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型材擠壓模具的煮模方法(鋁材擠壓模具生產工藝)
今天給各位分享鋁型材擠壓模具的煮模方法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鋁材擠壓模具生產工藝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
鋁型材擠壓模具上機前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用的儀器儀表在線和離線檢測模子的尺寸精度、硬度和表面粗糙度。檢測驗收合格的模具進行登記,人庫上架,使用時領出拋光模孔工作帶,并將導流模、型材模、模墊進行組裝檢查,確認無誤時發到機臺加熱;

(2)鋁型材擠壓工模具上機前加熱溫度規定:擠壓筒:400~450℃,擠壓墊:350℃ ,模墊:350~400℃,平模:450~470℃,分流模:460~480℃,保溫時間按模具厚度計算(l.5~2 分鐘/mm);
(3)鋁型材擠壓工模具在爐內加熱時間不允許超過10 小時,時間過長,模孔工作帶容易腐蝕或變形;
(4)在鋁合金型材擠壓開始階段,需緩慢加壓力,因為沖擊力很可能引起堵模。如果發生堵模時,需立即停機,以防壓爛模孔工作帶;
(5)模子卸機后,待冷至150~180℃ 時再放人堿槽煮,因為模子在高溫下堿煮,容易被熱浪沖擊開裂。并應采用先進的蝕洗方法,以回收節省堿液,縮短腐蝕時間和實現無污染清洗;
(6)鋁型材擠壓模具修模工在對分流模裝配時,應用銅棒輕輕顛打,不允許用大鐵錘猛擊,避免用力過大,震爛模具;
(7)鋁型材擠壓模具氮化前需對模孔工作帶仔細拋光至表面粗糙度Ra0.8~0.4m;
(8)鋁型材擠壓模子氮化前要求清洗干凈,不允許有油污帶入爐內;氮化工藝要合理(依設備特性與模具材料而定),氮化后表面硬度為HV900~1200,氮化層過厚、過硬會引起氮化層剝落。一套模具一般允許氮化3~5 次;復雜的高倍齒散熱器型材模不進行氮化工序;
(9)對老產品的新模子、棒模、圓管模可不經試模直接進行氮化處理;新產品及復雜型材模必須經試模合格后才能進行氮化處理;
(10)鋁型材擠壓新模試模合格后,最多擠壓10 個鑄錠就應卸機進行氮化處理,避免將工作帶拉出溝槽;兩次氮化之間不可過量生產,一般平模為60~100 個錠,分流模為40~80 個錠為宜,過多會將氮化層拉穿。
(11)使用后的鋁型材擠壓模子拋光后,涂油人庫保管。
鋁型材開模模具怎么維護?
一.工業鋁型材擠壓行業發展到今日,工業鋁型材和鋁型材截面上是不停變化的,強度和硬度是它們的關鍵優勢。很多行業都選用鋁合金型材,因為一些鋁合金型材的截面特殊,模具很難設計和制作。如果通常使用常規擠壓方法難以達到模具的額定產量輸出,必需選用特殊工藝來嚴控加工工藝叁數便于正常生產。
二.選擇合適的擠壓機進行生產。在擠壓生產之前,型材截面的尺寸根據型材截面的復雜性,壁厚和擠壓系數確定,以確定擠壓機的噸位。
三.合理選擇鑄錠和加熱溫度,均勻化鑄錠,嚴格控制擠壓鑄錠的合金成分。該公司要求鑄錠粒度符合高等標準,以提高可塑性和降低各向異性。當鑄錠中存在氣體,氣孔,松散結構或中心裂紋時,擠壓過程中氣體的突然釋放與“射擊”類似,因此模具的部分工作帶突然加載并再次加載,形成當地巨大的沖擊負荷。它對模具有很大的影響。
四.優化擠壓工藝,延長模具壽命。在擠壓生產中,必須采取合理的措施來確保模具的微觀結構并采用合適的擠壓速度。在擠壓過程中,擠壓速度通常應控制在25mm/s以下。當擠壓速度太快時,金屬流動將難以均勻,這將加速模具工作帶的磨損。合理選擇擠壓溫度。擠壓溫度為模具加熱溫度為,這取決于錠子的溫度和鋁棒的溫度。如果鋁棒的溫度太低,則擠壓力可能增加或車輛可能被窒息。模具在應力集中部分易于局部輕微彈性變形或裂縫,導致模具的早期刮削。如果鋁棒的溫度太高,則金屬結構會軟化,從而粘附在模具工作帶的表面上或甚至堵塞模具(在嚴重的情況下,模具在高壓下會塌陷)。鑄錠的均勻加熱溫度在460-520℃是合理的,并且鑄件是均勻的。鑄錠的合理加熱溫度為430-480℃。
五.模具必須在擠壓的早期階段進行合理的表面氮化處理。應注意,表面氮化不能一次完成。在模具維修期間,需要進行3-4次重復氮化處理。通常,氮化層的厚度約為0.15mm。清潔模腔,不要留下堿渣或異物。在正常情況下,模具的氮化次數不超過4-5次。應該注意的是,早期的氮化可以通過合適的生產工藝進行氮化,并且氮化的次數不能太頻繁,否則工作帶很容易分層。6.模具上的工作帶必須經過研磨和拋光,工作帶通常需要拋光到鏡面。必須對模具上的工作帶進行研磨和拋光。通常需要對工作帶進行拋光,直到在組裝之前檢查模具的工作帶的平直度和垂直度。氮化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工作帶拋光的平滑度。必須用高壓氣體和刷子清潔模腔,并且不得有灰塵或異物。否則,很容易將金屬流中的工作帶拉下,使得擠壓型材產品具有表面粗糙度或劃線缺陷。
六.當進行擠壓生產時,模具保持時間通常為約2-3小時。當使用模具時,必須有模具支撐件,模具套筒和與模具匹配的支撐墊,以避免由于支撐墊的過大內孔而導致的模具出口表面。支撐墊的接觸表面太小而不能使模具變形或破裂。
七.使用正確的堿洗(烹飪)方法。在卸下模具后,模具溫度為500℃。如果模具溫度迅速下降,則模具易于開裂。正確的方法是將模具置于100-150C的空氣中,然后在卸下模具后將其浸入堿性水中。擠壓后,擠壓棒在擠壓圓筒前退縮,壓力保持在擠壓圓筒中,然后擠壓圓筒后退,同時,模具分流孔中的部分殘余鋁被拉出壓力,然后除去堿。廚師。
八.模具的使用從低到高再低。在模具的中后期使用中,由于模具的性能基本上處在平穩狀態,因而可以適度地提升應用強度。在末期,模具的金屬架構開始衰退,長久生產服務后疲勞強度,穩定性和韌性開始進到下降曲線。這時,應適當減少模具的使用強度,直至模具報廢。
九.抓好擠壓生產流程中模具的使用和維護紀錄,改善每件模具的跟進紀錄,提升擠壓加工過程中模具的使用和維護紀錄,便于管理。
工業鋁型材有什么加工方式?
不知道您說的鋁材加工是不是擠壓加工?我這邊有些鋁材擠壓機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項,您可以參考一下,
一.鋁型材擠壓機的工作流程
1.檢查油壓系統是否漏油,空氣壓力是否正常。
2.檢查傳輸帶,冷床,儲料臺是否有破損和擦傷型材之處。
3.拉伸前要確認鋁型材的長度,在預定拉伸率,即主夾頭移動位置,通常6063T5拉伸率為0.5%-1%,6061T6拉伸率為0.8%-1.5%。
4.根據鋁型材的形狀確認夾持方法,大斷面空心型材,可塞入拉伸墊塊,但盡量要確保足夠的夾持面積。
5.當鋁型材冷卻至50度以下時,才能拉伸型材。
6.當型材同事存在彎曲和扭擰時,應先矯正扭擰后拉伸。
7.第一根和第二跟進行拉試,確認預定拉伸率和夾持方法是否合適。目視彎曲,扭擰,檢查型材的平面間隙,擴口,并口,如不合適要適當進行調整拉伸率。
8.正常拉伸率仍不能消除彎曲,扭擰,或不能是幾何尺寸合格時,應通知操作手停止擠壓。
9.冷卻臺上的型材不能互相摩擦,碰撞,重疊堆放,防止擦花。
二.鋁型材擠壓模具注意事項
1.鋁型材截面本身就千變萬化,并且鋁型材擠壓行業發展到今天,鋁合金,鋁型材截面本身就千變萬化,有機身清,強度好等重要優點, 目前已經有許多行業采用鋁型材來代替原有材料。 由于部分型材的特殊導致模具由于型材截面特殊,設計和制作難度較大。如果還是采用常規的擠壓方法往往難于達到模具額定產量,必須采用特殊工藝,嚴格控制各項生產工藝參數才能正常進行生產
2.選擇合適的擠壓機進行生產。進行擠壓生產前,型材截面的尺寸,根據型材截面的復雜程度,壁厚大小以及擠壓系數來確定擠壓機噸位大小,
3.合理選擇錠坯及加熱溫度,對錠坯進行均勻化處理,要嚴格控制擠壓錠坯的合金成分。企業要求鑄錠晶粒度達到一級標準,以增強塑性和減少各項異性。當鑄錠中有氣,孔,組織疏松或有中心裂紋時,擠壓過程中氣體的突然釋放類似"放炮",使得模具局部工作帶突然減載又加載,形成局部巨大的沖擊載荷,對模具影響很大。
4.優化擠壓工藝延長模具壽命,在擠壓生產中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來確保模具的組織性能,采取適宜的擠壓速度。在擠壓過程中,擠壓速度一般應控制在 25mm/s 以下,當擠壓速度過快時,會造成金屬流動難于均勻,致使模具工作帶磨損加速,合理選擇擠壓溫度,擠壓溫度是由模具加熱溫度、盛錠筒溫度和鋁棒溫度來決定的。鋁棒溫度過低容易引起擠壓力升高或產生悶車現象, 模具容易出現局部微量的彈性變形或在應力集中的部位產生裂紋而導致模具早期報廢。鋁棒溫度過高會使金屬組織軟化, 而使得黏附于模具工作帶表面甚至堵模 (嚴重時模具在高壓下崩塌)未均勻鑄錠合理加熱溫度在 460-520C,經過均勻化的鑄錠合理加熱溫度在 430-480C。
5.擠壓模具使用前期必須對模具進行合理的表面滲氮處理過程。需要注意的是表面滲氮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在模具服役期間必須進行3-4次的反復滲氮處理,一般要求滲氮層厚度達到0.15mm左右。 模具腔內要清理干凈,不可殘留堿渣或異物顆粒。一般情況下模具的氮化次數不超過4-5次,要注意的是前期氮化時要經過合適的生產過程方能進行氮化,氮化次數不能過于頻繁,否則工作帶易脫層。
6.模具上機前工作帶必須經過研磨拋光,工作帶一般要求拋光至鏡面。 模具上機前工作帶必須經過研磨拋光,工作帶一般要求拋光至鏡面對模具工作帶的平面度和垂直度裝配前要進行檢查。 氮化質量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工作帶拋光的光潔度。模具腔內必須用高壓氣以及毛刷清理干凈,不得有粉塵或雜質異物,否則極易在金屬流的帶動下拉傷工作帶,使擠壓出來的型材產品出現表面粗糙或劃線等缺陷。
7.擠壓生產時模具保溫時間一般在2-3小時左右,使用模具時要有與模具相配套的模支撐,模套和支承墊,避免因支承墊內孔過大而導致模具出口面與支承墊接觸面太小,使得模具變形或破裂。
8.采用正確的堿洗(煮模)方法。模具卸模后,此時模具溫度在 500C 如果模具溫度下 降迅速,模具極易發生開裂現象。正確方法是等卸模后將模具在空氣中放置到 100-150C 再浸入堿水中。擠壓結束后,擠壓桿先于擠壓筒后退,壓余留在擠壓筒中,然后擠壓筒后退,可同時將模具分流孔中的部分殘鋁 隨同壓余拔出,然后再進行堿煮。
9.模具使用上采用由低到高再到低的使用強度。模具使用中期,由于模具的各項性能已基本處于平穩狀態,可適當提高使用強度。到后期,模具的金屬組織已經開始惡化,疲勞強度,穩定性和韌性經過長期的生產服役已經開始走入下降曲線,此時應適當降低模具的使用強度直至模具報廢。
10.加強模具在擠壓生產過程中的使用維護記錄,完善每套模具的跟蹤記錄,加強模具在擠壓生產過程中的使用維護記錄方便管理。
鋁型材擠壓模具的煮模方法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