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5和m35鋼的區別(m35和m45)
今天給各位分享m15和m35鋼的區別的知識,其中也會對m35和m45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
二戰時德國M35鋼盔和美國M1鋼盔進行比較。
M35鋼盔工藝好、有扎邊,戴著舒服,而M1鋼盔設計更科學,計算了各個方面的傾斜角度,防彈效果比德國鋼盔有很大提高。

M35型鋼盔的整體外殼是用一張金屬薄板經過多次沖壓后成形的,其周長各不相同包括:60、64、66、68和70厘米六種尺寸。外殼的內部都按照佩帶者頭部的不同尺寸安裝了兩種不同的皮制襯墊。鋼盔的襯墊帶是由金屬制成的,分為內外兩條,置于其內部用于連接皮制內襯和外殼。鋼盔的皮革襯墊是用金屬襯圈來固定的,它通過鉚釘將襯墊擰緊在兩個內外襯圈上。其中,金屬襯圈根據不同時期的材料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1935~1939年間用鋁制成的,上面配有四方形直角連接環,在其外層的左側還壓印有生產廠商的名字和制造年份等信息;另一種則是在1940~1945年間用鍍鋅的金屬板制成的,可以起到防銹防腐蝕的效果,其與下顎皮帶的連接處還增加了附加金屬板,連接環也變成了四方形圓角環。鋼盔內部的皮革襯墊是用皮質柔軟堅固羊皮或豬皮制成的,形狀為八個連在一起的“手指”,中央為圓形。八個“手指尖”分別用棉線穿連在一起,以方便佩帶者自行調節松緊度。襯墊上的每個“手指”上都有5個氣孔,個別襯墊上還會印有阿拉伯數字來顯示頭圍號碼。另外,用來連接皮革襯墊和金屬襯圈的是三枚帶鋁制平頭的開腳鉚釘,除了在30年代中期是用黃銅鍍鋅外,到戰爭結束之前都使用的是鋼鐵鍍鋅材料,也是出于防銹蝕的意圖。
M1鋼盔被美國大兵親切地叫做“鋼罐”。它外層的鋼殼類似碗狀,內部有一層塑料襯墊。襯墊可以調節,以適合不同頭型。所有外層盔體的尺寸是統一的,其他鋼盔很少這樣。M1的盔體被漆成OD7號的深綠色,左右兩邊有松緊帶,上面縫著護顎,松緊帶是OD#3號淺綠色。護顎可以通過卡扣系緊。不過戰斗中,美國士兵很少系緊護顎,他們要么把帶子繞在鋼盔邊上,要么索性松開帶子,掛在鋼盔兩側。
襯墊的輪廓和形狀非常精確,幾乎就是外層盔體的同比例縮小。它是用可變形的軟塑料做的,外表是淺綠色,里層印有兩種不同深度褐色交織而成的格子花紋。襯墊的頂部是由六根帶子交錯形成的網,美國大兵們通過抽拉帶子,改變襯墊的大小,調整到自己舒適的狀態。這層網含有吸汗帶。最里面一層是“頸帶”,連著護顎。護顎是黃褐色的,由皮革制成,通過帶扣來調節松緊。在戰斗中,美軍士兵不喜歡系著護顎。通常是繞在鋼盔外面,只有在訓練的時候,才會老老實實地系緊。
M2 ,M35 , M42 高速鋼的性能
從壞到好的順序是m2、M25和M42
M35在M2的基礎上添加5%的CO和鈷含量。
在M35的基礎上,M42的W含量顯著降低,Mo含量增加到8%左右。
在物理性能方面,M35比m2具有更高的韌性、硬度和耐磨性。同時,耐高溫元素鈷也使鉆頭性能良好。
M42的硬度大大提高,綜合性能優于M35。
拓展資料:
高速鋼性能特點:
高性能高速鋼具有較好的硬度和熱硬度,是通過改變高速鋼的化學成分,提高其性能而開發的新品種。高性能高速鋼具有較高的硬度和熱硬度。當切削溫度達到650℃時,硬度仍能保持在60HRC以上。耐久性是普通高速鋼的1.5-3倍。適用于高溫合金、不銹鋼、鈦合金、高強度鋼等難加工材料的制造加工工具。高性能高速鋼主要有四個品種:高碳高速鋼、高釩高速鋼、含鈷高速鋼和鋁高速鋼。
一、高碳高速鋼
品牌為9w18cr4v。由于其含碳量高(0.9%),因此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和熱硬度。在切削不銹鋼、耐熱合金等難加工材料時,其制造的刀具使用壽命顯著提高,但其抗彎強度為3000mpa,沖擊韌性低,熱處理工藝要求嚴格。
二、高釩體系
品牌包括w12cr4v4mo和w6mo5cr4v3(美國品牌m3),釩含量為3-4%,大大提高了耐磨性,但易磨性變差。高釩高速鋼的使用和發展也依賴于磨削技術和砂輪技術的發展。
三、鈷高速鋼
該品牌為w2mo9cr4vco8(美國品牌M42)。這種高性能高速鋼的性能特點是低釩含量(1%)和高鈷含量(8%)。在淬火和加熱過程中,鈷可以促進碳化物在基體中的更多溶解,并利用高基體硬度來提高耐磨性。
四、這種高速鋼具有良好的硬度、熱硬度、耐磨性和可磨性。熱處理硬度可達到67-70hrc,但也采用特殊的熱處理方法獲得67-68hrc硬度,以改善其切削性能(特別是斷續切削),提高沖擊韌性。鈷高速鋼可制成各種刀具,用于切削難加工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磨削性能,可制成復雜的刀具,在世界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中國缺乏鈷資源,鈷高速鋼價格昂貴,約為普通高速鋼的5-8倍。
M1頭盔和M35/M40頭盔哪個更漂亮和實用
M1更實用
M35看上去防護面積更大,而且更漂亮
但在芳綸材料出現之前,防彈還是靠鋼板,M35的重量更大,而且重心偏下,在距離撞擊時,容易造成頸椎扭斷
M35是什么材質
AISI M35/1.3243/SKH55/M35鋼是一種國際通用的含鈷超硬高速鋼,具有高耐磨、耐高壓、耐燒結等特點。
M35含鈷高速鋼價格低廉,易于加工,經過適當的熱處理,硬度高(HRC67-70),紅硬度高(625℃,4h,HRC63-65),耐磨性、韌性和抗彎強度均不低于普通高速鋼,可以克服早期損壞,如模具邊緣塌陷和碎屑。
64? 0
M35鋼也稱為HSSE或HSS-E。它與M2相似,但添加更多5%的鈷,這將增加熱硬度。M35具有良好的機械加工性、韌性、硬度、耐磨性和切削能力。由于M35刀具的廣泛使用,這些刀具的性能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化學成分
C (%):? ? ?0.87 ~ 0.95
Si (%):? ? ≤ 0.45
Mn (%):? ≤ 0.40
P (%)≤:? 0.030
S (%)≤:? 0.030
Cr (%):? ?3.80 ~ 4.50
Mo (%):? 4.70 ~ 5.20
W (%):? ? 5.90 ~ 6.70
V (%):? ? ?1.70 ~ 2.10
Co (%):? 4.50 ~ 5.00
M35鋼退火
退火必須在熱加工、鍛造或再硬化之前進行。以不超過每小時220C的速率將溫度加熱至850至900C(總厚度每25毫米一小時)。在爐內以每小時10到20C的速度控制緩慢冷卻至大約600C,然后在靜止空氣中冷卻。達到的M35退火硬度應為260布氏硬度或更低。
M35鋼應力消除
建議在機加工后和硬化前消除應力,以盡量減少變形的可能性。在中性氣氛中加熱至600至700C,浸泡約兩小時,然后在爐中緩慢冷卻。
M35鋼硬化
用兩個步驟預熱M35,第一步450-500C,每25 mm保持20~30分鐘;第二步850-900C,然后到適當的硬化溫度1050C-1220C。
淬火介質:油(40~60℃)、空氣或熱水浴。
用于對熱硬度要求很高的場合。對于冷加工應用來說,它也是一個高質量的耐磨等級。常用于切割工具,包括拉刀、立銑刀、帶鋸片、銑刀、鉸刀和冷加工工具。
高速鋼 M35 M42 4341 6542 的區別!!各適用于哪種金屬加工以及 銑制 軋制 全磨制鉆頭的區別!!
麻花鉆頭的材料有45#高碳鋼用于軟木料、硬木料、軟金屬,有GCr15軸承鋼用于軟木料到一般的鐵,有4241#高速鋼用于軟金屬、鐵和普通的鋼,4341#高速鋼用于軟金屬、鋼、鐵,不銹鋼,9341#高速鋼用于鋼、鐵、不銹鋼。
6542#(M2)高速鋼廣泛用于不銹鋼,M35(鈷高速鋼)廣泛用于不銹鋼。最普通的差的就是45#鋼,一般的就4241#的高速鋼,好點的M2的就差不多了。
1、4241材質:此種材質適合鉆普通金屬,比如鐵、銅、鋁合金等中低硬度金屬,以及木材,不適用于鉆不銹鋼、碳鋼等高硬度金屬。在適用范圍內,質量還算不錯,適合五金店批發銷售。
2、9341材質:此種材質適合鉆普通金屬,比如鐵、銅、鋁合金等金屬,以及木材,適用于鉆不銹鋼薄板,厚的不建議使用。在適用范圍內,質量中等。
3、 6542材質:此種材質適合鉆各種金屬,比如不銹鋼、鐵、銅、鋁合金等中低硬度金屬,以及木材。在適用范圍內,質量中高等,耐用性非常高。
4、M35含鈷材質:此材質是目前市面上高速鋼中性能最好的牌號,含鈷保證了高速鋼的硬度以及韌性。適用于鉆各種金屬,比如不銹鋼、鐵、銅、鋁合金、鑄鐵。
M35、 M40、 M42鋼盔有什么主要區別?
M35鋼盔是二戰德軍鋼盔的4個型號(M35,M40,M42和傘兵盔)之一。二戰時期的德軍鋼盔和一戰時期的德軍鋼盔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二戰的德軍鋼盔是在一戰的M16,M17,M18三種鋼盔上發展而來。在1935年,德國的M35定型。該頭盔是為了滿足德軍的需要,來替代仍在試用的一戰時期的鋼盔。M35在基本的東西上和一戰時的M17很象,但是M35比M17更輕,功能也更強。另外M35采用了新的LINER(內盔)來減少佩戴時頭部的疲勞。事實證明,M35新的內盔比一戰時的頭盔佩戴更舒適。
M40和M35很像,特別是它的盔沿和M35幾乎一樣,所以很多人都會把M35和M40搞混。其實辨別M35和M40很簡單,只 要看兩者的通風孔就知道了. 為了降低成本,M40取消了M35另外安裝通風孔的做法,而是直接在盔的兩側打了兩個通風孔。這個簡化步驟加快了頭盔在戰爭期間的生產速度,但是必須采用新的模子。由于采用了新的模子,M40比M35要圓。M40的油漆有兩種,一種是外表和內盔都是無光的平滑漆(細微顆粒)。另外一種是內盔是平滑漆,而外盔表面是粗 糙的大顆粒漆。除了黨衛軍的M40以外,所有的M40只有在外盔的一側有標記。另外一側沒有。
M42是整個二戰中最常見的鋼盔,這是因為M42較長的生產時間(1942-1945),而且在1945年5月德國投降后,M42還被繼續使用。而M35,M40是在早期的二戰中使用,因此所剩不多,反 而在今天M42比較容易找到。M42和M40幾乎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外盔的邊緣,M42的外盔沒有使用早在馬克西米連的時代就已經開始使用的卷邊工藝,而是使用了切邊,這是因為在戰爭時期,由于前線的迫切需求加上德國工業體系的產能已經在超負荷運轉了,為了縮短生產時間和降低成本,工廠將鋼盔外沿窩邊的這道程序省略了。另外,多數的M42的外盔都沒有標記,少量在1943年以前生產的,在頭盔的一面有陸軍,空軍,或SS的標記。另外 一側沒有標記。M42的油漆為深綠色或沙色(沙子的顏色),選擇這兩種顏色主要是為了增強隱蔽力。
m15和m35鋼的區別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