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納米材料是復合材料嗎)
今天給各位分享納米材料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納米材料是復合材料嗎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
什么叫納米材料?

問題一:什么是納米?定義是什么? 納米
納米,是一種長度單位,符號為nm。1納米=1毫微米=10埃(既十億分之一米),約為10個原子的長度。假設一根頭發的直徑為0.05毫米,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即約為1納米。
納米技術的含義-1
. 所謂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項嶄新技術。科學家們在研究物質構成的過程中,發現在納米尺度下隔離出來的幾個、幾十個可數原子或分子,顯著地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而利用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設備的技術,就稱為納米技術。
. 納米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主要區別是:納米技術研究的是以控制單個原子、分子來實現設備特定的功能,是利用電子的波動性來工作的;而微電子技術則主要通過控制電子群體來實現其功能,是利用電子的粒子性來工作的。人們研究和開發納米技術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對整個微觀世界的有效控制。
.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1993年,國際納米科技指導委員會將納米技術劃分為納米電子學、納米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生物學、納米加工學和納米計量學等6個分支學科。其中,納米物理學和納米化學是納米技術的理論基礎,而納米電子學是納米技術最重要的內容。
納米技術的含義-2
納米技術(納米科技nanotechnology)
納米技術其實就是一種用單個原子、分子制造物質的技術。
從迄今為止的研究狀況看,關于納米技術分為三種概念。第一種,是1986年美國科學家德雷克斯勒博士在《創造的機器》一書中提出的分子納米技術。根據這一概念,可以使組合分子的機器實用化,從而可以任意組合所有種類的分子,可以制造出任何種類的分子結構。這種概念的納米技術未取得重大進展。
第二種概念把納米技術定位為微加工技術的極限。也就是通過納米精度的“加工”來人工形成納米大小的結構的技術。這種納米級的加工技術,也使半導體微型化即將達到極限。現有技術即便發展下去,從理論上講終將會達到限度。這是因為,如果把電路的線幅變小,將使構成電路的絕緣膜的為得極薄,這樣將破壞絕緣效果。此外,還有發熱和晃動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新型的納米技術。
第三種概念是從生物的角度出發而提出的。本來,生物在細胞和生物膜內就存在納米級的結構。
所謂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項嶄新技術。科學家們在研究物質構成的過程中,發現在納米尺度下隔離出來的幾個、幾十個可數原子或分子,顯著地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而利用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設備的技術,就稱為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
納米科技現在已經包括納米生物學、納米電子學、納米材料學、納米機械學、納米化學等學科。從包括微電子等在內的微米科技到納米科技,人類正越來越向微觀世界深入,人們認識、改造微觀世界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也曾指出,納米左右和納米以下的結構是下一階段科技發展的一個重點,會是一次技術革命,從而將引起21世紀又一次產業革命。
雖然距離應用階段還有較長的距離要走,但是由于納米科技所孕育的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都對納米科技給予高度重視,紛紛制定研究計劃,進行相關研究
納米電子器件的特點
. 以納米技術制造的電子器件,其性能大大優于傳統的電子器件:
. 工作速度快,納米電子器件的工作速度是硅器件的1000倍,因而可使產品性能大幅度提高。功耗低,納米電子器件的功耗僅為硅器件的1/......
問題二:納米技術是什么 一段時期以來,納米技術頻頻在媒體中出現,有關納米技術、納米材料以及應用納米技術制造的產品的優越性也廣為宣傳。那么,什么是納米技術呢?本文介紹這方面的知識,供初學者參考。
. 納米,是一種長度單位,符號為nm。1納米=1毫微米=10米(既十億分之一米),約為10個原子的長度。假設一根頭發的直徑為0.05毫米,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即約為1納米。
. 1、納米技術的含義
. 所謂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項嶄新技術。科學家盯在研究物質構成的過程中,發現在納米尺度下隔離出來的幾個、幾十個可數原子或分子,顯著地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而利用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設備的技術,就稱為納米技術。
. 納米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主要區別是:納米技術研究的是以控制單個原子、分子來實現設備特定的功能,是利用電子的波動性來工作的;而微電子技術則主要通過控制電子群體來實現其功能,是利用電子的粒子性來工作的。人們研究和開發納米技術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對整個微觀世界的有效控制。
.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1993年,國際納米科技指導委員會將納米技術劃分為納米電子學、納米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生物學、納米加工學和納米計量學等6個分支學科。其中,納米物理學和納米化學是納米技術的理論基礎,而納米電子學是納米技術最重要的內容。
. 2、納米電子器件的特點
. 以納米技術制造的電子器件,其性能大大優于傳統的電子器件:
. 工作速度快,納米電子器件的工作速度是硅器件的1000倍,因而可使產品性能大幅度提高。功耗低,納米電子器件的功耗僅為硅器件的1/1000。信息存儲量大,在一張不足巴掌大的5英寸光盤上,至少可以存儲30個北京圖書館的全部藏書。體積小、重量輕,可使各類電子產品體積和重量大為減小。
問題三:納米材料有哪些 納米材料大致可分為納米粉末、納米纖維、納米膜、納米塊體等四類。其中納米粉末開發時間最長、技術最為成熟,是生產其他三類產品的基礎。
納米粉末
又稱為超微粉或超細粉,一般指粒度在100納米以下的粉末或顆粒,是一種介于原子、分子與宏觀物體之間處于中間物態的固體顆粒材料。可用于:高密度磁記錄材料;吸波隱身材料;磁流體材料;防輻射材料;單晶硅和精密光學器件拋光材料;微芯片導熱基片與布線材料;微電子封裝材料;光電子材料;先進的電池電極材料;太陽能電池材料;高效催化劑;高效助燃劑;敏感元件;高韌性陶瓷材料(摔不裂的陶瓷,用于陶瓷發動機等);人體修復材料;抗癌制劑等。
納米纖維 指直徑為納米尺度而長度較大的線狀材料。可用于:微導線、微光纖(未來量子計算機與光子計算機的重要元件)材料;新型激光或發光二極管材料等。
納米膜
納米膜分為顆粒膜與致密膜。顆粒膜是納米顆粒粘在一起,中間有極為細小的間隙的薄膜。致密膜指膜層致密但晶粒尺寸為納米級的薄膜。可用于:氣體催化(如汽車尾氣處理)材料;過濾器材料;高密度磁記錄材料;光敏材料;平面顯示器材料;超導材料等。
納米塊體: 是將納米粉末高壓成型或控制金屬液體結晶而得到的納米晶粒材料。主要用途為:超高強度材料;智能金屬材料等。
問題四:納米材料到底是什么材料? 納米材料到底是什么? 發布時間: 2008-5-16 15:10:14 瀏覽次數: 227 日本厚生勞動省2008年4月4日召開了審議納米材料安全性等問題的第二次聯合研討會(會議主持:中央勞動災害防止協會日本生物鑒定研究中心主任福島昭治)。此次共舉辦了“防止勞動者曝露于對人體有害性尚不明確的化學物質中”和“關于納米材料安全性”兩場研討會。此次的主題是“納米材料到底是什么?”。另外還公布了納米材料的用途及產量等基礎數據,并做了現狀報告,還對將在今后研討會上討論的基礎數據進行了確認。 關于“納米材料的范圍”,日本厚生勞動省負責人表示,一般以ISO(國際標準化委員)TC229委員會的方案為基礎將其定義為“一維尺寸小于100nm的材料”。另外表示,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的相關行政部門也基本采用這一定義。還指出了納米材料凝聚在一起達到m尺寸時如何界定的問題。 物質與材料研究機構納米物質實驗室富勒烯工學小組對“納米材料的性質”進行了解釋。該小組指出納米物質在電子狀態變化時會發生異常現象,其化學性質、力學性質及電性都會發生異常。比如,碳納米管單層品的表面積計算值約為1300m2/g,多層品約為20~180m2/g,差異非常大。電性方面,當半導體納米微粒的微粒徑為4.5nm時變成紅色,3.5nm時變成綠色,2.5nm時變成藍色。這些便是普通材料中難以想象的“納米尺寸效應”。 輪胎用碳黑的用量最多 關于“納米材料的用途及產量”,平成19年度(2007年度)實施過調查的東麗經營研究所(千葉縣浦安市)公布了調查結果。主要納米材料的用量排名依次是,碳黑(碳)為83萬t,二氧化硅為1萬3500t,氧化鈦為1250t,氧化鋅為480t。納米技術中備受關注的碳納米纖維為60~70t,多層碳納米管為60t,富勒烯為2t,單層碳納米管為0.1t。其中碳黑在用量中占到約97.8%,主要用于輪胎。二氧化硅的主要用途是硅橡膠,占到57%。氧化鈦有60%用于化妝品。 日本經濟產業省成立的納米技術產業推進協會(NBCI)介紹了“納米材料的開發狀況”。富勒烯已被體育用品等采用,目前的研發項目正在開拓其在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バ生物材料藥品以及化妝品等領域的用途,并且正在推進將單層碳納米管作為晶體管、燃料電池及儲氫材料的研究開發。 在因可以直接將納米材料涂在皮膚上而備受矚目的化妝品方面,日本工業聯合會以“納米原料與化妝品”為題做了報告。面向化妝品制造商與進口銷售商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以納米材料為原料的120家企業中,使用氧化鈦的有115家(96%),使用氧化鋅的有72家(60%),使用二氧化硅類材料的有26家(22%)。主要用途是防曬及當作粉底。氧化鈦和氧化鋅在40年前曾被配合用來防紫外線,由于微粒徑越小,功能越高,因此逐漸變成了納米材料。 日本勞動安全衛生綜合研究所介紹了“納米材料的檢測與管理方法”。計測空氣中納米材料微粒的方法多采用實時計測微粒數量及粒徑分布的氣溶膠檢測法。該檢測法檢測光散射程度。與分級設備配合使用。而凝聚狀態、形狀及成分等主要采用基于電子顯微鏡的觀察法,雖然可以精密檢測,但無法實時計測。 專業領域各不相同的各委員向各介紹方提出疑問,確認了將成為今后審議基礎的基礎數據,在達成共識之后,研討會才落幕閉會。
問題五:納米材料為什么作用那么大 納米材料(又稱超細微粒、超細粉未)是處在原子簇和宏觀物體交界過渡區域的一種典型系統,其結構既不同于體塊材料,也不同于單個的原子.其特殊的結構層次使它具有表面效應、體積效應、量子尺寸效應等,擁有一系列新穎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在眾多領域特別是在光、電、磁、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應用價值.
納米材料在結構、光電和化學性質等方面的誘人特征,引起物理學家、材料學家和化學家的濃厚興趣.80年代初期納米材料這一概念形成以后,世界各國對這種材料給予極大關注.它所具有的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使人們意識到它的發展可能給物理、化學、材料、生物、醫藥等學科的研究帶來新的機遇.納米材料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近年來,它在化工生產領域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并顯示出它的獨特魅力.
1.在催化方面的應用
催化劑在許多化學化工領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可以控制反應時間、提高反應效率和反應速度.大多數傳統的催化劑不僅催化效率低,而且其制備是憑經驗進行,不僅造成生產原料的巨大浪費,使經濟效益難以提高,而且對環境也造成污染.納米粒子表面活性中心多,為它作催化劑提供了必要條件.納米粒于作催化劑,可大大提高反應效率,控制反應速度,甚至使原來不能進行的反應也能進行.納米微粒作催化劑比一般催化劑的反應速度提高10~15倍.
納米微粒作為催化劑應用較多的是半導體光催化劑,特別是在有機物制備方面.分散在溶液中的每一個半導體顆粒,可近似地看成是一個短路的微型電池,用能量大于半導體能隙的光照射半導體分散系時,半導體納米粒子吸收光產生電子――空穴對.在電場作用下,電子與空穴分離,分別遷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與溶液中相似的組分進行氧化和還原反應.
光催化反應涉及到許多反應類型,如醇與烴的氧化,無機離子氧化還原,有機物催化脫氫和加氫、氨基酸合成,固氮反應,水凈化處理,水煤氣變換等,其中有些是多相催化難以實現的.半導體多相光催化劑能有效地降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例如納米TiO2,既有較高的光催化活性,又能耐酸堿,對光穩定,無毒,便宜易得,是制備負載型光催化劑的最佳選擇.已有文章報道,選用硅膠為基質,制得了催化活性較高的TiO/SiO2負載型光催化劑.Ni或Cu一Zn化合物的納米顆粒,對某些有機化合物的氫化反應是極好的催化劑,可代替昂貴的鉑或鈕催化劑.納米鉑黑催化劑可使乙烯的氧化反應溫度從600℃降至室溫.用納米微粒作催化劑提高反應效率、優化反應路徑、提高反應速度方面的研究,是未來催化科學不可忽視的重要研究課題,很可能給催化在工業上的應用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2.在涂料方面的應用
納米材料由于其表面和結構的特殊性,具有一般材料難以獲得的優異性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表面涂層技術也是當今世界關注的熱點.納米材料為表面涂層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使得材料的功能化具有極大的可能.借助于傳統的涂層技術,添加納米材料,可獲得納米復合體系涂層,實現功能的飛躍,使得傳統涂層功能改性.涂層按其用途可分為結構涂層和功能涂層.結構涂層是指涂層提高基體的某些性質和改性;功能涂層是賦予基體所不具備的性能,從而獲得傳統涂層沒有的功能.結構涂層有超硬、耐磨涂層,抗氧化、耐熱、阻燃涂層,耐腐蝕、裝飾涂層等;功能涂層有消光、光反射、光選擇吸收的光學涂層,導電、絕緣、半導體特性的電學涂層,氧敏、濕敏、氣敏的敏感特性涂層等.在涂料中加入納米材料,可進一步提高其防護能力,實現防紫外線照射、耐大氣侵害和抗降解、變色等,在衛生用品上應用可起到殺菌保潔作用.在標牌上使用納米材料涂層,可利用其光學特性,達到儲存太陽能、節約能源的目的.在建材產品如玻璃、涂......
問題六:納米材料怎么做? 納米技術包含下列四個主要方面: 1、納米材料:當物質到納米尺度以后,大約是在0.1―100納米這個范圍空間,物質的性能就會發生突變,出現特殊性能。 這種既具不同于原來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觀的物質的特殊性能構成的材料,即為納米材料。 如果僅僅是尺度達到納米,而沒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納米材料。 過去,人們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間,常常忽略這個中間領域,而這個領域實際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沒有認識到這個尺度范圍的性能。第一個真正認識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納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學家,他們在20世紀70年代用蒸發法制備超微離子,并通過研究它的性能發現:一個導電、導熱的銅、銀導體做成納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來的性質,表現出既不導電、也不導熱。磁性材料也是如此,象鐵鈷合金,把它做成大約20―30納米大小,磁疇就變成單磁疇,它的磁性要比原來高1000倍。80年代中期,人們就正式把這類材料命名為納米材料。 為什么磁疇變成單磁疇,磁性要比原來提高1000倍呢?這是因為,磁疇中的單個原子排列的并不是很規則,而單原子中間是一個原子核,外則是電子繞其旋轉的電子,這是形成磁性的原因。但是,變成單磁疇后,單個原子排列的很規則,對外顯示了強大磁性。 這一特性,主要用于制造微特電機。如果將技術發展到一定的時候,用于制造磁懸浮,可以制造出速度更快、更穩定、更節約能源的高速度列車。 ⒉納米動力學,主要是微機械和微電機,或總稱為微型電動機械系統(MEMS),用于有傳動機械的微型傳感器和執行器、光纖通訊系統,特種電子設備、醫療和診斷儀器等.用的是一種類似于集成電器設計和制造的新工藝。特點是部件很小,刻蝕的深度往往要求數十至數百微米,而寬度誤差很小。這種工藝還可用于制作三相電動機,用于超快速離心機或陀螺儀等。在研究方面還要相應地檢測準原子尺度的微變形和微摩擦等。雖然它們目前尚未真正進入納米尺度,但有很大的潛在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 理論上講:可以使微電機和檢測技術達到納米數量級。 ⒊納米生物學和納米藥物學,如在云母表面用納米微粒度的膠體金固定dna的粒子,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叉指形電極做生物分子間互作用的試驗,磷脂和脂肪酸雙層平面生物膜,dna的精細結構等。有了納米技術,還可用自組裝方法在細胞內放入零件或組件使構成新的材料。新的藥物,即使是微米粒子的細粉,也大約有半數不溶于水;但如粒子為納米尺度(即超微粒子),則可溶于水。 納米生物學發展到一定技術時,可以用納米材料制成具有識別能力的納米生物細胞,并可以吸收癌細胞的生物醫藥,注入人體內,可以用于定向殺癌細胞。(上面是老錢加注) ⒋納米電子學,包括基于量子效應的納米電子器件、納米結構的光/電性質、納米電子材料的表征,以及原子操縱和原子組裝等。當前電子技術的趨勢要求器件和系統更小、更快、更冷,更小,是指響應速度要快。更冷是指單個器件的功耗要小。但是更小并非沒有限度。 納米技術是建設者的最后疆界,它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問題七:什么是納米材料?其內涵是什么 納米材料是指在三維空間中至少有一維處于納米尺寸(0.1-100 nm)或由它們作為基本單元構成的材料,這大約相當于10~100個原子緊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什么是納米材料
納米材料是指在三維空間中至少有一維處于納米尺寸(0.1-100 nm)或由它們作為基本單元構成的材料,這大約相當于10~100個原子緊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納米結構是以納米尺度的物質單元為基礎按一定規律構筑或營造的一種新體系。它包括納米陣列體系、介孔組裝體系、薄膜嵌鑲體系。對納米陣列體系的研究集中在由金屬納米微粒或半導體納米微粒在一個絕緣的襯底上整齊排列所形成的二位體系上。
而納米微粒與介孔固體組裝體系由于微粒本身的特性,以及與界面的基體耦合所產生的一些新的效應,也使其成為了研究熱點,按照其中支撐體的種類可將它劃分為無機介孔復合體和高分子介孔復合體兩大類,按支撐體的狀態又可將它劃分為有序介孔復合體和無序介孔復合體。
在薄膜嵌鑲體系中,對納米顆粒膜的主要研究是基于體系的電學特性和磁學特性而展開的。美國科學家利用自組裝技術將幾百只單壁納米碳管組成晶體索“Ropes”。
這種索具有金屬特性,室溫下電阻率小于0.0001/m;將納米三碘化鉛組裝到尼龍-11上,在X射線照射下具有光電導性能, 利用這種性能為發展數字射線照相奠定了基礎。
想知道納米材料有哪些?
納米材料:
1、納米陶瓷:是用納米粉對陶瓷進行改性,使強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納米粉末:稱為超細粉,屬于一種固體顆粒。
3、納米膜:將顆粒貼一起的,中間留有細小的間隙。
4、納米塊體:由粉末高壓成型,有著超高強度。
特性
(1)表面與界面效應
主要原因就在于直徑減少,表面原子數量增多。再例如,粒子直徑為10納米和5納米時,比表面積分別為90米2/克和180米2/克。如此高的比表面積會出現一些極為奇特的現象,如金屬納米粒子在空中會燃燒,無機納米粒子會吸附氣體等等。
(2)小尺寸效應
當納米微粒尺寸與光波波長,傳導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及超導態的相干長度、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當或更小時,它的周期性邊界被破壞,從而使其聲、光、電、磁,熱力學等性能呈現出“新奇”的現象。例如,銅顆粒達到納米尺寸時就變得不能導電;絕緣的二氧化硅顆粒在20納米時卻開始導電。再譬如,高分子材料加納米材料制成的刀具比金鋼石制品還要堅硬。利用這些特性,可以高效率地將太陽能轉變為熱能、電能,此外又有可能應用于紅外敏感元件、紅外隱身技術等等。
納米材料是指什么材料
納米材料是指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觀體系之間的納米粒子所組成的新一代材料。
由于它的尺寸已經接近電子的相干長度,它的性質因為強相干所帶來的自組織使得性質發生很大變化。
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長,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應,因此其所表現的特性,例如熔點、磁性、光學、導熱、導電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該物質在整體狀態時所表現的性質。
應用范圍:
1、納米磁性材料:在實際中應用的納米材料大多數都是人工制造的。納米磁性材料具有十分特別的磁學性質,納米粒子尺寸小,具有單磁疇結構和矯頑力很高的特性,用它制成的磁記錄材料不僅音質、圖像和信噪比好。
而且記錄密度比-Fe2O3高幾十倍。超順磁的強磁性納米顆粒還可制成磁性液體,用于電聲器件、阻尼器件、旋轉密封及潤滑和選礦等領域。
2、納米陶瓷材料:傳統的陶瓷材料中晶粒不易滑動,材料質脆,燒結溫度高。納米陶瓷的晶粒尺寸小,晶粒容易在其他晶粒上運動,因此,納米陶瓷材料具有極高的強度和高韌性以及良好的延展性,這些特性使納米陶瓷材料可在常溫或次高溫下進行冷加工。
如果在次高溫下將納米陶瓷顆粒加工成形,然后做表面退火處理,就可以使納米材料成為一種表面保持常規陶瓷材料的硬度和化學穩定性,而內部仍具有納米材料的延展性的高性能陶瓷。
納米是什么材料
納米材料是指三維空間尺度至少有一維處于納米量級(1-100nm)的材料,它是以尺寸介于原子、分子以及宏觀體系中間的納米粒子所構造的新一代材料。
納米材料的尺度已貼近電子的相干長度,其性質由于強相干所帶來的自組織使性質產生較大變化。并且,其尺寸已貼近光的波長,加上它具備大表面的特殊效應,所以它所表現的特性,比如熔點、光學以及導電特性等,遠遠不同于此物質在整個狀態時所表現的性質。
納米材料具備相應的特殊性,當物質尺寸小至一定程度時,就需要改用量子力學替代傳統力學的觀點來描述其行為,當粉末粒子尺度由十微米降到十納米時,其粒徑盡管改變成一千倍,不過轉換為體積時就會有10的9次方倍之巨,因此二者行為中會出現顯著的差異。
納米材料的應用領域
1、建筑領域
在建筑領域利用納米技術,能讓結果差距變大。的確,部分納米技術已在市面上獲得了應用。比如:環保上的窗戶清潔、建筑物以及道路等。當然,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納米添加在了施工材料中,從而提升機械性、耐久性以及絕緣性。跟傳統材料相比,在重量上還有所降低了。
2、陶瓷領域
它還應用在了陶瓷領域,當然它主要體現在了耐溫、耐刮以及耐磨等方面。相信大家都知道,納米陶瓷料在高溫下具備良好的隔熱效果,并且不脫落和耐水,最重要的是對環境無污染。
納米材料有哪些?
納米材料大致可分為納米粉末、納米纖維、納米膜、納米塊體等四類。
1、納米陶瓷
利用納米技術開發的納米陶瓷材料是利用納米粉體對現有陶瓷進行改性,通過往陶瓷中加入或生成納米級顆粒、晶須、晶片纖維等,使晶粒、晶界以及他們之間的結合都達到納米水平,使材料的強度、韌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
2、納米粉末
又稱為超微粉或超細粉,一般指粒度在100納米以下的粉末或顆粒,是一種介于原子、分子與宏觀物體之間處于中間物態的固體顆粒材料。
3、納米纖維
指直徑為納米尺度而長度較大的線狀材料。可用于:微導線、微光纖(未來量子計算機與光子計算機的重要元件)材料;新型激光或發光二極管材料等。
4、納米膜
納米膜分為顆粒膜與致密膜。顆粒膜是納米顆粒粘在一起,中間有極為細小的間隙的薄膜。致密膜指膜層致密但晶粒尺寸為納米級的薄膜。
5、納米塊體
納米塊體是將納米粉末高壓成型或控制金屬液體結晶而得到的納米晶粒材料。主要用途為:超高強度材料;智能金屬材料等。
擴展資料
納米材料一般有四大特性。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他的表面效應。納米材料的表面效應是指固體物質尺寸減少到納米量級時,其表面原子所占整個納米粒子原子數的比例會睡著原子半徑減小而急劇增加。隨著納米粒子變小,納米材料的比表面積會顯著增大,表面原子占比的的迅速升高。
例如氮砷納米粒子直徑變成10nm時,其表面原子占比會迅速增加,減小到1nm時,其表面原子占比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徹底改變結構。
由于納米粒子的表面原子的化合價通常沒有達到飽和,會在其表面形成很多的懸空鍵,即具備極易成鍵的電子存在,從而使納米粒子有很高的表面活性。
此外納米粒子在溶液或者其他介質的表面極容易吸附大量的原子、分子、離子后,也是為了抵消大量的表面未成鍵的懸空鍵、
另外還有未經表面處理的納米粒子非常容易自身自建填充懸空鍵而團聚,也屬于納米材料的表面效應。總之,表面效應引起粒子化學性質變得活潑,這就給材料研發帶來了很大的化學空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納米材料
納米材料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