳化物中,碳原子與硅、硼原子以共價鍵結合,屬原子晶體。它們具有高硬度、高熔點和化學性質穩定的特點。制法和應用,這三類碳化物可由金屬、硅、硼或它們的氧化物在2000℃的高溫下與碳或烴類反應制得。 離子型碳化物中以碳化鈣最有用,主要做乙炔的原料。間充型碳化物主要用作耐高溫、高硬度的特殊結構材料和高速切削工具材料,如碳化鉭和碳化鎢。共價型碳化物主要用作磨料,如碳化硅、碳化硼等。

易碳化物是什么意思

藥用級甘油質檢標準

檢驗項目 標準規定 檢驗結果

性狀 無色澄明的糖漿狀液體,水溶液(1→10)顯中性反應 無色澄明的糖漿狀液體,水溶液(1→10)顯中性反應

相對密度 25℃時不水于1.2569 1.2576

鑒別 應呈正反應 呈正反應

檢查

顏色 與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 淺于對照液

氯化物 與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015%) 淺于對照液

硫酸鹽 與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02%) 淺于對照液

脂肪酸與酯類 消耗的氫氧化鈉液(0.1mol/l)不得過4.0ml 0.7ml

丙烯醛葡萄糖與銨鹽 不得顯黃色或發生氨臭 未顯黃色或發生氨臭

易碳化物 與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 淺于對照液

熾灼殘渣 遺留殘渣不得過2mg 0

鐵鹽 與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002%) 淺于對照液

重金屬 不得過百萬分之二 不超過百萬分之二

請問各位一下 碳化物的種類?

Ti,Zr,Ni,W,Mo,Cr,Mn,Fe等合金元素在鋼中都能形成碳化物和氮化物,而且這個順序是按碳化物的穩定性由強

什么是MC型碳化物

高速鋼中的MC是硬度最高的碳化物相,它有效地增加鋼的耐磨性。但鑄態組織中的初生MC碳化物,粒度較大,經鍛、軋以后在一定程度上雖然會被擊碎,但它畢竟是高速鋼材中大塊碳化物的來源之一。大塊碳化物是使高速鋼韌性降低、磨削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故控制大顆粒碳化物已成為高速

MC碳化物主要出現于用鈦或鈮等元素穩定化的奧氏體不銹鋼中,如0Cr18Ni10Ti 0Cr18Ni11Nb和合金化程度更高的其他含鈦或鈮的奧氏體鋼中。

關于粉末高速鋼mc90和粉末高速鋼硬度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www.ustee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