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模具用什么材料最好(玻璃模具用什么材料最好最耐用)
今天給各位分享玻璃模具用什么材料最好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玻璃模具用什么材料最好最耐用進行解釋,現(xiàn)在開始吧!
請問制作玻璃鋼模具需要什么材料
大致需要:模板,樹脂,脫模劑。這些材料。

用來做玻璃鋼的模具有很多種,如:木模,硅膠模,石膏模,玻璃鋼模,鋼模等。現(xiàn)簡單說說玻璃鋼模具的制作方法:玻璃鋼模具有陰模,陽模,對合模等,具體選用哪種內(nèi)型要看產(chǎn)品的結(jié)構(gòu),工藝,質(zhì)量要求等。不管選用哪種內(nèi)型,做之前先分析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要考慮怎樣分型,以便于脫模。制作:模具膠衣(如,940)一遍,厚度在0.2MM左右,涂刷均勻,膠衣固化后一層表面氈,注意控制樹脂含量。表面氈固化后檢查表面有無氣泡,如果有的話用刀挑掉,180號砂紙將表面打毛,除去灰塵,做無堿300G氈,(一般建議做兩到三層待其固化,做的時候用輥筒趕盡氣泡,氈做好后,做04或06布,(布與氈交替制作,注意方向性),直到所需厚度。(一般模具厚度不超過10MM)。模具做好后,有的還需要制作加強筋。有條件的話可將模具放置于烘房(溫度40左右)24小時。脫模,切除毛邊,打磨,(鷹牌水砂紙),根據(jù)模具表面情況一般從600號開始,直至2000號,(水磨時注意方向性)間隔性檢查一下。拋光,先用1號拋光劑,后用三號。處理結(jié)束之后打蠟或者脫模劑。
3D曲面玻璃模具為什么使用石墨材料
1.
優(yōu)良的導熱及導電性能
2.
線膨脹系數(shù)低等很好的熱穩(wěn)定性能及抗加熱沖擊性
3.
耐化學腐蝕與多數(shù)金屬不易發(fā)生反應(yīng)
4.
在高溫下(在多數(shù)銅基胎體燒結(jié)溫度800℃以上)強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5.
具有良好的潤滑和抗磨性
6.
易于加工,機械加工性能好,可以制作成形狀復雜、精度高的模具
小結(jié):石墨材料具有化學穩(wěn)定性,不易受熔融玻璃的浸潤,不會改變玻璃的成分,材料耐熱沖擊性能良好,尺寸隨溫度變化小,是熱彎玻璃的最佳選擇
玻璃鋼模具一般是用什么材料呢?
模具的使用具體還得看制品的特性,如果是需要壓制的玻璃鋼制品一般都會選擇鋼制模具。鋼制模密封強度好,切邊少。小件的大量的制品不需壓制的可選擇塑料模具。少量模具考慮成本,包括大件的制品,變形度、密度要求不高的可選擇玻璃鋼模具。這里說的塑料模具的制作也需要先做鋼制模具先壓制出塑料模具,玻璃鋼模具的制作一般采用石膏模或木模做母模,母模的表面處理相對繁瑣一些,后期在玻璃鋼模具上也需要經(jīng)過仔細的水磨和拋光。
玻璃熱彎需用什么材料的模具
玻璃的熱彎是在熱彎爐中進行。先將玻璃切裁成所需的規(guī)格尺寸,進入爐中預熱,將玻璃加熱至軟化點溫度附近,進行熱彎作業(yè)。熱彎通常有兩種方法:模壓法和重力沉降法。
在生產(chǎn)過程中,極容易出現(xiàn)熱彎玻璃的模具痕跡,這嚴重影響著玻璃整體的外觀質(zhì)量,為了減輕和避免熱彎玻璃的模具痕跡,我們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a)
在制作熱彎模具時,模具與玻璃的接觸邊緣必須打磨光滑,去除銳利的邊棱,盡量使用優(yōu)質(zhì)不銹鋼材料,并在模具與玻璃接觸處噴涂jonye品牌的玻璃脫模劑;
b)
玻璃成型時,如果使用過大的外力壓玻璃來幫助玻璃成型,
會造成玻璃明顯的痕跡印,所以在玻璃成型時,盡量通過溫度的調(diào)節(jié)來控制玻璃的成型,
盡量減小外部對玻璃的壓力來使玻璃成型;
c)
最好在熱彎模具的邊緣(特別是支撐玻璃重力的模具邊緣),噴涂jonye品牌的玻璃脫模劑;
d)
對于弧度較大的熱彎玻璃建議采用開口模具,減小玻璃在成型時與模具邊的摩擦。
e)要通過多次試驗找準爐子對玻璃的軟化點溫度(具體各個不同的爐子有差異,不同產(chǎn)地的玻璃片也會有差異),這需要講究操作工技術(shù)水平。
玻璃模具用什么材質(zhì)
制作玻璃模具需要注意什么
玻璃在成型時,玻璃液的溫度很高,達到1300-1400C,進入成型時也有1060C左右,成型模模腔表面的溫度將達到600-800C,模具常因氧化,脫皮,生長而導致出現(xiàn)局部或大面積麻點...
模具常用的鋼材有哪些
冷作模具鋼
冷作模具鋼主要用于制造對冷狀態(tài)下的工件進行壓制成型的模具.如:冷沖裁模具、冷沖壓模具、冷拉深模具、壓印模具、冷擠壓模具、螺紋壓制模具和粉末壓制模具等
玻璃鋼模具用什么泡沫最好
不飽和聚酯泡沫塑料好,不飽和聚酯發(fā)泡體在玻璃鋼中使用的大特點是具有良好的粘結(jié)性和較高的剛度。
關(guān)于玻璃模具用什么材料最好和玻璃模具用什么材料最好最耐用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admi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