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高錳耐磨鋼的韌性常用的熱處理工藝叫什么?_芬可樂硬度
需要。1.高錳鋼常規熱處理工藝普通熱處理:10001100℃加熱,保溫或先加熱到650700℃保溫一段時間再加熱至10501100℃然后淬火。對厚薄懸殊、形狀復雜的大件芬可樂硬度,在650700℃保溫一段時間,對減少變形開裂是有利的,而對厚薄均勻、形狀簡單的不易開裂的小件,則無保溫的必要芬可樂硬度。對普通高錳鋼采用普通熱處理是經濟有效的。1)ZGMn13高錳鋼鑄件熱處理工藝,ZGMn13高錳鋼鑄件屬于小件、簡單件和不堆積加熱的,可在<750℃入爐,以中、高速直接升溫至淬火溫度,按最大厚度1.31.4min/mm(火焰爐)保溫后淬火,即可得到單一奧氏體組織。簡單的大型重厚件、堆積裝爐件、中等復雜件,可在≤650℃入爐,于650700℃按最大厚度1.5min/mm均溫,并按堆積厚度修正,均溫后塑性已有提高,宜用較快速度升溫。火焰爐溫度不均,升溫速度可用250400℃/h;電爐較均勻,可用300650℃/h;鹽浴爐溫度更均勻。厚50mm的球磨機襯板,電爐680℃預熱后,直接入1070℃鹽浴爐內,保溫15min淬火,不致產生裂紋,并得到單一奧氏體組織。實踐經驗證明:火焰爐與電爐高溫保溫系數按≈0.8min/mm計算;鹽浴爐按0.30.4min/mm計算,即可獲得單一奧氏體組織,并不致出現裂紋。特殊大、重、厚薄懸殊的復雜件,如大型鄂式破碎機齒板,外形尺寸50100mmΧ850mmΧ1500mm,壁厚50100mm,單重900kg,采用火焰爐加熱。其熱處理工藝為:采用<300℃入爐,至300℃保2h,再用60℃/h升溫6h,至650700℃保溫3h,再以100℃/h升溫4h,至10501100℃保溫6h淬火,均未發現裂紋。高溫保溫系數可采用1.51.8min/mm;保溫2.53h,甚至采用保溫系數11.2min/mm;保溫1.672h,都能使碳化物溶解擴散均勻,得到單一奧氏體組織,減少表層脫碳、脫錳,提高耐磨性,減少裂紋廢品率,降低能耗。2)高錳鋼水韌處理工藝,高錳鋼耐磨鑄件,須經10501100℃高溫加熱水韌處理,以獲得高韌性的奧氏體組織;在高的沖擊載荷作用下,鋼件表面奧氏體組織不斷發生形變硬化,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原用高錳鋼水韌處理工藝,工藝周期長,耗費能量較大。高錳鋼水韌處理工藝為:工件裝爐后以≤70℃/h的升溫速度緩慢加熱到700℃,然后再以≤100℃/h的升溫速度加熱到10501100℃,均溫2h,保溫23.5h,保證足夠的均熱時間,便于碳化物充分溶解。由于取消了低溫停留和中間保溫時間,縮短了工藝周期,由16h縮短到14h,煤氣消耗量由11694m3/爐下降到8256m3/爐。產品質量合格,沒有發生過裂紋。2.高錳鋼節能熱處理工藝利用鑄造余熱直接淬火鑄件澆注落砂后,在10501100℃直接淬火或高溫出型后馬上裝爐升溫10501100℃均勻化后出爐淬火。高錳鋼破碎機牙板直接水淬工藝,高錳鋼(Mn13)鑄件為獲得單一奧氏體組織,均需進行水韌處理芬可樂硬度,以提高壽命。以前是鑄件澆注后在砂型中冷卻,經過開箱清理再進窯加熱到10501100℃,保溫一段時間使奧氏體均勻化后在水中急冷,以獲得常溫下的奧氏體組織。但由于使用燒煤加熱窯,升溫速度、保溫時間等均掌握不準,經常造成過燒或未燒透而發生淬裂報廢,并且處理時間長,消耗大量的煤炭、電力和人力。當高錳鋼鑄件澆注后,在砂型中溫度為10001100℃時,也具有單一奧氏體組織,這時如在水中急冷也能達到水韌處理的目的。因此,在不增加任何設備的情況下,對高錳鋼牙板制造工藝進行了適當的改進,進行了直接水。根據牙板的重量和厚度,在牙板澆注后半小時到1小時開始將帶牙板的鑄型吊運到清砂工部,吊運過程中不開箱,只需將砂箱翻轉180o,將牙板的牙面朝上露在外面即可。這時候鑄件溫度較高約為1100℃左右,立即將帶著牙板砂箱入水爆池進行水爆。因這時鑄件溫度較高而砂型溫度較低,所以一開始不產生水爆,必須采取引爆措施,即將砂箱在池壁上撞擊數次,引起水爆,在水中冷卻1520min,當牙板溫度將到200℃以下時,才能把牙板吊起,這樣直接水淬過程就完成了。然后再去吊第二箱、第三箱……直到處理完。在水爆過程中,牙板入水深度控制在水面以下400600mm,水溫不超過40℃,水中含泥量不超過7%(質量分數)。3.高錳鋼細晶處理細晶熱處理:把鑄件加熱10001200℃固溶處理后,再在500700℃進行珠光體化處理,最后在9501100℃再進行固溶處理,以達到晶粒細化,提高韌性及耐磨性目的。


admin
發表評論