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1.2367這個材料有伐的信息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1.2367這個材料有伐,以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1.2367是什么材料
1.2367是德標熱作模具鋼,不是不銹鋼,與國內牌號無對應。
1.2367的化學成分:(%)
C 0.35~0.40
Si 0.30~0.50
Mn 0.30~0.60
P≤0.035
S≤0.010
Cr 4.70~5.20
Mo 2.70~3.30
V 0.40~0.70
1.2367的特性具有極好的耐熱性和好的高溫韌性,高的耐熱疲勞性和耐磨性,適合于高要求應用,可進行氮化處理,良好的拋光性,尺寸變形小,與傳統煉鋼相比具有更好的等向性,各方向極好的韌性和塑性。1.2367的應用輕合金壓力鑄造模具;壓鑄模(模仁,嵌件,上模,噴嘴, 氮化頂針,套筒);鋼材鍛造成形中的模仁和嵌件;擠壓模具;擠壓模具(模匕,支承板,襯套,擠壓墊);重合金模具支承及內導套;熱壓模具(鋁,鎂,銅合金);重輕合金壓力成形模具;塑料模具(注塑模具);部件,如重型冷剪切,落料熱剪,緊縮環,耐磨件。
模具鋼1.2367是什么材料
X38CrMoV5-3/1.2367熱作模具鋼
化學成分: C 0.4CR 5.0 MO 3.0 V 0.5 主要應用客戶有:汽車制造領域,標致、奔馳、寶馬、通用、福特、大眾等著名汽車企業的模具材料供應商
X38CrMoV5-3鋼的主要性能及應:
高韌性及極佳耐高溫性;高溫下具有優異的耐熱疲勞及耐磨性;非常適合用于高質量要求的產品;
熱處理變形小;與傳統的冶煉鋼相比,具有更好的等向性,各方向均有極佳的韌性和塑性。
X38CrMoV5-3鋼的主要應用及制作:
適應:輕合金壓力成形;鋼材鍛造成形之模具;擠壓模具;重合金生產之方鐵及導套;
壓力成形模模具;壓鑄模(上模、下模、鑲塊、頂針、套筒冷沖裁、熱剪及耐磨部件。
擠壓模(凹模、模墊、擠壓筒、凸模);鋁、銅、鎂的熱壓成形模;塑料模;
有伐字的文言文
1. 文言文中的"伐"字和"上"字都有什么意思呢
● 伐f ㄈㄚ◎ 砍:~樹。
砍~。◎ 征討:討~。
~罪(征討有罪的人)。口誅筆~。
◎ 自夸:~善(夸自己的好處)。~智。
不抄矜不~?!?上shng ◎ 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
~邊?!?次序或時間在前的:~古。
~卷?!?等級和質量高的:~等。
~策。~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知◎ 由低處到高處:~山。~車。
~升?!?去,到:~街。
◎ 向前進:沖~去?!?增加:~水。
◎ 安裝,連綴:~刺刀。~鞋(亦作“绱鞋”)。
◎ 涂:~藥?!?按規定時間進行或參加某種活動:道~課。
~班。◎ 擰緊發條:~弦。
◎ 登載,記:~賬?!?用在名詞后邊,表示時間、處所、范圍:晚~。
桌~。組織~。
◎ 用在動詞后邊,表示開始、繼續、趨向、完成:爬~來。鎖~。
選~代表?!?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數量:~年紀。
◎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1”的高音。
2. “伐”在古文中的含義,有句子和出處
伐
f
〈名〉
(1)
通“閥”。功勞,功業 [merit]
晉侯使卻至獻楚捷于周,與單襄公語,驟稱其伐。――《左傳成公十六年》。杜預注:伐,功也。
千秋無他材能術學,又無伐閱功勞。――《漢書車千秋傳》
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史記項羽本紀》
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2)
如:伐閱(功績和資歷)
(3)
畎上高土 [ridge soil]
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畎。――《周禮》
伐柯
fk
(1)
[follow a principle]∶比喻遵循一定的原則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詩豳風伐柯》
(2)
[matchmaker]∶指做媒
伐木
fm
[woodcutting;lumbering] 采伐林木
伐檀
ftn
[Fatan] 篇名?!对娊洝防锏脑?,通常拿開頭一句里的兩個字作為全詩的題目。檀,檀樹,木質堅實,古代用作制造車子的材料
伐罪
fzu
[uprising;attack the tyrant and relieve the people of their sufferings] 討伐有罪的人
吊民伐罪
近者奉辭伐罪。――《資治通鑒》
吊民洛汭,伐罪秦中。――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伐
f ㄈㄚ
(1)
砍:~樹??硚。
(2)
征討:討~。~罪(征討有罪的人)??谡D筆~。
(3)
自夸:~善(夸自己的好處)。~智。不矜不~。
鄭碼:NHM,U:4F10,GBK:B7A5
筆畫數:6,部首:亻,筆順編號:321534
cut down;strike;
傳
伐
①傷害,耗傷?!端貑査臍庹{神大論》:“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②攻伐、討伐。《靈樞官能》:“用針之理,必知形氣之所在,左右上下,陰陽表里,血氣多少,行之逆順,出入之合,謀伐有過。”
③刈割?!端貑枩乎蝉氛摗罚骸按说锰斓刂停呦轮耍誓苤镣?,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p>
3. 詩詞,現伐文,文言文有那些
一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漢族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認為,詩較為適合“言志”,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
二現代文,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2、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疑問、呼告、反問、頂真等
三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
4. 初中文言文“取”、“伐”、“王”這些字的一詞多義
取1. 本義:(捕獲到野獸或戰俘時)割下左耳。
(會意。從又,從耳。
甲骨文字形。左邊是耳朵,右邊是手(又),合起來表示用手割耳朵。
古代作戰,以割取敵人尸體首級或左耳以計數獻功) [cut off left-ear] (1)取,捕取也。——《說文》 (2)大獸公之,小禽私之,獲者取左耳。
——《周禮》 (3)且今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者,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4)取吳元濟?!顿Y治通鑒唐紀》 2.斬獲敵人的首級為取 [behead]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
—— 宋 蘇軾《陽關詞》 3.拿 [take;fetch;get] (1)取數斗歸?!龂?邯鄲淳《笑林》 (2)取一葫蘆。
——宋 歐陽修《歸田錄》 (3)取器械。——明 崔銑《洹詞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4)從架上取書;從巢里取蛋;取受(拿取和收受);取則(取作準則,規范或榜樣) 4.選取;選拔 [adopt;choose;select] (1)深思而慎取。
——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2)人取之?!?劉基《賣柑者言》 (3)舍體而取面。
——蔡元培《圖畫》 (4)又如:取路(上路);取戲(采取游戲態度);取義(選擇正義,就義而死);取人(選擇人);取友(選取朋友);取途(選取經由的道路);取象(取某種事物之征象) 5.招致 [incur] (1)讒毀竟自取。——唐 杜甫《上水遣懷》 (2)又如:取罪(自我罪責);取譏(招致譏諷);取斃(招致喪身);取醉(喝酒致醉) 6.得到;取得 [seek;get] (1)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詩魏風伐檀》 (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勸學》 (3)鉆燧取火?!俄n非子五蠹》 (4)文能取勝。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5)又如:取事(取得成就事功的機會;行事);取討(討?。凰魅。?;取和兒(取了和氣。和睦相處);取真氣(攝取天地間元氣);取覓(收入;獲得);取供(討取口供) 7.博取 [curry]。
如:取選(求取功名;應試);取應(應舉;參加科舉考試);取譽(博取稱贊或好名聲);取寵(博取別人的喜愛,稱贊) 8.攻取,奪取 [attack and seize] (1)必取宋?!赌庸敗?(2)取陽晉。
——《史記廉頗藺相列傳》 9.積畜 [accumulate] 而利取分寡?!蛾套哟呵锿馄囟愓摺?10.趨向 [tend to;incline to;hurry off] (1)兩者合而天下取。
——《荀子王霸》 (2)夸主以為高,異取以為高。——《史記秦始皇本紀》通假字義項 1.通“娶”。
娶妻 [marry] (1)取妻如之何?——《詩齊風南山》 (2)君取于吳,為同姓。——《論語述而》 (3)昭公取于 吳。
——《左傳哀公十二年》 (4)終老不復取。——《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5)我近來取得一個老小,清河縣人。
——《水滸傳》 2.通“聚”。會合,集合 [assemble;flock together] 鄭國多盜,取人于萑苻澤。
——《左傳昭公二十年》 3.通“趨”。跑,疾走 [run] (1)王良御之,則日取乎千里。
——《韓非子難勢》 (2)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兒淚下如雨。——《古樂府》伐 【動】 古文形體 (會意。
從人,從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頭。
本義:砍殺) 同本義〖kill〗 伐,擊也。——《說文》 伐,殺也。
——《廣雅》 為酒醴,伐豚羔,舞長袖?!翁K轍《太白山祈雨詞》 又如:伐祭(砍頭祭天);伐殺(殺戮) 砍伐〖hack;fell;cutdown〗 伐竹取道。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坎坎伐檀兮。——《詩魏風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伐薪燒炭南山中。——白居易《賣炭翁》 又如:伐?。撤ト〉茫?;伐炭(伐木燒炭);伐薪(砍柴) 討伐,進攻〖sendarmedforcestosuppress;attack〗 齊師伐我。
——《左傳莊公十年》 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蹲髠髑f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趙。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季氏將伐顓臾?!墩撜Z季氏》 又如:口誅筆伐;伐叛(討伐叛逆);伐罪吊民(討伐有罪的君主,撫慰受難的百姓)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bragabout〗 愿無伐善,無施勞。
——《論語公冶長》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妒酚浨Z生列傳》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
——《史記淮陰侯列傳》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長處);伐功矜能(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敗壞,損傷〖damage〗 重被猛術。國本必伐。
——宋秦觀《治勢下》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殘害性命);伐生(殘害生命) 打破、挫敗〖defeat;frustrate;baffle〗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孫子謀攻》 敲擊〖knock〗 征人伐鼓。
——《詩小雅采芑》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引申為開鑿〖dig〗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祈n愈《汴州東西水門記》 批評,責備〖criticize;blame〗 伐孔子之說,何逆于禮。
——王充《論衡問孔》 又如:口誅筆伐 伐 f 【名】 通“閥”。功勞,功業〖merit〗 晉侯使卻至獻楚捷于周,與單襄公語,驟稱其伐。
——《左傳成公。
1.2367這個材料有伐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