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納硬質合金刀具191940(肯納金屬怎么樣)
今天給各位分享肯納硬質合金刀具191940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肯納金屬怎么樣進行解釋,現在開始吧!
鎢鋼刀具的牌號?

鎢鋼刀具的牌號,就不同廠商來說就很多種,如果按照iso的牌號來看基本上就三種。
PMK。P主要加工鋼件,K可以加工鑄鐵和有色金屬如銅鋁等。M為通用硬質合金,可加工鋼件鑄鐵,不銹鋼等。其中區別在于硬質合金碳化物的含量。如K就是WC和Co,而P,M這含有TIC或者其他的一些碳化物
GH4169和K4169 用什么材質的刀片車削好呢?用 肯納的比如,要注意什么
GH4169/gh169屬于高硬度高耐磨耐高溫合金
合金概述:
為奧氏體結構,沉淀硬化后生成的baiY”相使之具有了比較滿意的機械性能。在熱處理過程中于晶界處生成的相使之具有了較好的塑性,具有較好的強度,高溫度可達1400F,耐氧化性能可達1800F。這種鎳合金的高拉伸強度和沖擊強度在低溫下不會降低,而且也可以很好地焊接。
相近牌號:
GH169(中國)、
NC19FeNb(法國)、
NiCr19Fe19Nb5、Mo3(德國)、
NA 51(英國)
UNS NO7718(美國)
NiCr19Nb5Mo3(ISO)
物理性能:
密度8.2 g/cm3
熔點1260-1340 ℃
化學成分:
C≤0.08
Mn≤0.35
Si≤0.015
P≤0.35
S≤0.015
Cr17~21
Ni50~55
Mo2.8~3.3
Cu≤0.3
Ti0.65~1.15
Al0.2~0.8
Fe余量
Nb4.75~5.5
B≤0.006
在常溫下合金的機械性能的小值:
合金固溶處理抗拉強度965Rm N/mm2? 屈服強度550RP0.2N/mm2
延伸率30 A5 %? 布氏硬度≤363HB
金相結構:
合金為奧氏體結構,沉淀硬化后生成的Y”相使之具有了良好的機械性能。在熱處理過程中于晶界處生成的相使之具有了較佳的塑性。
耐腐蝕性:
不管在高溫還是低溫環境,合金都具有極好的耐應力腐蝕開裂和點蝕的能力。合金在高溫下的抗yang化性尤其出色。
特性:
1.易加工性
2.在700℃時具有高的抗拉強度、pi勞強度、抗蠕變強度和斷裂強度
3.在1000℃時具有高抗yang化性
4.在低溫下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能
5.良好的焊接性能
應用:
由于在700℃時具有高溫強度和良好的耐腐蝕性能、易加工性,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高要求的場合。1.汽輪機2.液體燃料3.低溫工程4.酸性環境5.核工程
國內 整體硬質合金銑刀質量好的廠家的有哪些?具體的廠家名稱及所在地?
關于你提的做整體硬質合金的廠家;如果說國內的不大好了解
目前我這邊做的美國肯納的刀具;
其硬質合金銑刀方面還是不錯的,價格方面會比山特的便宜一些;
關于你的第一個問題;控制刀具材料的一致性;(目前國內大部分做銑刀的都是買的現成的棒料,然后自己用磨床去磨,所以刀具材料一致性完全取決與材料的制造廠商;還有廠家的棒料來源;
另外化學性能及元素含量,這個是屬于廠商的機密,不會泄漏出去的;一般只能知道大概的成分及硬度,或著粒度;硬質合金目前牌號也就三種;PMK;鑒別這個沒有更好的方法
2 刀具加工的一致性;這個取決與磨床的精度,廠商的工藝或者質量管控了;
3交貨周期;硬質合金銑刀主要是修磨;涂層,相對刀柄這些少了很多過程,交期一般較快;樓上也回答了;
4同檔次的性價比;這個取決于原料來源,銑刀設計;涂層質量;這個只能說多試刀,有對比才有結果;
5技術支持;這個我個人覺得得看地域了;如果你在廠商附近的話,技術支持應該還是可以的;
但是比較遠的話,技術支持肯定不到位(知名品牌的技術支持一般來說還是到位的)
有什么問題可以百度HI我
軸承行業中的刀具費用占比
1.工業刀具消費占機床消費比例提升,生產觀念轉型帶來市場增量
國內企業目前在高精尖設備端投入意愿較強,在刀片端投入意愿較弱,即國內企業更愿意花錢購買高端機床等設備,而不愿意在切割刀片等環節投入資金。發達國家刀片年均消費規模為機床消費的50%,而國內企業這一占比僅為18%,隨著國內終端用戶生產觀念逐漸從“依靠廉價勞動力”向“改進加工手段提高效率” 進行轉變,以及機床市場的轉型升級,我國刀具消費規模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2.數控機床滲透率提升帶動數控刀片需求
我國2020年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約為44%,2021年預計將達到47%。而根據國家政策《中國制造2025》規劃,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在2020年要達到50%以上,按照目前趨勢預測,該目標將在2022或2023年達成,到2025年,數控化率預計將達到57%~60%,但對比日本等發達國家接近100%的機床數控化率,向上仍有較大空間。
3.國產替代帶動國產刀片需求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約為393億元,進口刀具規模為136億元,絕大部分是現代制造業所需的高端刀具。2016~2019 年進口刀具占總消費的比重從 37.17%下降至 34.61%,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數控刀具的自給能力在逐步增強,國內企業研發實力提升,產品線逐漸擴張至高端刀片,進口替代速度加快。目前看來,國產替代將是國產刀具的主要增量市場,但存在的問題是,雖然中國進口刀具占總消費比重呈下降趨勢,但進口刀具絕對量仍在增加,原因是下游客戶目前大多采用進口設備,對進口高端刀具的需求仍舊旺盛。
4.工業刀片生產成本占比提升
在生產成本端,發達國家刀具占成本普遍為總成本的3%~4%,而國內企業成本占比3%以下的企業達到60%。
主要風險因素
1.國產替代速度不及預期
國產刀具替代進口刀具的前提是國產刀具可在刀具性能和壽命等關鍵指標趕超國外企業,并具有和國外企業刀具相當的產業鏈配套能力。國內刀具企業起步晚,規模小,研發投入小,產品品類少,產品單價低,若國產企業不能在上述因素方面快速趕上,則國產替代進度可能不及預期。
2.硬質合金刀具被替代
目前國內企業主要產品及產業鏈布局重心均以硬質合金數控刀具為主。但近年來硬質合金刀具、陶瓷刀具、超硬刀具均快速發展,并相互向其他削切領域滲透。伴隨陶瓷和超硬刀具性能不斷優化、工藝改良和成本下降,可能擠占硬質合金刀具傳統應用市場,對國內企業經營產生影響。
3.市場競爭加劇
國內企業近年來積極擴大產能、產品品類,同時歐美日韓企業逐漸加大對中國市場開拓力度。國內企業可能面臨對國外企業和同行業的直接競爭,競爭格局可能加劇。如果相關行業公司不能持續強化自身競爭優勢,保持核心競爭力,將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4.宏觀因素導致下游需求收縮
在中美競爭格局加劇,美國無限量化寬松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旦宏觀經濟層面發生較大變化、產業政策調整和居民消費習慣改變等情況,可能對刀具下游產業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影響刀具行業需求。
一、工業刀具簡介
據《切削加工刀具專利分析報告》記載,切削加工占整個機械加工流程的90%,切削加工的主要核心部件為刀具,而刀具的性能表現直接決定產品的質量。
高端刀具使用壽命長,工作穩定性高,加工精度高,同時,性能優異的刀具可有效提升機床加工速度。根據資料,機床切削速度每提高15%-20%,其制造成本就將降低10%-15%,同時,刀具成本占產品總體成本比例較低。刀具的直接成本僅占工件制造成本的2%-4%,而刀具成本端50%的增加僅會導致零件成本端增加1%左右,可見刀具質量的提升對企業成本控制及生產效率提升起重要積極作用。
二、工業刀具發展歷史
工業刀具行業的快速發展從18世紀后期開始。到1923年,德國的施勒特爾發明硬質合金,將削切速度從5米/分提高至8米/分。到1949年,美國開始使用可轉位刀片,197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開發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刀片。1969年,山特維克取得化學氣相沉積法生產硬質合金刀片專利。1972年美國人發明物理氣相沉積法,可在硬質合金或高速鋼刀具表面涂覆碳化鈦或氮化鈦涂層。表面涂層法可有效提升削切性能。
在發達國家,工業刀具產業規模隨數字化制造增加。隨著制造業逐漸趨向高端,對刀具的使用要求逐漸提高,刀具技術,研發,營銷,服務體系日益復雜。刀具自主創新要求越來越高,產品未來將由標準件逐漸轉向非標,小型刀具企業由于缺乏材料,涂層等核心技術領域的持續研發投入,生存發展空間將被壓縮。
目前我國刀具行業集中度較低,較為缺乏技術積累及研發能力,隨著工業刀具行業的不斷發展,資本投入實力弱的企業將被淘汰或并購,而具有研發能力,品牌積累,資本優勢的企業將在高端領域擁有更多競爭優勢,并擁有較大發展空間,取得更多市場份額。
圖片
圖一:中國刀具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情況
三、工業刀具的分類
圖片
表一:工業刀具材質分類情況
圖片
表二:不同材質刀具主要生產企業
四、不同材質工業刀具行業的使用情況
刀具在進行金屬切削工作時,需要承受很大壓力、沖擊力、熱載荷,因此刀具材料需要具備高硬度、高耐熱性、高強度和耐沖擊性的特點。一般來說,硬度越高的材料切削速度越快。不同材料的刀具各有特點,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
根據《金屬加工雜志》發布的《切削用戶調查分析報告》以及產業賣方分析報告整理,國際國內市場主流使用產品為硬質合金刀具。原因是硬質合金刀具可廣泛應用于加工車刀、銑刀、刨刀、鉆頭和鏜刀,可加工材料較多。但隨著行業技術進步,工件加工端對刀具性能要求不斷提升,硬質合金刀具占比呈下降趨勢,而金剛石、陶瓷、氮化硼等刀具使用量逐漸提升。但雖然硬質合金刀具占比雖然呈下降趨勢,其國內產值仍逐年提升,原因是刀具的國產替代和國內企業與國際的對標(即國際主流使用硬質合金刀具)。
削切刀具的使用覆蓋行業主要為:汽車、摩托車、機床、航空航天、通用機械、模具及工程機械等。
圖片
圖二:削切工業刀具主要覆蓋行業
五、工業刀具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金屬切削機床的改良更新,更高轉速的機床需要切削能力相匹配的刀具來配合完成金屬切削工作,刀具的結構、性能和質量直接影響機械加工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質量高的刀具不僅能加工出高質量的產品,也能有效提升機床的生產效率,從而增加制造企業的經濟效益。
同時,我國機床設備正在逐漸從傳統機床向數控機床過度,在機床數控化的大趨勢下,作為消耗品的刀具尤其是數控刀具需求將逐漸提升。根據賣方報告,我國2020年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約為44%,2021年預計將達到47%。而根據國家政策《中國制造2025》規劃,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在2020年要達到50%以上,按照目前趨勢預測,該目標將正在2022或2023年達成,到2025年,數控化率預計將達到57%~60%,但對比日本等發達國家接近100%的機床數控化率和國際平均數控化率60%以上水平,國產數控刀具向上仍有較大空間。
六、國產工業刀具和進口工業刀具性能差距
從材料端看,國產工業刀具部分產品與日韓歐美產品材料性能相當,華銳精密PVD涂層刀片與日韓刀具相比在硬度,涂層硬度方面相當;CVD涂層刀片各方面性能與歐美日韓企業相當。歐科億不銹鋼PVD涂層刀片各項性能指標與日本三菱相當;CVD涂層刀片與泰珂洛整體綜合性能相當。
從削切性能端看,國產工業刀具與日韓工業刀具性能相當,但與歐美工業刀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時國產工業刀具在耐磨性能,使用壽命和穩定性方面與歐美工業刀具相比也有差距。根據可查找到的文獻《國產刀具和進口刀具切削鈦合金的測試研究》和《TBM國產刀具性能現場測試與對比分析》總結,在相同削切條件下,國產工業刀具和進口工業刀具在使用壽命和表面質量與進口工業刀具有10%左右的性能差距,同時國產工業刀具的非正常磨損率較高,異常磨損率在10%~20%左右,而進口工業刀具異常磨損率較低。
同時,根據行業內調研信息顯示,國產工業刀具的最大問題是產品達標率(不穩定性),即同一批次的工業刀具無法達到統一誤差標準,目前國際標準同一批次工業刀具根據不同工業刀具類型允許誤差在15~20絲(即0.15~0.2毫米),日本標準則為3絲以下(即0.03毫米以下),國產加工零件毛坯一致性較差,可能誤差范圍在10~20絲(0.1~0.2毫米)左右,這就造成了下游客戶對國產產品質量不穩定的印象。
七、工業刀具的使用損耗和配套情況
工業刀具要安裝在加工機床上,其規格必須和機床的工業刀具卡槽配套,而一般進口設備工業刀具卡槽規格并不支持國產刀具,雖然存在國產仿制工業刀具可以使用在進口設備上的情況,但國產仿制工業刀具比較進口工業刀具一般質量較差,頻繁使用會對機床造成損傷且影響生產效率,而進口設備價格一般數倍于國產設備(按照了解到的信息是四倍以上),企業出于保護昂貴設備和保證生產效率的目的,一般也不會使用國產仿制工業刀具配套進口設備。這就造成了進口設備只能使用進口工業刀具,國產設備只能使用國產工業刀具的現象。
在工業刀具使用損耗方面,由于工業刀片損耗受工業刀片種類、削切環境、受加工材料、加工時間、機床轉速和潤滑油質量等因素影響,工業刀片損耗率的判斷較為復雜難以給出較為具有總結性的估計。但按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工業刀片損耗率有按時間和按加工件數兩種計算方式,一些小企業或高校研究室一般按時間計算工業刀具損耗,但如果企業生產規模較大,則按小時計算損耗的人力成本過大,所以大企業一般會按照加工件數計算工業刀片損耗,一些企業給出的工業刀片壽命約在100件左右,即加工零件數達到100件則自動換刀。
八、工業刀具行業規模
1. 市場規模分析
全球市場:
2019年全球工業刀具市場規模為359億美元, 2020年全球工業刀具市場規模為 370 億美元,同比增速為 3%。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預計到 2022 年全球工業刀具市場將達到 390 億美元規模。
圖片
圖三:全球切削刀具消費額(億美元)
國內市場:
我國工業刀具市場規模較為穩定,平均維持于358億元上下,2020年市場份額4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圖片
圖四:2010-2019年中國刀具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2. 行業格局
目前我國工業刀具行業仍呈現二元分化,國產企業因起步晚,積累時間短,目前行業仍呈現國產企業主要生產低端工業刀片,而中高端工業刀片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占據的競爭格局。目前國內中高端工業刀片的主要供應企業為歐美系的山特維克集團、肯納金屬集團、伊斯卡集團。日韓系的三菱、京瓷、特固克等。
從企業定位看,歐美企業定位于提供全產品線服務方案,例如山特維克,針對不同客戶有多達近十萬種工業刀片解決方案和產品品類,而國內企業則很少有做全產品線服務方案的,除株洲鉆石有少部分布局外,國內企業在該方面基本沒有競爭力。而日韓企業定位為提供通用性高、穩定性好、具有性價比的產品。由于日韓企業的高出廠標準,導致其在對中國企業競爭時具有較大優勢。
從收入端看,山特維克、肯納集團、伊斯卡三家合計營收600億元以上,其中山特維克營收300億,肯納集團200億,伊斯卡100億。而國內工業刀具企業營收最高的株洲鉆石僅有14億,其中工業刀具端收入在12億左右。
但具體來看,行業分散度較低,國內市場份額較高企業最高的山特維克也沒有超過10%,由于近年企業引進歐美設備較多,因此對進口刀片銷量有促進作用。同時,進口刀片價格方面,歐美系刀片均價在40元~50元/片,而數控刀片則在上百元/片,而PCD/CBN材質刀具則普遍在千元以上,而國產刀片,根據華銳精密招股書披露,其刀具產品均價在5元~6元/片,這也印證了我國刀具行業二元分化的格局。
圖片
表三:行業內主要企業產品銷售單價
注:國外企業價格較高(千元以上)的刀片/鉆頭多數為金剛石/氮化硼材質。同時外國企業部分高端刀具根據不同使用場景價格差距較大,部分高端刀具售價較高,綜合來看三菱的硬質合金刀具主要售價區間集中于100~600元/片,車刀片售價區間集中于2
關于肯納硬質合金刀具191940和肯納金屬怎么樣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