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以二次創新和自主創新的歷程
模具鋼在購買的時候,大家會發現價格并不統一和固定,有的地方會高一點,而有的則可能要便宜一些,但實際報價還是要看廠家與產品質量,畢竟貪小便宜購買到劣質模具鋼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的,建議大家在實際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去買,并到專業而正規的廠家去購買。

合金鋼材料出廠狀態、相關參數和注意事項
今年4月28日,寶鋼獲得中國工業大獎。大獎評審委員會在對寶鋼的評價中有這樣一句話:“寶鋼作為鋼鐵行業自主創新的領軍企業,通過二次創新和自主集成創新,形成了具有寶鋼特色的技術創新和自主創新體系。”
從無到有25年跨入世界500強,寶鋼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12月23日。當時為改變中國鋼鐵工業的面貌、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大的鋼鐵聯合企業——蘇州寶山鋼鐵廠成立。
1985年9月,寶鋼一期工程一次投產成功,投產年,就全面完成設備功能考核,實現了保本微利。1991年寶鋼二期工程投產……
作為一家為中國改革開放“打下樁”的鋼鐵聯合企業,寶鋼用20年時間建成了我國個千萬噸級特大型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用25年時間跨入世界500強行列,實現了我國鋼鐵工業的歷史性跨越。
寶鋼以鋼鐵為核心主業,圍繞鋼鐵供應鏈、技術鏈、資源利用鏈發展六大相關多元產業,提高公司鋼鐵產業鏈的競爭力,已形成普碳鋼、不銹鋼、特鋼三大產品系列。寶鋼生產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鋼鐵精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石油化工、機械制造、能源交通、建筑裝潢、金屬制品、航天航空、核電、電子儀表等行業。在各大鋼材網都有寶鋼的相關信息。
截至2010年末,寶鋼資產總額4321億元,所有者權益2602億元,職工總人數人。201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73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242億元。寶鋼憑借只占鋼鐵行業7%的產能,創造了行業27%的利潤。
支撐高利潤率的,是寶鋼多年來形成的三大創新體系——以研究院為主體的產銷研和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研究開發體系,以工程項目為載體的生產、研發、設計和裝備四位一體的工程集成體系,以生產現場為重點的、以穩定提高和精益運營為特征的持續改進體系。
寶鋼研究院是由成立于1985年的蘇州寶山鋼鐵總廠技術處中心試驗室發展而來的,目前的職責是承擔公司重大、前沿、基礎性技術研究與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研究,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各種質量、技術難題,為公司重大工程建設、用戶技術服務提供技術支撐。2010年,寶鋼R&D(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比例達到2.0%。
在寶鋼新一輪發展中,寶鋼的工程技術板塊以成為國際化工程技術服務商為戰略目標,承擔著實現開放式自主集成創新的任務。為了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在2009年集團業務整合中,寶鋼工程技術公司、寶信軟件、寶鋼檢修、寶華招標、建筑設計研究院等公司歸并成立了寶鋼工程技術集團。
而以生產現場為重點、以穩定提高和精益運營為特征的持續改進體系,則構建了寶鋼堅實的創新基礎。據寶鋼集團工會原經濟工作部部長蔣曉農介紹,寶鋼職工創新的特點是,創新課題來自于現場、創新過程立足于現場、創新成果應用于現場。近年來,寶鋼專利申請量以每年20%的幅度逐年遞增。
在這三大體系之上,是由技術創新委員會、專家資源庫、寶鋼研究院(技術中心及分中心)組成的統一指揮、科學決策、專家咨詢、分層管理的較為完整的寶鋼技術創新組織體系和決策體系。
同時,各職能部門也圍繞創新體系積極推進管理創新,健全和完善了包括員工自主管理、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小組、“黨員登高計劃”、“佳實踐者”活動等平臺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科技獎勵等激勵機制在內的寶鋼技術創新體系運行機制。各個部門各司其職,有效協同。
在各體系和制度的保障下,寶鋼研發、工程集成、現場三個體系互動融合,有力地推進了技術創新的可持續發展.
蘇州東锜擁有先進的ERP管理系統,從下料、加工到出貨全程管控,公司擁有光譜儀,探傷機,臺式和便攜式硬度計,每當鋼材到貨時,IQC都必須進行嚴格的探傷、硬度檢測、成本分析以確保來料品質均能達標。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