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r圓鋼,20Cr鋼板,20Cr圓鋼_鋼板多少錢一公斤,20Cr合金結構鋼材材料

博主:adminadmin 2024-03-06 10:30:04 條評論
摘要:模具材料價格的范圍取決于進口和國產的選擇、規格和數量需求等因素。此外,運輸路程、加工要求、是否含稅以及結算方式等也會對價格產生重要影響。我們...
usteel.net

  

  模具材料價格的范圍取決于進口和國產的選擇、規格和數量需求等因素。此外,運輸路程、加工要求、是否含稅以及結算方式等也會對價格產生重要影響。我們建議您與我們的在線客服取得聯系,以獲取具體的模具材料價格范圍。

  

  基本信息

  

  20Cr,低淬透性滲碳鋼。統一數字代號:A

  

  標準GB/T3077-1999GB/T

  

  AISI5120

  

  JISSCr435

  

  GB20Cr

  

  DIN20Cr4

  

  供貨狀態及硬度:退火態,硬度≤179HBS

  

  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碳C:0.18~0.24

  

  硅Si:0.17~0.37

  

  錳Mn:0.50~0.80

  

  鉻Cr:0.70~1.00

  

  硫S:允許殘余含量≤0.035

  

  磷P:允許殘余含量≤0.035

  

  鎳Ni:允許殘余含量≤0.030

  

  銅Cu:允許殘余含量≤0.030

  

  力學性能

  

  試樣毛坯尺寸(mm):15

  

  熱處理:

  

  第一次淬火加熱溫度(℃):880;冷卻劑:水、油

  

  第二次淬火加熱溫度(℃):780~820;冷卻劑:水、油

  

  回火加熱溫度(℃):200;冷卻劑:水、空

  

  抗拉強度(σb/MPa):≥835

  

  屈服點(σs/MPa):≥540

  

  斷后伸長率(δ5/%):≥10

  

  斷面收縮率(ψ/%):≥40

  

  沖擊吸收功(Aku2/J):≥47

  

  布氏硬度(HBS100/3000)(退火或高溫回火狀態):≤179[3]

  

  交貨狀態:以熱處理(正火、退火或高溫回火)或不熱處理狀態交貨,交貨狀態應在合同中注明。

  

  主要特性

  

  與15Cr鋼相比,有較高的強度及淬透性,在油中臨界淬透直徑達4~22mm,在水中臨界淬透直徑達11~40mm,但韌性較差,此鋼滲碳時仍有晶粒長大傾向,降溫直接淬火對沖擊韌性影響較大,所以滲碳后需二次淬火以提高零件心部韌性,無回火脆性;鋼的冷應變塑性高,可在冷狀態下拉絲;可切削性在高溫正火或調質狀態下良好,但退火后較差;20Cr為珠光體,焊接性較好,焊后一般不需熱處理,但厚度大于15mm的零件在焊前需預熱到100~150℃,焊后也可不進行回火熱處理。

  

  加工及工藝規范

  

  一、材料加工

  

  該鋼淬火、低溫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低溫沖擊韌性良好,回火脆性不明顯。滲碳時鋼的晶粒有長大趨勢,所以要求二次淬火,以提高心部韌性,不宜降溫淬火。當正火后硬度為170-217HB時,相對切屑加工性約為65%,焊接性中等,焊前應預熱到100-150℃,冷變形時塑性中等。

  

  為了提高模具型腔的耐磨性,模具成型后需要進行滲碳處理,然后再進行淬火和低溫回火,從而保證模具表面具有很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具有很好的韌性。對于使用壽命要求不很高的模具,也可以直接進行調質處理。國內也有不少應用低碳馬氏體剛強烈淬火制造冷作模具的實例。

  

  該鋼模具零件工藝路線:下料-鍛造模胚-退火-機械粗加工-冷擠壓成型-再結晶退火-機械精加工-滲碳-淬火、回火-研磨拋光-裝配。

  

  二、工藝規范

  

  正火規范:溫度920-950℃,硬度156-179HBS。

  

  冷壓毛胚軟化處理規范:溫度700~720℃,保溫時間8~15h,以50~100℃/h的冷速,隨爐降至溫度≤550~600℃,出爐空冷。處理前硬度≤179HBS,軟化后硬度≤140HBS。

  

  應用舉例

  

  這種鋼大多用于制造心部強度要求較高,表面承受磨損、截面在30mm以下的或形狀復雜而負荷不大的滲碳零件(油淬),如:機床變速箱齒輪、齒輪軸、凸輪、蝸桿、活塞銷、爪形離合器等;對熱處理變形小和高耐磨性的零件,滲碳后應進行高頻表面淬火,如模數小于3的齒輪、軸、花鍵軸等。此鋼也可在調質狀態下使用,用于制造工作速度較大并承受中等沖擊負荷的零件,這種鋼還可用作低碳馬氏體淬火用鋼,更進一步增加鋼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約增加1.5~1.7倍)。

  

  重量計算公式

  

  ◆扁鋼:每米重量(公斤)=0.×厚度×邊寬

  

  ◆管材:每米重量(公斤)=0.×壁厚×(外徑-壁厚)

  

  ◆棒材:直徑*直徑*長度*0.=kg/米(每米的重量)

  

  ◆板材:長*寬*高*0.=kg/米(每米的重量)

  

  更多材料及技術問題請聯系我們或咨詢在線客服。

ustee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