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軸套的熱處理_鋁合金的熱處理工藝
模具鋼在購買的時候,大家會發現價格并不統一和固定,有的地方會高一點,而有的則可能要便宜一些,但實際報價還是要看廠家與產品質量,畢竟貪小便宜購買到劣質模具鋼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的,建議大家在實際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去買,并到專業而正規的廠家去購買。

鋁合金型材出廠狀態、相關參數和注意事項
鋁合金軸套的熱處理工藝詳解
軸套的熱處理工藝:
軸套是齒輪泵的主要零件之一,裝在高速運轉的齒輪兩端起軸承支撐作用。它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良好的耐磨性。為了保證零件的性能要求,我廠采用非標準鋁錫合金,Cu的作用是強化基體。Sn可形成較軟的低熔點Al-Sn共晶體,增加耐磨性。原熱處理工藝為515℃固溶6h水冷,180℃時效8h空冷。這種工藝存在兩個問題:
(1)Al-Sn共晶體過燒加入錫形成含錫為99.5%的Al-Sn共晶體,其熔點為229℃。當工件加熱到515℃時,Al-Sn共晶體過燒,淬火冷卻時形成復熔球團。在形成復熔球團過程中,一方面晶界氧化,使晶粒強度下降,另一方面又產生了許多顯微空隙,使晶粒界面能增加,金屬的強度降低,在使用過程中易過早失效。
(2)工藝生產時間長,達16h之多,生產效率低,能耗大。
由金相觀察和力學性能試驗數據可以看出,250℃×7h處理工藝比較理想。Al-Sn共晶體呈斷網狀沿晶界分布,一方面Al-Sn共晶體分布比較均勻,保證有良好的耐磨性,另一方面Al-Sn共晶體沒有分割基體,使合金有較好的塑性和韌性。采用250℃×7h處理工藝可以得到較高硬度,是因為該合金含Cu量較少,金屬模冷卻速度快,在鑄造冷卻過程中,已保證Cu熔入固溶體,起到了淬火作用。通過自然時效提高了硬度,也證明了這一點。250℃×7h空冷工藝比515℃×6h水冷+180℃×8h空冷工藝的抗拉強度提高47%。250℃×7h空冷工藝溫度稍高于Al-Sn共晶體的熔點,是為了在不使共晶體過燒的前提下,通過較短的保溫時間得到Al-Sn共晶體的斷網狀分布。在工藝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小批量(400件)試生產,經硬度、金相檢查和試驗臺做產品出廠試驗,均全部合格。該工藝于1996年正式投產至今,已生產軸套幾十萬只,全部合格。工效提高1.3倍,一年可節約資金約7萬元,節電超過8萬kW.h。
鋁合金輪轂對比傳統鋼輪轂的優勢描述
1、省油
平均每個鋁合金輪轂比相同尺寸的鋼輪轂輕2kg,一臺轎車用5個便省了不起10kg重量。根據日本實驗,5座的轎車重量每減輕1kg,一年約或節省20L汽油。而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鋁合金輪轂雖然比一般鋼輪轂貴,但每輛汽車跑到2萬km時,其所節省的燃料費便足吣抵回成本。
2、增加發動機壽命
根據發動機負荷與功率曲線圖,當負荷增大至某一程度后,其功率反呈降低,此邊際將就表示此時每1單位負荷,發動機將更吃力(特別耗油),發動機負荷減輕,自然減少故障,延長壽命。
3、散熱好
鋁合金的熱傳導系數為鋼的3倍。散熱效果好,長途高速行駛之時,也能使輪胎保持在適當的溫度,使剎車鼓及輪胎不易老化,增加壽命,降低爆胎的機會。
4、真圓度好
精度高達0.05mm,運轉平衡性能佳,有利于消除一般車身超長及方向盤抖動現象。
5、堅固耐用
鋁合金輪轂之耐沖擊力、抗張力及熱力等各項強度較鋼輪轂要高。這也是鋁合金在國防工業、航空工業扮演重要的角色原因之一。
6、美觀
一般鋼輪轂因生產所限,形式單調呆板,缺乏變化;鋁合金輪轂則有各式各樣的設計,加上光澤、顏色效果好,從而提高了汽車的價值與美感。
蘇州東锜公司主要鋼種有:熱作模具鋼H13(SKD61、1.2344)、H13-S(FDAC)、38CrMoAl(SACM645)等;冷作模具鋼D2(1.2379)、SKD11、Cr12MoV、O1(SKS3、1.2510)、DC53、S7等;高速工具鋼M2(SKH51、1.3343)、M35(SKH55、1.3243)、塑膠模9Cr18Mo(440C)、4Cr13等,其廣泛應用于汽車、船舶、電器、電子通訊、醫療機械等各大領域,已成為工業企業必不可少的材料。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