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擠壓模具(鋁合金擠壓模具設計招聘)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鋁合金擠壓模具,以及鋁合金擠壓模具設計招聘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我想知道鋁合金擠壓模具的結構是哪樣的
鋁合金建筑型材擠壓模具可分為平面模和空心模兩大類。空心模又可分為平面分流組合模、星形組合模,舌形模,其中平面分流組合模最為常用,占95%以上。平面模用于擠壓實心型材,模子可以做得很薄,在15MN以下的中小型擠壓機上使用的模子厚度可到20-25mm,16-35MN擠壓機上可取30mm左右。薄模易于加工制造,便于修模和拋光工作帶表面。為了保證模子強度和產品的尺寸穩定性,可增加模子墊的厚度或數目。

平面分流組合模用于擠壓空心型材,因需經二次變形,故所需擠壓力較大,易造成悶車。用這種模具擠壓空心型材,成品率較高,模具易于加工制造,生產操作簡便,能生產各種高精度、高光潔表面的外形復雜的薄壁空心型材和多孔空心型材,但在擠壓中或擠壓完畢時修模和清理殘料較困難。
星形組合模適用于外形尺寸較大的空心型材,擠壓力較平面分流模的小,型材成品率較高,殘料清理也較輕易,但模子加工較困難。
舌形模殘料較長,型材成品率低,模具加工難度介于兩者之間,但擠壓阻力較小,且在擠壓中或擠壓結束時殘料輕易清理干凈,修模方便,故多用于擠壓需要較高的擠壓力和質量要求較高的薄壁空心型材或硬合金軍工鋁材。
三種空心型材模具的比較表
模子種類擠壓工藝性能(擠壓阻力)產品質量(成品率)模子加工難易度清理金屬和修模適用范圍
平面分流組合模不好良好易難所有空心制品
星形組合模中等良好難中等外形尺寸大的空心型材
舌形模良好不好中等易硬合金高質量薄壁空心型材
鋁型材擠壓模具設計的八大要點
一、鋁型材的尺寸及偏差
鋁型材的尺寸及偏差是由擠壓模具、擠壓設備和其他有關工藝因素決定的。
二、選擇正確的鋁擠壓機噸位
選擇擠壓機噸位主要是根據擠壓比來確定。如果擠壓比低于10,鋁型材產品機械性能低;如果擠壓比過高,鋁型材產品很容易出現表面粗糙以及角度偏差等缺陷。實心鋁型材常推薦擠壓比在30左右,空心鋁型材則在45左右。
三、擠壓模具外形確定
擠壓模具的外形尺寸是指擠壓模具的外圓直徑和厚度。擠壓模具的外形尺寸由型材截面的大小、重量和強度來確定。
四、擠壓模具模孔尺寸的確定
對于壁厚差很大的鋁型材,難成形的薄壁部分及邊緣尖角區應適當加大尺寸;而對于寬厚比大的扁寬薄壁型材及壁板型材的模孔,桁條部分的尺寸可按一般型材設計,而腹板厚度的尺寸,除考慮公式所列的因素外,尚需考慮擠壓模具的彈性變形與塑性變形及整體彎曲,距離擠壓筒中心遠近等因素。
此外,擠壓速度、有無牽引裝置等對模孔尺寸也有一定的影響。
五、合理調整鋁金屬的流動速度
合理調整鋁金屬流動速度,就是要盡量保證鋁型材斷面上每一個質點應以相同的速度流出模孔。擠壓模具設計時,盡量采用多孔對稱排列,根據鋁型材的形狀,各部分壁厚的差異和比周長的不同,及距離擠壓筒中心的遠近,來設計不等長的定徑帶。
一般來說,鋁型材某處的壁厚越薄,周長越大,形狀越復雜,離擠壓筒中心越遠,則此處的定徑帶應越短。如果當用定徑帶仍難于控制鋁金屬流速時,對于鋁型材斷面形狀特別復雜、壁厚很薄、離中心很遠的部分,可采用促流角或導料錐來加速鋁金屬流動。而對于那些壁厚大得多的部分或離擠壓筒中心很近的地方,就應采用阻礙角進行補充阻礙,以減緩此處的`流速。
此外,還可以采用工藝平衡孔,工藝余量或者采用前室模、導流模、改變分流孔的數目、大小、形狀和位置來調節鋁金屬的流速。
六、擠壓模具強度校核
由于鋁型材擠壓時模具的工作條件很惡劣,所以模具強度是模具設計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除了合理布置模孔的位置,選擇合適的模具材料,設計合理的模具結構和外形之外,精確地計算擠壓力和校核各危險斷面的許用強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計算擠壓力的公式很多,但經過修正的別爾林公式仍有工程價值。擠壓力的上限解法,也有較好的適用價值;用經驗系數法計算擠壓力比較簡便。至于模具強度的校核,應根據產品的類型、模具結構等分別進行。
一般平面模具只需要校核剪切強度和抗彎強度。舌型模和平面分流模則需要校核抗剪、抗彎和抗壓強度,舌頭和針尖部分還需要考慮抗拉強度等。
強度校核時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問題是,選擇合適的強度理論公式和比較精確的許用應力。近年來,對于特別復雜的模具,可用有限元法來分析其受力情況與校核強度。
七、合理的工作帶尺寸
確定分流組合模的工作帶,要比確定半模工作帶復雜得多,不僅要考慮到型材壁厚差,距中心的遠近,面且必須考慮到模孔被分流橋遮蔽的情況。處于分流橋底下的模孔,由于金屬流進困難,工作帶必須考慮減薄些。
在確定工作帶時,首先要找出在分流橋下型材壁厚最薄處即金屬流動阻力最大的地方,此處的最小工作帶定為壁厚的兩倍;壁厚較厚或金屬容易達到的地方,工作帶要適當考慮加厚,一般按一定的比例關系,再加上易流動的修正值。
八、模孔空刀結構及尺寸
模孔空刀,就是模孔工作帶出口端懸臂支承的結構。當鋁型材壁厚≥2mm時,可采用比較容易加工的直空刀結構;當t2mm時,可選擇在有懸臂處加工斜空刀。
鋁型材擠壓加工工藝模具的制造要求有哪些?
鋁型材擠壓加工工藝模具的制造要求
1、由于鋁合金擠壓加工模具的工作條件十分惡劣,在擠壓過程中需要經受高溫、高壓、高摩擦的作用,因此,要求使用高強耐熱合金鋼,而這些鋼材的熔煉、鑄造、鍛造、熱處理、電加工、機械加工和表面處理等工藝過程都非常復雜,這給模具加工帶來了一系列的困難。
2、為了提高鋁型材擠壓加工模具的使用壽命和保證產品的表面品質,要求模腔工作帶的粗糙度達到0.8-0.4m,模子平面的粗糙度達到1.6m以下,因此,在制模時需要采取特殊的拋光工藝和拋光設備。
3、由于擠壓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有的型材和管材的壁厚要求降到0.5mm左右,其擠壓鋁制品公差要求達到0.05mm,為了擠壓這種超高精度的產品,要求模具的制造精度達到0.01mm,采用傳統的工藝是根本無法制造出來的,因此,要求更新工藝和采用新型專用設備。例如:數控車床,數控加工中心以及慢走絲加工等先進高精密度加工設備。
4、鋁型材斷面十分復雜,特別是超高精度的薄壁空心鋁型材和多孔空心壁板鋁型材,要求采用特殊的擠壓模具結構,往往在一塊模子上同時開設有多個異形孔腔,各截面的厚度變化急劇,相關尺寸復雜,圓弧拐角很多,這給模具的加工和熱處理帶來了很多麻煩。
5、鋁型材擠壓加工產品的品種繁多,批量小,換模次數頻繁,要求模具的適應性強,因此,要求提高制模的生產效率,盡量縮短制模周期,能很快變更制模程序,能準確無誤地按圖紙加工出合格的模具,把修模的工作量減少到*低程度。
6、由于鋁型材擠壓加工產品應用范圍日趨廣泛,規格范圍十分寬廣,因此,有輕至數千克的、外形尺寸為100mm25mm的小模子,也有重達2000kg以上的、外形尺寸為1800mm450mm的大模子。有輕至幾千克的、外形尺寸為65mmx800mm的小型擠壓軸,也有重達100t以上、外形尺寸為2500mmx2600mm的大型擠壓筒。模具的規格和品質上的巨大差異,要求采用完全不同的制造方法和程序,采用完全不同的加工設備。
7、擠壓工模具的種類繁多,結構復雜,裝配精度要求很高,除了要求采取特殊的加工方法和采用特殊的設備以外,尚需采用特殊的工裝卡具和刀具以及特殊的熱處理方法。
8、為了提高模具的品質和使用壽命,除了選擇合理的材料和進行優化設計以外,尚需采用*佳的熱處理工藝和表面強化處理工藝,以獲得適中的模具硬度和高表面品質,這對于形狀特別復雜的難擠壓制品和特殊結構的模具來說顯得特別重要。
鋁型材擠壓模具上機前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用的儀器儀表在線和離線檢測模子的尺寸精度、硬度和表面粗糙度。檢測驗收合格的模具進行登記,人庫上架,使用時領出拋光模孔工作帶,并將導流模、型材模、模墊進行組裝檢查,確認無誤時發到機臺加熱;
(2)鋁型材擠壓工模具上機前加熱溫度規定:擠壓筒:400~450℃,擠壓墊:350℃ ,模墊:350~400℃,平模:450~470℃,分流模:460~480℃,保溫時間按模具厚度計算(l.5~2 分鐘/mm);
(3)鋁型材擠壓工模具在爐內加熱時間不允許超過10 小時,時間過長,模孔工作帶容易腐蝕或變形;
(4)在鋁合金型材擠壓開始階段,需緩慢加壓力,因為沖擊力很可能引起堵模。如果發生堵模時,需立即停機,以防壓爛模孔工作帶;
(5)模子卸機后,待冷至150~180℃ 時再放人堿槽煮,因為模子在高溫下堿煮,容易被熱浪沖擊開裂。并應采用先進的蝕洗方法,以回收節省堿液,縮短腐蝕時間和實現無污染清洗;
(6)鋁型材擠壓模具修模工在對分流模裝配時,應用銅棒輕輕顛打,不允許用大鐵錘猛擊,避免用力過大,震爛模具;
(7)鋁型材擠壓模具氮化前需對模孔工作帶仔細拋光至表面粗糙度Ra0.8~0.4m;
(8)鋁型材擠壓模子氮化前要求清洗干凈,不允許有油污帶入爐內;氮化工藝要合理(依設備特性與模具材料而定),氮化后表面硬度為HV900~1200,氮化層過厚、過硬會引起氮化層剝落。一套模具一般允許氮化3~5 次;復雜的高倍齒散熱器型材模不進行氮化工序;
(9)對老產品的新模子、棒模、圓管模可不經試模直接進行氮化處理;新產品及復雜型材模必須經試模合格后才能進行氮化處理;
(10)鋁型材擠壓新模試模合格后,最多擠壓10 個鑄錠就應卸機進行氮化處理,避免將工作帶拉出溝槽;兩次氮化之間不可過量生產,一般平模為60~100 個錠,分流模為40~80 個錠為宜,過多會將氮化層拉穿。
(11)使用后的鋁型材擠壓模子拋光后,涂油人庫保管。
鋁合金擠壓模具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